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声部的交响:陶渊明《九日闲居并序》的互文性建构

2014-10-13 10:02北京范子烨
名作欣赏 2014年22期
关键词:陶诗互文性陶渊明

北京 范子烨

在传世的陶诗经典中,《九日闲居并序》的名气并不是太大,与《归园田居》五首其一、《饮酒》二十首其五之类的名作相比,人们对这首诗的关注实在是太少了:

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往燕无遗影,来雁有余声。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①

作品由序、诗两部分组成,结构清晰而整饬。诗序叙述了本诗的创作缘由,那就是诗人在重阳佳节之时,在秋菊盈园之际的无酒之憾,无论是有菊无酒,还是有酒无菊,都是令诗人遗憾的事,而回味这种遗憾则孕育着更加美好的诗意。这就像古代常见的表现“寻人不遇”的诗歌一样(如贾岛《寻隐者不遇》),“不遇”反比“遇”有更多回味的余地。诗中“酒能”“菊解”二句,乃互文见义,实际是说饮用菊花酒的美好情事。《陶渊明集》卷三《饮酒》二十首其四:“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首二句固然化用了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名句,但也表明了陶渊明确有饮用菊花酒的习惯。干宝《搜神记》卷二“贾佩兰”条说:“九月,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命。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陶渊明是养生家,所以喜饮菊花酒。一般认为,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江州刺史王弘有关。《宋书》卷九十三《陶潜传》:

义熙末,征著作佐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潜尝往庐山,弘令潜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舆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檀道鸾《续晋阳秋》②和萧统《陶渊明传》③也复述了陶潜九月九日无酒的雅事。《晋书·陶潜传》虽然没有记载此事,却用更多的篇幅叙述陶、王的交往,并突显了陶潜的平易性格和过人气节。王弘字休元,出身琅邪临沂王氏家族,他的曾祖父就是东晋的王导丞相。他在义熙十四年(418),迁监江州豫州之西阳新蔡二郡诸军事、抚军将军和江州刺史,至元嘉四年(427)才离开江州之任④,而陶渊明就在这一年的11月去世了。《陶渊明集》卷二《于王抚军座送客》诗提到的王抚军就是王弘。据《晋书》卷六十七《郗鉴传》,王导的从弟抚军将军王舒曾经参与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为平定苏峻(?—328)之乱而发起的军事行动,他们曾经共同战斗,建功立业。陶、王的十年交谊与这段家族史当不无关系。琅邪王氏是晋人过江以后的第一高门,所谓“王与马共天下”足以表明以王导为代表的这一阀阅世家的重要地位。而晋代旧族人物之由晋入宋者,又以王弘的地位为最高。他侍奉了宋武帝和宋文帝两代君王,最后位居三公,而在他出任江州刺史的时候,已然是集政权和军权于一身的社稷重臣了。《陶渊明集》卷二《岁暮和张常侍》诗所说的“市朝凄旧人”的“旧人”,就是指王弘这类出身于东晋名门而又服务于刘宋新朝的重要人物。这首诗的题旨本来是非常清晰的,但是,自南宋汤汉以来,由于某些人对“时运”一词的错误理解,导致了对这首诗的严重误读,如明宋濂《文宪集》卷十三《题渊明小像卷后》说:

有谓渊明耻事二姓,在晋所作,皆题年号,入宋之诗,惟书甲子,则惑于传记之说,而其事有不得不辨者矣。今渊明之集具在,其诗题甲子者始于庚子,而迄于丙辰,凡十有七年,皆晋安帝时所作,初不闻题隆安、元兴、义熙之号。若《九日闲居》诗有“空视时运倾”之句,《拟古》第九章有“忽值山河改”之语,虽未敢定于何年,必宋受晋禅之后所作,不知何故反不书以甲子耶?

在宋濂看来,《九日闲居》诗的“时运”,是指国家命运,“时运倾”就是说晋朝国家命运的倾覆。(案,诗中“如何”二句,宋汤汉注:“‘空视时运倾’,亦指易代之事。淹留无成,骚人语也。今反之,谓不得于彼,则得于此矣。后‘栖迟讵为拙’亦同。”⑤)丁福保注曰:“言九日佳节,不可空过也,汤注谓指易代之事,失之。”⑥丁氏的意见是正确的。《陶渊明集》卷一《时运》诗序:“时运,游暮春也。春服既成,景物斯和,偶景独游,欣慨交心。”诗曰:“迈迈时运,穆穆良朝。”古直注:“《庄子·知北游》:‘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时运’二字盖本此。”⑦王叔珉又引魏繁钦《杂诗》“时运有盛衰”和晋孙楚《除妇服诗》“时运不停”⑧两句诗,足以坐实其说。关于前人对此诗的无端拔高,我们很容易破除,真正有意义的争论反映在清温汝能《陶诗汇评》卷二:

起五字包融无限,已领起通篇大意。沈确士谓:比古诗“人生不满百”二句,炼得更简、更遒。予谓陶诗不事雕饰,何曾着意研炼,而自尔渊雅含融,此陶之所不可及也。末言时运虽倾而游息多娱,与下“栖迟讵为拙”同意。于闲散无聊之况而反得此逸兴,一结寄托遥深,尤为高绝。⑨

沈德潜(字确士)的意见来自宋僧思悦:“古诗云‘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而陶渊明以五字尽之,曰‘世短意常多’。东坡云‘意长日月促’,则倒转陶句尔。”⑩他认为这首诗妙在“炼”,巧于构思,精于锤炼,而温氏则认为这首诗妙在“不炼”,即不事雕琢、不饰研炼,自然而然就达到了“渊雅含融”的诗学境界。清朱庭珍说:“陶诗独绝千古,在自然二字。盖自然者,自然而然,本不期然而适然得之,非有心求其必然也。此中妙谛,实非功夫。”⑪朱氏的意见正与温氏相类,这种意见在陶诗批评中处于绝对的强势。究竟孰是孰非?我们且看古直对这首诗的笺注⑫:

在这里,古直两次引用了魏文帝的《九日与锺繇书》⑬,我们再将《九日闲居》诗与这封信的若干语句加以对比:

上举例4、例6以及例10—14足以表明《九日闲居》诗是对《九日与锺繇书》的重写,而另外七例也是这一诗歌文本的机体内隐藏的“异物”。这种情况用传统的渊源考证方法已经不足以说明问题了,因为就一首诗而言,如果其全篇几乎都胎袭前人之作,那么,这就涉及了这一诗歌文本的生成机制问题,或者说由这首诗所显现的诗人总体的创作机制问题。这就是互文性写作。

互文性是法国学者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在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中首先提出的一个概念,她认为任何一个单独的文本都不是自足的,任何文本都是一种互文,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它的意义在与其他文本交互参照、交互指涉的过程中产生,相关的经典性的表述是:“任何文本的构成都仿佛是一些引文的拼接,任何文本都是对另一个文本的吸收和转换。互文性概念占据了互主体性概念的位置。诗性语言占据了互主体性概念的位置。诗性语言至少是作为双重语言被阅读的。”⑭这种被吸收和转化的文本称为“底文”或者“互文本”⑮,也就是热奈特《隐迹稿本》所说的“一篇文本在另一篇文本中切实地出现”⑯。《九日闲居》诗的整篇文本几乎都来自其他文本,如果没有对《庄子》《礼记》《列子》《国语》《孝经》《诗经》《楚辞》和《古诗》等文本的深度吸纳,如果没有对《九日与锺繇书》的全面转化,这篇圆融典雅的诗歌文本就不能形成,而离开这些嵌入作品内部的底文,我们也就不可能真正了解和理解这首陶诗。乌里奇·布洛赫说:“既然一部作品是互文的组合,那么读者就要在文本中读入或者读出自己的意义,即从众声喧哗中选择一些声音而抛弃另一些声音,同时加入自己的声音。”⑰确实,我们从这首静穆的诗中读出了“众声喧哗”的情调:在陶渊明那流连于栖迟之境的深情绵邈的主旋律的吟唱之下,还跃动着众多文化之声的交响。所以,我们可以把这首短诗视为一篇“多声部”的诗歌文本,犹如一首多声部的交响曲在我们的耳边激荡。诗中的底文是彼此交织、相互渗透的,并不存在明显的分界。这些底文主要来自儒家和道家经典。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陶渊明在吸收道家养生思想的同时,也接受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儒道双修,外儒内道,正是陶公的本来面目。如果陶公的这首诗浓如醇酒的话,那么,苏轼的拟作则淡如清水了,我们读《东坡全集》卷三十一《和陶九日闲居》诗:

明日重九,雨甚,展转不能寐,起坐索酒,和渊明一篇。醉熟昏然,殆不能佳也。

九日独何日,欣然惬平生。四时靡不佳,乐此古所名。龙山忆孟子,栗里怀渊明。鲜鲜霜菊艳,溜溜糟床声。闲居知令节,乐事满余龄。登高望云海,醉觉三山倾。长歌振履商,起舞带索荣。坎轲识天意,淹留见人情。但愿饱粳稌,年年乐秋成。

开篇第一句已是没话凑话,拙劣之极,其境界与陶公原作相去何止千万里!可以肯定,苏轼的拟陶诗全部都是失败的。其实陶渊明既是模拟的圣手,又是反模拟的专家,陶诗是根本不可模拟的,给陶渊明充当文学侍从没有任何意义。以上我们对陶渊明《九日闲居》诗的互文性解读足以表明这一点。

互文性的学术视境,使我们窥见了一个极为复杂的陶渊明的文学世界。文学的记忆诚然是厚重的,而且注定要浸润每个创作主体的记忆,但它的层层累积永远为新的作品作着铺垫。在人类文学史上,任何一位作家的心中都不可避免地晃动着另外一些经典作家的身影。在文学的汤汤河流中,前波与后波总是相续不断的。没有人能够隔断或割断与既有的文学传统的联系。因此,每位作家在影响的焦虑中,都要或多或少地、有意无意地追步前人的踪迹。对创作主体而言,影响的焦虑也是一种动力,它压扁了文学领域的小才,却激发出了创造文学正典的大才。哈罗德·布鲁姆说:“伟大的作品总不外是重写或重新检视的行为,它以解读为基础,此一解读为自我辟出空间,或是将旧作重新开启以承接我们新的苦楚。”⑱优秀的作家首先是优秀的读者。没有陶渊明对《九日与锺繇书》等作品的解读,就没有诗人自我的艺术空间,也就没有这首超世迈俗的《九日闲居》诗:理智的清晰,情感的活跃,思想的自由,举止的庄重,趣味的高雅,道德的完善,自然的和谐,气度的雍容,构成了光明澄澈、怡人心目的美学境界。陶渊明对前人文化成果的认真学习、充分继承和深度转化及其为此所付出的辛勤劳作是不容遮蔽的。真正的文学研究者必当理解这位伟大作家的苦楚与辛劳。陶渊明是集诗人、学者、历史家和哲学家于一身的文化巨人。他的经典作品都是千锤百炼、百炼千锤的艺术结晶。伟大艺术家的惨淡经营与伟大诗人的旷世奇才,使其创造了不朽的辉煌。而只有深入探索陶渊明的互文性创作机制,才能真正展现其文学经典的原旨,才能真正认识其在人类文学史乃至文化史上的重要意义。“一首诗的意义只能是另一首诗。”⑲“批评是摸清一首诗通达另一首诗的隐蔽道路的艺术。”⑳让我们在互文性的文学批评之路上继续前行。

①本文引用陶渊明作品,依据国家图书馆所藏宋刻递修本《陶渊明集》,《中华再造善本》丛书·集部,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影印。

②《太平御览》卷996引。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986年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本文引用古籍之不注明版本者,皆为此本。

③俞绍初:《昭明太子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91页。

④《宋书》卷四十二《王弘传》。

⑤宋汤汉注:《陶靖节先生诗》卷二,《中华再造善本》丛书·集部,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影印,“栖迟讵为拙”一句见《陶渊明集》卷三《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诗。

⑥丁福保:《陶渊明诗笺注》卷二,台湾艺文印书馆1960年版,第47页。

⑦⑫古直:《陶靖节诗笺定本》卷之二,台湾广文书局1964年版,第35—36页,第35—36页。

⑧王叔珉:《陶渊明诗笺证稿》,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0—11页。

⑨⑩转引自高建新:《〈陶诗汇评〉笺释》,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65页,第65页。

⑪转引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陶渊明资料汇编》(上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5页。

⑬严可均:《全三国文》卷七,《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4册,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088页。

⑭〔法〕克里斯蒂娃:《巴赫金:词语、对话和小说》,转引自秦海鹰:《互文性理论的缘起与流变》,《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第3期。

⑮〔法〕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5页、第30—31页。

⑯转引自〔法〕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页。

⑰转引自陈永国:《互文性》,《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1期。

⑱〔美〕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江宁康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30页。

⑲⑳〔美〕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徐文博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01页,第102页。

猜你喜欢
陶诗互文性陶渊明
曲阜孔庙雅乐舞的互文性解读与研究——以陈镐《阙里志》为中心
楠溪江:陶渊明笔下的“古朴天堂”
幂姆与文学作品互文性分析
贫而无谄的陶渊明
“浪子回头”中的伦理叙事——《基列家书》与《家园》的互文性解读
苏轼和陶诗研究综述
陶渊明诗歌意象的张力
陶诗之桑意象管窥
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论“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