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建兵
摘 要:与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并购动机相比,我国国有企业并购动机独具特点、独具风险。本文揭示了我国国有企业并购动机、成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并购;风险;管理
一、国有企业并购动机和原因分析
从并购的驱动力来源角度可分三类:
(一)外部利益相关者驱动型。我国国有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主要是具有社会管理者和国有企业所有者双重身份的各级政府。这种二元对立的角色冲突,形成了国有企业并购的外在压力。并购中,政府处于主动地位、企业处于被动地位。具体又分三类:一是国家战略导向型。由国家层面主导,主要是满足国家战略资源、设备、技术和市场需求,例如:石油、煤炭等。二是政府政策导向型。由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推动,主要是为消除企业亏损、推动企业改组、调整产业结构、获取优惠政策。三是政府自身利益导向型。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自身也是利益主体,尤其是在当今考核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为完成GDP、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等考核指标,以提升地方政府政绩、改善形象。政府以国有资产所有者身份强力推动企业并购。
(二)内部利益相关者驱动型。企业中,能够发挥较大作用的内部利益相关者主要是高层管理者。西方企业并购也存在管理者利益动机。但是,由于我国国企所有者悬空、企业治理制度不完善,形成我国国企管理者利益动机难以遏制的强大内在张力。近年来,国有企业逐渐引入高管持股、年薪等激励措施,高层管理者持股比例、数量、年薪与企业规模出现明显的正相关。企业规模扩张能够为高层管理者带来直接个人效用。导致企业并购,个人或小集团利益成为重要的甚至决定性考量因素。并购中,政府缺乏监管、企业管理者处于主动地位。具体又可分三类:一是行政级别诉求驱动。由于歷史、政治原因,我国国企按照隶属关系和企业规模对应相应行政级别,与此相应的政治待遇和发展空间不同。二是物质利益诉求驱动。经营大企业比小企业能够给管理当局带来高薪、职务消费甚至暗箱操作、贪腐利益等巨大物质利益和操作空间。三是外在形象诉求驱动。由于民族文化和心理原因,大多中国人都有追求高、大、全的潜在心理诉求。加之专制思想残余、所有者缺位、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高层管理者容易产生视国企如个人所有的潜在心理。并购比内部积累更容易迅速实现规模扩张,在诸多心理因素驱动下,高层管理者大多热衷于通过并购建立自己的“企业帝国”,甚至不惜向目标企业支付过高溢价。
(三)企业成长内在需要驱动型。这一动因主要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内在驱动。目的是获得规模经济效应、协同效应、多元化经营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和分散风险。
二、国有企业并购动机管控和风险防范
我国国企独特的并购动机,决定了不同于西方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并购的独特风险。这就要求必须对我国国企并购动机进行严格管理,从源头上控制乃至消除并购风险。企业成长内在需要驱动型动因是企业自身发展客观需要,和西方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并购动因较为符合,只要通过客观审慎的科学论证和评估以及后续的并购整合,就能够较好地规避潜在的风险。然而,内外部利益相关者驱动型这两种风险,是我国国企比较特殊的风险,相对比较复杂,重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防范和解决:
(一)要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离。要进一步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除部分关系国家战略和民生行业外,应政府弱化经济职能,将企业经营管理权交给企业,尊重市场、尊重企业主体地位。推动国有资本有序退出竞争性领域,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在并购中,明确政府作为制度、政策制定者和协调者的角色。从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战略层面加强国企并购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完善相关法规,确保国企并购公开、公平、公正。
(二)树立正确政绩观。完善政府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解决行政层次中的委托代理冲突,抑制地方政府“自利”冲动。
(三)进一步明晰企业产权,加强出资人监管。深化国有资产体制改革,强化各级国资委作为国有资产出资人的履职意识,理顺产权关系,推动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并购重组,解决同业无序竞争和企业关联交易问题。加强国企并购审核,防止盲目扩张。
(四)完善国企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内部有效制衡的现代企业治理制度。通过优化股权结构、引入多元投资主体、独立董事制度等措施完善国企内部有效的监控和制衡制度体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防止“内部人控制”。
(五)培育完善成熟的资本和要素市场。大力发展合规高效的资本市场、产权交易市场、职业经理人市场、中介机构市场,消除区域壁垒、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为并购提供优质要素和服务。
总之,我国国企并购动机混杂了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心理等诸多因素,具有政府主导性、盲目性和投机性。减少和消除不合理及投机并购动机是保障真正意义的企业并购和防范企业并购风险、提高并购绩效的基础。因此,必须将产权制度改革、企业治理结构完善、并购市场建立等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参考文献:
[1] 夏同水.中外企业并购动机比较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7(3)
[2] 曹培.对企业并购动机的简要评述[J].东方企业文化,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