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一体化的战略与路径选择

2014-10-15 11:53李钊王舒健
人民论坛 2014年26期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由贸易区

李钊 王舒健

【摘要】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和向西开放战略的实施,推动西部地区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尤为必要,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一体化,是实现经济全面开放的必要途径、地缘政治稳定的必要选择,有利于提升中国在国际区域合作中的主导地位,有利于实现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 自由贸易区 区域经济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识码】A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主要趋势和潮流。多数国家都在双边或多边多种层次的经济合作中把握契机,寻求发展。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经验已经证实: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的成功之路。近年来,中国在积极推动区域经济方面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无论是东盟还是中日韩自由贸易区都是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城市为参与主体,广大的西部地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参与程度远远不足,导致了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西部地区已沦为我国经济发展滞后区。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和向西开放战略的实施,推动西部地区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尤为必要,主导推进丝绸之路自由贸易区,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一体化更显紧迫。

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基础

中亚是“古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域,由于其战略地位显赫,被称为欧亚大陆文明的“十字路口”。长期以来,中亚地区被当作一个独立的政治、经济板块看待,麦金德的陆权学说将其描绘为世界的“心脏地带”。随着高速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的出现,使欧亚大陆大部分地区拥有了快捷的运输渠道,导致国际关系学和国际战略学对世界格局的认识开始发生变化,陆权学说逐渐取代了海权论的主导地位。

根据英国著名战略学家麦金德的“大陆中心”学说:随着交通的不断发展,海陆力量对比开始向大陆一方倾斜,欧亚大陆变成一个“世界岛”,而中亚及其附近地区是世界的“心脏地带”,“心脏地带”之外是巨大的“内新月形地区”,包括德国、奥地利、土耳其、印度和中国;再向外是“外新月形地区”,包括英国、南非、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和日本;它们之间构成了“中心—边缘对抗体系”。进一步,麦金德提出著名的警句:谁统治了“心脏地带”,谁就控制了“世界岛”,谁统治了“世界岛”,谁就控制了世界。

今天,人们普遍认为,“中亚”这个“心脏地带”,在地理上应当包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五国。中亚北靠俄罗斯,东部与中国接壤,东南部与阿富汗相邻,西北部接合欧洲,西南部与伊朗毗连,西部与外高加索地区隔海相望,居于欧亚大陆腹地,是欧亚大陆的连接点和战略结合部,也是新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路。根据麦金德的论断,谁掌握了这片区域,谁便会在国际竞争中掌握先机。

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发展现實

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是伴随着1990年9月陇海—兰新铁路全线贯通,形成的以大陆桥为纽带、沿线大中城市为骨干、东西两个对外开放“窗口”为口岸而联结起来的区域经济联合体,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境内段以西部地区为主。

发展现状。中亚五国作为联通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部分,在历史上曾一度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中转站,后来由于历史原因,经济发展一度陷入停滞状态。随着新航路开辟后世界海运业的迅速发展,地处内陆的中亚各国逐渐成为经济发展落后的贫困地区。独立后的中亚各国经历过严重的经济衰退后开始进行艰难的经济转轨,但经济结构仍然单一,寻求经济合作的愿望迫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化,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完善,有利地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但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区域内部之间的合作加强的同时,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也在进一步扩大。“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的“马太效应”凸显,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沦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洼地”。

存在问题。优惠政策和经济发展现实如何对接,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成功实施自由贸易区政策的关键。现阶段看来,还面临着一些严重困难和实际问题。

第一,观念认识不到位。新欧亚大陆桥经济走廊发展受到经济基础、科技进步、社会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制约,但观念认识不到位或错位是主要的原因。丝绸之路经济带面临着跨越发展的历史任务,常规扶持政策难以拉动整个沿桥地带的发展,需要特殊的制度安排。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提出在学术界业引起巨大反响,但是在国内沿线地区却一直少有动作,重视和支持力度明显不够,多是持质疑、观望和等待态度,缺少深入后续性研究和宣传鼓动,在争取工作方面行动迟滞或难成合力,缺乏共同诉求表达的氛围,归根到底还是对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第二,客观环境制约。新亚欧大陆桥地域范围广,地理结构、人文环境等差异较大,作为自由贸易区,整个区域在政策制定、协调、实施、监管上都有一定困难。区域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平衡,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部分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的原因,开发建设的成本相对较高。新欧亚大陆桥境内段沿桥城市对外开放的整体水平和层次较低,整合国际要素的能力较弱,尤其是西部地区虽在西部大开发中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然面临一些深层次矛盾和挑战,参与国际分工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强,内涵式自我发展动力不足,消减贫困、扩大就业、提高社会保障的任务十分艰巨。

第三,体制机制制约。一是协调机制方面,尽管国务院成立了新亚欧大陆桥国际协调机制办公室,但是,没有建立跨国常设协调机构。尽管国内段沿线城市成立了陇海兰新经济促进会,但是城市间的交流合作机制相对匮乏,行政区域之间统一协调难度大。二是规划管理体制不健全,经济带长期以来没有全局性的战略发展规划和有效配套措施,产业分工、城市发展缺乏整体考虑,地方保护主义、重复建设、各自为政等现象未得到根本性改观。三是运输管理体制方面,境内外之间存在铁轨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境内段整个沿线分属不同区域的铁路局,造成在交通运输各段之间发展上不平衡,隶属关系错综复杂,管理衔接不够顺畅。四是在资源开发的共享型协作机制、多式联运机制等方面没有形成完善的区域制度基础。

第四,合作障碍和困难。随着新亚欧大陆桥的开通,中国与中亚五国的经贸合作关系不断发展,中国制造己在中亚地区占据了一定份额,中国企业在该地区性的投资也有了相应发展。但是,由于历史发展、文化背景、社会和经济发展进程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使中国企业融入中亚市场存有现实的障碍和困难。近年来,我国与中亚五国外交、政治和经贸关系取得了重大发展,但经济合作中仍然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贸易和投资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二是经贸协调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三是宏观层面政策引导缺乏有效性。

主导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意义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我国提出的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战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应以新亚欧大陆桥为骨,首先加强沿桥国家间合作,进而辐射周边,最终形成经济带。

主导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一是实现中国经济全面开放的必要途径。随着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东西部地区间的交流和合作不断加强。目前在全国形成四条横贯东西的经济协作带,其中陇海兰新经济带即依托新亚欧大陆桥国内段,连接东西部各省区,是我国市场通达面最大的地带。新亚欧大陆桥全线贯通以来,一直受到了国际社会和沿桥国家、地区的高度重视,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制定相应的措施与对策,以期利用这条国际经济走廊,加速经济发展,这为深入西部大开发从而实现全面开放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是中国地缘政治稳定的必要选择。中亚地区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并非取决于中亚五国的国家实力,而是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以及在政治力量版块间的空间位置关系,该区域自古以来便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同时也是我国向西延伸发展空间、构筑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区域。因此,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大力倡导周边各国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促进中亚地区这一世界“心脏地带”的繁荣稳定,共享和平发展带来的政治、经济成果很有必要。

主导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一体化的意义。首先,有利于提升中国在国际区域合作中主导地位。随着20世纪90年代亚太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和地位不断攀升,国际贸易出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同时,中国产品不仅在发达国家遭受反倾销调查,也受到一些新兴工业国家前所未有的狙击,自由贸易的旗帜开始由发达国家转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作为发展中国家阵营里的经济大国,创新自由贸易方式,联结世界各国成为中国面临的紧迫问题。新亚欧大陆桥不仅把亚洲和欧洲作为世界经济的两个重要中心紧密连接起来,而且可以将东盟、北美及中日韩、独联体、欧盟等自由贸易区有效联接起来。中国要在区域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必须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机遇,进一步扩大中国段的对外开放,利用这条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经济通道,推动东西双向开放和区域贸易自由化。建立丝绸之路自由贸易区将能够有效整合区域发展资金、资源、技术、市场等要素资源,有力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资源的合理流动,把新亚欧大陆桥从单纯的交通联系功能提升放大到经贸产业带上来。这条经贸产业带将成为中国立足亚洲,面向欧洲和太平洋的重要战略支点。

其次,有利于实现中国区域板块联动东中西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先后崛起之后,东西差距问题成为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西部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因此成为时代的要求。陇海兰新地带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沦为中国的经济低谷,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中,必须加快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双向流动通道。建立丝绸之路自由贸易区就是通过特殊政策制度安排,利用新亚欧大陆桥这条双向通道,把陇海兰新地区打造成拉动整个西部发展的核心经济带,成为支撑新一轮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更好地提高沿桥经济带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整体协调和竞争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建立丝绸之路自由贸易区是我国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对外开放的重要戰略举措之一。

最后,有利于我国持续发展的能源资源保障。中亚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丰富的自然资源大部分处于尚未开发或开发初期。中亚不仅富含石油和天然气,而且其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储藏量也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中亚地区与中国接壤,可以为我国提供相对稳定的油气资源;从供应安全的角度来看,中亚油气资源不经过海路就可以运往中国,可以降低我国对中东等地石油、天然气的过分依赖,从而实现多元化利用油气资源的战略。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能源、资源的消耗量十分巨大,争取到中亚的能源支持就掌握了国际竞争的主动权。

主导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一体化的战略路径

第一,以建立丝绸之路自由贸易区为阶段发展目标。建立丝绸之路自由贸易区,是推进新亚欧大陆桥经贸合作,参与陆桥运输国际竞争的举措;是西部板块“经济低谷”战略崛起和实现东西部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必须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强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紧迫感,举多方力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自由贸易区。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指导,结合新亚欧大陆桥发展现状,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应该从初级阶段开始,建立自由贸易区是必然选择。当前,新亚欧大陆桥成员之间首先应消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实行商品的完全自由流动,促进地区贸易增长和增加直接投资。

第二,集合各方力量重构“新亚欧大陆桥”秩序。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极大促进了世界各国经贸往来的频率。中亚各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独立以来,努力发展本国经济,扩大对外开放的幅度,但由于其地处内陆,经济基础较为薄弱,运输条件较为落后,极大地限制了中亚五国的国际经济交往。与此同时,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中国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逐渐向西部转移,向西寻求突破成为我国以后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重构“新亚欧大陆桥”秩序成为我国与中亚各国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本国经济、共享发展成果的共同愿望。因此,我国应当加强与爱好和平、相互尊重、谋求共赢的中亚各国的多边合作,建立高效的合作机制,大力推动公路、铁路、口岸、机场等建设,强化“新亚欧大陆桥”的基础设施条件,加强各国节点通关效率,共同打造贯通欧亚、连接世界的经贸生命线。

第三,打造“资源丝绸之路”。中亚地区储藏着丰富的资源,但长期以来,由于中亚诸国远离国际资源交易和消费中心,国际油气管道输送网络设施落后,陆上交通不发达,导致该地区的资源不能有效地服务于世界经济发展。而且,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各种资源的消耗非常巨大,如何借助“新亚欧大陆桥”开展与中亚诸国进行资源领域的高效合作,成为我国实现资源安全保障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加强与中亚的合作,创新合作机制,推动“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形成国际一体化的开发,构建起于中亚—横穿中国—直达我国东部沿海港口的“现代资源丝绸之路”,既服务于我国不断增长的资源需求,也服务于中亚诸国向东寻求资源产品通江达海的目标,从而促进我国与中亚诸国实现共同发展。

第四,设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开发协调机构。建立丝绸之路自由贸易区必然涉及许多政策、制度需要协调、统一和落实,建议以现有的国务院新亚欧大陆桥国际协调机制办公室为基础,赋予更大的职能,代表中国政府从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领导协调工作。国际层面,进一步协调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间的议事机构,使“欧亚经济论坛”成为沟通和推进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国际合作载体;推动上海合作组织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合作的国际组织。

第五,全面推进丝绸之路经贸合作与交流。继续推动以“亚欧首脑会议”为主要形式的亚欧合作新机制的形成与发展,在《亚欧合作框架》、《亚欧贸易便利行动计划》及《亚欧投资促进行动计划》基础上,发挥业已成立的亚欧基金、亚欧展望小组、亚欧环境技术中心、亚欧会议信托基金的积极作用,与沿桥国家和地区开展包括政治、经济、科技、环境、文化等领域的一系列后续行动。中国—中亚—欧盟要加强政治对话与磋商,努力寻求和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不断扩大经贸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坚持以经贸合作为重点,建立全桥协调发展的国际金融贸易的服务体系。中国—中亚—欧盟发挥各自优势,开辟多种合作渠道,扩大相互投资的规模,减少贸易壁垒,把各方的经贸合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作者均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教授;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陕西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分别为:09XJC790009、2010JK154)

责编/许国荣(实习)

猜你喜欢
区域经济一体化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由贸易区
RCEP生效!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与市场分工
“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合作现状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下中国的中亚能源政策
“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境次区域合作的前景展望
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实现的路径分析
借京津冀一体化东风助力石家庄经济发展
世界主要自由贸易区介绍
关于自由贸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