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秀萍
摘 要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的概念、定理、定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中。实验课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提高物理课教学实效性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掌握实验仪器的构造、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独立完成实验报告能力,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小实验及小制作。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实效性 实验手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Experiment Teaching
LU Xiuping
(Beijing No. 105 Middle School, Beijing 100081)
Abstract Physics is a subject based on experiment, the concept, theorem, law of physics is based on experiment and practice a lot of. The experimental course is to improve students' scientific quality, an important mean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essential physics class. In physics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play a leading role, to mobilize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structure, working principle, using method, let the students master the experimental apparatus, to cultivate students' unity and cooperation, can independently finish the experiment report, guiding students to carry out and small production extracurricular small experiment.
Key words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experiment teaching; effectiveness; experiment
笔者曾经认为在物理课教学中,把做个有趣的实验作为教学环节的有效辅助手段,就是为了培养学生操作技能、提高学习兴趣、调节课程气氛。认真研读了新课标后,有了这样的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其中的物理规律,并能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达到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我经过反思,开始转变实验观,对实验教学有一个更加全面和科学的认识,意识到实验教学具有独特的素质教育功能。如何更好地体现物理实验课的实效性,根据这些年积累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对实验仪器的构造、工作原理、使用方法要掌握
初中物理新课标要求“学会正确使用仪器进行观察、测量和读数”,必须让学生了解所使用仪器的构造、原理、用途,掌握仪器的量程、使用方法和使用规则,且熟练地、正确地读数,常用仪器有:刻度尺、量筒、秒表、天平、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密度计、滑轮、凸透镜、凹透镜、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电能表等。
(1)在使用测量仪器前通常都要“校零”、 “调平”,例如使用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前要“校零”,使用天平、杠杆时,先要“调平”, 否则测出的数据误差大,不准确。因此必须使学生养成使用基本测量仪器前“校零”、 “调平”的习惯。(2)刻度尺、量筒、秒表、天平、温度计、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这类测量仪器都有一定的量程、最小分度。必须要求学生在使用仪器前,搞清仪器的量程,选用适当量程,避免超量程而损坏仪器,了解最小分度,以免读错数据。(3)要学会正确读数。例如:经常不使用刻度尺的0刻度线起读数,要估读到最小分度的下一位,从量筒上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保持相平,天平的测量结果应该砝码加游码。(4)了解仪器的构造原理,便于理解其工作原理。例如: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流的,因此连入电路时应遵循“一上一下”原则,同时接下面相当于一个定值电阻,同时接上面两个接线柱,相当于接根导线,都不能起到改变电流的作用;天平是根据杆杠的平衡条件制成的,因此使用前和秤量时都要做到横梁保持平衡;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就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读数。
2 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其学习的热情
做物理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好引导与演示工作,避免学生很茫然,既没有胆量也没有效率更谈不上有收获。教师一边向学生详细地讲解实验器材的构造、功能,一边让学生仔细地观察实验之前实验器材的状态。实验中,还要让学生仔细地观察实验现象与实验结果并让学生自己动手体验。最后,教师要从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出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总结从而得出实验结论是否准确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演示实验通常要做两次以上,要求学生一方面要动手做实验,另一方面要善于从实验现象中总结原理。例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这一实验时,首先调整烛焰、透镜、光屏在同一高度,我一边操作一边提问,如果不调整等高会看到什么结果?如何调节?挡住透镜一半,还会成像么?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物理实验,不但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且在自己做实验的过程中仔细观察、积极思考总结,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总结能力。endprint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独立完成实验报告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中常常将下列实验改为分组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探究动能、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测定小灯泡实际功率的实验等。
学生实验课上尽量将小组分成2人一组,不超过3人。在实验中既能体现团结协作又能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动手机会,也避免个别偷懒学生坐享其成。分组实验中,学生的活动既有思维,又有操作,是提高能力的很好机会,在教师的步步指导下,一定会养成良好的实验方法、实验修养。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打下扎实的实验功底。
分组实验的时候,不但要注意各实验小组的活动,例如:各小组器材是否有问题,每个人是否都动手,各小组的实验进度,各小组的实验数据等,还要对有困难的小组给予及时帮助指导。
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应先把实验报告框架写好,带着目的去完成此次实验。这样避免一部分学生盲目地上了一节实验课,收获甚微。实验结束后,应根据原始记录和实验时的体会,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内容主要有:实验名称、目的、器材、原理、方法和步骤、实验数据、数据计算和处理、实验结论及误差分析等。对实验报告的写法、格式要严格要求,初次书写时,我预先打印一份标准模式,让学生以填空的方式完成,以后的实验报告要求模仿标准模式人人独立完成。还要总结出实验成功的经验或实验失败的原因,使学生将来进行科学实验时能顺利汇报自己的实验成果。
4 卓有成效地开展课外小实验及小制作
课上时间必定有限,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对课内知识起到补充完善的目的,提倡并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小实验及小制作。多开展课外实验,让物理学更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到物理就在身边、科学就在身边。学生从独立实践中,能够不断获得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这是教学手段所无法传递的教育信息。比如:学完光学,让学生根据自己方便找到的材料,去制作万花筒、利用小孔成像制作的照相机、潜望镜,学完浮力,学做潜艇、密度计,学完压强、大气压,做一个小鸟自动喂水器、活塞式抽水机,学完电学、电磁学,教他们制作变阻器、电磁铁。把每届学生中做得精致美观的作品留作标准模型,带动鼓舞下一届学生接着去完成。
对于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而言,无论教学思想如何新,教学内容如何变化,教学方式如何改进,其最终目的都必须指向教学的实效,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得以巩固和应用,并且在实验中可以找出探索知识的一些基本方法,逐步培养学生们细心观察、积极思考、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品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