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绣大披肩的艺术语言探究*

2014-10-19 10:32林婷婷LINTingting杨晓旗YANGXiaoqi
设计艺术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针法纹样工艺

林婷婷 LIN Tingting 杨晓旗 YANG Xiaoqi

广州大学,广州 510006 (Guangzhou University,510006 Guangzhou)

一、广绣大披肩的艺术风格

广绣作为“四大名绣”美称的粤绣的一个分支,艺术风格浓郁,地域特色鲜明,工艺自成一家,无论是精美的观赏绣还是时尚的实用绣,抑或是朴拙的民间绣,都具有独特的艺术语言与风格。笔者通过走访佛山、广州、顺德、番禺等地,对广绣中的“实用绣”进行考察,被广绣大披肩的华美所吸引,于是就有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的兴趣。研究广绣大披肩的艺术语言及其风格,可以领略“艺”与“技”的交相辉映,为今后广绣多元化发展开拓思路。

大披肩是广绣实用绣的典型作品,有着300多年的出口历史。史料记载,17世纪时,广绣大披肩已是欧洲礼仪正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广绣披肩满花式的布局富丽而热烈,为达官显贵所钟爱。18世纪中后期,中国外销披肩风靡欧美,每年出口量高达八万多条[1]。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大披肩出口再续辉煌。

远销海外的广绣大披肩,俗称“马尼拉大披肩”(因大披肩贸易经马尼拉转运而得名)[2],其艺术魅力在于巧用最简约的刺绣语言承载多元文化的内涵,在艺术性、实用性、生产性诸多要素中把握了平衡点,以岭南的传统工艺契合西方审美心理,形成了“纹饰瑰丽、绣技高简”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特点(见图1)。

图1 广绣大披肩

广绣大披肩尺幅较大,多为80~100公分见方,构图一般是中心对称,纹样设计多采用变形较大的缠枝花和写实味浓的折枝花,如牡丹、大洋花,其间穿插梅花等小花以及叶蔓等,形成花团锦簇、花叶辉映、错落有致、繁而不乱的视觉效果,彰显着富丽堂皇之姿、丰盈妩媚之态。对于大披肩的主要消费国的西班牙人来说,它是弗拉门戈舞的翼翅,它伴随着强劲飞旋的舞步,时而张扬时而低垂,散发着焰火般璀璨的流光,使舞姿更显奔放。中西合璧的广绣大披肩深合西方人的审美趣味,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之中,而大受欢迎。

广绣大披肩的主要生产地在广东省的顺德,其中顺德富德工艺品有限公司(前身为顺德刺绣总厂)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专攻大披肩出口,逐步形成了产业化规模与工艺性特色。

二、广绣大披肩的设计之要

广绣大披肩是与服饰紧密相连的实用性装饰艺术,为了适应工业化生产,其纹样装饰及针法组合形式趋于程式化,形成了“理性构图、感性用色、纹样繁复、针法简约”的产品特色。而“删繁就简”的工艺手法表现了“度物象而取其质”的工艺美学特征。广绣大披肩在绣制花卉时,不以细微的色阶渐变追求富有立体感的形似,却只以简单的“咬针”(又称“抢针”)绣制五六批,便成了装饰感极强的富丽花卉,因此在绣技上与观赏绣形成了鲜明的比对。

任何艺术形式都有着自成体系的语言,并通过特定的物质形态而予呈现,包括材料媒介、技艺规则、造型样式等[3],其所有的一切又被卓越的设计所统领。

正如日本工艺美术理论学者柳宗悦所说,在实用工艺中,“量”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如果不涉及‘量’的概念,工艺就没有理由称其为工艺。”[4]58“量”意味着规模化生产,意味着对生产的组织。如果说在观赏绣(绣画)中,绣者是对绣稿进行再度创作的“准艺术家”,那么实用绣的绣者只能是不折不扣依葫芦画瓢的“匠”,他们一般没有太多的艺术修养,加之绣品的工艺要求不高,所以没有必要进行复杂针法的绣制,但是这些产品需要“美”,而唯一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预先对绣稿和工艺进行设计。在大披肩的工艺设计中,绣制花卉色晕的各种复杂针法(如“洒插针”)被简单的咬针所代替,批次之间色阶分明,虽然从微观视觉上看远离了自然的形态,但在整体视觉上言却反而增强了装饰感,因此为色彩的使用争取了更大的自由权(见图2)。另外,为了工艺的便利,对枝叶的设计则以“配合主题、合理过渡、交代清楚”为原则。庞薰琹在《图案上的民族形式》中指出,我国传统优秀图案的共同特质是:交待清楚、主客分明、取精去繁、要求完整、不浮不夸,大披肩的设计正是这些特质的最好诠释。笔者考察广绣企业时,发现设计师将写生图中微细多歧的枝叶合并、重构,这些看似简单,却是艺术修养和工艺能力的综合体现。

图2 实用绣花卉(左)观赏绣花卉(右)

三、广绣大披肩的艺术语言

1.材之美:感性用色的物质基础

柳宗悦认为材料是工艺的基础,并且只有工艺是地域性的,因此才能使实用工艺具有独特之美[4]78-84。实用绣的色彩设计是主观的、感性的,而设计色彩的主观性则要受材料的制约。从地理环境上看,广东位居岭南腹地,气候温热湿润,所以广绣大披肩在用色上就形成了独到之处;同时决定了广绣在色彩、贮存方面与其他丝线绣也有不同,即为了在潮湿多雨的条件下保存广绣,首先要求着色的色相纯度很高,以使浓烈色彩组合而成的广绣,能长久保持鲜亮而不会褪色。又因工艺的要求,与观赏绣的用色相比,实用绣的色阶数量少,但跨度却很大,一般是一片花瓣会用同种色相的几个色阶,即以“跳阶”的方式用色,具有醒目的装饰感。所以在艺术处理上讲究“随类赋彩”,红是红,绿是绿,很少有复色的变化[5]。天然材料与气候条件促成了广绣大披肩用色富丽、对比强烈的风格和语言。

解放初期,广绣出现了色彩语言的一种创新尝试:九色线,类似于今天的段染纱线工艺,就是在一根丝线上显现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的渐变效果。九色线包括五种渐变调线和四种单色调线——五种渐变调分别是白→玫红、白→蓝、白→紫、白→绿、桔→红;四种单色调分别是白、红、粉、绿。其中渐变色最为丰富的要属“白→绿”线,因为这是唯一一款呈现五种颜色递进变化的丝线:白→淡、黄→黄→黄、绿→绿,广绣行业称之为“叶线”,即专门刺绣叶子的色线。用一根“叶线”绣制的叶片(见图3),叶子左边是饱和的绿原色,右边则是绿中间黄,叶尖处却是“白”色,被称之为“点白嘴”。九色线的应用,不但提高了刺绣速度,而且由于随机撞色使绣品出现了自然而且丰富的层次感,在简化工艺的同时却没有降低视觉的美感,凸显了设计与工艺的巧思。九色线是广绣大披肩的材料特色,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工艺手段。如今九色线已经拓展到实用品(家居软装饰)的工艺中了。

图3 九色线“叶线”的“点白嘴”工艺

2.技之美:艺术与技术的完美融合

刺绣针法是不能独立存在的,而是为工艺服务的,也就是为艺术造型而活的。广绣大披肩有着针法简易,纹样平整,装饰颇具韵味的特点。相比观赏绣的灵活多变、多重组合的针法形式,大披肩采用的针法则略显单一,行针方向基本相同。为了追求折光一致的视觉美感,绣制时多用“顺咬针”却少用“洒插针”,避免了丝线交叠繁缛以及针孔密实导致的平面凹陷;局部点缀则选用“扭针”或“珠针”,以获得正反面相近的刺绣效果,以此取代单面凸起的“打籽针绣法”。归纳而言,大披肩就是在实用绣工艺的约束下,追求“针程相当、反复行针、不可补针”,做到了“针脚匀齐、藏针隐线”。

针法语言必须与工艺规范搭配,同时还要服务于艺术造型。柳宗悦认为装饰性图案意旨的表达都具有一定的形式,常见的形式就是以线之长短或面之阔狭而构成的纹样[4]207-210。大披肩是一种装饰性强烈的实用绣品,在技术表达上有“面之阔狭”的纹样特征,这就要求设计稿中的线条语言,必须以“面”的形式实行平针铺设:“狭面”有如枝条,不同于观赏绣中粗绒到细丝的续针搭接,而采用丝绒斜平针绣制,丝线紧挨,逐渐呈现缓急的不同弧度的姿态(见图4);“阔面”有如花瓣,分批绣制,色丝由里至外逐层淡出,针步相当,针口平齐。不同于观赏绣依照自然生长的纹路去实施绣制,而是充分利用工艺手段的重复,并在简化相关手段的同时追求美观、大方的效果。

图4 枝条的针法对比:斜平针(左),续针搭接(右)

刺绣针法的灵活运用是技术表达的基础,也是艺术表现的前提。苏绣大师李娥英说过:“没有技,何来艺,技在前而艺在后”,就是这个意思。广绣技法选择性的运用是技术与艺术美感完美结合的关键。

3.型之美:理性结构的秩序感

广绣大披肩常以“花”为重要设计元素。岭南气候温润宜人,“花木四时春”,大披肩的纹样设计符合本土文化的审美特征,在传承本土文化的意义上,大披肩的整体设计体现了热烈紧凑、明朗有序的格局。贡布里希认为,能动性的活动都是在内在秩序感的指导下进行的,艺术形式中的秩序感就是艺术作品能够给予人类视觉和心理上的平衡感[6]。工艺之美的纹样并不是随便产生的,只有在单位组合所允许的范围内才能具有视觉美感,在审美上呈现一种理性的语言。柳宗悦甚至将工艺称之为“型”。型,即规范,代表着秩序、规则,同时还强调了“将用途、材料、工艺、形式及其构造安置在稳定的地方,最好是将其称为‘型’之图案化”。纹样有实体的“正形”和留白的“负形”,二者是相间交叉的[7],从大披肩“多样性统一”的设计理念中就能看出。广绣的传统工艺有“留水路”(即“空绣”)——在观赏绣中,“水路”倚凭着艺人的技能而清晰可见,但在实用绣中它却是“被设计”了的图案,为大披肩纹样中的“负形”,与“正形”一样也是需要预先设计的。正负形搭配和谐,就能合乎规则,层次分明,正如“箫管具陈,琴瑟在御,同一乐也。克谐与否有律以限之”一样[8]。因为弦乐的动听在于“律”的和谐,而刺绣的动人则在于“型”的融洽,等形等量,才能呈现条理与稳定的风格。

大披肩设计运用了“删繁就简”的工艺手法,表现了“度物象而取其质”的工艺美感,为图案纹样的由繁至简提供了视觉变化的基础。工人们在绣制过程中进行的删减“繁复”或者遵循“简洁”的结构变化规律,都是以工艺程序和审美要求作为前提的理性操作。“臃肿”的造型会使绣线累增,丝线重叠层数加多,由此就会造成丝质不光亮,局部无精彩。对图稿的要求多以“面”的形式进行设计表达,正如以上谈及的“面之阔狭”的设计,纹饰设计用简易的几何形体代替,如删除线性的叶脉,将花蕾简化成椭圆形等(见图5)。

图5 “删繁就简”的工艺手法

四、结语

美轮美奂的广绣大披肩是实用绣中的高端产品,在服饰搭配中具有优雅的品味与风格,同时也强调了生活中的艺术气息。大披肩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其成功之处就在于感性创造与理性设计的相互交融,以及技术与艺术的完美契合。富德公司的郑乃谦董事长认为,“传统工艺的创新,就是要用东方的优秀传统工艺表现海内外各地的审美文化”,如此的追求是最难能可贵的。广绣大披肩打造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文化特色,对实用绣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今后广绣实用品应该在 “软装饰”等方面加大设计力度,借助实用产品将传统工艺化为一种美的实物形态,让广绣的文化开枝散叶,郁郁葱葱。

[1]白芳.异趣·同辉——广东省博物馆藏清代广式外销艺术精品展(上)[J].收藏家.2013(9):3-7.

[2]广绣与西班牙大披肩[EB/OL].(2010-09-03)[2014-03-18].http://www.docin.com/p-607543723.html.

[3]唐骅.艺术语言的结构阐析[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1):100-103.

[4]柳宗悦.工艺文化[M].徐艺乙,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社.2011.

[5]胡继芳.广绣的艺术风格及其与西方艺术的相互影响[J].丝绸.2009(8):45-47,51.

[6]贡布里希.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M].范景中,杨思梁,徐一维,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18.

[7]杨建军.纺织图案的布局[J].纺织服装周刊,2006(28):29.

[8]丁佩.绣谱[M]//叶朗.中国历代美学文库:清代卷:下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49-361.

猜你喜欢
针法纹样工艺
浅议无极针法之九元气血针法
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朝医太极针法操作规范
袁飞纹样设计
一段锌氧压浸出与焙烧浸出工艺的比较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
初探皮部针法治疗腰肌劳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