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悦越
摘 要:中学社会是根据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方案的规定新设置的一门综合型必修课程。如何立足案例,开展好初中社会课程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初中社会;案例教学;综合能力;思考
中学社会课程是一门新兴的基础型综合课程,教学内容上采用案例的方式呈现,案例分析、研讨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主要载体,教师必须与学生共同分析、解读案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重在引导学生学会将人文社会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运用到对社会问题的分析与判断中,帮助学生获得观察现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育即育人,学科育人价值必须通过课堂教学才能实现。社会课程在贯彻落实学科育人目标、把握时代特征、尊重学生的生命个体、紧密结合学科学习方面,形成了适合学生学习特点的“基于案例”的课堂教学模式。笔者就以此为切入点,在日常的课堂中,实施基于“案例”的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目前,中学社会课程已形成多种案例分析方法,如比较研究分析法、数据统计分析法、因果分析法等。对于一些人、事、物逻辑关系比较明显的案例可以采用简单的表格引导方式展开分析。这些方法的运用提高了学生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力、分析力、比较力、概括力等思维能力,逐步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提升了思维品质。
例如:在“该不该‘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一课中,案例分析的第一步是让学生完成表格,分析在本案例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各自的行为或态度是什么。
人物——态度
外籍乘客——要求中途下车,遭拒后辱骂司机和售票员。
司售人员——始终面带微笑、拒绝中途停车,对外籍乘客的辱骂没有回应。
乘客邢先生——满腔怒火,对素质低的人,用不着客气。
巴士公司负责人——对员工的表现非常满意,准备予以奖励。
读者——赞同“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既是公民道德、又是行业规范要求。
其他舆论——对公交公司的做法不满,认为职业守则损害员工的利益和人格尊严。
然后再讨论针对同一件事情,为什么各方会有不同的态度或行为。这个问题需要学生分别从各个人物的角度进行分析:
司售人员——出发点是公司的《员工守则》。
乘客——外籍乘客不但违反乘车规则,其行为也严重损害了司售人员的人格尊严和民族尊严,理应受到指责与批评。
巴士公司的负责人——从公司利益角度出发。
其他人——有的认为作为窗口行业的工作人员,应该以谦让和忍耐为先,这是行业规范的要求,也是公民基本的素质和修养。另一些人认为,员工是独立的个体,应该有自己的人格尊严,企业不应该以牺牲员工的人格尊严来换取经济利益……
在此过程中学生要梳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罗列出不同的人所持有的不同态度,然后分别从各个人物的角度进行分析,能够有效分析出案例的核心思想——解决角色冲突,学会角色协调。在分析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逻辑推理能力等都得到了提升。同时,类似表格形式的出现,一方面显示出解读案例的思维方法与过程,另一方面有利于理清案例隐含问题的层次,挖掘学生的思考潜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逻辑思维能力。
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丰富的知识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而经由知识的学习获得学习能力的提高是中学社会课程育人的重要内容。从学生知识形成的机理来讲,学生知识的获取需要借助一定的平台与载体,比如利用“情境教学”,学生了解知识、获得知识,形成知识学习能力。社会课程顺应这样的特点,将学科知识学习隐含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科知识服务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从而获得知识学习的“回路”,进一步深化知识理解,实现知识学习的目标。
例如:在执教“谁是聪明的消费者”一课时,笔者通过案例“到底买哪一种好”层层剖析了人们在消费活动中要考虑的因素。首先设计了案例问题:“三名中学生在挑选运动服的过程中考虑了哪些因素?”然后就“价格”“品牌”“质量”等展开逐层讨论。关于“价格”问题,通过讨论明确了影响价格的因素有质量、供求关系、广告投入、地段、租金、商品的季节适用性等。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对价格要有正确的认识,要考虑到自身的消费能力。对中学生来说,以“适宜的,不给父母增加负担,量力而为”为宜。而对于“品牌”问题,通过交流,学生也建立了“不追逐、不攀比”的理性消费态度。最后就是关于“质量”问题的讨论,也达成了必须“满足需求、舒适、耐用”的共识。
从这节课来看,有关消费知识的教学能立足于教材提供的“到底买哪一种好”这一案例,“他们在挑选运动服的过程中考虑了哪些因素”这一设问引发学生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价格、品牌、质量等内容的思考,接着逐次分析价格的影响因素、品牌概念、品牌认识、质量与需求关系等知识的内容。可见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逐步了解、理解、运用相关知识,实现了知识迁移,形成了知识学习的能力。
三、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应对社会问题能力的养成
中学社会课程的设计理念就是“围绕学生个体社会化过程中遇到的基本问题,通过专题探究,帮助学生多角度认识自我、观察社会现象,逐步提高分析问题、适应社会的能力,初步实现个体社会化”。这门课程的价值之一就是为学生的公民人格发展提供更多的探索发展的空间,表现在为学生提供某个生活现象,引导其积极而敏锐地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学会合作、交流与表达,培养服务精神与社会责任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案例研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并在此基础上,注重知识的迁移和社会经验的积累,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应对与解决社会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润物无声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与感悟出来。
例如:“积极拥抱精彩世界”是初中社会第一学期专题一“认识社会生活”中“复杂的生活环境”的一章节内容。该主题通过案例“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来探讨十四岁的女孩姜岚能否独自外出旅行的话题。在教学过程中,先引导学生讨论姜岚独自外出旅行的有利条件与可能面对的不利条件,以提高学生辩证地看待社会现象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独立自主的意识与敢于面对挑战的勇气。同时通过讨论姜岚独自外出旅游可能面临的危险,来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探讨“如果你支持姜岚的举动,你能提出哪些建议帮助她顺利完成这次旅行?”从选择地点、所带物品、与人交往的原则、应急预案、防身技能等方面,帮助学生了解青少年预防侵害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也帮助学生掌握独立自主应对社会问题的基本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通过交流与共享,学生逐步学会客观地看待社会现象,也学到了一些应对社会问题的经验。这些都是宝贵的人生财富。
应该说,每个案例背后或是教训,或是启发,或是点拨,或是引导,都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是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教师除了就案例隐含的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外,还应注重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领悟课题宗旨,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建构起基于生活经验之上的结论,并运用这些社会性知识,解决学生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生主体生活的介入,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体现,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案例教学的空间,更容易引发学生的主动学习与主动体验。
参考文献:
[1]美国国家社会科协会.卓越的希望——美国国家中学社会课课程标准[M].高峡,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3]沈晓敏,何平.论社会科课程的一体化——来自美国社会科的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