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园 黄 旭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加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稳定就业、鼓励创业的重要内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近些年来,我国小微金融服务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互联网全方位和多层次地渗入”,央行2013年亦首次提出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工具,不断创新网络金融服务模式”。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或将开启小微金融服务的新时代。作为我国最重要的金融中介,商业银行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小微企业的服务主体。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汹涌来袭,商业银行能否借力互联网,全面提升小微金融服务水平,也将成为各家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的试金石。
在我国,小微企业超过5000万家,登记在册的小微企业数量占我国企业总数99%以上,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解决了80%以上的就业,创造了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和贡献了近40%的财政税收。由此可见,小微企业在稳定增长、扩大就业、促进创新、繁荣市场和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国家也已将“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加强小微金融服务”纳入国家政策体系,并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2013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发布了“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进一步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多项具体措施,例如,确保实现“两个不低于”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目标,即在风险总体可控的前提下,确保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央行在《2013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互联网金融业在资金需求方与资金供给方之间提供了有别于传统银行业和证券市场的新渠道,提高了资金融通的效率,是现有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互联网金融业依赖大数据分析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和信用问题,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特色服务和更多样化的产品,交易成本的大幅下降和风险分散提高了金融服务覆盖面,尤其是使小微企业、个体创业者和居民等群体受益。”具体看,互联网企业从事小微金融服务具备的优势主要体现三大方面:
互联网的搭建基础“万维网”决定了网上信息连接成一个系统,并在任何能接入Internet的地方就可以使用形式一致的共享的开放的信息资源。而随着互联网和电脑使用率在我国的快速普及,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平民化工具,广大中小微企业都能便捷地使用互联网。特别地,诸如阿里巴巴这类大型互联网平台,仅旗下的天猫企业户就超过70000家,这些企业可以方便地享受阿里小贷提供的金融服务。
互联网金融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不需要大量的实体网点,理论上可以24小时营业;而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和支付平台,互联网企业的贷款放贷审核、贷款发放可全程在网上完成,这不仅节省了传统商业银行下户调查、贷后跟踪等耗费的成本,也使得互联网企业开展金融服务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很好地适应了小微客户的小额、短期、高频的融资需求。基于这些特点,大大降低了互联网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成本,也极大地提升了小微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效率。
互联网拥有着巨量的客户群,客户群的网络行为所留下的信息(包括上网记录、交易行为、交互方式等),为互联网企业从事数据挖掘、分析客户需求和精准营销提供了海量的数据支撑。互联网企业可以利用这些数据评估借款人的信用,从而既实现“无抵押、无担保”的便利模式,又较好地控制了违约风险。
表1 阿里小贷业务情况
作为传统金融业与互联网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企业小微金融服务可谓动作连连,集中体现为小贷公司、P2P网贷和第三方支付的快速发展,其中,阿里小贷和宜信公司可谓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阿里小贷是全国首家完全面向电子商务领域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小额贷款公司。阿里小贷业务以其申请流程便捷、无抵押、无担保等特点,受到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者的青睐,业务规模迅速增长。据报道,截至2013年6月末,阿里小贷投入贷款总额已超过1000亿元,客户超过32万户,户均贷款额度4万元。受益于参与者广泛及对消费者行为与偏好的精确把握,阿里小贷的不良率只有0.84%,低于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具体看来,阿里小贷服务小微企业的经验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聚焦小额信用贷款。阿里小贷主要是以提供满足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者需求的小额信贷为主(见表1),包括阿里信用贷款、淘宝信用贷款和淘宝订单贷款等。相比大型商业银行以1000万至3000万的贷款额度来界定小微企业,阿里小贷的贷款额度无疑更加贴近大多数小微企业的需求。
第二,基于大数据评估借款人信用。阿里小贷的主要对象是阿里巴巴的会员或中国供应商的会员,这些会员企业的信用记录、交易状况、投诉状况很容易通过阿里巴巴系统网站获得;阿里小贷通过与淘宝网、支付宝等数据实现数据共享,海量的客户数据和交易数据,阿里可以迅速形成对客户信用水平和还款能力的评估报告,从而有效控制风险。具体看:在贷前,调取企业的电子商务经营数据并辅以三方认证信息,判断企业经营状况、信用情况和偿债能力;在贷中,通过支付宝、阿里云以及未来的物流系统监控企业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情况,为风险提前做出预警;在贷后,进一步监控企业的经营行为,重估信用评判,并对违约客户处以限制或关停其网络商铺等措施,并向其他网络客户通报其潜在风险。
第三,地域限制降低违约风险。截至2013年底,阿里小贷的信用贷款主要面向注册地在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广东且注册时间满一年的小微企业发放。不难发现,这些地区都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总体上看违约风险会大大降低。
宜信公司创建于2006年,总部位于北京,是一家集财富管理、信用风险评估与管理、信用数据整合服务、小额借款行业投资、小微借款咨询服务与交易促成、公益理财助农平台服务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服务业企业,也是国内大型的P2P小额信贷平台。截至2013年底,宜信普惠的小微金融业务已经遍及100多个城市及20多个农村地区,包括云南、内蒙古省内一些常规金融服务不容易覆盖的偏远区域,服务客户超过100万。经过近10年的探索,宜信在小微信贷方面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第一,“接地气”的信用评估。在小微信贷中,信用调查、贷款审核是难题。具体实践中,银行通常的做法是让小微企业提供财务报表来审核其经营情况和信用情况,然而很多小微企业都没有报表,因此,与银行不同,宜信通过帮助小微企业建立财务制度和编制财务报表,从而建立小微企业的信用。初期探索时,宜信甚至通过小微企业的职工工资情况、货物存放情况等方式来识别信用。随后,2012年12月21日,宜信成立“小微企业信贷服务中心”,该中心从小微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出发,不以营业执照、纳税记录、银行流水等作为硬指标,而是结合小微企业主所在的行业、地域、季节、用款计划等要素制订融资方案。
第二,网络借贷平台下的动态信用管理。宜信拥有P2P网贷平台,依托该平台,一方面,降低了高成长性人群和大众富裕阶层之间资金需求和资金供给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了交易成本;还通过使用IT和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大多数服务的自动化,为更多的人群获得金融服务创造了技术条件;另一方面,基于平台积累的大数据,从贷前审批、贷中监控,到逾期管理,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对借款人信用的动态管理。此外,还结合第三方数据来源加强风险管理,比如,宜信在与电商网站合作中,电商提供其用户的部分行为和经营流水数据,帮助宜信更好地进行信用评估;在促成借贷交易后,且继续利用客户的经营数据监控其经营数据,及时发现潜在风险。
第三,与当地小额信贷机构展开合作。单一的信贷服务并不能满足从业面广、情况复杂多样的小微企业借款人的需要。为此,宜信通过与其他机构的合作,提升服务水平。比如“宜农贷”,这是宜信开发的以中西部地区需要资金的农村借款人为目标的网络借款平台。宜信与河南、青海、甘肃等地方的小额信贷机构合作,由农村信贷员上传借款人的基本信息和发展项目,有富余资金的则通过宜信的网络平台来出资资助。
互联网金融与小微金融服务有着天生的契合性。互联网的开放性、共享性和平民化有助于更多的小微金融需求者获得服务;互联网交易成本小、效率高、信息不对称程度低的特性很好地适应了小微客户的小额、短期、高频的融资需求。互联网容易聚合大数据并利于挖掘、有效控制风险的特性,符合小微金融实现“无抵押、无担保”的便利模式和较好地控制违约风险。而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推进,金融脱媒日益明显,我国商业银行拓展利润来源,多元化盈利模式的需求非常迫切,小微金融服务这片“蓝海”已经成为各大商业银行发力和竞争的重要领域。
鉴于此,商业银行应全面提升小微金融服务水平,树立服务实体经济、帮助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服务理念,加快小微产品创新、整合小微服务渠道、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小微风控技术,并与互联网企业展开合作共赢。
当前我国银行业的内外部经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小微金融不仅是银行业调整业务结构和客户结构建设的“蓝海”,也是银行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商业银行应从全行战略高度出发,树立服务小微企业意识,提升小微金融服务水平,群策群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特别地,面对互联网金融冲击,学习与借鉴互联网思维,真正实现从“以我为主”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充分考虑小微企业的特点与需求,推出符合小微企业发展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深入研究和认真学习互联网金融,取其所长,弃其所短,融合传统的信贷业务与网络技术,研发和推出贴合小微企业需求、操作界面友好、处理流程高效的网络金融产品,着力开发以小额、信用、灵活为主要特征的网络产品,如可通过网上银行自助申请、自主提款和还款的产品,小微企业可根据销售淡旺季等情况随借随还的产品,适合小微企业的短期融资和扩大再生产的中长期融资等不同需求的专属信贷产品等。此外,依托小微企业与上下游客户交易形成的供应链,开办保理、商品融资、订单融资等相关业务线产品。
在渠道方面,着力开发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移动终端、自助终端等线上服务渠道,特别是手机银行和移动终端;在营销方面,大力使用微博、微信、公司网站、电子邮件、网络广告平台等互联网平台,通过推介会、客户座谈等方式在小微企业中宣传本行的电子银行服务;在产品处理方面,缩减人工服务量,实现产品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拓展产品的服务范围,实现金融产品和非金融产品一体化管理。
依托科技手段和互联网,充分利用大数据构建小微企业的信用体系和风控机制。一方面,除了采集账号、金额变动情况、存款情况、贷款情况、违约情况等结构化数据,加强对小微企业客户在互联网、社交网、电子商务活动等各类形式中频频出现的文档、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的采集和管理。通过网上平台把小微企业编织在同一张社会关系网中,把他们相互之间的生产贸易往来、企业信用、个人信用、社会关系等数据进行添加和整理。另一方面,借鉴和学习阿里、宜信等互联网企业经验,完善小微企业客户的资信档案建设,构建基于计算机管理系统的信用管理评分模型;实时更新小微企业的信用记录,动态监控小微企业的信用状况变化,以便准确评价客户信用状况和防范风险。
商业银行应与互联网企业展开密切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服务小微金融。一方面,建立与互联网企业的信息共享机制。互联网企业在小企业、普通网民方面有优势,商业银行在大中型企业有优势,两者可以一定程度进行信息共享、优势互补。此外,商业银行可借鉴学习互联网企业在数据挖掘、信息处理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可联合阿里、宜信、P2P公司等互联网企业,以及担保、租赁、基金、证券等金融服务商,实现与小微客户群的联动和融合,进而实现自身发展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