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理性下的教学批判

2014-10-20 12:22曹周天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技术理性幻灯片讲授

技术理性介入教学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技术理性规范了教学的过程,丰富了教学的形式,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但同时也造成了教学的缺失,如教师在理解上存在偏差,教师讲授的过程被淡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教学与技术运用脱节。因此,本文提出三项批判以供反思,即应当明确的态度:技术的介入不是必须的;应当警惕的错误:技术理性的泛化;应当树立的观念:“以我为主”的技术理性观。

技术理性 教学图景 教学缺失 教学批判

技术理性介入教学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几乎无一例外地引入了基于教学技术辅助下的多媒体教具。这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然而在看到技术这股新鲜血液的优越性的同时,我们也常听到一些教师抱怨不知如何合理有效地运用教学技术或是如何平衡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的关系。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反思,本文就这一问题做一些讨论。

一、技术理性的概念

谈到“技术理性”,就不得不先弄清什么是“技术”。“技术”一词源于古希腊语(techne),意指“技能”、“技艺”等。它虽与科学(Scientia)同属人类的智慧,但二者截然不同,techne指的是主观因素,而Scientia指的是反映客观事物的理性知识(epsteme)。在我国古代,技术泛指“百工”,春秋末年齐人所著《考工记》中讲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指出精美器物的形成离不开天时、地利、材料和工巧各种因素的结合。近代以来,技术对自然科学理论的应用导致了技术的理论化趋向,产生了技术科学,从而在技术的构成要素中,技能、经验等主观性因素不再占主导地位,“技术”一词也从最初的techne转变成technology,其后缀-ology有“学问”、“学说”之意。18世纪末狄德罗把技术定义为“完成特定目标而协调动作的方法、手段和规则体系”。[1]

“技术理性”是哈贝马斯提出的,他认为,技术规则是作为一种目的理性的活动系统。他解释说,我把“劳动”或目的理性的活动理解为工具的活动,或者合理的选择,或者二者的结合。[2]可以说,技术理性是人类进行技术实践活动的观念,是一种追求合理性、规范性、有效性、功能性、理想性和条件性的人类智慧和能力。[3]理性的技术规则就是技术理性。

二、技术理性下的教学图景

1.规范了教学的过程

技术理性指导下的教学活动一改先前杂乱无章的状况,它进一步规范了教学活动的过程及环节,使得教学能井然有序地开展。自赫尔巴特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到苏联教学论所倡导的“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我们的教学活动就受着严格的外部时间与程序约束。教师可以以此为蓝本,将每一节课所需要传授的知识,经过科学的分析与加工,有效地编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这样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有了章法,而不至于毫无逻辑性地想到哪儿讲哪儿。

2.丰富了教学的形式

传统的课堂里,教室前面挂着一块黑板,老师上课时,一遍通过语言讲授,一遍用粉笔在黑板上写板书,学生们坐在课桌前听讲。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后,教师借助电脑和幻灯片,不仅可以向学生们呈现形式多样的文字,还可以展示图片,播放视频。通过投影屏幕这个窗口,学生们可以无限延伸自己的各方面感觉器官,颇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利用网络系统的便利,学生们可以及时搜索相关信息,进一步加强了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可利用教学信息平台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师生之间也可在网络中实现互动交流,从而打破了时空的壁垒,集交互性与即时性为一体。

3.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技术工具的介入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将教师们从过去繁重的事务性负担中解放出来。借助幻灯片,教师可以把需要讲解的例题事先制作好,到了要讲解时,将例题呈现,学生便可以立刻进入到读题与思考演算环节中,这就节省了学生等待教师抄题的时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将需要呈现的图片或视频预先拷贝至电脑,在需要呈现的教学环节,直接播放,这样既能有效地使多媒体的介入融入教学过程,而且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最适宜的时间点接受最有力的刺激与影响,往往可以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技术理性下的教学缺失

然而,技术理性的介入带来的并不是一片欢呼,一系列由于片面追求技术而导致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1.教师在理解上存在偏差

一些教师认为,只要有幻灯片介入,讲不清楚的内容都可以呈现出来,让学生们自己看。观看这些教师的幻灯片,就像阅读教师的讲稿一样,幻灯片上呈现出的是大段大段的文字,学生坐在这样的课堂里往往不知道是要听老师讲还是看幻灯片上的文字。若是他们注意了听讲,就对幻灯片上的文字无暇顾及;若是他们盯着幻灯片,那么教师的讲授便充耳不闻,这看来成了一个“两难问题”。究竟是关注“听”还是关注“看”?其实出现这种情况,正是因为教师没有有效处理好技术与教学的关系。

2.教师讲授的过程被淡化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普及,电脑、投影已经基本走进了大、中、小学的课堂。教师在授课时,只需将备课时制作好的Powerpoint文件拷贝在电脑上,到了上课时直接播放就可以了。他们常热衷于准备幻灯片上呈现内容的设计,将固定的、程式化的标准语言预先输入到幻灯片上,以期在课堂上及时高效地传递教学知识。可是,在醉心于幻灯片上内容的同时,教师却淡化了对于讲授话语的必要文字准备,他们固执地以为核心的话语都呈现出来,自己就可以从中解脱了,实则不然。教师话语讲授的淡化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听课效率,这样一种不是基于师生话语交流的课堂教学既不能有效地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也不能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

3.学生的学习过程方式单一

由于教师们多半抱有“教学必须要运用技术”的想法,因而,他们在备课的过程中往往绞尽脑汁,将多数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幻灯片的制作上。在实际讲授的过程中,教师就会不自觉地受到幻灯片呈现内容的影响,而缺失了教师主体的讲授话语系统。由于幻灯片上呈现的文字内容都是事先准备好的,因而逻辑通顺、条理清晰,学生们自然都急于将这些内容摘抄下来,而对于教师的话语讲授则无暇顾及。这样,原本活生生的基于对话和交流的教学活动被简化成了“摘抄”或是“记笔记”,学生除了练习了笔头上的功夫,其他学习方式,诸如表达、追问、反思等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这样一种单一化的学习方式对学生良好学习观的养成构成了阻碍。

4.教学与技术运用脱节

在一线课堂观察中,我们发现了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为技术而技术”。这是把技术理性教条化的错误倾向,其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教学与技术运用的严重脱节。由于每一张幻灯片上呈现的内容是预设的,因而,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就会出现被幻灯片牵着鼻子走的情况。原本教师应拥有一套完整的讲授话语,在讲到某一部分内容的时候,出现某一张幻灯片内容。可是,不少教师对幻灯片产生了依赖,他们在课堂上只能根据每一张呈现出的幻灯片来决定接下来的讲授内容,故常出现的过渡语便是“好,我们看下一张”。这句话看似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不符合课堂教学的规律。在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自己缜密流畅的话语讲授知识,幻灯片的呈现只是辅助讲授内容的工具,处在从属的地位。若是教师在讲授中频频出现这样的过渡语,那么教师驾驭课堂的主动性就荡然无存。

四、技术理性下的教学批判

当前,多媒体介入教学已是大势所趋,没有人能阻挡其前行的脚步,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接受技术理性给教学活动提出的新挑战。

1.应当明确的态度:技术的介入不是必须的

随着多媒体技术介入教学,教师们越来越觉得用幻灯片教学成了教学的唯一方式,若是没有幻灯片,根本无法上课。这是教师对教学技术产生依赖的集中体现。有鉴于此,笔者以为,技术的使用只是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绝不能成为掌控整个教学活动过程的核心。换句话说,有技术介入,课能上得好;没有技术介入,课仍能上得好。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们基于如下判断:首先,教学是以人为主体而展开的活动,再多的技术也是因为其在某一方面能够起到丰富与延伸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力范围才得以引入教学,因此,在对技术取舍的方面,人具有主动权。其次,技术自身也有其局限性。运用技术呈现教学内容看似提高了效率,缩短了教授同一内容所花费的时间,但这恰恰削弱了通过有效话语传递信息的过程。将所要讲述的内容用文字形式呈现,看似高效且准确,可是在这样的技术理性指导下,语言本应具有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失去了展示的舞台,学生仅通过视觉的刺激获取知识,而不能借助于听觉感知,原本的“听课”变成了“看课”,坐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所想着的就是努力抄写幻灯片上的文字内容,至于老师的讲授却成了有选择性的接受了。

在技术充斥的课堂,教师和学生们完全被技术理性束缚了,教学这样一个人与人之间通过言语的沟通、目光的交流,分享经验、传递情感的活动,简化为了用幻灯片的呈现代替教师讲授过程,技术的介入不仅没有把教师和学生从事务性的负担中解放出来,反倒把他们牢牢地控制于技术之下,一切行动都要按照技术预设的程序进行,若是有临场发挥或是课堂生成,根本找不到突破口。

2.应当警惕的错误:技术理性的泛化

在思维的技术方面,我们曾引入西方的信息论、控制论。这些理论方法脱胎于自然科学的研究领域,进入到教育这类人文社会研究中,的确提供了不少方法论的有益指导。比如我们熟悉的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强调小步骤、及时反馈,特别是在学习新知识时,可以建立起科学的认知结构,能够循序渐进,逐步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然而,在我们的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状况,教师机械教条的将一节课的内容条分缕析为一个个知识点,整个教学过程便成了介绍、解析、巩固知识点的活动。其实,在教师们热衷于运用控制论思想解构教学时,他们恰恰忘记了,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可以通过这种类似于刺激反应强化的方式传授的。很多知识,可能刚开始接触并没有太多感触,随着时间的推移,积累的慢慢增多,或许能在某一刻有豁然开朗之感。若是在刚刚接触时,教师就强迫地向学生灌输他们所认为最核心的知识内容,那么学生的这种基于主体自身的反思与建构活动就丧失了生存与成长的土壤。我们不禁要反问,这样的教学还能给学生留下多少自主的空间呢?因此,教师在接受思维层面的技术理性时,必须要用批判的眼光。

在物质的技术方面,主要包括对电脑、投影等多媒体仪器及软件的运用。教师在编写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当从全局出发,整体考虑,比如哪些地方是要写板书,哪些地方需要通过幻灯片呈现,哪些内容是通过话语讲授来完成,哪些环节是通过二者配合来完成的等等。我们在选择使用技术时,应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这样或许能够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方向,以便设计出准确合理的教学方案。

3.应当树立的观念:“以我为主”的技术理性观

当前我国的中小学课堂依然普遍实施着班级授课制,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之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应当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我们应当牢固树立“以我为主”的技术理性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的交往方式正逐渐从单纯依靠人的力量转变为借助外在技术理性,在这一转变中,“人”的因素淡化,“非人”的因素凸显。技术理性毕竟是一种有限理性,它以支配自然为前提,是集中于工具选择领域的一种理性。人生问题、价值问题、社会的目标与社会改革问题都被排斥在其领域之外。[4]教学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活动,拘泥于教学工具、教学手段的运用,势必会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实现、教学效果的达成。只有当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在充分运用自己的理性对教学全过程进行全面反思的时候,技术理性与人的理性的完美融合之际才会到来。广大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中也要努力达到技术与人合二为一的境界,将技术理性与人的理性相互融合。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至于沦为运用操作技术的工具,被规训为丧失了主观能动性的“单向度的人”。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活动才会越来越回归到它关注生活实践的原点。

————————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织编写.自然辩证法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

[3] 赵建军.超越“技术理性批判”.哲学研究,2006(5).

[4] 高亮华.技术理性问题探讨.哲学研究,1993(2).

[作者:曹周天(1990-),男,江苏扬州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在读硕士。]

【责任编辑 张进峰】

猜你喜欢
技术理性幻灯片讲授
我帮老师做幻灯片
水幕幻灯片
“单向度的人”与“君子不器”——比较视域下马尔库塞与孔子的技术理性批判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科技异化: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直接动因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