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探讨

2014-10-14 17:29汪龙祥
新课程·下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

汪龙祥

摘 要: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应运而生,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有效实施高中地理教学改革,是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教育课题。结合地理课堂教学实践,从课标的把握、教材的处理、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堂探究的实施等方面阐述了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途径。

关键词:地理;教材;探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们深知,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阵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重点,怎样才能把新课程教学改革落到实处,作为中学地理教师,怎样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呢?经过近十多年的课堂教学探索,深感高效的地理课堂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读课程标准,准确领会其真正内涵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给出的是高中阶段地理课程的宏观框架、必学的内容和学习标准,同时列举了活动建议。课程标准列出的不仅是学习内容,并对每项内容所要达到的要求作了明确的表述,尤其强化对关键性动词(指出、简述、分析、说明等)的理解。教师只有准确领会《标准》的内容与要求,才能在教学中把握正确的方向,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标准》中“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相对于“说出”来说,“说明”更高级,也就是说“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重点,讲“过程和主要环节”是为了“说明地理意义”服务的。但是,大多数课堂将重心放在水体介绍、河流补给和水循环过程甚至潜水等问题上,对“说明地理意义”仅花了1~2分钟点一下,显然没有准确领会《标准》的要求。再如,《标准》中“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也就意味着一定要结合实例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进行分析,在考试中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也应该用一个实例请考生分析。我们在具体教学中,不能仅凭以前经验对课标要求任意删减或拔高。教师只有准确领会《标准》,才能真正意义上构建高效课堂,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二、尊重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注重知识的迁移

地理教材版本多样,但都是以《标准》为依据,按《标准》要求来撰写和选择的,教材既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學习能力的主要依据,又是教师教学的主要的载体,教师应该研究教材,宏观上要把握到位,然后再对每节课进行深入的钻研,把每节课都吃透。尊重教材是得以创造之本。“举一反三,注重迁移”的根本是教材。用好了教材中的“一”才能有效引导“反三”,务实了教材的“本”才能有效实现学有所用的“迁移”,但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教材不是唯一载体。就教材而讲,教材与舍本逐末的做法同样不可取,教学应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的潜在价值,要充分重视教材内容的探索性、启发性和开放性。教材更新往往落后于知识的更新,多关注在我们身边发生的地理事物,在备课时加以补充,使学生及时接收到最新的地理知识和信息。另外,课堂教学中可以不拘泥于教材中的案例与区域,关注地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不断提高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三、夯实基础知识,注重能力培养

牢固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提高地理基本技能是中学地理教学的前提条件和重要目标。相对其他学科而言,夯实基础对地理学科尤为重要,因为地理在很多省份是中考不考科目,必然导致高中生对初中区域地理内容掌握有限。另外,地理学科包括自然和人文两个领域,这使得很多学生找不到有效的学习方法。尤其是自然地理难度较大,加上很多教师不按《标准》一味拔高标准,使大部分文科学生感到地理难学,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所以在具体教学中地理课堂教学应以《标准》为依据,不仅重视知识点的教学,更应重视知识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提高地理基本技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考纲》明确要求学生具有的能力主要包括“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四项能力。中学地理教学如果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能力的培养,那么学生面对新材料、新情境会不知所措。因此地理教学中要从能力的四项目标出发,围绕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加强问题引领和活动引导,开展多种形式富有成效的训练和培养。

四、注重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标准》在“教学建议”特别提出:积极探索和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合作交流、批判性思考以及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这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体现。中学地理教学要转变学生机械模仿、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和富有个性的学习。高度重视教材中的“问题研究”部分的教学。利用开展研究性学习帮助学生学会自己设计和实施野外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因此地理教学中采用让学生接触不同观点对问题展开辩论,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注重呈现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时间空间格局演化。注重分析探究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和运动规律,阐释、探讨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作用机理,运用地理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相关的地理问题,激发学生对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兴趣,避免死记硬背式的读死书现象。

总之,面对新课改,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和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反思、总结出一条更好的途径,促进自身专业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真正实现地理课堂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1]陈澄,樊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夏志芳.地理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编辑 刘青梅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