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美霞
内容摘要: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作者对林黛玉的人生悲剧做了很多铺垫。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捕捉,我们可以进一步把握这个人物形象。本文分人物的风景画、命运的预言、悲喜交织间的踌躇三个方面对文章中黛玉的悲剧意味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林黛玉 任务的风景画 命运的预言 悲喜交织
林黛玉是《红楼梦》一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林黛玉进贾府》主要描述的是林黛玉的出场。我认为,在这短暂的出场描述中作者对林黛玉的人生轨迹做了很多的暗示,充满了一种悲剧意味。通过对这些细节的解读,可以提供给人们理解林黛玉的新途径。
一.人物的风景画
在《林黛玉进贾府》短短的一回中,大部分与林黛玉有关联的人物都出了场。这些人物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纵深人物
林黛玉的一生是曲折的、坎坷的。这其中有她本人的因素,也有外在的因素。这外在的因素主要就是围绕着她的人。在《林黛玉进贾府》一回中,这些关乎黛玉命运的关键人物纷纷登场,和黛玉进行了初次交锋。这些人物主要包括贾宝玉、王熙凤、贾母。
毋庸置疑,宝玉在黛玉一生中的重要作用,黛玉的一生为之生、为之死。然而这样的一个人物,在本回中却是最后一个与黛玉相见的,这确实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但作者在宝玉身上所花费的笔墨告诉我们:这是作者的有意为之。王熙凤我们知道是宝黛悲剧的主要策划者,这样的人物在这一回目中也做了充分的表演。这种八面玲珑体现的是淋漓尽致。也正是这种八面玲珑最终导致了宝黛悲剧的发生。贾母,这个大观园中的“掌控者”,黛玉最亲的亲人,本应是黛玉的保护伞,最终正是她的一言九鼎,黛玉成了被抛弃者。
这些人物我称之为“纵深人物”,正是她们有力地推动了林黛玉人生悲剧的发生发展,而这些人物在本回中都得到了作者尽力的展现,我们应该对此有所体味。
2.平面人物
如果说王熙凤、贾母在林黛玉的人生悲剧中起着积极主动性作用的话,那么邢夫人、王夫人则是一种无意识。在她们的本意是好的,就如王夫人也说过这样的话:“他们的事我也都知道,那回提亲我就没敢开口,总以为老太太有年纪的人,什么事情都见得多了,一定处置得不错。谁知道成了这个结果呢?”邢夫人也大抵如此。她们与黛玉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就好像一个永不交汇的平面一样,所以我称之为“平面人物”。她们对黛玉持一个旁观的态度,过于考虑自身的因素,眼睁睁地看着黛玉悲剧的发生。她们不糊涂,仅在黛玉身后发一两声叹息而已。
3.群像人物
这类人主要包括:“三春”、李氏和众丫鬟、婆子、小厮等下人。这些人构成了林黛玉主要的生活环境,可以说,黛玉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绝大多数也是指的这些人。她所抱定的“惟恐被人耻笑了去”的“人”,我个人认为这些下人占得成分还要大一些。因此,对于黛玉出场一回中这类群像人物的描写我们不得不多加留意。
4.留白人物
这部分人物较为复杂,大体论之,有这几种情况:第一、贾赦、贾政。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作者花费了很大的篇幅写黛玉要去见两个母舅,但巧合的是,这两位母舅都未见着。这种大量的笔墨与希望后的失望形成反差,我觉得应该思考一下作者在这其中的深意。这种要见又未见对黛玉的人生悲剧又有什么暗含的推动?第二、薛宝钗。薛宝钗是林黛玉生命悲剧中最至关重要的人物,这样的人物在本章中没有露面、也没有提及。也是唯一一个在黛玉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漏掉”的人物,这很值得我们关注,并引发思考。
由于这些人在黛玉的悲剧中起的作用也不小,但在本回中并未与黛玉发生关系,所以我称之为“留白人物”。
林黛玉初入贾府,展现在她面前的人物有纵深、有平面、有群体、也有留白,就好像一副美丽的中国水墨山水画,让人值得把玩、玩味。如何去解读这幅画,是摆在黛玉面前的一个问题。
二.命运的预言
黛玉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也是环境的悲剧。可以说,黛玉与她所生活的环境格格不入,也是导致她悲惨结局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一回中,作者对此做了大量的暗示。
在选文第4段谈到她的“不足之症”时,黛玉说:“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然而我们看不要说以后,仅在本回中,这两个忌讳,都遭到了破坏,外姓亲友之人,自不必说。仅是哭,就有贾母、凤姐、黛玉的三处,而这三个人,也正是黛玉悲剧的主要推手,何其巧也。
第二、文中第10段末尾,王夫人在谈到宝玉时说:“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这种告诫,在我们看来,反而激起了黛玉的好奇心。自然,她也没有遵守这种劝告,不期然地踏进了泥潭中。
第三、在文中第12段结束谈论女子读书状况的时候,贾母认为“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鲜明地表明她对女子读书的态度。而黛玉的回答是“只刚念了《四书》”,在黛玉看来,女子应该好好的读书。这也表明了黛玉在这女人王国里的格格不入。
也许有人会说,既然黛玉与这个环境不和谐,她转去适应这个环境不行吗?文中对此也做了回答。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并作出了努力。文中涉及到两处。一处在第14段,宝玉问黛玉“妹妹可曾读书”,黛玉的回答和之前就有了变化“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另一处也在本段,宝玉问“可也有玉没有”?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这是黛玉适应这个环境的表现,但却碰得头破血流,登时引发宝玉的痴狂病来。众人嘴上不说,心理岂不怪罪黛玉。因此,我们说,黛玉变亦可,不变亦可,结局都是一样的。
三.悲喜交织间的踌躇
丧母之后的林黛玉,不得不遵父命去投靠外祖母。而外祖母家又与别家不同,这早已为母亲生前所告知。黛玉到贾府,名为投亲,实为寄人篱下,所以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在本回中,他先后见了与之密切相关的三个主要人物:贾母、王熙凤、贾宝玉。甫见面,贾母是“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后又呜咽起来。王熙凤先是拭泪,又忙转悲为喜。宝玉更不用说,连痴狂病都发了起来。虽然这是亲人见面的应有之意,然而我们却读不出一点悲凉之意来。我们读到的更多是大家的笑。在本回中,喜比悲多,这种错位,我想也影射了黛玉在贾府中的地位与处境,除去贾母一点点丧女之痛外,王熙凤的拭泪是为了讨贾母的欢心,贾宝玉的痴狂是为了自己。其实,就是贾母的痛,多的也是黛玉之母的成分,为黛玉而痛的又有多少呢?这种悲中喜,实在是黛玉一生的写照啊,黛玉之悲,除却我们这些读者与作者,大观园中的人们又有谁认为这是一场悲剧呢,大多不过是唱自己的叹歌、抒自我的哀愁罢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黛玉才真的是一种悲的薄凉。
总之,《红楼梦》中人物的悲剧是命中注定的。林黛玉也不例外。从她出场的点点滴滴,作者都在为之布局,提醒我们注意这是一场丝毫不差的人生单轨线。也许,正是这种无法挽救、无可躲闪的命运征途,让我们在为黛玉惆怅的同时,也会不自觉的反思自己、思考人生吧,这可能也是作者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一种深意吧。
(作者单位:河南省驻马店高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