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蓉
摘 要: 本文在对公外日语教学导入母语文化的意义作出分析的基础上,从母语文化导入的切入点及导入原则两个方面对公外日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导入策略做出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 母语文化 日语教学 意义 切入点 原则
在日语教学研究中,日语文化的导入得到了日语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但是与母语文化在日语教学中的导入相关的研究却相对较少,事实上,将母语文化导入日语教学中,对于推动日语教学效果的强化具有重要作用,所以以提高公外日语教学质量为出发点,对公外日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导入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公外日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导入意义
公外日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导入意义主要体现在推动日语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提高学生的日语交际能力两个方面。从教学效率方面看,我国传统的日语教学活动一般使用母语开展,直到20世纪80年代,交际教学法的出现提倡在日语教学课堂中使用日语开展教学活动以减少母语对日语学习者的干扰。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能够使学习者所接受的日语输入量更大,但是对于公外日语教学中的学生而言却具有很大的掌握难度与理解难度,所以为了降低公外日语教学中学生的学习难度,有必要在使用日语进行教学组织与授课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理解难点用母语做出详细解释。在此过程中母语文化的导入是十分有效的教学策略,而在降低学生理解难度的基础上,学生对日语知识的理解效率也自然能够得到提高;从学生日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方面看,日语交际能力与母语交际能力的内容与本质是一致的,只是在要求、程度及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一般而言,包括公外日语教学对象在内的日语学习者都需要在具备母语交际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够具备较高的日语交际能力,这主要是母语交际能力对日语交际能力发挥着明显的正迁移作用以推动日语交际能力的提高,而这也就代表着具有优秀母语交际能力的日语学习者,他们在日语交际能力方面的提高所面临的难度更小。
二、公外日语教学中导入母语文化的切入点
(一)借用语法文化内涵
在公外日语教学中,“~は ~です”这一日语判断句是学生很早就接触到的句型,这一句型与汉语相似句型的区别在于,在这句日语判断句中“です”是作为谓语出现的,也就是汉语言中经常出现的“是”这一判断动词。在这一句型的学习中,学生的理解难点在于谓语动词出现在句末,这主要是因为在汉语表达中具有宾语出现在谓语之后的表达习惯。为了强化学生对这一举行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这一日语判断句与我国古汉语中的“~者 ~也”十分类似,同时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我国古代汉语对日语所产生的影响。如果学生能够理解“~者 ~也”这一句型,就可以理解“~者 ~也”影响下的“~は ~です”。由此可见,在日语句型的教学中,引入传统汉语的语法文化能够发挥一定的推动作用,所以在公外日语教学中,语法文化可以作为导入母语文化的重要切入点之一。
(二)借用词汇的文化内涵
在公外日语教学中,“茶”这一词汇是学生很早就会接触到的词汇,这个的发音与汉语中“茶”的发音相似,所以对于学生而言,这个词汇无论是发音还是理解都相对简单。由于这个词汇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因此在公外日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对日本茶文化做出讲解,如日本茶道文化的形成与安土桃山时代对品茶风俗进行总结的千利修具有很大关系,这种讲解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这一词汇的理解,而且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虽然对日本文化的导入对于公外日语教学而言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事实上母语文化的导入所能够发挥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所以教师可以对类似“茶”这种词汇所代表的中日所共有的文化类别做出讲解以实现母语文化与日语文化的互动,同时让学生认识到中国茶文化对日本茶文化的影响,当然也可以从中日茶文化的异同讲起,这对于引导学生认识到日语文化的历史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策略。对于此类似的母语文化导入切入点还包括“料理”及“お酒”等,在这些词汇的讲解中,教师可以导入中国的饮食文化与酒文化,从而深化学生对中日文化认知的同时认识到中日饮食文化与酒文化的异同。
(三)借用词汇含义的差异
在公外日语教学中,“せんせい”这一词汇可能是许多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日语词汇,并且这一词汇在整个日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频率极高。与其他语言教学不同,汉语与日语中具有很多同形同义词汇,所以学生在看到这个词汇被翻译为“先生”时,往往会认为与现代汉语一样是对男性的称呼。但是事实上,“せんせい”与汉语中的“先生”具有明显差异,日语词汇“せんせい”可以指律师、医生及教师等具有较高社会地位与专业知识的人士,使用这个词汇也多是为了表达敬意,所以在这一词汇的理解中,学生显然是受到了母语对日语教学所产生的负迁移作用,而为了避免这种负迁移作用影响学生对这一词汇的了解,教师有必要通过母语文化的导入让学生认识到“せんせい”其实与我国古汉语中的“先生”所具有的含义类似,但是与现代汉语中的“先生”具有明显差异。再如在动词的学习中,学生很容易将日语词汇“走る”理解为现代汉语词汇中的“走”,但是事实上,“走る”与现代汉语词汇中的“跑”是相同的意思,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古汉语中的“走”也正是“跑”的意思,由此可见,日语中的许多词汇与我国古汉语中的许多词汇含义是相同的,以日语与现代汉语词汇含义的差异及日语与古汉语词汇的相同点为母语文化导入的切入点,教师只需要对词汇含义的背景文化知识作适当点拨就可以深化学生对词汇含义的记忆与理解。
三、公外日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导入原则
历史的发展及民族文化的传播使各民族语言之间建立了互相渗透及互相影响的关系,所以在公外日语教学中,虽然母语文化的导入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但是并不能在导入母语文化的过程中将母语文化强加于日语文化,而应当树立求同存异、平等交流的意识,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了解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更好地发现日语文化所具有的特点,这对于促进公外日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公外日语教学的母语文化的导入中,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对比原则
以强化公外日语教学效果为出发点的母语文化导入,应当挖掘母语文化教学对日语教学的推动意义,而不能以提高学生的母语文化素养为唯一目的开展母语文化教学。在公外日语教学母语文化的导入中,对比原则要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将母语文化和日语文化进行比较与对照,从而发现两种语言文化的相同点与差异。通过对这一原则的遵循,公外日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导入能够让学生在了解母语文化的基础上深化对日语文化的认知,从而避免学生使用母语文化的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对日语文化作出解释。同时通过对比,学生对可接受与不可接受文化的区分能力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从而避免学生在日语学习过程中受到糟粕文化的消极影响。另外,文化能力本身也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语教学导入母语文化并对母语文化和日语文化进行比对的基础上,学生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文化能力提高自身交际能力。
(二)相关性原则
在公外日语教学中,相关性原则要求所导入的母语文化内容与日语教学内容具有紧密关联,即要求日语教师在开展母语文化的导入过程中向学生呈现与日语课文内容息息相关的母语文化信息,这些母语文化信息并不是漫无边际和任意选取的。另外,在通过母语文化导入促进公外日语教学质量提高的过程中,有必要对学生以后需要从事的社会岗位与职业做出考虑。日语文化内容与日语文化交际具有紧密联系,在对比原则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深化对日语文化的了解,而在相关性原则的基础之上,需要通过带入母语文化让学生掌握自身所需要的语言知识与交际能力,这要求母语文化的导入提高对学生需求的针对性。
(三)吸收原则
母语文化教学的策略包括文化保存、文化同化及文化适应,对于日语教学而言,文化保存是将汉语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进行保存,而对日语文化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进行拒绝;文化同化是对汉语文化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进行放弃而对日语文化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进行采取;文化适应则是在对汉语文化进行保存的基础上融合日语文化中的部分成分。显然,以提高公外日语教学质量为目的的母语文化导入应当选择文化适应策略,而文化适应策略则要求能够在母语文化的导入中遵循吸收原则,即导入母语文化的过程中也需要对日语文化中优秀的部分进行改进与加工,并将这部分内容吸收进母语文化中,这个过程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而经过这个过程,公外日语教学中所导入的母语文化将能够发挥对日语教学所产生的正迁移作用,同时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受到母语文化对日语教学的正迁移所产生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任萍.高校日语教学中的本土文化失语现象[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3).
[2]栗霞.日语汉字音读中的吴音与汉音[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
[3]黄莺.日语汉字词汇教育——以中日同形词为主要研究对象[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1).
[4]王晓.关于日语教学中的中日同形词[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4,(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