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芬 Rui-Fen Liu
明志科技大学 , 台湾新北 24301 (Ming ch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4301 Xinbei,Taiwan)
“21世纪学习革命-网路教学:随身带着走、教室没距离”,这是多么动人的口号(陈年兴,2000)。在资讯发达与不断演进的环境下,现今的教学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室了,教师通过整合网路环境及借助电脑多媒体教学方式,能够突破以往时间与空间的藩篱。近年来相关设计科(系)及视觉传达设计在专题课程安排上的比例相当吃重,但是由于课程的衔接,或教师与学生等各项主客观因素,致使学生在设计管理、设计流程、设计公司运作与经营等方面多为一知半解,导致教师教学吃力,学生需从头学起,乃至专题设计课程的成品及预算控制也不能达到标准,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进而破坏了专题设计课程为毕业就业模拟的美好意愿。
本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整合了一套数位教学环境系统与课程模组,如设计管理、专题设计、工读实务实习、广告设计、品牌设计和平面设计等。通过这个设计管理教学系统课程的安排与学习,学生可以拥有多方面的设计实务能力,在进入毕业专题设计製作的课程时,可藉由本研究所设计的教学系统学习并套用在自己的专题上。如此,学生除了在专题教师的指导之下进行专题讨论,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网路教材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因此本教学系统可以缩短学生的学习时间,并提高学习的效率;也可以协助授课教师方便地教学以及掌握专题的讲授进度。
本研究针对以往许多研究发现的多数教师依然偏好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便运用资讯科学进行教学,但仍以Microsoft Word设计试卷(命题)、备课、整理补充教材等资料处理类型的工作最为常见(郭闵然,2002;吴振贤,2002)。然而,“教育部”自2006年4月1日起实施大专院校数位学习课程及教材认证,通过认证的课程或教材名称公告于“教育部”网站上,为业界提供了参考。
研究者分析了许多教学网站之后发现,首先多数的教学网站均停留在教材资讯的下载,甚至是将纸本教材以静态网页的形式呈现,或将Poweer Point简报发布为Web网页而放置在网站上——静态的教材呈现,并设置网路留言版,却不能与学习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因此一旦遇到学习的疑问就会缺乏沟通管道,尤其是视觉传达设计最需要的是完整而全面的设计沟通方式。随着经济往来的频繁与设计需求的扩增,跨区域跨国界的设计公司,对设计方案的评选、设计流程的认知、设计公司的经营策略,系统可以提供一个快速而且全面的训练方式,藉由不同的情境出现,反复考验并增进学习者面对设计管理问题的能力与经验。
研究者因长期从事教学工作,所以对课程的安排及学生对课程的需求有着深刻的体验,尤其是本系学生在大三时需要在校外工读实务实习一年,深知学生参与实习,必须具备就业的能力与技术,而要获得这些能力与专业知识,就必须依赖课程的学习,培养基本的知识与技术能力。因此,从三到四个课程而形成了一个简单的群组课程,再由几个群组课程形成了一个模组课程,以此串连而形成了一个课程组织,藉由不断地训练,加强了学生对设计流程与管理的能力,这便成了本研究的创作动机之一。
(1)不熟悉设计管理与设计流程。从担当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任务以来,一直指导着学生的专题设计制作与各项竞赛的参与,在指导的过程中碰到的难点就是学生对设计管理与设计流程的不熟悉,对设计需求、设计委托、设计价格、比稿竞图、印刷估价、设计规格以及评估量产,每次都要从头教起,花费很多时间进行着重复性的教学。在反复的过程中,逼迫笔者思考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教学系统,以减少重复教学的时间,并缩短学生进入专题设计与竞赛的前置作业时间,让学生快速、顺利地完成专题设计课程。
(2)缺乏足够的资讯科技的能力。在检讨台湾省推展资讯教育问题时,学者曾提出教师使用资讯科技教学的能力及对使用资讯科技所抱持的态度是实施资讯教育成败的关键(王千幸,1998;尹玫君,1995;吴铁雄,1990;韦金龙,1991)。同样的,要引导学生运用资讯科技融入专题导向的学习,教师本身就必须了解这种学习方式并具备此种能力(Cooney & Krainer,1996;Krainer,1999;Rodney,2002;Taur,1999)。因此,在目前的师资培训课程中,应该提供职前教师资讯科技融入专题导向学习的机会,使职前教师对专题导向学习有着深入的了解,进而培养实施资讯科技融入专题导向学习的能力(Brigid,1998)。本研究由上述的观点出发,教师如果没有足够的资讯科技的能力,是不能顺利指导学生从事专题设计的,因此如何使教师及学生拥有此种能力,正是本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综合上述,针对指导专题设计制作所遇到的瓶颈与困难,试图整合一套设计管理模组课程,如设计管理、专题设计、广告设计、品牌设计和平面设计等。通过此套模组课程的安排,让学生拥有设计管理与设计流程掌控的能力,进而在专题设计课程实际的应用与操作时,也可藉由本研究所建构的设计管理教学系统,以管理自身的设计与发展,也可以利用网路教材随时随地地学习。因此本系统可以缩短学生的学习时间,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也可协助教师掌握专题授课的进度。
当代设计窒碍难进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科学系统的设计程式与管理理念。其原因可分为三个方面。第一,设计教育基础薄弱,早期缺乏设计教育的师资与资源,主要的设计师资均来源于美术教师,导致了设计教育发展的延宕;第二,企业对于设计的重要性认知不足,造成设计产品停留在仿样阶段,因此缺乏市场的竞争力;第三,政府对于设计组织的创立、扶持与推广,缺乏主动积极的政策,致使产品与设计难以参与世界性的竞争。
事实上,在企业界,设计管理的实践活动迟迟未能在公司的经营活动中展开,主要的原因在于多数管理者在企业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发展阶段参与设计和管理设计的工作较少,营销部门或生产、制造部门的管理者和设计师团队也很少进行沟通。因此,管理者在如何发挥设计的最大效率和确保设计成功方面所起的作用就明显缩小了许多。可以认为,企业管理者的设计意识与沟通是影响设计管理发展窒碍难进的主要原因。
针对上述现况,建立设计管理教学系统是必需的也是必然的。
网际网路的出现已经大幅度地改变了学生的生活形态与学习方式,众多的功能使得网路俨然就像一个综合的媒体工具,学生可以进行电子邮件的接收、上网聊天交友、线上资讯查询、玩联机游戏,等等。除此之外,透过网际网路与他校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讨论,或是利用网际网路搜集资料,这都可以让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与体验(许怡安,2001)。网际网路虚拟世界的大门已经大开,所有学生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进入虚拟的网路世界之中,大量接收、传送并运用其中的庞大资源。电脑及网路的出现不仅在文字处理及沟通方面带来了许多便利,同时也改变了人类生活及学习的环境。由于网际网路提供了上述便利的条件,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若能够掌握这个利器并运用在教学上,对于整体教学品质的提升以及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会有极大的影响(吴怡贞,2006)。
台湾省的网际网路是从校园开始的。21世纪是网路无所不在的世纪,每一位公民都要有具备运用资讯科技的能力,在资讯化的校园环境里,每一位教师均需熟练使用电脑、软件及网路资源以辅助教学,并指导学生学习,充分应用多媒体电脑辅助教学及网路资源融入各学科领域,使教材教法与资讯科技相结合,应用多元化媒体教学提供启发式、互动式、双向交流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与学习效果;经由网路搜集更可与世界各国相互通讯,让国民从小学开始就有资讯素养、资讯伦理而能适应资讯化的社会生活,同时,也可奠定和提高各个行业的竞争力(陈木子,2002)。
专题导向式学习有几个重要元素,即专题、学生、教师与专家。专题导向式学习实施的方法是由教师、学生和专家共同合作,在课堂上先拟定出可行性专题,并由学生主动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寻找专题的最后成果,必须和其他人合作共同完成。教师和专家共同合作、分享资讯和想法,从旁指导学生,最后再由学生自行完成专题。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拥有自主的权力。这种教学与学习模式是由学生自行建立其学习架构,从一个没有既定答案的问题着手,接着设计、评估,以及反省计划的内容,到最后产生一个能据以评估其品质好坏的结果。
商业、模拟、竞赛大约于半世纪前,由美国Harvard大学等研发实施。在日本也藉由教育单位正式导入大学。当时的策略与技巧等要素,使用的是简单的计算器模拟,随着电脑的进步,此后就通过电脑来实施了。今日的电脑发展及竞赛输出入的全部过程,可以说是全面进入了电脑化,也可说是模拟经营竞赛的新世代。在欧美国家模拟经营竞赛,存在于各种商业教材之中,其中也有将模拟与模拟经营竞赛区分开来进行的。模拟经营竞赛的种类,近些年来大大增加,有关内容、目的多以商管类模拟为大宗。专属于设计相关科(系)所使用的模拟教学教材却是停滞不前,毫无发展;以设计公司(设计中心)模拟设计流程、设计竞图评图的模拟设计竞赛则完全没有。目前学界、业界均急需此类教学系统,未来可以将该系统的教材作为训练没有设计经验(本校大三即将前往工读实务实习的学生)的设计工作者或者使用于企业中的新进设计人员的课程上。
针对研究的需要,施行了深度访谈法、教学成效评量施测,现分述如下。
本研究是探讨设计管理与设计流程的整个过程,是一种线性的过程,故本研究将对个案采用深入访谈法以帮助了解设计公司设计管理经营的过程及设计流程。访谈的时间为2-3个小时,根据访谈情况再调整其次数。访谈中以具体事件的脉络、前置条件、后果来叙述完整的个人或组织内的行动。在访谈中,为了更进一步了解设计的全部流程,研究者会从受访者的经验出发,经由受访者较能清楚地表达其概念,并将所得的资料整理分析,作为日后教学系统使用的资料。历史研究法,即有系统地搜集和客观分析各设计公司(设计中心)的经营概况、设计流程、印务流程、人事管理、薪资管理、评图竞图过程和资产设备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见图1)。
图1 DMTS设计管理教学系统内容制作流程图
经过DMTS设计管理教学系统的辅助教学后,本研究为瞭解DMTS设计管理教学系统对视觉传达设计系暨研究所的“专题设计”、“设计管理研究”、“工读实务实习”等课程的学习成效与影响,首先选定部分教材内容,依据DMTS设计管理教学系统的教案,再采用准实验研究设计进行实验教学,藉此搜集教学实验中的各项数据,以探讨DMTS设计管理教学系统对学习者学习“专题设计”和“设计管理研究”的作用与影响(见图2~图4)。
图2 DMTS设计管理教学系统首页
图3 DMTS设计管理教学系统企业端
图4 DMTS设计管理教学系统公司类型
本评量将针对研究架构、研究对象、研究设计和研究工具四部分予以叙述。
(1)研究架构。为达研究目的,本研究针对设计管理相关文献进行深度探讨,并考量目前大学生与研究生所遭遇的实际问题,提出研究的理论架构(见图5)。由图5可知,学生学习成效可能肇因于教学、教材上的差异,抑或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教师能力等因素也可能对学生的学习成效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
针对本研究之架构,将其三类变项说明如下:
图5 教学成效评量研究架构图
第一类,控制变项。控制变项是指实验处理时为避免影响实验结果而必须加以控制的变项。
学生专业基础能力——“专题设计”、“设计管理研究”为专业基础课程,此由学生设计研讨的实际成绩所控制。
教材及评量性质——指“专题设计”、“设计管理研究”课程(教材)内容与评量工具。此由实验过程中两组学生使用相同教材与单元而进行的控制。
第二类,自变项。为达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准实验研究法,将学生分为实验组及控制组并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实施教学,藉以了解不同教学方法对于本系(所)学生“专题设计”、“设计管理研究”课程学习成绩的影响。其中——
控制组:采用传统讲述的教学方式,实施过程为讲解学习单元基础理论及实作,以传统评量方式评量学生学习的成效。
实验组:除了用传统讲述教学实作以为基础之外,本组另外采择DMTS设计管理教学系统辅助进行教学,实施过程中讲解学习单元基本的操作与实作,利用DMTS设计管理教学系统成就量表,作为评量学生学习成效的标淮。
第三类,依变项。主要探讨实验组与控制组学生在“专题设计”、“设计管理研究”课程学习成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及DMTS设计管理教学系统学习之后看法问卷调查表的差异情形(见图6)。
图6 DMTS设计管理教学系统管理者页面
“DMTS设计管理教学系统学习成就测验量表”——依据研究者的研发理念、学理基础内容与本实验教学有关的试题共计25题。
“DMTS设计管理教学系统学后看法量表”——包含对设计管理课程学后知觉、授课教师教学知觉以及DMTS设计管理教学系统知觉的三个构面,每个构面均包含认知、情意及技能等三个向度。
(2)研究对象。由于教学实验的进行涉及客观环境的影响,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不容易采取个别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由于研究者自身任教于明志科技大学视觉传达设计系暨研究所,对于实验进行的掌控与其他干扰变数的排除较为容易。本研究采用修习“专题设计”、“设计管理研究”相关课程的学生作为研究的对象,总计35人,甲组为控制组,采用传统讲述实作教学,每周三小时,共计九周27小时;乙组为实验组,除了将传统讲述教学实作作为基础之外,兼采DMTS设计管理教学系统实施辅助教学(见表1)。
表1 实验教学组别及人数分布
(3)研究设计。为有效达成研究目的与考验研究假设,控制组18人,采传统教学方式;实验组17人,采DMTS设计管理教学系统进行辅助教学。两组分别于“专题设计”、“设计管理”课程中,进行为期九周共27小时的实验教学。其实验设计模式如下(见表2)。
表2 实验设计模式
(4)实施不同教学策略后学生学习成效的差异性分析。
第一,专业基础能力(前测)差异性分析(见表3)。
表3 专业基础能力(前测)t考验分析摘要
表3为各组学生在专业基础能力(前测)量表中获得的描述性资料。资料显示t=-.378,P=.708,未达显著水平,即两组学生的设计管理基本背景能力并无显著差异。
第二,不同教学策略分组学生学习成效的差异分析。
学生“专题设计”、“设计管理研究”相关科目学习成效(学科后测)差异性的分析(见表4)。由表4所呈现的回归系数同质性检定,F=.184,p-value=.671,未达显著水平,表示两种教学法的斜率相同,符合组内回归系数同质性基本假定,即进行共变数分析(ANCOVA)。
表4 两种教学法在学科后测回归同质性考验摘要
由表5共变数分析的结果F=18.888,P=.000可以看出,在剔除“专业基础能力(前测分数)之影响”的共变量后,两种教学法对学生的学习成就的确有着差异性影响。通过事后比较,得知实验组调整后的平均数(M=70.106)优于对照组(M=47.566)且达显著差异(p=.000),显示使用DMTS设计管理教学系统辅助教学教学法的确优于传统教学法,导致学生学习成效达到显著性的差异。
表5 两种教学法在学科后测共变数分析摘要
(5)教学成效评量结果分析。
第一,学生在“专题设计”、“设计管理研究”相关科目学习成效上,实验组优于控制组。
实验组学生实施DMTS设计管理教学系统教学方式,在数位辅助教学上采用专题导向式学习模式,面对设计流程学习问题,通过小组讨论解决的过程,使同侪关系在设计沟通上较为理想,师生互动较为活泼,并在设计管理教学过程中建构出最佳的设计程序,减低错误并强化了学习效果,因此在DMTS设计管理教学的表现上实验组是优于控制组的。
第二,学生在“专题设计”、“设计管理研究”科目整体学习的成效上,实验组是优于控制组的。
实验组学生因为实施了DMTS设计管理教学系统,当遇到困难时就能够主动积极地寻求解决的方法,能够运用不同的合作学习方式及设计资源、设计实作对问题进行探讨,因而养成了设计估价与设计评估的能力,并以此作为改进设计管理的依据,故在学习成效的表现上,实验组优于控制组。
第三,对DMTS设计管理教学系统的学后调查,有着显著的正向看法。
经过实验,并分析相关资料,学生对“专题设计”、“设计管理”科目实施DMTS设计管理教学系统在整体上是感到满意的,其认知、情意与技能三个向度及整体均有显著的正向看法。
以DMTS设计管理教学系统环境的建置实施中的首要分析(Analysis)为要点,进行课程模组化为学习者学习前的先备知识及能力进行课程整合规划。
首先,“创新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采用多元活泼的方式和多样丰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以培养乐于学习的态度和提升创意思考的能力。创新教学也是教师将创意巧思展现于教学情境中,如改变教学步骤、改善教材法、采用多元活泼的教学方式、设计多样丰富的教学内容、进行多元历程档案评量,以突破教学瓶颈、克服教学困境、解决教学问题,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追求高效能的教学作为目的(林志成,2008)。
其次,创新教学的实施策略为:第一,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第二,营造有利的学习环境;第三,善于使用现代的资讯科技;第四,活用多样的教学方法;第五,尊重学生的多元歧异;第六,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能;第七,鼓励教师从事创新性教学策略研究。
本研究针对实施创新教学策略的课程模组化,企图整合一套设计管理模组课程,如设计概论、平面设计、编辑设计、广告设计、印刷设计、包装设计、广告企划与行销、品牌设计、设计管理以及工读实务实习等。通过本套课程的安排,学生可以拥有多方面的视觉传达设计能力,而在进入专题设计制作的课程实作时,学生可以藉由DMTS设计管理系统了解设计发想、设计流程、设计估价和设计竞图等相关流程。如此,教师在同时指导多个组别的学生,就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学生也可以在DMTS系统上设置公司名称,其名称可与专题名称一致,用经营设计公司的概念来经营专题设计,同组别的学生则按照专题分工给予不同的职称与执掌。并且定期、定时地与教师进行专题讨论,而学生也能了解它组同学的设计进度与设计作品,利用多媒体网路教材随时随地地掌握进度,因此,本系统可以减短学生学习的时间,也能够帮助教师掌握专题设计课程的进度。
创新教学策略的课程模组化发展依其年级与能力的需求,可以分为四大类,分述如下。
第一类,基础设计课程。本类课程包含设计概论、编辑设计和平面设计,可以从学生基本视觉传达设计能力的训练,至编辑设计的设计规划与制作,到最后对平面设计能力的培养。经过此类课程的安排,学生可以拥有视觉传达设计的基础知识,将来也就能够从事平面设计,也能够了解视觉化与平面设计的流程。
第二类,进阶设计课程。本类课程包含广告设计、印刷设计、包装设计以及广告企划与行销。本类课程是希望通过广告企划与设计方法的介绍,训练学生解析问题与组织创意的企划能力。课程中藉由广告设计与团队讨论的实作演练,呈现出独具风格的广告创意设计并了解广告公司的操作流程。此外,广告企划案不仅仅是做出绝妙的创意发想,还得具备各项竞争产品与市场调查的基础,才能准确抓住消费者的喜好;教导学生如何进行广告设计,并以模拟设计为例,讲解、讨论制作过程。其最终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从事广告设计的能力以及熟悉设计的整个流程。
第三类,工读实务实习课程。本类课程为强调理论与实务应用并重的学习,针对各系大三学生,将大一、大二及大三上学期学习过的理论课程,一方面奠定实务技术学习的基础,另一方面则通过公司职场实务学习的强化,提升学生实务技术的能力,而以培养兼具理论素养及实务技能的业界实习设计师为目标,使其毕业后能具有职场实务经验及应变能力。
第四类,专题与设计管理课程。本类课程包含专题设计、设计管理等,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设计管理与控制设计流程的能力,从设计管理概论讲述、设计流程与设计管理、设计案例讲演、分组实际操作、设计组织以及设计沟通等开始,最终加强设计管理的能力,为将来工读实务实习、专题设计制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而以专题设计制作作为最终的成果验收方式,其教学方法采取小班制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以实作的手段让学生亲身体验,使理论与实务相互结合,进而培养团队的合作能力、培养掌控设计流程的能力以及发挥大学四年所学知识与统整的能力。
由学习者组合成数家假想设计公司,在模拟的设计产业环境下激烈竞争,通过设计竞图、评图,承接相关设计案以追求企业经营的利润为其持续努力的目标。学习者要仔细评估设计专案,并且分析可行性以及进行设计发想,根据资料进行设计估价与费用评估;学习者们共同讨论做出经营判断,经过不断地修正设计案与数次设计评图竞赛、设计会议协调等反复集体决策的过程,周而复始之后,最终管理者根据设计评图结果决定标准,判定企业经营的绩效。因此可藉由DMTS设计管理教学系统,达到2011年度“教育部”“十三项教学制度基本指标”指标之“7-2专业墨翟-强化学生专业竞赛能力”的目标。在达成质化成效方面,有提升学生实务竞赛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的能力;达成指标“6-3执行核心能力及毕业门槛之辅导错失与替代机制”之要求,落实专业与实用的“墨翟精神”。
首先,学习者需要组成参赛队伍申请成立公司,教学者根据不同课程进行不同人数的编组。专题设计课程建议以3-5人为单位组成一个小组,以专题式导向学习的方式,小组组数建议以三的倍数增加。以往在实务教学过程中发现这样的编组比较容易看出各个小组之间的互动关系。例如某个小组的设计评图落后、设计估价低,对其他两个小组会形成怎样的冲击?同时对自己的小组会造成怎样的影响?这是很容易找出关系点的。对工读实务实习课程,建议6-8人为一个小组,以拼图式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将设计流程分为设计发想、设计调查、设计提案、设计估价和设计发表等五至六个单元,每人负责不同的单元;与教学者共同研究之后,再将其成果教给其他的同学;并以业界实际设计流程为主,进而达到工读实习辅导的效能。
分组成立模拟公司之后,学习者们必须设定相关的资产需求,并针对经营类型而决定资产的需求内容,例如设定为中型广告公司,其设备必须与人数相对应,因此在资产的设定上必须要有硬体类、软体类、杂支、人事类的费用。而人事费用则依公司的组织编制进行执掌的分工与设定。
在了解基本的DMTS设计管理教学系统之后,由管理者(教师)主导活动的进行,也可以由相关领域的教师,同时进行实务与理论的讲授。如此,对学习效果会具有更好的帮助。管理者可以设定竞赛的竞标时间、标案底价、竞标类别、开放竞标公司类型、竞标条件设定、案件给付金额以及说明等项目(见图7)。
图7 DMTS设计管理教学系统模拟营运报表
(1)时间。小型周期——3-6小时的时间。教学系统操作初期大多为设计公司模拟与时间分配,在熟悉系统之后,后半期以较短的时间进行检讨,使以小组为主的学习者能够顺利地施行。此种周期适合准备前往工读实务实习的学习者们,因为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设计公司的经营与运作,也适合企业内新进的设计师接受人力资源的培训。
大型周期为较长的时间,长达九周甚至是18周,以系统运作为主的开始至结束,不断重复设计发想、设计评图竞图的过程、设计估价的三项程式。此种周期适合专题设计课程在设计制作中的进行。
(2)空间。在教学系统操作的过程中,需要有进行讨论的必要空间,需要在小型的讨论室进行设计的讨论与制作。因此,在系统操作之初,也需要对全体成员进行系统实施方式的说明,也需要对个别小组提供针对性的启发与提示。
主持竞赛之中包含竞赛管理、设计案发包、等待各组完成设计案、设计案评分管理、设计估价等项目。管理者按照学习的需要与进程安排竞赛,并予以公告;学习者可以按照设计专业与设计所需的设备进行设计案选定,也可以将设计调查与发想、设计提案上传,参与数次的设计竞图过程。
设计竞图的比稿共分三次,每次的截止时间可由管理者(教师)决定,并分次上传竞图设计稿的电子档、辅助说明或设计调查报告电子档、设计成本与费用估价等内容;管理者(教师)将根据上传的设计稿进行评估是否为合适的设计提案,再决定哪些参与竞图的公司(小组)能进入第二阶段的设计竞图,依序反复,至第三次结案而最终挑选出适合的设计方案。管理者可以在案件说明中对每次的比稿给予建议。
根据模拟设计经营的需要,可以分为总经理、业务经理、创意总监、艺术指导、文案人员、美术指导、设计师等,根据执行专题设计的经验,该课程分组人数大致以3至5人为宜,因此学习者可以依专题设计实际的分工进行角色的模拟选定,而指导专题的教师也可以根据不同的职场了解学习者在专题设计课程中所实施的工作内容与能力,另外也可以作为评量给分的依据;学习者则依据设计案件的需要进行角色的调整,以方便职务的变动与规划,但是需要与领导者协商。而设计管理的相关课程,在角色设定上也可参酌人数与模拟公司的规模予以设定或调整。
本研究的主要成果是对设计管理及情境模拟的贡献,其次是对教学的贡献,包括推广数位学习、建立DMTS设计管理教学系统平台、辅助工读实务实习。再者是对产业的贡献,如提供产学合作及就业的机会,为业界提供设计管理的模拟教学平台。
[1]吴振贤.教师网路融入教学态度、网路融入教学行为及其相关因素之研究[D].台北:政治大学教育研究所博士论文,2002.
[2]王千幸. 落实资讯教育──从教育学程中的资讯教育课程教学设计著手[J].视听教育双月刊,1998 (4):14-19.
[3]Brigid,J.S.(1998).Doing With Understanding:Lessons form research on problem and project-based learning. The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7 (3&4), 271-311.
[4]Cooney,T.J.,& Krainer, K.(1996).Inservice mathematics teacher education:The importance of listening.In A.J.Bishop et al.(Eds.),International handbook od mathematics education,1165-1185.The Netherlands: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5]许怡安.儿童网路使用与网路媒体素养之研究——以台北县市国小高年级学童为例[D].台北:政治大学广播电视学系硕士论文(未出版),2001.
[6]吴怡贞.国小学童网路素养课程之系统化教学设计研究[D]. 台北:台北教育大学国民教育学系硕士班论文(未出版),2006.
[7]陈木子.网路教育资讯──台湾加入WTO对教育的冲击与因应[J].教育资料与研究,2002(49):134-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