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欣
一、 导入新课
师: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曾说,“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生活抒情诗”,今天我们一起跟随汪先生走进高邮,去品尝“端午的鸭蛋”,感受生活的诗意。
(板书:端午的鸭蛋 汪曾祺)
二、 自主先学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出示课件,自读课文)
1. 在文中圈点勾画重点字词。
2. 作者家乡的端午有哪些风俗?
3. 端午的风俗如此之多,作者为何对小小的咸鸭蛋津津乐道呢?
师:请同学们把这些词语认真读一读,写一写。
生:(朗读) 腌蛋、门楣、 籍贯、车胤、 城隍庙、 鸭蛋络子(后齐读)
生:(认真板书) (囊)萤映雪、(肃)然起敬、莫(名)其妙
师:阅读课文,要把重点词语积累下来,为深入解读课文提供保障。
师:作者家乡的端午有哪些风俗?(生纷纷举手)
生: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课件随之呈现)
师:十二红里必有哪几样?
生:(齐答)苋菜、虾、鸭蛋。
师:这就引出了课题中的“鸭蛋”。端午的风俗如此之多,作者为何对小小的咸鸭蛋津津乐道呢?(生纷纷举手)
生:家乡的鸭蛋名气很大。依据是“作者到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
生:家乡的鸭蛋历史悠久,很有内涵。从文中袁枚的《随园食单》即可找到依据,袁枚生活的时代到现在已经将近三百年的历史了。可见这是老字号鸭蛋。
生:家乡鸭蛋最典型的特点是质细油多。
生:鸭蛋表现出童真童趣。从端午挑鸭蛋——挂鸭蛋——吃鸭蛋,可以体会出真切的童趣。
师:鸭蛋壳怎么处理的?
生:(齐答)洗净——捉了萤火虫,装在蛋壳里,糊上薄罗。
师:这样把玩蛋壳,可见小小的鸭蛋不仅仅是节日的美味,更是孩子心爱的饰物,是他们快乐的伙伴,充满童趣。
师:大家找得都很有价值,下面我们一起梳理一下课文的基本框架。(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初读课文,就要这样首先读清脉络,拎出要领。
三、 合作助学
师:文章对小小的咸鸭蛋如此津津乐道,有什么“味”外之“味”吗?
(出示助读资料):父亲是江苏高邮人。他十八九岁离开家乡,直到六十几岁才回去过。但是家乡的山水草木、风土人情,深深的镂刻在他的记忆中。他的作品,很大一部分都与高邮有关。(汪曾祺儿女《一点说明》)
(小组合作学习,结合相应语句品味情感)
师:讨论出结果的小组可以先发言。(小组代表纷纷举手)
生:我们组首先读出了自豪之情。文中说:“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
生:我们组读出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第4自然段关于鸭蛋络子饶有趣味的描写,第5自然段写捉了萤火虫装进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玩极了。
生:我们组读出了作者的平常心态。
师:(欣慰)何以见得?
生:从作者的选材就可以读出。另外第一段不动声色的介绍七种端午风俗,也可以读出这种平常心和闲适之意。
师:很精彩!(热烈掌声)
师:(归纳板书:乡情之美童真之趣闲适之意)精读课文,就要这样读出情感,读出生活。
师:海德格尔说,语言是思想的家园。小小的鸭蛋如此富有味外之味,得益于汪先生别有韵味的语言。
(板书:语言。出示助读材料)
文学评论家凌宇说:“汪曾祺的语言很奇怪,拆开来看,都很平常,放在一起,就有一种韵味。”
师:作者添加了哪些“营养元素”,使这些平常的语言别有韵味的呢?
(小组讨论,将结果写在卡纸上,争先恐后贴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一起来看看,哪些答案不属于“语言”方面的营养元素呢?
(几位同学踊跃上台,圈出诸如“平淡”“联想”“俗中透雅”“平处出奇”等答案)
师:大家圈出的词语,严格的讲属于阅读的感觉或表现手法。现在整合余下的 “方言”“文言”“幽默”等几种元素,我们一起来体会这些语言的魅力吧。(生踊跃举手)
生:“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与有荣焉”很有文言特色。
生:“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其中“所食鸭蛋多矣”的“矣”是典型的文言标志。
生:我们小组一起回答。(声情并茂齐读)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曾经沧海难为水”不仅有文言特色,还很幽默。
师:大家看注释,“曾经沧海难为水”原本是写什么的?
生:原本写离思的,用刻骨铭心的诗句来写咸鸭蛋,有点大诗小用。
师:体会出什么味道?
生:言外之意有些“曾经高邮难为蛋”的感觉,幽默!
师:“曾经高邮难为蛋”,有感觉!(热烈鼓掌)
师:(板书:巧用文言点缀)文言特色很明确了,方言呢?(生纷纷举手)
生:(投入地朗读)“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其中的“白嘴”就是方言。
师:(笑)“白嘴”不是“嘴是白的”,就是“空口吃,不就什么东西”。
生:“就”也是方言。
生:“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兴”也是典型的方言。
师:是的,我们这里也说“今年兴穿什么呀”。
生:“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道道”也是方言。
师:汪先生称之为“道道”,自然,亲切。如果说“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直线”……
生:(齐摇头头)不好,不好。
师:可见方言用好了,能化腐朽为神奇。(板书:适当运用方言)
师:还有什么“营养元素”吗?
生:不知道了。
师:(出示课件,用口语色彩范读)
①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
②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③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
师:大家听出什么特色来了?
生:口语!口语!
师:(板书:口语色彩浓厚)适当运用口语,有时反比书面语更自然更灵活。
师:(出示课件)品一品,句中的黑体字有什么妙用呢?
①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②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
③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
师:刚才听大家读“吱”字,语速不一样,有什么说法吗?
生:读得不好,请见谅!(众生笑)“吱——筷子头一扎下去,红油就冒出来了。”
师:(笑)“吱”字读得很短促,同时强调“一……就……”说说理由。
生:只有把“吱”字读得短促,才能突出红油很多,筷子一扎下去,摁都摁不住。拖长了读,就没有这种油多的情状。
生:我认为“吱”要读得长一些。“吱——筷子头一扎下去,红油就冒出来了”。
师:(欣慰地笑)何以见得?
生:(两手做“喷射”状)我观察过,如果读得短促,那就是“喷”,其实筷子头扎下去,红油不会马上喷出去,而是慢慢“涌”出来,可以好长时间。(众生又点头认可)
师:其实,阅读文学作品,只要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就是境界。特别读汪曾祺的作品,要有一点耐心,一点生活经验,还要有一些文学品位。这两位同学体会得都很有道理。
生:汪曾祺的语言很有表现力,不但传声,还传神。
师:是的,还把吃鸭蛋的愉快感表达出来了,不但传声、传神,还传——
生:传情!
师:好!传声、传神、传情!其他类似的字眼再体会体会。
生:“抵”在板壁上“抵”字用的好,表明靠得很紧,很用力。
生:“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中“掏”字很恰当,从小口里往外拿,符合鸭蛋络子的情形。
师:这就是炼字炼句的功夫。(出示课件)
汪曾祺先生曾说:语言的美不在一句一句的话,而在话与话之间的关系。……语言像树,枝干枝叶,液汁流转,一枝摇,百叶摇;它是“活的”。
师:你能找出典型语段读出这种“活的”美感吗?
(生纷纷练读。推举一生朗读)
生:(声情并茂,配以适当的手势)“我在苏南、浙江……我实在瞧不上。”(全班热烈掌声)
师:评价一下,你从这段朗读中听出了什么?
生:听出了自豪之情,幽默之趣,传达出了汪曾祺语言的神韵。
师:正如清代评论家刘熙载言:极炼如不炼,出色而本色,人籁悉归天籁矣!同学们诠释得很有分寸,其他典型语段课外要再美读。
四、 质疑问学
师:关于课文学习你还有什么困惑吗?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
生:(齐)大疑则大进!
生:结尾囊萤夜读的故事是否跑题了?(众生应和,示意同疑)
生:第二段说“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为什么还引用他《随园食单》的材料?(众生点头称好)
师:这个问题有些“惊险”,可见读书很深入。
师:(出示助读资料)大家读读这段材料,再到文中找一找相关句子,看能否解决疑惑。
汪曾祺的小女儿汪朝曾说:“我爸爸在家里只有两个任务:写美文与做美食。”除作家外,汪曾祺还有另一个头衔——美食家。他不仅能下厨房烹饪一手好美食,更能把吃的感受、吃的氛围、吃的渊源、吃的文化 ,描绘得头头是道、饶有风味。
师:解铃还须系铃人。还请刚才提问的同学解决这一问题吧。
生:因为“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汪曾祺会做菜,自认为比他有实践,所以不大喜欢这个人。文中又说“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所以就引用了。
师:原来是爱屋及乌——
生:(齐笑对)爱蛋及蛋!
师:很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再看囊萤夜读的故事是否赘余呢?(生茫然状)
师:这里要从两个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从结构方面讲,初学作文,要结构严谨,篇末的材料——
生:(齐答)可以删去!
师:(启发)但是汪曾祺是文章大家,讲究风——
生:(齐答)讲究风范!
师:风范是做人,写文章讲究——
生:(齐答)讲究风格!
师:很好!从风格角度来看,加上结尾部分有什么效果呢?
生:前面说过汪曾祺文章有闲适之意,由鸭蛋壳里装萤火虫联想到囊萤夜读,很自然。
师:是啊。汪曾祺的文章有一种悠然的水韵,这样流呀流呀,“流到瓜州古渡头”,把人带到一种纯美的境界,自然就想不到结构了。
生:嗯!
师:能够读出问题,说明同学们阅读能力在不断提高,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和自豪。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自己。(热烈掌声)
师:成长的日子像水一样流淌着,愿同学们永远保持一颗童心,用温情的目光关注生活,你一定会从平凡的日子中发现诗意,像汪曾祺先生那样,哪怕只是一枚小小的鸭蛋,也让它成为经典!
(作者单位:徐州市第三十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