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振国
盘点:2014年高考考什么?
【命题规律】
一、两大考点依旧地位难撼
各省语文学科《考试说明》关于诗歌鉴赏部分的表述主要有:一是鉴赏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但在诗歌鉴赏命题实际中,“思想情感”和“表达技巧”一直是两大高频考点。在2014年的十几套高考诗歌鉴赏题中,“思想情感”和“表达技巧”两大考点依旧“高唱主旋律”。据统计,直接以“思想情感(包括人生态度等)”设题的就有9道题,如全国课标卷Ⅰ、全国课标卷Ⅱ、北京卷、江苏卷、辽宁卷、天津卷、江西卷、重庆卷、四川卷等,另外,命题意图与“思想情感”关联的还有安徽卷和湖北卷。直接就表达技巧设题的有7道题,如全国新课标卷Ⅱ、安徽卷、天津卷、浙江卷、辽宁卷、湖南卷、重庆卷等。
二、整体着眼考查理解赏析
诗歌鉴赏的根本在于理解,只有准确理解了诗歌的含义,答题才能“一矢中的”。脱离对诗歌情感主旨的整体把握,脱离对诗歌含义的准确理解,堆砌再多名词术语也只能是非驴非马的累赘。2014年的诗歌鉴赏题注重引导考生从宏观入手,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分析鉴赏。山东卷要求“结合两首诗”分析人物形象特点,辽宁卷要求“结合全词”谈谈对情感的理解,江西卷要求“结合作者的思想和本诗内容”分析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四川卷要求“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心境,广东卷要求“结合全词”理解关键诗句,天津卷问“《暮春》一诗,春之‘暮体现在何处?”,都体现出了着眼整体考查理解与赏析的命题意图。在这方面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湖北卷和天津卷。
三、比较鉴赏体现能力立意
注重能力考查,历来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命意,也即所谓的命题注重能力立意,而选择一个切入点,要求考生比较鉴赏、分析差异的题目,往往最能体现命题的能力立意。2013年,仅有安徽卷诗歌鉴赏是两首诗的比较赏析,2014年则有全国课标卷Ⅱ、天津卷、山东卷、江苏卷、浙江卷等五套题是这样的命题思路,这几道比较鉴赏的题目,考查切入点分别着眼于思想情感、景色特点、表达效果、抒情手法的差异,着眼能力考查,难度大大增加。如全国课标卷Ⅱ题目为: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需要考生在比较的基础上准确分析,指明差异。
【命题亮点】
除了以上命题规律之外,201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也呈现出了以下亮点:
1. 注重回归教材,关联课内知识。2014年有三套试卷设题紧密关联课内学习,充分体现了回归教材的命题思路。如江西卷第1小题“指出‘溪边自有舞雩风一句所用典故的出处”,直接考查涉及《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的典故(“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又如福建卷第2小题:
“扫山云惊散林鸦”与“月出惊山鸟”(王维《鸟鸣涧》)两句中“惊”的起因各是什么?有什么相同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这道题目巧妙地将课内学习(王维《鸟鸣涧》是初中阶段学过的课文)融入其中,唤醒考生记忆,引导比较赏析,不失为一道好题。再如湖南卷的两道题目,几乎就是人教版必修二课后练习涉及知识点的翻版或迁移(参见表1)。
2. 体现开放设计,彰显人文关怀。长期以来,诗歌鉴赏题参考答案受人诟病,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生硬死板,缺乏开放性。事实上也是这样,诗无达诂,阅读者或欣赏者不同,主题或情感解读可能有一些差异,这历来是被允许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命题者往往过分拘泥,不敢越雷池一步。2014年辽宁卷诗歌鉴赏题第2问“此词写春,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让我们见识了命题者的胆略,让我们看到了突破窠臼的亮光,我们从参考答案可见命题者的良苦用心。
答案一:此词主要表达了春色恼人的孤独惆怅之感。上片抒发了卷帘放愁愁仍在的无奈、缺少诗朋酒侣而自对鸟语的寂寞之情,下片抒发了大好春光无人欣赏的惋惜、吟诗而未成的遗憾、梨花飘落如雨的怅惘之情。
答案二:此词主要表达了春景无限的欣悦自得之情。上片抒发了卷帘放去春愁的畅快、虽无友人却独对鸟语的悠然之情,下片抒发了飘飘絮影脉脉苹香春在无人处的惊喜、梨花飘落如雨诗意盎然的沉醉之情。
答案三:此词既有孤独惆怅的春愁,又有春景无限的欢欣自得。例如上片有午梦初回浓浓的春愁,也有自对鸟语趣味横生的悠然;例如下片有春在无人处的惊喜,也有梨花飘落如雨的怅惘。
建议:2015年高考如何备考?
1. 重视回归本源
分析鉴赏古代诗歌,读懂读通始终是绕不过去的坎儿,所以整体理解与把握,是鉴赏诗歌的本源。着眼诗歌整体,理解分析鉴赏,是我们在一轮复习时始终要坚持的基本方向。我们要养成先读懂读通再分析鉴赏的习惯,要学会借助所有信息(包括诗题、作者、诗面、注释、题干等),调动自己的积累,从整体上准确把握诗歌,切忌着眼于个别词语或诗句的片面化解读。
2. 注重夯实基础
一般说来,情感主旨、表达技巧、意象形象、炼字语言等是诗歌鉴赏的四大基石,一般命题不会超出这几个方面。在一轮复习中要注意各个击破,不能厚此薄彼或顾此失彼。强化这四个方面的专题训练,以不变应万变,方为王道。
3. 关注课内知识
教材或课内知识的梳理,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教材中涉及的典故来源、意象形象、炼字典型、表达技巧要引起我们特别的关注。如教材或课内涉及的“岁寒三友”“黍离之悲”之类的典故要熟知,“流水”“月亮”“子规”“鹧鸪”等意象的对应情感要明确。又如杜甫《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自”和“空”之类的典型炼字示例,稍作迁移拓展后要懂得分析鉴赏。教材经典篇目涉及的表达技巧,如比兴手法、烘托渲染、景情关系技巧等要了然于心,既要熟记课内例句,又要在迁移运用中学会辨识分析。
4. 强化能力提升
近年来,高考诗歌鉴赏题对于概念术语的考查已经淡化,注重能力考查的命题意图越来越明显。比如2014年安徽卷和湖南卷均着眼表达技巧的考查,但题干明确指出了相关术语(“点面结合”和“比兴手法”),可见命题者关注理解能力而非关注概念术语的意图。还有,关注对比赏析,学会分析异同,也是一轮复习中要强化的能力训练点。比较赏析最好作为一个小的专题进行复习,了解比较赏析考查的常见方向(如形象意象、意境氛围、情感基调、遣词炼句、表达技巧等),做到有的放矢,增强复习针对性。
【技法导练】
下面结合2014年的高考题,以思想情感、表达技巧两个高频考点的答题技巧为例,供大家复习参考。
1. 思想情感类题型
该类题型主要考查三个方面:对所抒感情的理解分析,对诗歌深层含义的揭示,对诗歌主旨的把握。首先,我们常见情感类型(主要包含人生志向类、忧国伤时类、人生感触类、思乡怀人类、送别感怀类)要了然于心。其次,要学会按题干要求作答。如果题干着眼情感设问,答题时要在概括诗句内容的基础上点明情感特征。如果题干着眼思想主旨设问,答题时要结合相关具体内容分析出情感特征和思想主题。如全国课标卷Ⅰ: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郎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
为了让大家理解得更为清楚,我们用表格的形式点评分析以下参考答案(参见表2)。
2. 表达技巧类题型
该类题型特别要注意审题。首先揣摩命题意图,区分鉴赏要求。表达技巧通常有四个层面: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主要是描写抒情技巧)、修辞手法、思路结构。题干要求从什么角度鉴赏,这一点首先必须了然于心。一般说来,修辞手法着眼于诗歌小处(某个词句)设题,表现手法着眼诗歌大处(上下联甚至全诗)设题,描写抒情技巧着眼描写或抒情诗句设题,思路结构着眼于诗歌整体设题。答题时术语必须准确,要注意结合具体诗句解说内容,更要注意分析情感或表达效果,如全国新课标卷Ⅱ。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
[宋]郭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吴越等地。
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生平不详。
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我们依旧用表格的形式对两个答案示例做一个分析评点。(参见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