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国
内容摘要:谢尔·希尔弗斯坦创作的绘本《爱心树》用简洁的文字和黑白的线条讲述了一棵树和一个男孩儿的故事,作品主题思想具有丰富的意蕴,在节奏、留白和细节设置等方面展现了图文合奏的巨大张力。
关键词:爱心树 主题 图文合奏
绘本也称图画故事书(Picture Story Books),是“透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讲述故事的一门艺术。”[1]走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后,绘本在20世纪迎来了它的繁荣期,不同风格的佳作频频出现。《爱心树》就是其中之一。
《爱心树》的创作者是美国的谢尔·希尔弗斯坦,一位享誉世界的集诗人、插画家、剧作家、作曲家、乡村歌手于一身的艺术天才。20世纪的儿童文学因谢尔的存在而有了别样的光华。他还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失落的一角》、《失落的一角遇见大圆满》、《谁要一只便宜的犀牛》等。《爱心树》更是畅销不衰,被美国教育部评选为百部最受教师和孩子喜爱的书之一。
绘本《爱心树》用简洁的文字和黑白的线条讲述了一棵树和一个男孩儿的故事,作品主题思想的丰富意蕴和图文合奏的巨大张力令人感动,引人深思。
一.主题思想的丰富意蕴
人们习惯于将《爱心树》看成是“一则有关‘索取与‘付出的寓言”。大树以其丰硕的苹果、茂密的枝叶和粗壮的树干满足了男孩童年游戏的快乐,之后又将所有这一切给予男孩来满足他成年生活的欲求,最后还以一个老树墩的身躯承载着男孩老年的疲惫。大树因给予而快乐。因此,大树被广泛认为是母爱的化身:在儿女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付出了最无私最博大的爱,不求回报,以满足我们的快乐当做自己最大的快乐。我们因大树的付出而感动。
谢尔·希尔弗斯坦希望不论什么年龄阶段的人,都能在他的书中找到认同,拿起一本书能够体验自己去发现去领悟的感觉。他确实做到了。除了感动外,不同年龄阶段的人还能从这个故事里读到很多别的东西。年幼的孩子不理解:大树为什么对男孩这么好?他们将由此探寻爱的深沉含义,开始在讨厌小男孩总是索取的情绪中渐渐懂得感恩与回报。已经长大的成年人或许会追问自己:我们就是那个男孩吗?是什么让长大后的男孩一次又一次地向大树索取?孩子为什么总是不快乐?什么是爱?我们,愿意成为这样的大树吗?
一次又一次的追问让我们在感动和感恩之余,生发出对爱与生活的深刻思考。成长有许多压力和无奈,但一味索取,就只能成为作品中那个从头至尾精神层面并没有没有长大的“boy”。人性的贪婪必然导致自我的迷失,根除欲望,才能回归自我,皈依永恒的精神家园。从另一方面来说,“树这种完全的自我牺牲真的是一种真爱,真的是一种值得赞美的精神吗?”[1]P119这种溺爱式的付出方式恐怕并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同。
也有人从自然与人类的角度来解读这个绘本,认为人类就是那个贪婪的孩子,为了自己的贪欲,在自然面前予取予求,然而自然并不总是有求必应,无休无止的索取过后,我们必将面对无处可去的尴尬和凄凉。
西方很多读者在这棵毫不利己的树上读出了宗教的象征意义:大树是基督的化身,他承受所有的苦难,宽容无私地将一切奉献给人类。因此,牧师们做关于《爱心树》的布道,在主日学校,这本书也经常被讨论,旨在引导人们热爱和崇敬永恒的主。
一部文学作品打动人的力量,除了来自它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还来自它呈现思想的创意和方式。谢尔在谈到这本书时说,它只是“反映了两个人之间的一种关系:一个总在奉献,一个不断索取”,然而恰恰是这种简单的关系设置,召唤读者以自己的经验去弥补其中的空白,从而读出了作品丰富的人生意味,而图文结合的方式更是大大拓宽了作品的审美空间。
二.图文合奏的巨大张力
培利·诺德曼指出:“一本图画书至少包含三种故事:文字讲的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以及两者结合后所产生的故事。”[2]这是因为图画与文字两个系统的交互产生了新的结构和状态,而“专门的图画书故事创作,从图画书文本的可实现性与图说故事可能性出发,在故事间架、节奏、画面感等方面通常有特别的性状。”[2]绘本《爱心树》思想的丰富和画面的简洁形成了相得益彰的巧妙配合,也在节奏、留白和细节设置等方面展现了图文合奏的巨大张力。
1.节奏。节奏原意为音乐中音的长短、强弱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后比喻均匀的,有规律的工作或活动的进程。谢尔是作曲家,自然深谙此道。他在《爱心树》中融入了自己擅长的美国乡村布鲁斯音乐元素:直白的叙述语言,淡淡的忧郁气息,还有简单重复的曲调,这种重复形成了作品平稳而有力的节奏。
年幼的孩子来树下,大树陪他游戏,“大树很快乐”;孩子长大成人了,说要换钱,大树付出它所有的苹果,“大树很快乐”;孩子人到中年了,说要建房子,大树付出它所有的枝条,“大树很快乐”;孩子逐渐老去,说要造船驶向远方,大树付出它粗壮的树干,“大树很快乐”;垂暮之年,孩子再次来到树下,说想找个地方休息,大树付出最后的老树墩,“大树很快乐”。作品围绕着孩子人生的五种需要和大树的五次付出而展开叙述,“孩子需要——大树付出——大树很快乐”的多次萦回低唱勾勒出层次分明的故事架构。
在画面设计上,谢尔首先用了整整十个横跨版面来渲染孩子与大树游戏的快乐。孩子微笑的表情、大树摇曳的枝条以及让孩子隐身树后(或树上)的巧妙设计等都显现出轻快而温情的叙述节奏。后面的每一部分却都只安排了两至三个版面,按照“孩子需要——大树付出——大树很快乐”的结构稳步推进。孩子与大树的大版面对话文字、大树触目惊心的变化画面和 “大树很快乐”的一再叩击结合在一起,让故事的叙述节奏变得缓慢而沉重。
“韵律安排得当,就算只用很平凡的镜头,也能把整本书的影像效果拉升到不可言喻的动人。”[3]P135反复咏叹和由轻快而缓慢的节奏变化交织在一起,让绘本《爱心树》在简单的叙述中展示出富有哲思的人生意味。endprint
2.留白。奥地利的分析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过,对于能够说清楚的东西,应该尽量说清楚,对于不能说清楚的东西,应该保持沉默。[4]留白便是图画书保持沉默的方式。通过留白,图画书将所要表达的不尽之意溢于画外,呈现出文字难以描绘的趣味和美感,从而延伸和扩展文字和画面的叙事空间[5]。
谢尔深知,越深刻就得越简单。因此简洁的钢笔线条画面上,除了大树和男孩,没有任何装饰背景。所有画面上都用占版面一大半高度的两根钢笔线条代表着大树粗壮的树干,顶部只用小部分密集的枝叶暗示着大树的茂密。因此,很多版面上都是大面积的留白。这种留白随着故事叙述节奏的变化和画面图文的互释呈现出不同的意境。
故事第一页,右边画着树,左边文字只有一句话,置于版面中间偏上,“从前有一棵大树……”简洁的文字和画风以及大面积的留白在奠定整个故事基调的同时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悠远的意境中。紧接着的多幅画面用灵动的线条表现出大树和男孩一起嬉戏的快乐场景,而画面上的留白则悄悄冲淡了这种快乐,呈现出轻盈而稍显忧郁的美感。“大树常常感到孤寂”那一页,画面上的大树两根低垂的枝条绕树干而结,形象地诠释了文字的叙述内容,而大面积的留白也巧妙地呼应了这一情绪,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让人心酸而又难以言说的美感。及至后来,男孩拿走了大树所有的枝条,画面左边是大树,但是只剩下树干,顶部光秃秃的,右边正中间一句话:“大树很快乐。”然后就是大片的留白。这种设计意味深长,可以让读者产生很多联想:大树真的快乐吗?作者是要表现一种嘲讽的味道吗?
3.细节。“在一本图画书里,常常隐藏着许多作者在经意或不经意之间留下的细节,”[1]P34图画书往往借助细节描写,运用隐喻的方式传达意义,借助各种视觉艺术的要素传递出意念、情绪、抽象概念和格调等无法用语言直接传达的意味[6]。绘本《爱心树》里隐藏着很多这样的细节。
比如,男孩爬树干、荡秋千和吃苹果几个版面都设计了将男孩部分或全部隐藏的细节,整个画面别具童趣又温馨动人,还能让阅读的儿童享受到发现的乐趣。除此之外,这些细节更暗示着大树对男孩的包容,巧妙地表现了作品的主题。
第十三个版面表达的是小男孩“非常非常爱它。大树很快乐。”树干底部出现了一颗爱心,大树第一次挺直树干,显露出快乐骄傲的感觉,与嘴角上扬的小男孩相向而立,温情几乎溢满画面。可是细节——小男孩身后的那把小刀——拓展了画面的表现空间,透露了故事之外的很多复杂的意味。爱心代表爱,用刀刻的爱心呢?除了爱,是不是还有伤害?大树喜欢这个小男孩,所以无视这种伤害?爱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一细节也很好地暗示了后面的情节发展:男孩未觉察出是在伤害大树的一次次索取。
第十四版面上掉落的一片树叶和第十五版面上掉落的两片树叶也耐人寻味。绘本在第四版面叙述过,男孩每天会跑到树下采集树叶,画面上男孩伸手摘取大树掉下的树叶“给自己做王冠”。除此之外,其他嬉戏场景里没有出现过落叶。“时光流逝”,画面上的男孩长高了,忧伤地靠在树干上(第十四版面);“孩子逐渐长大”,更愿意和朋友玩(第十五版面),无视眼前飘落的树叶对他的呼唤,所以“大树常常感到孤寂”(第十六版面)。前两个版面的落叶铺垫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大树的孤寂。
郝广才评价绘本《森林大熊》“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生命的真相”[3]P85。《爱心树》也同样如此。简洁的画面中有很多意味深长的细节。正是这些细节,使得作品具有“一种发人深省的力量” [1]P34,值得读者再三阅读。
参考文献
[1]彭懿.图画书——阅读与经典[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6.
[2]陈晖.儿童图画故事书的故事、主题及文字表达[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
[3]郝广才.好绘本,如何好[M].格林文化出版社,2007.
[4]刘月新.作品的空白与审美意义[J].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5]郑慧俐.节奏感·留白·细节——关于图画书画面特质的几点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10(7)
[6]王玉.图画书阅读:对图像语言的诠释[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8(5)
(作者单位:长沙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