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寻常最奇崛

2014-10-13 00:35于德明
江西教育B 2014年7期
关键词:放风筝刘老师书本

于德明

喜欢听特级教师管建刚的课,并不仅仅因为他幽默风趣,更重要的是他总是在创新,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听他的课,每每总会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常常让人能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迷茫中收获“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顿悟快感。他执教的指向写作的阅读课《理想的风筝》,给人的这种感觉尤甚。

师:课文的题目是《理想的风筝》,显然,“放风筝”“追风筝”,一定要写。刘老师上课的事例肯定有很多,作者选了“讲故事”“写板书”这两个。请问能不能换成刘老师关心同学,比如有学生受凉了,刘老师脱下自己的衣服给他披上;或换成刘老师博学多才,会弹琴、会画画呢?(生沉思)

师:请你默读第八、第九自然段,“放风筝”“追风筝”里的刘老师,是个怎样的人?

生:是个乐观、顽强的人。

师:如果上课的事例换成刘老师关心学生、博学多才,与“放风筝”“追风筝”搭不搭配?

生:不搭配。

师:猜一猜:上课的故事应该写出刘老师什么特点,才能与后面的“放风筝”“追风筝”特别搭?

生:也应该写出刘老师的乐观、顽强。

师:现在,请你默读“讲故事”“写板书”这两个事例,是不是写出了刘老师的乐观、顽强。

生:这两个故事写出了刘老师的乐观、顽强。

(师指板书,生读:讲故事、写板书、放风筝、追风筝)

师:这四个故事为什么能放在一起——它们有内在的联系,都指向了刘老师的乐观、顽强。用故事来写人,要注意故事之间内在的联系。现在,读这句话——

生(读):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中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幻想的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蓝天上翱翔。

师:你认为,“我”记住的只是风筝吗?

生:不是,还记住了刘老师的乐观、顽强。

写文章要围绕中心选材,根据中心来组织材料,这是谁都知道的常识,可是鲜有人能够结合文本材料来做点渗透写作教学的文章。特级教师管建刚的与众不同就在于他抓住作者选取的四件小事——讲故事、写板书、做风筝、放风筝,别出心裁地设计了“寻找故事内在联系”的教学环节,在逆推思维训练中,让学生轻而易举地明白并牢固地记住了这一写作常识。首先他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靠近常识。常言道:“一个题目半篇文。”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的心灵之窗。通过对比观察,不需要怎么思考,学生就能够找到“做风筝”和“放风筝” 这两个小故事同题目的联系——都有“风筝”二字,从而极易想明白材料、题目和中心的关系。有了这样的感性认识,并不意味着认知的深入和理性化,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些东西必须经过验证,才能烙印在心头。于是,管老师置换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假设推理:“如果把‘讲故事和‘写板书的内容换为‘关心学生与‘博学多才的材料,可以吗?”通过读故事,学生搞清楚了一个问题——“讲故事”和“写板书”表现了刘老师的乐观、顽强,这是和“做风筝”“放风筝”所表现的主题是一致的。知晓了四个小故事之间内在的联系——都是为表现刘老师乐观、顽强的特点而服务的,他们自然而然地就能理解材料和中心的关系。按理说到这里应该就够了,但管老师并没有止步,而是又稍微向前延伸了一点点——从故事中再回到“风筝”上:全文以风筝开头,中间写风筝,结尾还写风筝。通过问答,让学生明白了作者之所以写此文的目的并不在于表现风筝,而在于表现跟在风筝后边的人——刘老师,在于表现刘老师的乐观、顽强。写文章要围绕中心选材的常识在潜移默化的渗透中得到了再次深化。听课至此,不管谁都会发出这样一种感慨:原来课文也可以这样处理,原来作文也可以这样教!深入浅出、高屋建瓴地把常识融入文本的理解、回味和品析中,虽不着痕迹却令人刻骨铭心,这就是管老师创新教学的第一大亮点。

师:这真是一篇很棒的文章。然而不能不说也有有缺憾的地方、令人倒胃口的地方。(出示:只是有一次,他在讲课的时候讲到女娲造人的传说,笑着对我们说:“……女娲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变成了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被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教室里响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我很不喜欢最后一句。(删去“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生再读)

师:就到“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那多好,点到为止,含蓄的美啊。(出示:不见刘老师已经近30年了。倘若他还健在,这时候也许又会糊风筝,教给自己的孙子,把那精致的手工艺品送上天。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表现他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倘若不幸他已经离开了我们……不,他不会的。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中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幻想的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蓝天上翱翔)猜,我讨厌的句子在哪里?

生:应该是“永远表现他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

(师将“永远表现他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改为省略号,生读)

师:这样的话我会更喜欢。写人的文章忌讳把人的品质特点直白地说出,还美其名曰“点明中心”。好的文章都会把“中心”隐藏起来,让读的人去找出来。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看法,你可以赞同我,也可以赞同课文,我不强求。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喜欢笃信书本,笃信权威,视书本为圭臬,视权威为神明,经常忘却了书本也是人写的,权威也是常人。正因为这样,我们总是以敬畏的心态,或匍匐的姿态,跪拜在书本的脚下,从而使我们的学生也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颅,对书本和权威顶礼膜拜,深信不疑,小小年纪就染上“佝偻病”。而管建刚老师却不同凡响,他敢于跳出来,打破这种死气沉沉的课堂,做敢于“吃螃蟹的人”,向权威挑战,向书本叫板。在上述教学片段中,他以审视的态度看待教材,引导学生睁大眼睛寻找表达中的瑕疵,挖掘课文的败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正如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一样,教材中的很多文章也不尽然都是完美之作。经过寻找,学生发现了作者笔下的不尽如人意之处——“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写得不够含蓄,“永远表现他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表达过于直白。这事儿看似不大,但意义却非比寻常,因为它渗透了批判思维的训练,让学生明白了一个极容易被忽视和践踏的常识—— 不能盲信,即便是教材,或者权威也不行。试想,经历了对课文内容的质疑和批判训练,学生以后还会跪着或匍匐着看待书本和权威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激发他们的批判意识,以实际行动来回应钱学森之问,这应该是管老师创新教学的第二大亮点吧。当然,作为一名敢于打破常规,不按常理出牌的“另类教师”,管建刚的教学特色远不止这些。但是“窥一斑而知全豹”,仅从这节课两个教学片段中我们足以见识到他那“看似寻常最奇崛”的创新教学艺术风格!(作者单位:河南省西峡县城区第三小学)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jxjyjxsxw@126.comendprint

猜你喜欢
放风筝刘老师书本
玩转书本
“咕咚”因何加引号?
借助连环画讲故事
打开书本
回归书本:慢读的乐趣
幽默的刘老师
放风筝
开在书本里的花
放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