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庆虹,柴小花,蔡 青,张 镭
(开封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河南开封 475000)
外耳道表皮栓又称为外耳道阻塞性角化症,临床上指角化上皮脱落堆积成“栓子”状,堵塞外耳道。它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常与叮咛及外耳道胆脂瘤相混淆,易误诊。该病处理不当可致反复发作或进一步发展为外耳道胆脂瘤,引起机体更为广泛的损害。为尽早选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稳定治疗效果,笔者回顾分析了在开封市中心医院确诊的外耳道表皮栓32例患者的临床实用的诊疗手段及操作方式,现汇报如下。
1.1 一般资料 32例(37耳)患者参考《耳鼻喉头颈外科学》均确诊的外耳道表皮栓[1]。其中男性12例,女性20例,双耳患者5例。年龄12~56岁,平均(36.5±5.3)岁。发病时间2~50 d,平均(29.9±6.1)d。其中12例被诊断为耵聍栓塞,经反复治疗,病情迁延不愈。4例疑为外耳道胆脂瘤,经病理证实给予排除。3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额镜组12例,耳内窥镜组20例。
1.2 临床表现 大部分患者以反复间断或持续性耳漏、耳深部疼痛为主诉就诊,少数出现耳堵塞及耳鸣,有时伴听力轻度下降。检查见外耳道口或深部可见棕褐色或黄褐色块状物堵塞,质地较硬,与外耳道皮肤相贴紧密,部分伴有炎性渗出物。取出堵塞物后见外耳道充血,糜烂有渗出,骨部扩大,鼓膜充血、标志不清,部分表层糜烂,也可见肉芽生长。2例见鼓膜小穿孔。4例因怀疑胆脂瘤做颞骨CT,提示中耳无异常,外耳道骨部无骨质破坏。后经病理排除胆脂瘤。
1.3 方法 所有病例均在门诊无麻醉下完成。额镜组使用传统的耵聍钩及圈,一次或分次取出表皮栓团块。内镜组在内镜引导下,采用耵聍钩及耳用纤维钳先分离表皮栓团块与外耳道皮肤结合处,之后再行清除。清除后局部滴用4%硼酸酒精一周同时口服丹参酮。内镜组其中有5例为额镜组患者不能耐受,未能彻底清除,改用内镜下清理之病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5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表皮栓完全取出,症状消失,无并发症。外耳道及鼓膜恢复正常。好转:表皮栓大部分出去,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无效:外耳道充血或有渗出,鼓膜充血,糜烂[1]。
2种方法疗效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内镜组1周后和1个月后治愈率明显高于额镜组(P<0.05)。
表1 2种方法疗效比较
外耳道表皮栓最早称为外耳道阻塞性角化病,曾与外耳道胆脂瘤混为一体。后Piepergerdes等经对二者的发病原因及机理,临床表现各方面做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后,发现它们为相互有一定关联但却完全不同的疾病[2]。外耳道表皮栓是指角化上皮充塞堆积在整个外耳道腔,致外耳道皮肤弥漫充血,骨壁被弥漫侵蚀扩大。其病因的探讨结果不甚明确,Corbridge研究表明该类患者的鼓膜上皮移行轨迹紊乱、移行障碍,并认为其与外耳道上皮感染相关,与病毒感染相关[3]。即外耳道受各种病变长期刺激,导致局部皮肤生发层中的基底细胞生长活跃,继而角化上皮细胞异常脱落、增生,不能及时排出,从而堆积在外耳道形成团块,致使外耳道皮肤受损,骨性外耳道扩大。外耳道皮肤均充血明显,有渗出,糜烂,鼓膜标志欠清晰,部分可见表面肉芽组织生长。
有研究表明的基底细胞是胆脂瘤的移行细胞[4],而长时间脱落上皮中央部分因缺氧腐败分解,产生胆固醇结晶,从而造成胆脂瘤的形成即外耳道胆脂瘤。由于胆脂瘤与表皮栓在临床表现上有雷同而病理机制上完全不同,可破坏外耳道骨质,引发一些中耳病变的发生,给患者造成更为广泛的严重的损害,故临床上对两者的鉴别对治疗方式的选择及处理有重要意义。二者可从临床表现,镜下检查和解剖病理三方面界定。表皮栓好发年轻人,以急性耳痛就诊,听力损失为传音性。外耳道皮肤充血,充满上皮角化栓,耳道扩大。解剖病理显示仅有皮肤炎症,无骨质破坏。而外耳道胆脂瘤发病年龄较大,多以耳漏就诊,听力下降不明显。镜下见外耳道底壁囊袋形成,其内充满上皮脱屑,有死骨,有耳漏。解剖见袋内上皮呈层状排列,侵蚀外耳道底壁,可见死骨。故对表皮栓的尽早彻底清理也可降低外耳道胆脂瘤的发生。额镜下多数患者不能一次取出。内镜下清理一次成功率高,清理后局部病变的回复较快,且复发率低。鉴于表皮栓与胆脂瘤易于混淆,对于复发病例常规病理检查是有其临床的必要性。
[1]田勇泉,韩东一,迟放鲁.耳鼻喉头颈外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Piepergerdes JC,Kramer BM,Bkenke EE.Keratisis obturahs and external auditory canal- cholesteatoma.Laryngoscope,1960,90:383-390.
[3]Corbridge RJ,Michaels L,Wright T.Epithelial migration in keratosis oloturans[J].Am.J.Otolaryngol,1996,17(6):411-414.
[4]程志强.角化细胞在胆脂瘤中的能动作用-上皮移行的超微结构[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分册,1992,16(3):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