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国学教育中的“文献意识”

2014-10-20 11:34孙振杰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国学意识文献

中学国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国学意识,而文献意识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文献意识主要包括目录史源意识、版本意识、辨伪意识、训诂意识、辑佚集异意识以及文化贯通意识六个基本内容。它是学术意识,更是文化传承意识。在国内中学的国学教育中,文献意识主要被简单化为“国学经典的诵读”和“儒学道德精神的强化”,这不利于国学的传承创新。中学是国学教育的基础阶段,我们要通过专业性或“开放性”师资队伍的建设、文献实践活动的拓展等手段来培育文献意识,切实推动国学教育的全面发展。

国学 文献学 国学教育 文献意识

一、中学阶段“国学”教育的现状及改善目标

国学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协同配合,但目前国学教育的核心阵地还在学校。然而,当前国内学校教育中的国学教育情势并不乐观,主要表现为:“国学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不对接(包括国学师资力量的薄弱,合适教材、教学大纲的缺乏等),大、中、小三级教育阶段的国学教育分工不明,此外还有具体教学过程中重形式轻内涵、重目的轻过程、重道德教化轻学术传承等一系列问题。我们认为,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除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应试教育”惯性之外,还与我们对国学内涵及国学教育目的的定位不当有关。就“应试教育”与“国学教育”无法对接的问题来说,矛盾的根源是现行教学大纲及考试制度对“国学”的无视,同时还有一段时期以来重科学实业轻人文精神的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政府在相关制度、政策及法律法规方面予以关注,但就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人口压力及其它社会问题来看,短期内应试教育与国学教育的对接问题还无法解决。

既然无法从上而下进行改革,我们就需要探索自下而上的技术手段,力求在现行政策内革新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我们认为,要改变国学教育中大、中、小三级教育中国学教育分工不明、重形式轻内涵、重目的轻过程、重道德教化轻学术传承这几个问题,首先要明确国学的基本内涵和国学教育的目标任务。我们要认识到国学不仅是历史文献、国故经典和道德精神,同时也是国家学术和文化的传承。国学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通过经典诵读、仪式复原最终达到精神陶冶或者道德约束力的提升上,还需要将这些有意味的形式融汇到“文化精义”的传承创新上。明确了这两个基本问题之后,我们还需要界定大、中、小三级学校教育在国学教育中承担的任务。我们认为,小学阶段应着意于国学启蒙,可通过经典诵读、国学文献(包括纸质文献和器物)认知来培养学生的国学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民族文化自豪感;中学阶段则应当着意于国学意识的培养,即在兴趣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发现语言、文学、哲学、历史等人文学科中存在的问题,养成问题意识,并逐步形成以文献诠释历史及社会生活的思维习惯;高等教育阶段则应将国学意识变成专业的国学实践能力。即能用有效的学术方法、广博的学术视野对国学“辩章学术,考镜源流”,最终实现国学精义的传承创新。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学阶段上承小学的国学启蒙,下启高等教育阶段的专业学术教育,是国学教育的基础与关键。

我们认为,中学阶段的“国学意识”培养,主要是对国学的“文献关注意识”、“问题诠释意识”以及“文化传承意识”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国学研究的“文献意识”着手。所谓“文献意识”,是人们对文献或文献资源的敏感、重视、获取、利用并加以妥善保存的自觉意识。在国学教育活动中,它要求师生双方自觉建构“辩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文献精神,养成在国学文献的阅读、研习中自觉运用文献学的方法理论发现问题的习惯。这一特点表明,“文献意识”与“国学意识”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当下,国学热正在兴起,无论国内国外,中华文化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作为国学教育中的关键环节,中学国学教学要积极探索合适路径,切实提升学生的文献意识,为高等教育阶段的专业化国学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文献意识”的基本内涵

从文献学视角来看,中学阶段的文献意识培养可从目录意识、版本意识、辨伪意识、训诂意识、辑佚集异意识以及文化贯通意识六个基本方面展开。

1.目录意识

这是一种场域意识,是从目录学角度生发出来的,是国学治学的根基。目录意识强调学习范围的圈定,目的是实现学习过程的层次性、选择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国学典籍卷叠浩繁,在信息时代,要想穷尽经史子集是绝无可能的,因此圈定学习或者教学范围就很关键,如何圈定,目录就是依据。以“诗学”学习来说,《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黛玉与香菱有一段相关对话,也很能说明目录意识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黛玉的读诗之法就是典型的目录学意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选择性学习,是学问的基本路径。总之,目录意识就是有效地选择学习范围,在经史子集中层递性地择优学习,一方面了解它的目录归属,厘定价值取向,另一方面为研究学习提供信息检索的线索,便于文献传承。

从这个意义上说,目录意识是国学的根基,在国学教学的可能性和方向性上为我们提供了重要依托。

2.版本意识

这是一种选择比较意识,其目的就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古代典籍历经变迁,转述甚多,版本各异,但经典和真理只有一个,为了实现目录和史源意识的目标,我们必须要有版本意识,将善本作为学习的底本,惟其如此,才不会南辕北辙。

以李白《静夜思》为例,最早得见的是宋本:“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至明代,这首诗又变成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对多数人来说,也许从未关注过这样的变化,我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事实就是它现在的样子,至于它形成、流变的过程我们很少关注。但问题是,国学不是一种固定的形态,而是在不断变化中显现出来的。从这首《静夜思》来看,宋本尽管最贴近李白生活的时代,但李白的文采诗风及“仙气”在“看”、“山月”之中被消解殆尽了。另外,从音韵学的角度来说,这两个用词也明显音韵不谐。对国学学习来说,我们不仅仅要诵读它,还需要了解它由宋到明的版本变化,要了解变化出于何种考量,要了解变化之后的好与坏。一定意义上说,“变化”才是国学的实质。因为国学不是死寂的典籍和文字,而是我们创造这些典籍的过程。endprint

总体上说,版本意识就是要求我们尽可能地搜集文献的相关版本,并通过比较探索这些版本变化的轨迹,了解变化的原因并最终确定最初和最合理的版本,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国学的精义。

3.辨伪意识

这是一种“疑古”意识,即在文献典籍的学习中树立一种“怀疑”精神,不轻易地认同文献记录,而是通过目录及版本的梳理,最终在足够的文献获取的前提下对鱼龙混杂的文献去伪存真,最终获取最符合史实信息的一种自觉意识。

在古代典籍中,伪作极多,且作伪形式多样。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关于中国古代伪书的举例,列出确定全部伪作的18种,其它各种形式的伪作50余种。可以说中国古代典籍中不仅伪作多,而且作伪意图多样。以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古典小说为例,“作者之伪”是较为常见的。因为小说“丛残小语”,“君子弗为”的先天地位,古典小说多数署名不详或者署名讹误。譬如《西游记》,它作者问题就很复杂:自上个世纪20世纪20年代以来,经由鲁迅胡适等人的考证,吴承恩被确认为西游记的作者,依据是明代天启年间的《淮安府志》有吴承恩作《西游记》的记载,且《千顷堂书目》卷八有“吴承恩作《西游记》”的说法,凡此种种就使得吴承恩就成为了《西游记》的作者。但今天我们考查天启《淮安府志》与《千顷堂书目》可知,它两种都不收录通俗小说。并且《千顷堂书目》还把《西游记》放到了“地理类”的分目中,这与神魔小说《西游记》应无相关之处。同时,我们考查《吴承恩文集》,也没有关于《西游记》的记载。据此,我们认为,《西游记》的作者确定为吴承恩大概还是为时过早的。

通过这个列子,我们认为增强学生的辨伪意识很重要。我们不能让学生形成理所当然的文献认知习惯,要让他们知道,文献中鱼龙混杂,需要他们找到足够的证据来排除这些错误信息;同时纠错与辨伪意识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是一举两得的。

4.训诂意识

这是一种解释意识。所谓“训诂”,有“训”和“诂”两个方面的意思。所谓“训”,《说文解字》讲:“训,说教也”。清段玉裁将“说教”解释为“说释而教之”,并引申为“顺其理”,并且“凡顺皆训”。所谓“诂”,《说文解字》说:“诂,训故言也”。孔颖达疏曰:“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合起来说“训诂”就是对文献典籍的解释,训诂意识也就是一种解释意识,即是要求我们在面对文献的时候有一种“无一字无来处”的问题意识。以此种意识去学习国学,便能真正地洞悉国学的点滴并精义。反之,想当然地按照现有的接受习惯和知识储备去接受既成的文献,只能挂一漏万了。

以《水浒传》为例,许多读者大概是把它作为通俗读物来读的,但《水浒传》却不止于“通俗读物”。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时认为它更像是一部“知识分子建构政治理想的”隐书。在《金批水浒》中,故事的发生地不是随意的设定,人物的姓名不是简单的捏造,它们都有文化的诉求在隐。譬如故事中的“王进”、“史进”这两个姓名便有许多学问。金圣叹在水浒第一回总评中说:“史之为言史也,固也。进之为言何也?曰:彼固自许,虽稗史,然已进于史也。史进之为言进于史,固也。王进之为言何也?曰:必如此人,庶几圣人在上,可教而进之于王道也。”[3]在这段文字中,王进、史进成为了“王道”、“历史”的代名词。当然,金圣叹的评点也不见得符合事实,但他如何做出这样评点的文化背景却需要我们去考查,当我们弄清了金圣叹的“圣王之道”的理想信念之后,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他对《水浒传》的腰斩及解读了,而这一解读的依托语境,正是国学的重要内涵。

可以说,国学经典作为古人智慧的结晶,每一处文字、每一个意向都有着丰富的寄托,即使是《水浒传》这样的小说,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当做娱乐闲书去读。许多问题看似无关紧要,但不加训诂,就只能知其皮毛而掩其真意,不利于国学的传承。所以,我们在中学阶段国学的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树立训诂意识,惟其如此,才能发现问题,才能在点滴中开掘文献典籍的内涵。

5.辑佚集异意识

这是一种信息处理意识。辑佚就是搜集汇集散佚的文献资料,集异就是搜集整理与常识或者传世文献不一样的文献资料,因此辑佚集异意识就是在国学教育中渐渐地养成一种搜集整理新鲜的、罕见的、有别于传世文献的信息的意识。这种意识是一种典型的增值意识,只有在这一意识的引领下,我们的文献才能得以丰富,得以发展。

中国古代文献典籍因为政治、兵燹等各种原因散佚得非常厉害,但这些散佚的文献或许恰恰正是某一关键问题的核心确证,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阅读中要切实增强辑佚意识。甲骨文的发现就是这种意识作用的典范。对许多人来说,“龙骨”作为一味中药,被吃下去的可能比现在留存的要多很多,那些比现在更能回溯历史的文献可能就在刚刚吃下的那一块里。也就是说我们在国学的传承中,常常因为缺乏这种信息意识而成为文献的毁灭者。因此为了国学教育的开展,为了中国文化的保护与弘扬,我们要增强这种意识,要做在生活的边角料里发现甲骨文的王懿荣,而不做对历史文化熟视无睹的文化看客。

6.文化贯通意识

国学从内涵来说是文化的精义,从外延来说又是各种不同形态的文化总括,它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历史、算学等诸多内容,并且这些学科之间又彼此相通,这就要求我们在国学文献的处理当中要具有相当的文化贯通意识。

鲁迅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讲稿,是典型的文化贯通力的作品。他讲的是魏晋时期的社会文化,其中既有文学、哲学,还有服饰、药和酒及行为方式的问题。这几类事物对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人来说,或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若是知晓中国文化的贯通性,便顿觉它的切中肯綮了。鲁迅说到的药不是治病的药,而是“五石散”,类似今天的毒品,能让人麻醉甚至痴狂。它与怡情纵性之酒和而饮之,放浪形骸的魏晋风度就形成了,“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的文风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释。能有这样的认知能力,首先就要有文化贯通的意识。它要求我们自觉打通不同学科领域的界限,多角度、宽领域地看待我们的文化问题。在国学教育过程中,文化贯通意识有重要意义:它的形成不仅能有效拓展学术眼界和思路,推动国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还能切实增强国学教育的趣味性,使学习不止停留在抽象的文化概念之中,还能具象到现实的物象之上,是国学教育活动中国学意识培养的重要内涵。endprint

总之,文献意识是一种文化修养和文化自觉。在中学阶段的国学教育中应该大力培养这种意识,要让国学教育的主体和客体都自觉地形成这种认知,养成这种意识,惟其如此,我们的国学才有复兴的希望。

三、文献意识的培养

中学阶段文献意识的培养比较困难,一方面中学生心智并未完全成熟,容易偏激和感情用事,难以抵御社会上的各种声色诱惑,无法进入国学意识培养所必须的“虚静”状态,难以养成积极的“文献意识”。同时,国学教育与国民教育体系的不对接,导致学校和家长对国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继而对文献意识的重视也不足;第二,国学内涵、文献知识的繁杂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使人面对国学和文献无所适从;第三,国学与文献在现代社会中直接参与社会生产的渠道极为狭窄,人们无法在生活中找到直接的国学或文献与现实利益的结合点,导致人们对国学和文献的兴致不高。但这些问题对于国学教育和文献意识培养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要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国学自豪感,通过国学教育师资的强化、国学实践环节的拓展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文献自觉意识,推进国学教育的发展。

1.师资力量的强化

国学教育的开展,师资是关键。我们知道,国学涵盖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全部,因此能够担当国学教师的人必是经过相当严格的专业学术训练。当前,中学国学师资的强化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工作:

一方面,选任经过系统国学教育的高等专业人才,并在人事、职称等政策方面加以支持;另一方面,根据国学内涵的广博性特征,采用开放式国学教育师资,即在国学教学中,按阶段、按专业聘请相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参与教学。相比较专门国学教师的培养来说,这是一条更为切实可行,也最能解决燃眉之急的最好路径。当然,对于这些专门的开放式国学教师,我们也需要制定相关的准入、管理、绩效考核机制。在师资加强的前提下,中学国学教育一定会有新的突破。

2.专业知识的锤炼

文献自觉是在文献学专业框架内建构起来的文献意识和文献能力的概括,因此,文献专业知识的锤炼就成为文献自觉的基础。

目前,文献专业知识的锤炼主要是通过专业的学校教育来展开的。但就国内文献专业教育来看,一般是从研究生阶段开始设立的,这相较于文献自觉的培养来说,开设得有些晚。从当前的国学教育形势来看,我们应该将文献学的相关知识前置到中学阶段中去,这一点从我国古代的教育历史来看,也是完全合适的。我国古代的教育是从蒙学开始的,所谓蒙学就是“童蒙养正”的意思,就是在道德文章方面打下根基的时候。我们可以将文献专业知识中的句读、训诂及《四书》等文献知识和文化典籍等作为国学内容来传授,这样就可以从小在学生的心中树立一种国学认同和国学精神,让他对这种文化有一种亲近感、使命感,同时也养成了他们的文献学基础,便于后续文献专业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提升。

3.实践平台的建构与拓展

文献意识的形成除了靠专业知识的学习,还需要有实践环节的训练。文献意识的对象是内容庞杂的国学,它不仅包括纸质文献的内容,还有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文化符号,这要求我们必须在专业的学术锤炼的同时加强文献能力实践的锻炼。

文献意识的实践平台有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文献知识在学术领域的积极参与,譬如类书、目录、丛书的参与编订,古籍文献的整理校勘,出土文献的考订辨伪等等。这个实践主体主要是专业文献工作者,对于中学生来说,“创意文化产业园区”是他们最合适的实践平台。在当前文化产业大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文化产业园的参观学习或者工作参与,在适合他们年龄、兴趣的动漫产业、文化创意、文化产品等项目的设计、开发等方面培养他们的文献意识。当然,文献参与实践一方面能够促进文献意识的形成,同时也可能使文献意识走上功利化的道路,这需要师生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修正,保证国学教育的良好发展态势。

————————

参考文献

[1] 周勋初.李白诗原貌之考索.文学遗产,2007(1).

[2] 章培恒.百回本《西游记》是否吴承恩所作.社会科学战线,1983(4).

[3] 金圣叹.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75.

[作者:孙振杰(1980-),男,河南鄢陵人,平顶山学院文学院讲师,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

【责任编辑 任洪钺】endprint

猜你喜欢
国学意识文献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垂”改成“掉”,好不好?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