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树光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求知的前提,是学习的动机,是成才的起点。兴趣是学生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学生只有在学习中找到了乐趣,才会激发求知欲,从被动的接受到主动的探索,发挥主体作用。为此,教师要经常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急于获取知识的状态,从而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求知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认知特点以及能力,并联系生活实际和所学知识,合理巧妙地设计难度适当的问题,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一个形象生动的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要本着将复杂的问题简明化、生活化,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的原则,创设合理的多样化的情境,把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以及道德情操的陶冶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教师应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效果,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没有心理上的负担,自由地想、问、讨论,而这些只有在师生感情融洽时才能得以实现。在授课时,教师所用语言要生动活泼,表情多样化,课间多和学生打交道,对学生付出更多的爱,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三、创设竞争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查研究证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地设计几项合理的学习竞赛活动,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中指出,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外在刺激。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引入竞争教学模式,为学生设置竞争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结合教材内容开展一些小竞赛,利用此阶段学生自尊心强、爱表现、充满好奇心和好胜心的心理特点,营造一种健康的竞争学习氛围,使学生在竞争中激发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四、充分备课,力争节节都是优质课
备课应该是一个有个性的、创造性的劳动过程,不仅要备教材,还要更多的关注学生,关注他们的生活经历、知识储备以及对知识的接受方式。同时,还要设计生动、幽默、有吸引力的教学语言,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心理放松,从而使师生双方情感易于交流,使学生喜欢上教师的课,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五、通过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成功带来的愉快是一股强大的情感力量,儿童想当一名好学生的愿望就是依靠这股力量。”成功的乐趣是一种内在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时时学习的愿望。无论如何不要让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俗话说:“十次批评不如一句表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并善于发现学生取得的成功和成绩,及时给予公正的评价和表扬,这样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加倍努力学习。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有过这样一段经历。当时刚学完凸透镜成像原理和应用,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栏目正好播出了一个关于夜视眼的节目,主持人和专家对于这一现象的解释比较含糊。我把此问题带到课堂上,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讨论。在我的引导和互相交流讨论后,学生得出结论:此人由于高度近视,观察时距离物体较近,这使得在物体发出或反射光一定的情况下进入此人瞳孔的光线较一般人的强。因此,他成在视网膜上的像就较一般人的亮,可以看清别人看不清的物体。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后,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喜悦,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我趁热打铁,布置了一个课下探究实验,要求学生用一个横截面积相同焦距不同的凸透镜,通过实验观察一下实像大小相同时像的亮度,从而证明他们的解释是正确的。由于学生有了不比专家差的成功喜悦感,都积极主动参与了这个课下探究实验,并且都积极主动向我汇报了他们的实验成果。此后他们经常主动找我探讨一些在生活中遇到的奇怪现象,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
总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牢固地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处处为学生着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学生才能不断独立、不断自主地学习新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陈剑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