蔡 青,黄淑芸,罗 汀,周 涛,苗 戎 (天津中医药大学生理教研室, 天津 009;天津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天津中医药大学实验教学部; 通讯作者)
师生关系是学校情境中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和建立起来的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保证[1,2]。为了了解当前大学师生关系的基本情况,本研究抽取某中医药院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期对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起到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1.1 对象 在某中医药大学抽样1 26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1 208份有效问卷,有效率达95.9%,年龄平均20.6岁[3]。基本情况如表1。
1.2 工具 师生关系调查问卷,在参考相关研究、征求师生意见的基础上设计而成。
1.3 统计方法 将1 208份有效问卷数据由双人录入Excel表中,确保数据准确,利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卡方检验。
2.1 对师生关系的满意度 在回答“您对现在的师生关系是否满意”一题中,很满意的学生占22.35%、比较满意41.80%、一般30.46%、不满意4.88%、很不满意0.5%。经χ2检验显示大学生对师生关系的满意度呈现显著性别、职务差异(表2),无性格差异。男生比女生显示出比较高的满意度,班团干部学生比普通同学显示比较高的满意度。
2.2 师生间的关系类型 调查回答“您觉得自己和老师的关系是什么?”问题时,选择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关系的占9.6%、教授者与被教授者占77.98%、知己或朋友12.42%。经χ2检验,师生间的关系类型呈现出显著的性别、性格差异(表3),无职务差异。从性别的比较来看:大多数男女学生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教授者与被教授者”的关系,女生更倾向于认为师生关系是一种“教授者与被教授者”的关系;较多男生认为师生关系是“知己或朋友”的关系。从性格的比较来看:各类别大学生大多数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是一种“教授者与被教授者”的关系,较多的外向学生认为师生关系是“知己或朋友”的关系。
表1 被试者基本情况
表2 大学生对师生关系满意度的性别、职务差异比较 人(%)
表3 师生间关系类型的性别与性格差异比较 人(%)
2.3 师生之间的交往情况 在回答“您是否希望在课余时间有机会和老师交流”问题时,有35.10%的学生选择“很希望,愿意主动和老师交往”,56.87%的学生选择“如果方便的话能交流也不错”,选择“无所谓”和完全不希望的只占7.37%和0.66%。可见,学生和教师有很强烈的交往意愿,但是研究显示交往却很少。在“现阶段,您是否有与老师课余交流的机会?”问题中只有14.24%的学生选择“有,随时都可以”,45.20%的学生选择“有,但很少”。32.95%学生和7.62%学生选择“基本没有”或“没试过,不清楚”。经χ2检验,师生间交流机会呈现显著性别、性格、职务差异(表4),男生比女生与老师交流机会更多些;外向学生比其他性格学生交流机会多些;团学部长或骨干比其他同学与教师随时交流的机会更多。
表4 大学师生交流机会的性别、性格、职务差异比较 人(%)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医药院校多数大学生对师生关系很满意或比较满意,但仍有5.38%的学生不满意或很不满意,多数学生认为师生关系是“教授者与被教授者”的关系,很多人愿意与老师交往,但是交流的机会却很少,这与以往的研究不尽相似[2,4,5]。进一步研究显示男生以及外向型学生与老师更容易形成“朋友或知己关系”,与老师有更多交流的机会,也因此使他们对师生关系更满意。而不同的职务对师生关系的满意度以及交流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担任一定职务的同学由于班团工作需要与老师有更多的接触、交流机会,从而形成了更好的师生关系。
可见,中医药院校的师生关系状况距离人们期望的理想状态仍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有关部门开展相应工作以增加师生间的交往机会、改善师生关系势在必行。尤其应关注内向型普通女同学与教师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1]黄淑芸,蔡青.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J].当代教育论坛,2010,(5):70 -72.
[2]邹强,罗木珍.对当前大学师生关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1:97 -100.
[3]蔡青,黄淑芸,罗汀,等.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4,5:152 -154.
[4]李壮成,张丽.大学师生关系现状及原因分析[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88-91.
[5]杨冯.高校师生关系及师生交往状况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