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泉
内容摘要:战争文学所体现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极大地丰富了我们民族精神宝库,成为鼓舞人民投身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伟大事业的强大精神支柱,也是语文教学的精神源泉。因此,战争文学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战争文学 精神价值 现实意义
中学语文教材中编选了一部分反映战争题材的课文,我们称为战争文学。如何来教这样的课文?我认为,战争文学教学目的之一,就是挖掘战争文学中蕴含的精神价值,用以丰富语文教学内涵,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战争现象,用战争精神净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忧患意识和奋争意识。
其一,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战争现象,增强学生历史责任感。中学语文教材编选的一些战争文学,蕴含了伟大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价值。教学中挖掘这些价值,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战争现象,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艰难历程,以增强学生历史责任感。现在的学生在阳光和鲜花中成长,未经严冬和风霜的砺练,对那曾经弥漫着硝烟和鲜血的历史缺乏认同的感情基础,加上有些教师对战争现象的不当解释、对战争性质随义混淆,战争在学生眼中成了暴力的代名词,从不去想,是那曾经的战争锻造了我们这个时代;更没有去想,在有些情况下,战争是获得和平的唯一手段。因为没有这样的认识,学生也就缺乏对战争、对历史必要的理解和尊重。学习战争文学,就是为了弥补学生认识上的这个缺失,找回学生对历史、对战争的尊重。这不仅是对投身战争的无数先辈的敬重,也是语文教学对民族、对社会肩负的一份责任。
其二,用战争精神净化学生的心灵。和平生活给我们提供了谈金钱、谈权势、谈人性、谈爱的机会;给我们创造了玩网络、玩股票、玩彩票的条件;甚至不小心给黄、毒、赌等丑恶现象开了一扇天窗,这幅良莠混杂的社会图景在标示生活丰富多彩的同时,也把学生的心灵涂抹得庞杂而混沌,这无论对学生成长,还是对社会的进步都不是乐观的事情。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了造就一代健康公民,有必要滤掉学生心灵中的残渣。然而,当我们无奈地发现这在现实中几乎是个奢望的时候,只好到历史中,到战争文学中寻找可能。于是,追忆战争、学习战争文学才多少获得一点欣慰的理由:任何玩人生的行为在战争中都变得毫无意义;任何“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个人情感,在战争精神面前都显得渺小卑微。有了这点理由,我们便可以用老妇人(《蜡烛》)不屈的抗争精神、用无名战士(《七根火柴》)对信仰忠贞不渝的精神、用老头子(《芦花荡》)的爱国主义精神去净化学生心灵。
其三,激发学生忧患意识和奋争意识。战争硝烟早已从我们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散去,这是我们的幸运,是那曾经的战争铸就了这份幸运。在享受幸运的同时,我们不应忽视,中东地区的战乱、非传统安全领域的严重形势,使我们不得不思考,战争的幽灵仍然在人类头顶盘旋,如果一味地迷恋于歌舞升平,一旦战争不幸降临,我们将何以面对?这不是杞人忧天,是战争给我们的教训,是多事的世界给我们的警示。因此,和平环境应该保留必要的忧患意识、抗争意识,以此构筑坚固的自卫防线,驱散战争幽灵。这既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战争文学教学应取的一个价值因素,更是战争文学给我们的应有启示。
挖掘战争文学教学的精神价值要避免两种倾向,一是避免冲淡或消解知识训练、能力培养等价值生成,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不可动摇;二是避免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或历史课,这是抹杀语文教学特点的行为,是语文教学的大忌。这里之所以侧重于精神价值的阐述,主要鉴于当前语文教学日益被抛在技术的浅滩,而通向精神大海的路被人为阻隔,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气等战争文学精神亮点被语文教学不同程度的遗忘和阉割。因此,强调这些精神,用以丰富语文教学日益荒芜的精神家园、抢占学生那日益被不良信息和不良精神袭扰的思想领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愿语文教学认真聆听战争文学那充满硝烟的诉说,善待历史、不忘战争教训,把战争文学所体现的以民族精神为核心的价值观传播给学生,使语文教学因战争精神的弘扬而厚重,使学生因战争精神的熏陶而坚强,使语文教师因战争精神的洗礼而本色。
(作者单位:湖北襄阳市襄州区张家集镇中心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