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福前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率下降,主要是由于技术水平提高(或技术进步)的速度减慢造成全要素生产率(TFP)提高的速度减慢所导致的经济增长减速。要实现我国经济突围,关键是要选择好长短期突破点。就短期来看,打破当前经济困局可以选择两个突破点:一是增加对冲性投资。二是稳定并扩大外需。就中长期来看,也要抓好两个突破点:一个突破点是全面深化改革。另一个突破点是自主科技创新,占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制高点。
【关键词】技术性减速 深化改革 创新 出路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经济增长率在2010年第一季度攀升至12.1%高位,此后便一路走低;2012年第一季度跌破8%(7.9%),到2014年第二季度已经是连续10个季度低于8%(见图1)。根据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NBER)判断经济周期的标准,我国经济目前的走势是“增长衰退”(growth recessions)。所谓“增长衰退”是指GDP增长速度仍然是正数,GDP仍然在增加,但是增长速度放慢了,降低了,并且这种增速降低持续了6个月以上。
增长衰退虽然有别于一系列宏观经济指标(例如总产出、收入、就业、贸易)持续下降、多数经济部门大幅度收缩、经济增长率严重低于长期(或潜在)经济增长率的真正意义上的衰退,更区别于萧条(depression),但它仍然是经济运行、经济发展的一种非正常状态。稍不留神,增长衰退就会演化为真正的衰退①。
所以对我国经济的未来走势绝不可掉以轻心。笔者虽然不赞成中国经济悲观论和崩溃论的判断,但是主张认真分析我国经济增速不断下滑的原因,并找出解决之道。
图1.2009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季度增长率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
经济减速的主因分析
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认识目前增速下降的性质?经济学界对此有一种判断,认为是结构性减速。这种结构性减速不是指由于我国经济结构在许多方面失衡而不得不降低经济增长速度,而是指我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超过了第二产业,而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又低于第二产业,由此引起整个经济的(平均)劳动生产率降低,从而导致经济增长率持续下降。因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是由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和劳动力的增长率这两个因素决定的②。根据这种结构性减速的判断,当前的经济增速下滑既是正常的,又是必然的,因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方向就是要不断提升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使之超过第二产业,把三次产业比重大小由新中国建立之初的“一、二、三”倒置为“三、二、一”。这种判断似乎又造成一个悖论:要稳增长就要稳定第二产业的比重,这和我们主张多年的调结构相冲突。
笔者认为,这种结构性减速的判断是需要商榷的。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国第三产业增速和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双双超过第二产业首次出现在2013年。2013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分别为4.0%,7.8%和8.3%,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0.0%,43.9%和46.1%,第三产业增加值比第二产业增加值多12520亿元。2014年将继续上演这样的产业结构变化: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GDP初步核算数据,2014年上半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的增长率分别为3.9%,7.4%和8.0%。不难看出,我国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自2013年开始,但是经济减速却自2010年第二季度开始,我们不能用后来发生的事件作为前面发生的事件的原因,先因后果才符合逻辑。
再从我国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和就业人数变化来看,结构性减速的判断也是有疑问的。由图2可以看出,虽然我国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低于第二产业,但是第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几乎是相同的。值得注意的是,2011~2012年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下降了。
图2:我国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2004~2012年),单位:亿元/万人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数据计算得出
既然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低于第二产业,会不会由于一部分劳动力由第二产业转移到第三产业,从而引起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下降呢?图3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我们通过图3可以看到,近几年我国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是提高而不是降低的。
图3:全社会劳动生产率(2004~2013年),单位:亿元/万人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得出
为什么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会提高呢?这是由于劳动力资源在三次产业间重新配置的结果。国家统计局提供的就业数据显示,2004年以来③,我国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每年都是净增加的,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相应地大幅度减少,这说明我国的就业结构变化主要是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而不是第二产业的劳动力转移到第三产业。表1显示了2008年以来我国就业结构的变化。由于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大大低于第二、三产业,所以这种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显著提高了全社会劳动生产率。
表1:我国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增减变化(2008~2012年),单位:万人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计算得出
既然不是结构性减速导致我国经济增长率下降,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经济减速呢?笔者认为是技术性减速。所谓技术性减速是指由于技术水平提高(或技术进步)的速度减慢造成全要素生产率(TFP)提高的速度减慢所导致的经济增长减速。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我们通过大力引进外资、外国设备和技术,再加上我们不断学习、模仿和改造,可以迅速提高经济活动的技术水平,这不但迅速缩小了我国和发达国家的生产技术差距,也通过显著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了我国的经济增长率。这就是发展经济学家所说的“后发优势”。但是,随着我国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差距和技术差距不断缩小,这种后发优势便开始衰减,再加上发达国家出于保护自身利益的需要不愿意向外转让先进技术,这使得我国通过引进技术来进一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难度越来越大。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的自主技术发明、技术创新的速度又没有跟上,不能有效地通过自主技术创新来替代技术进口,从而导致我国经济活动的技术进步整体速度减缓。endprint
赵志耘和杨朝峰(2011)的研究表明,技术引进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主要原因。张勇和古明明(2013)通过重新估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劳动和资本投入以及物价的实际变化后发现,1979~1998年,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平均为1.8%,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20%,但是1998年以后,我国的技术进步呈现负增长。马明(2013)运用数据包络技术(DEA)下的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我国1999~2010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其结论是,1999~2010年我国的TFP平均值经历了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些研究结论虽然不完全相同,但是基本判断是一致的:近10多年来我国技术进步的速度放缓了甚至是负增长,技术进步或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衰减。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政府2008~2009年实施强刺激措施(这意味着通过大规模投资增加了生产要素投入)可以很快拉升经济增长,而强刺激措施自2010年开始退出(意味着要素投入增加的速度减缓),经济增速就快速下滑。
1998年开始的那一轮强刺激和2008年开始的这一轮强刺激之所以经济效果大为不同,是因为这两轮刺激的经济背景不同。实施第一轮强刺激时,我国以铁路、公路和机场为代表的基础设施数量少而且落后,远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我国的汽车产业和房地产业才刚刚起步,这些行业的发展又会拉动钢铁、水泥、玻璃、建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所以当时政府扩大投资不但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而且投资效果也很好;再加上我国在2001年正式成为WTO成员国,外需获得了迅猛增长,使得投资和外需这两驾马车成为支撑我国经济高增长的主要力量。在这种背景下,技术进步速度减缓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或者说,投资和外需这两驾马车跑的又快又好,掩盖或抵消了技术进步速度减缓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
但是到实施2008年这一轮强刺激时,基础设施可投资的空间大大缩小了,我国已经成为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房地产市场则出现了泡沫,这就大大挤压了钢铁、水泥、玻璃、建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空间,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我们不得不减少对外需的依赖,拉动经济增长的两驾马车现在只得主要依靠投资这一驾马车。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大规模扩大投资,虽然也能够在短期内使经济增长止跌回升,但是很快就出现了产能过剩;产能过剩加上技术进步减速共同构成了经济下行的压力,这就形成了2010年第二季度以来经济增速不断走低的形势。
中国经济出路何在
我国经济目前的困局是产能大面积过剩,经济结构在许多方面失衡,经济下行的压力很大,但是通过放松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回旋余地很小。笔者也不赞成放任经济增速下滑,把5%~7%的经济增长率解释为中国经济的新常态的观点。
笔者认为,如果让12%上下的经济增长率在4~5年内跌落到5%~7%,这意味着我们前些年适应经济增速为12%的生产能力只能有效利用50%左右,这将产生更多的产能过剩和失业,经济体系消化过剩产能的周期将不得不大大延长;而过剩产能和企业存货不下降到一个合意的水平,新投资便难以启动,经济便难以回升。长期的两位数的高增长确实难以为继,但是经济增长率下降或调整到一个低的平台应当是渐进的、小幅度的、分阶段的,不应当是激进的、大幅度的、一步式的,否则将会损害经济体系的健康。我国经济增速比较合理的调整模式是:这一轮下调到8%上下,如果未来几年还没有大的科技革命和技术创新出现(这意味着潜在经济增长率不可能提高),可以再考虑把经济增长率下调到6%~7%。
笔者认为,实现我国经济突围,关键是要选择好长短期的突破点。就短期来看,打破当前经济困局可以选择两个突破点:一是增加对冲性投资。所谓的对冲性投资是指有助于消化吸收过剩产能的投资。这种对冲性投资必须是有选择性的和定向性的。选择标准是,这种投资既要有利于拉动内需,又要有利于消化过剩产能,还要有利于生成和加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在产能大面积过剩背景下不能只着眼于拉动内需的那种投资。二是稳定并扩大外需。2008年以来,我国外需波动幅度过大,并且在有些时候对经济增长是负贡献。当前我们应当抓住美国经济和欧元区经济复苏的机会以及和金砖国家良好合作的机会,努力做好外贸工作,推动我国企业和投资走出去,稳步扩大外需。在投资不宜过度加快、消费又难以加快的情况下,加快外需这驾马车的速度是必要的。
就中长期来看,要真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也要抓好两个突破点:一个突破点是全面深化改革。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一是要发展和完善市场机制,增强经济体系的自调节能力。无论是从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表现来看,还是从调结构、清除产能过剩的表现来看,我国经济体系的自调节能力都过于软弱。二是要提高政府的经济管理水平,使政府的职能和作用真正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个突破点是自主科技创新,占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制高点。从长期来看,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我国未来的中速经济增长和新常态的经济发展主要还是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技术发明发现和技术创新的成果多少、速度快慢是和知识积累成正比的,而知识积累的快慢又取决于教育水平、教育体制和科研体制,因此,大力发展、办好教育科技事业是我们长期经济发展所必须的。而重大科技突破,特别是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制高点则需要由中央政府组织集中攻关。带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科技攻关需要政府来领导、组织和协调,仅仅依靠市场导向、经济利益导向的产学研合作体制是不够的,是难以实现战略意图的。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居民消费需求影响因素调查与计量分析”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9AJL001)
【注释】
①当然,我们也可以乐观地把目前的增长衰退称作经济增长速度的换档期。
②因此也有学者认为我国经济减速是由近几年我国劳动力数量减少造成的。但是,我国首次报告劳动年龄人口(16~60岁)下降是在2012年,这一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净减少345万,而我国经济减速开始于2010年第2季度。
③国家统计局没有公布2004年以前三次产业就业数据。
责编 / 王坤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