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帮”囹圄初期的饮食秘闻

2014-10-16 14:50
健康必读 2014年8期
关键词:张春桥江青伙食

1976年10月6日晚8时以后,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一直被隔离于由8341部队管辖的同一工程的不同区段,直到1977年4月10日凌晨。这个地方是一项设施完善、防范严密的地下工程。

隔离伊始焦灼不安饮食无常

“四人帮”进入隔离点初期,表现焦灼不安,饮食无常,不服管教,尤以江青、姚文元为甚。

在江青隔离室内,有一较宽大的单人床,一张书桌,一把扶手沙发椅子,地板上铺有化纤地毯。卫生设备齐全,有立式脸盆、座式马桶、较大的浴缸。江青穿着原来的衣服,不带任何械具。生活条件是好的,但江青还不时找茬,嫌菜咸、菜硬、菜老,说屋内有风。她拒绝室内卫生自理,拒不扫地、擦桌、刷马桶。特别是对原来在她身边工作的护士马晓先,更是白眼相视,怒气满脸,甚至仍以“首长”自居对马晓先大发雷霆,且不听劝阻,不听警告。她还别有用心地说:“主席尸骨未寒,你们就对我这样。”监护人员不理她。过了几天,江青还写信给党中央告状,中央没有理睬她。

姚文元进来之初,不时地探问:“这是谁叫你们干的?”“你们是哪个部队?”“这是什么地方?”甚至借用开饭的机会,听到汽车声响就往室外跑,想看个究竟。当监护人员阻止他时,他竟谩骂监护人员!汪东兴提醒监护人员,要保护好“活证据”,要发挥政策威力,要按“监护规则”办事。

伙食标准略高于机关工作人员水平

一个月后,“四人帮”逐步平静下来,慢慢地适应了环境,生活基本正常。

当时规定他们每人每天的伙食标准略为高于机关工作人员的水平。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的伙食,由中南海东八所机关食堂供应;江青的伙食,由“八区”的机关食堂制做,开饭由专人管理,汽车送饭。早餐备有稀饭、馒头、牛奶、小菜;中晚餐多是一荤、一素、一汤、米饭、馒头等。

张春桥曾有几天不吃饭,只喝一点水。问他“要绝食吗?”他说,不是绝食,有点感冒。经部队卫生员诊治,几天后恢复正常。不苟言语的张春桥对年轻的卫生员说:小同志不简单,真把我的病给治好了。”他每天看书的时间不少,主要是看《毛选》,看得很仔细,点点画画,眉注不少。有时也翻看《列宁选集》。除看书外,每天都在室内走走转转,低头或仰首长思。有几次他往室内地漏里倒水,问他“为什么?”他说,气候干燥,地漏有臭气,用水浇湿好一点。

姚文元一直能吃、能睡、能喝

姚文元一直胃口很好,能吃、能睡、能喝,有时晚饭剩下的饭菜,他自己把它留下来,午夜加热后作夜餐吃。姚文元每天都看《毛选》或《列宁选集》;时常在室内走动,弯腰甩胳膊,活动四肢。在“四人帮”中他是话最多的一个。在隔离期间,他的健康状况一直不错。

江青后期饮食一直正常。她愿吃洋葱头,喜欢吃苹果,并提出要吃点粗粮,吃点长纤维的菜。在隔离期间,她间或看点《毛选》,躺的时间比较长,有时熟睡,有时似睡非睡。每天在室内打一两次太极拳。江青同监护人员中的女同志有时也说几句,比如:“小同志你困了”,“小同志我要喝点水”。有时她也问“是不是邓小平上台了”,“是不是邓小平叫你们干的?”这些都被监护人员给顶回去了。进点后两个多月的时间,江青每天都写日记,一次开饭时,她在吃饭,把本子散在桌子上,马晓先看到她写的:“这些人对我这个样子,连马晓先也对我很不好,她是踩着我的肩膀往上爬的。”1976年12月26日,清晨起来,江青就坐在床上,翻开《毛选》,注视着封页上毛主席的像,长时间地沉思默想,不时掉下眼泪,有时泪流满面。江青此刻在想什么,我们不得而知。(据《新浪网》)endprint

猜你喜欢
张春桥江青伙食
毛泽东帮江青改文章
浅谈基层伙食管理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好伙食顶半个指导员
改善伙食计划失败
1967—1968:张春桥在上海
张春桥在审判席上一言不发
員工伙食費免稅額調高672萬人受惠
张春桥的狱中家书
江青破碎的“国服梦”
张春桥与叛徒妻子婚变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