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采用针灸分期辨证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2014-10-15 03:08郭献春河南省内黄县第二人民医院4563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16期
关键词:痉挛肢体针灸

郭献春 河南省内黄县第二人民医院 456300

脑卒中病例存活者中75%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语言及认知障碍[1],是致残率主要因素,对社会、患者、家庭造成严重的影响。为了能够降低致残率,笔者对脑卒中患者采取早期、分阶段针灸治疗取得较为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选自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脑卒中病例120例,其中男76例,女44例;年龄49~87岁,平均年龄78.4岁;其中出血性卒中31例,缺血性卒中89例,伴有高血压75例,糖尿病24例,冠心病63例,慢支、肺气肿12例。

1.2 方法 将120例脑卒中病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60例和针灸组60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卒中性质、疾病程度、并发症上无显著差异性。

1.2.1 常规治疗:缺血性卒中给予扩张血管、改善循环、抗凝剂应用、脑细胞活化剂应用、控制血压、控制血糖及对症支持治疗措施。

1.2.2 针灸治疗:根据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情况及Bnmnstrom分级法[2]将运动功能障碍恢复过程进行分期辨证治疗。Ⅰ期弛缓期:取穴重点在健侧,取人中、天宗、百会、太冲、肩俞、神门、劳宫、合谷、涌泉。Ⅱ期痉挛期:取瘫侧阳经穴,上肢取合谷、支正、曲池、外关、列缺、手三里、手五里、天池、肩俞、风池;下肢取太冲、照海、丰隆、太溪、漏谷、阴陵泉、三阴交、血海;任脉穴、夹脊穴、背俞穴。Ⅲ期联带运动期:取阳陵泉、伏兔、环跳、天井、天泉、曲池、太冲、内庭、八邪、肩贞、肩俞、鱼际、刺指甲角。Ⅳ期部分分离期、Ⅴ期完全分离期、Ⅵ期基本正常期:在常规上下肢取穴基础上灸气海、关元,同调督通阳法,上肢身柱、至阳、大椎,下肢命门、腰阳关、秩边,余以全身强壮穴为主。

1.2.3 疗效评定:依据Fugl-Meyer量表、Barther指数、认知功能MMSE评定进行神经功能评定。

2 结果

所有入选病例均顺利完成12周治疗中途无退出病例,对所有病例进行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依据Fugl-Meyer量表对平衡功能、肢体运动功能评定,依据Barther指数对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功能MMSE评定(30为满分),并进行比较,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比较(±s)

注:常规组、针灸组治疗前神经功能评定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性;常规组、针灸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定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

组别 时间 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 Barther指数 MMSE 评分常规组 治疗前 1.75±0.74 1.69±0.20 29.05±11.399.87±1.53治疗后 7.09±1.69 4.52±3.12 46.28±16.97 14.25±1.77针灸组 治疗前 1.79±0.89 1.72±0.38 28.49±10.68 9.78±1.25治疗后 9.18±2.36 8.15±1.98 66.31±21.1218.34±3.23

3 讨论

脑卒中是多种病因综合造成神经系统疾病,由于神经组织及细胞损伤,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使得患者丧失了神经运动功能,造成患者致残。但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较强的修复性、可塑性、代偿性,在一定的条件下促进大脑皮质功能修复、代偿丧失的神经功能,降低残疾程度及致残率。

祖国医学认为在脑卒中早期(弛缓性瘫痪期)《灵枢·阴阳应象大论》[3]:“善用针者……以左治右,以右治左”病情处于极盛期,病邪集聚于瘫侧肢体,经脉邪滞,气血不流通,此时针刺患肢达不到良好的临床效果,取健侧为主,取其督脉经穴针刺,可以达到健脑补髓、醒脑开窍、振奋阳气、补虚泻实功效;Ⅱ期痉挛期:痉挛可以对肢体运作造成直接影响,治疗中进行预防和减轻痉挛,是非常重要的措施。祖国医学认为:阳主动,风病多在阳经,多用补法于上肢阳经穴,多用泻法于下肢的阳经穴。并加用任脉穴、夹脊穴、背俞穴达到益气养血,又能够对躯干平衡调节。Ⅲ期联带运动期痉挛加重,泻其优势肌(痉挛肌),补期弱势肌(弛缓肌),达到平衡伸屈肌张力功效,取病侧上肢阴经(内侧)采用泻法,阳经采用补法,下肢阴经采用补法、阳经采用泻法。Ⅳ期部分分离期、Ⅴ期完全分离期、Ⅵ期基本正常期疾病以进入病久气血亏虚、血脉失畅、阳气不达之期,以培土固本,温阳化滞,疏通患肢气血,通经活血,利关节为法则进行取穴。

[1]李春芳,隋红霞,尤春景.头针加电针治疗重型缺血性脑卒中〔J〕.中国康复,2001,16(1):44.

[2]中华神经科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3]罗玲,胥林波,唐梅,等.针灸对改善脑卒中后运动模式的作用探讨〔J〕.针灸临床杂志,2005,2(1):3.

猜你喜欢
痉挛肢体针灸
肢体语言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肢体写作漫谈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护理干预对人工流产术后子宫痉挛痛的影响效果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