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悲剧性作品教学创设情境的几点方法

2014-10-20 05:09甄靖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悲剧性文学作品悲剧

甄靖

在现如今的课程体系中语文教学担负着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在古今中外各类文本中悲剧性文学作品应是最具吸引力和情绪感染力的。悲剧性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悲剧美,而这种美可以使读者在复杂的情感体验中去感受,去共鸣,进而可以激发读者深刻的思考,甚至优秀的悲剧性文学作品还能够让人们的灵魂净化。所以悲剧性文学作品比其他的文学作品具有更多的审美价值。

但悲剧性作品大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差较远,而且中学生的阅历、理解力、想象力和感悟力有一定的局限。所以悲剧性文学作品教学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教师在悲剧性文学作品教学时要多角度、多种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悲剧的情境,以进行悲剧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悲剧性文学作品的主题,体会其悲剧美。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悲剧性作品教学创设情感的几点方法。

一、以读促感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语文教师有一个误区,一提到创设情景就利用多媒体,用视频、图片、音效来创设悲剧情境。在我看来最重要的也是最常用的创设情境的手段应是借助于教师自身的语言感染,让学生置身于文字创设的悲剧情境中去感受体会,这种体会和感悟才能更真切,更深刻。正所谓“十分文章,七分读。”“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叶圣陶语)。于漪老师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如果语文课堂上不仅有教师忘情投入的诵读,还能配有教师迸发灵感的讲解,一定会迅速把学生带入情境,使语文课堂真正充满文学魅力。

二、模拟再现

因为悲剧性作品大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差较远,教师还可以通过情景的模拟再现,强化他们的生活体验,正所谓“见者真故知者深”。例如,在教授《孔乙己》时选取文章中的五个片段“酒客取笑”“教我识字”“分茴香豆”“酒客对话”及“最后出场”让学生模拟演绎。在演绎的过程中,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了短衣帮的冷酷与麻木,感受到了孔乙己的可悲。又如教授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文中父子之间的离别之情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但学生与其中人物所处时代的隔膜、生活境遇的迥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对这篇文章的解读。我在讲课时引导学生设想这样两个生活场景:1.一对父子因家庭琐事产生隔阂,儿子年轻气盛竟然十多年没有主动关心过父亲,突然接到了父亲的一封信,信上父亲以一种淡然的口吻说自己“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作为儿子应有一种怎样的心情?2.一个中年男人自己的母亲去世了,家里甚至要通过变卖典制才能办葬礼,而此时自己面临失业的困境。那么当父亲劝自己几近成年的儿子不要悲伤的同时,他的内心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当学生能感同身受,体会到作者写作此文时怀着对父亲愧疚、思念的情感,感受到“父亲”的坚强和对儿子深沉的爱时,就会被文章的悲情美深深地打动。

三、知人论世

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从创作的角度看,有些作家正是有过同样的境遇,或亲身遭遇不幸才创作了不朽的悲剧性文学作品。比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范仲淹的《渔家傲》、辛弃疾的《破阵子》、李煜的《虞美人》等。所以有人说:“作者的悲剧命运从根本上决定了其诗歌‘喷玉唾珠”般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所以在悲剧性诗词作品的教学中,让学生“知其人”即了解作者生平,“论其世”即熟悉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更深入地理解诗词作者的创作主旨,才能更全面地把握诗词的内涵。如果是教授某些悲剧性小说、戏剧,还要让学生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在这样的情境中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例如,老舍的经典话剧《茶馆》,初中语文教材只节选了最为精彩的第一幕。要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幕的主旨,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整部戏剧的主旨。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所学的历史常识“戊戌变法”“洋务运动”等知识来分析其中人物的对话,感受人物的性格及形象。在这种情境中可以感受到老舍先生刻画的普通人的命运的悲惨,体会到他对一个不公正的社会的强烈憎恶,还有那份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渴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在语文课堂上,利用悲剧作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要比单纯的道德说教更形象,更有感染力。悲剧性文艺作品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我们的课堂中应多角度、多方法创设悲剧的情感体验,这样不仅能引领学生感受语言艺术的魅力,更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作品中的深厚内含。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悲剧性文学作品悲剧
伟大的悲剧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泄洪的悲剧不能一再上演
从“淳安女童失联案”看新媒体的悲剧性事件报道
猫的悲剧
近视的悲剧
中学语文悲剧性作品的教学探讨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
剖析艾略特《米德尔马契》中的悲剧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