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传统高校构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014-10-13 12:58:34刘思明陈建华王寒娜
考试周刊 2014年69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刘思明 陈建华 王寒娜

摘 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是经济发展的源泉,没有创新就没有新的技术和产业,经济发展将停滞不前。高校是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的一大重要基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人才基础。因此,探讨和研究如何在传统高校构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传统高校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中华民族是一个极具创新传统的民族,它曾以无与伦比的发明创造和辉煌的历史文化在16世纪以前雄居世界前列。但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中国变得默默无闻,世界重大发明和重大科学发展中几乎看不到中国人的身影,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教育的全面反思。深化教育改革,注重创新人才培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历史使命,也是迎接挑战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对加强协同创新做出战略部署。高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要自觉按照十八大的要求,主动适应国家的战略需求,积极探索创新的实现路径,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推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创新人才的培养。传统高校大多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雄厚的研究实力和工程型强的特色。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应定位为“基本要求加特色”的模式,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科定位全方位构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课程体系和内容的创新

传统工科都是综合性很强的工程技术学科。要成为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除了具有较强的数理化基础外,还要有多领域的知识结构、强大的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要达到以上要求,就要对高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一方面增加基础课程的授课学时,重组其他相关领域课程的内容,做到知识结构及时更新换代,加强计算机和外语教学,做到本科阶段不间断教学。另一方面加强实践教学,转变实践教学的传统模式,增大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加强大学生实践工作能力的培养。并通过开设相关联专业的选修课程,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工作适应性,帮助学生以较宽的视野掌握知识。

二、教学管理体制创新

1.改革学籍管理制度。

从制度上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成才途径,实施绩点学分制管理制度。在这种管理制度下,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大大增强,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爱好自由选择专业方向。通过选修课和课外培养计划,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1)实行主辅修、双专业、双学位制度,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等实际情况,多修专业,多拿学位,为自己日后的全面发展奠定专业基础。

(2)放宽选修、免修、免听课范围,为学生创造自学条件,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性。准许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前学习高年级课程,允许自学能力强的学生选择多种学习方式,可不跟班上课,有能力通过课程考核的可直接升入高一年级进行学习,允许学生自学且通过免修考试的课程免修等。

(3)开设课外奖励学分,学生通过课外培养计划参加科研、听学术报告或讲座、参加各种科技竞赛、社会实践、发表论文、参与科技活动等课外训练,获得课外奖励学分。

(4)为了适应学分制管理,对学生实行导师制,为学生选修和课外培养等提供教师指导。

2.建立能充分体现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

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是推动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措施和手段,学校应认真对待教学质量评估结果,并把教学质量评估当做最重要的教学信息反馈手段。学校领导应把它作为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环节来抓。在实际工作中,逐步使管理和评价体系科学化,以便对创新教育进行更合理、更有效的科学认识和评价。

3.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生态环境。

为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创新精神,高校要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我们既要积极营造学术文化氛围,优化配置各种教学资源,及时更新教学设施与实验设备,建立实习基地,充实图书资源,改善生活服务,又要积极组织包含科研训练、社会实践、文化艺术活动、设计竞赛等内容的第二课堂,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氛围,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教学条件与环境的创新

1.人力资源保障。

(1)师资队伍建设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师资队伍建设是一所大学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学校持续发展的保障。一所学校如果没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就不可能建设成为一流的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要坚持以整合资源、优化配置为中心、强化激励的建设思路,优化队伍结构,构建促进师资资源开发利用和优秀拔尖人才迅速成长的长效机制,创造和谐向上的师资队伍建设环境,建立学科带头人加入创新团队建设的组织模式,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创造吸引优秀人才、留住优秀人才、用好现有人才和培养未来人才的良好环境,构建一支以优秀拔尖人才特别是有较大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中青年优秀教师为骨干,师德高尚、爱岗敬业、治学严谨、富有团队精神、高学历、高职称的师资队伍。

(2)形成有利于师资队伍建设的创新机制。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坚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过程中培养人才,在创新事业中锻炼人才。要把提高创新能力和弘扬科学精神作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形成有利于创新的体制和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热情和活力。

(3)建立高效合理的用人机制,创造和谐向上的工作环境。设立高水平师资人才基金,用于师资队伍素质提高和高层次师资人才引进,以及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构建创新团队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营造良好宽松的氛围,激励优秀师资人才脱颖而出,加大优秀师资人才引进力度。通过外部引进和自身培养等途径,在重点建设学科和各类创新平台中培养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汇聚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使一批学科率先达到国内、国际领先水平,并促使其产生培养引进一人而带动一片的“蝴蝶效应”。

2.学科、科研平台保障。

(1)学科建设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是现代大学发展永恒的主题,是提高学校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基础或平台。学科的科学化发展,要求高校根据自身性质及学科构成的特征与实际,从现代大学的三大职能出发,根据社会的不同需求确定本校学科建设的基本方向和任务。要培养创新人才,在学科体系上形成基础学科、主干学科、支撑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相互补充的体系。就创新人才培养而言,高校要根据创新人才知识结构的完善,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而调整学科划分。创新人才不是学科大而全就能培养的,应围绕自己的优势学科构建合理的学科体系,以达到互相支撑、互促发展的目的。在学科布局与学科体系关系问题上,既应考虑一个学校自身发展的适度均衡,又要顺应整个高等学校学科体系发展的基本要求。随着学科的快速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变化,学科的发展呈现新趋势。各门学科、各层次分支学科将不断交叉,同时加速综合,使学科朝着一个领域内不断深入和多个领域综合交叉的方向发展,这样才有利于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

(2)科学研究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科学研究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培养、锻炼和提高创新能力的平台。因此,我们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推进高校科技体制改革,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创造良好的条件与环境。构建科技创新基础平台,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对培养创新人才非常重要。只有科学研究发展了,才能站在科学前沿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的科学研究水平反映该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没有一流的科学研究就不可能培养出一流的创新人才。

3.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建立畅通的心理咨询机制。

现代大学生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心理负担比较重,心理频频出现问题。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咨询是及时发现学生心理疾患,开展健康心理诊断的必要措施。心理咨询的作用是掌握学生心理,了解学生的心理压力,通过咨询缓解学生过于沉重的心理负担。心理障碍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大敌,心理健康才能愉快地学习、快乐地成长,才能积聚创新能量,培养创新人才品格。

参考文献:

[1]滕明珺.传统工科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3,(7).

[2]陈腊文.高校的创新与创业教育[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6).

[3]冯军.大学多样性人才培养的现实可能与政策选择[J].高等农业教育,2001,(8).

[4]叶育旺.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反思[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21,(3).

[5]刘晖.我国高校学生创业教育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

基金项目:

1.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号:2013SJBFDY032

2.南京工程学院校级科研基金专项(校园文化建设)。项目号:KJZXWH201302

3.南京工程学院2013年管理创新研究立项课题。项目号:GLCX201313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提高实验动手能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
科教导刊(2016年25期)2016-11-15 17:50:25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26:18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5:31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07:45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2:22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