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文化研究30年(1980-2010)

2014-10-12 01:01马佰莲
东岳论丛 2014年6期
关键词:人文科学文化

马佰莲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中国科学文化研究30年(1980-2010)

马佰莲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内科学文化研究的发展总体上经历了研究起步期、快速增长期和发展稳定期三个阶段。在形式上,研究成果数量增长近似于形成一个S型波动曲线;在研究内容和主题上,学界对于科学文化的内涵和特征的理解经历了从狭义到广义、从宏观研究到微观分析、从科学知识层面到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层面、从自然科学扩展到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演变,逐步揭示了科学文化的多层次结构和功能特征,揭示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深刻内涵。尽管如此,国内科学文化研究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科学文化;人文文化;科学精神

国内关于科学文化研究之肇始,可以上溯至20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和“科玄论战”时期,但是对于科学文化开展系统持续的研究,则始于改革开放后。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的确立,科学文化日益受到学者们的极大关注,国内对于科学文化的研究持续升温,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通过分析发现,国内科学文化研究的发展随着国内科学技术体制改革和政治环境的变迁呈现出阶段性,下面将择其要分阶段和研究主题对1980——2010年间国内科学文化研究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归纳,以此管窥科学文化研究的演变规律,探寻科学文化的本质内涵及未来发展路径。

一、科学文化研究演变的逻辑

随着科学研究的建制化发展和研究成本的提高,学术研究及其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一定的制度条件的支持,科学文化研究也是如此。笔者分别以“科学文化”、“科学与人文”、“科学与文化”为篇名,通过中国知网精确查询1980——2010年间发表在国内中文期刊上的有关科学文化论文,剔除一些重复的和会议信息等,得到论文数量的年度变化态势(注:不包括硕博论文),把它绘制成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1980至2010年间,论文增长规律近似于形成一个S型波动曲线,期间呈现出三个峰值,可以认为形成了三次研究热潮:第一次发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1986-1988年出现第一个小峰值;第二次发生在90年代中后期,1996-1998年出现第二个峰值;第三次发生在2003年,出现第三个峰值。下面我们首先来分析这些峰值的演变逻辑。

图1 科学文化研究——年份与论文数量

第一次研究热:1986-1988年

20世纪70年代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春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同志在大会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和“向科技现代化进军”等口号,为新时期中国科学技术文化事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极大地调动了研究者的积极性,一批国外科学文化方面的研究专著陆续被译介过来,在国内掀起了一股研究的热潮。最早译介出版的是英国学者S.F.梅森的《自然科学史》(1977)和日本学者汤浅光朝的《解说科学文化史年表》(1984),80年代中后期又有德国学者李凯尔特(Rickert,H.)的《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1986)、英国学者斯诺关于两种文化的演讲(《对科学的傲慢与偏见》(1987)、美国学者萨顿(Sarton,G.)的《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1987)和《科学的生命》(1987)等西方科学文化名著被译介过来。以上著作的引入,对国内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标志着国内科学文化研究的真正开始,并于1986-1988年间迎来了第一次研究的热潮:从原来每年2-5篇增加到14篇,1989年下降到8篇之后,又平缓回升。总的说来,在整个80年代到90年代初,国内关于科学文化的研究成果比较少,研究比较分散,没有形成规模;在内容上,学者关于科学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公民科学文化水平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的讨论比较多,对科学文化概念的理解主要停留在科学知识的层面上。

第二次研究热:1996-1998年

如图1所示,进入90年代以来,论文数量稳步增长,1996至1998年间论文数量保持一段稳定后,1999至2003年间进入加速增长时期。造成这一研究状况的原因在于,一是1995年5月初,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二是同年5月下旬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这是继1956年和1978年两次全国科学大会之后,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受“科教兴国”战略提出和大会精神的鼓舞,在国内形成了第二轮的科学文化研究热。总的说来,从形式上看,整个90年代国内关于科学文化的研究已初具规模,论文数量呈指数式的上升态势。据统计,1992至2002年间所发表的有关科学文化的论文数量占1980-2010年三十年间全部科学文化论文总数的32%;从内容上看,这一时期关于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方面的论文仍然占有相当的比例,但关于科学文化的理论研究的论文的比例逐渐增多,学界对于科学文化的内涵和特征的理解也从知识层面进到了科学思维层面,并开始关注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和融合问题。

第三次研究热:2003年至今

继90年代中后期出现科学文化研究热之后,国内研究持续升温,至2003年出现峰值,形成了第三次研究热潮。之后论文成果数量有所下降,但在2007年前后又开始上升,并很快恢复到了2003年的水平,至此基本稳定下来。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一是新世纪之交,随着中国成功加入WTO和经济的全球化,国内外学术交流更加频繁和深入,这一时期西方80年代兴起的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科学技术学(STS)以及科学实践哲学等有关的科学文化论方面的论著大批引进和译介,为国内科学文化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二是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导思想和2006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文化生产力”、“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创造力”等概念,对于国内科学文化研究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例如,2003年就由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士和著名理论家郑必坚教授共同倡导发起了“中国科学家人文论坛”(后改为“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开讲,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文化研究的发展。据统计,2003年国内发表的有关科学文化的论文为91篇,比上个世纪整个80年代发表的这方面的论文总和还要多,另外出版学术著作8部。2003至2010年间有关科学文化方面的论文占1980-2010年所发表的科学文化论文总数的比例高达60%,国内科学文化研究的发展进入成熟期。

总的来说,新世纪以来,国内科学文化研究进入发展稳定期,产生了丰硕成果,研究者队伍也形成了相当的规模。从内容上看,这一时期关于科学文化素质的讨论已不占主流,研究的重点转向了对科学与人文的关系的讨论,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占这一时期科学文化研究总篇数的1/2(50%)。另外,研究主题还包括科学文化的内涵、结构、特征以及科学文化的价值和功能、中国科学发展的历史文化缺陷等。

总之,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关于科学文化的研究总体上呈上升态势。下面我们根据上述分析,将1980年至2010年三十一年分为1980-1991、1992-2002以及2003-2010三个时期,挂一漏万对学界关于科学文化研究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评述。

二、基本观点评述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文化本质上是指人类一定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一是指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或规范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在内的文化;二是指“大文化”概念,即精神文化,包括文学、艺术、教育、科学、哲学、宗教等在内,科学本身是一种文化。狭义的文化,是指“小文化”概念,主要包括文学、艺术两种形式,但不包括教育和科学,是一种与科学相对立的人文文化。科学文化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科学文化,即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在内的、对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那种文化,是人类亚文化的一部分;狭义的科学文化,即被称为自然科学的那种文化,与人文学科或人文文化对应且对立,代表了人类的理论理性。英国学者斯诺关于科学和人文“两种文化”的概念即是此义。一般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区别在于,科学文化是人类生活方式的理想化和理性化表达,具有人类性或世界性等;而人文文化是一种以情感为核心的文化,具有历史性、阶级性和民族性和价值负载等。

基于以上两种科学文化概念,学界关于科学文化的研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路向:其一,从文化的观点来看待科学,科学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形式、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讨论科学本身的文化蕴涵或文化精神;其二,把科学放到文化的背景中去考察,揭示它同整个文化、文化的其余诸形态结成的相互关系。②李醒民:《论科学文化及其特性》,《科学文化评论》,2007年第4期。②王荣江:《国内科学文化研究二十年(1990-2009)述评》,《自然辩证法通讯》,2011年第1期。以上两种理解在国内外文献中经常混用,难以区分开来,故统称为“科学文化研究”,本文即采用两种含义。

(一)关于科学文化的内涵和特征的认识

改革开放30年来,研究者对于科学文化基本内涵的理解,经历了从强调科学知识层面进到科学思维,再到强调科学精神的转变,逐步揭示了科学文化的本质及多层次结构。

1.科学文化即是作为文化而存在的科学,科学知识是科学文化的基础和核心

1980至1991年间,国内学界关于科学文化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对如何认识和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科学文化水平和科学文化教育的讨论上,成果数量不多,纯理论研究更少。这一时期人们对于“科学文化”概念主要从狭义方面来理解,即自然科学本身作为一种文化而存在。代表性作者有纪树立、李汉林、张道民、马来平、韩民青等。关于科学文化的内涵和特征,纪树立指出:科学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本质上是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逻辑化和理性化”,“它所特有的高度理性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末有的精神力量和物质利益,重新塑造了人类生活的世界,决定性地影响了人类的历史进程。”③纪树立:《科学的文化视角》,《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8年第5期。在这里,高度理性和逻辑化是科学文化的最突出特征。张道民指出:“在科学与文化的关系中,从小文化的角度看,科学与文化是相互促进的并行关系;从大文化的角度看,科学就包括在文化之中,它们是局部与整体协调发展的包含关系。”④张道民:《科学文化·改革·民主》,《齐鲁学刊》,1989年第4期。关于科学对文化的影响作用,李汉林指出,文化系统分为器物、制度、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四个层次。科学系统的影响作用于文化系统,首先作出社会互动反映的是文化的器物层次,其次才是制度层次和行为规范层次。“当文化的行为规范与价值观念层次也随之发生变化的时候,文化变迁的社会过程也就发生了。”⑤李汉林:《论科学与文化的社会互动》,《自然辩证法通讯》,1987年第1期。与上述对科学文化的理解相对应,这一时期学者对于国民或公民“科学文化水平”的理解主要指称科学技术知识水平,认为科学技术知识是科学文化的基础,也是科学文化的核心。

2.科学文化是一种具有复杂的结构层次的系统,科学思维是科学文化的核心

1992年至2002年间,国内科学文化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既开展了一些调查工作,如对公众、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的调查等,又有一些纯理论研究;研究方法上,既有宏观研究,也有个案研究和微观分析;在视角上,有哲学、社会学和史学等理论视角;研究主题从对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讨论,拓展到围绕科学文化的内涵、结构和功能、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典型国家的科学文化特点及其与社会变革的互动关系等主题。主要代表性作者有丘亮辉、赵红州、王荣江、孟建伟、张钢、马来平、周昌忠等。

归纳起来,这一时期学界关于科学文化的内涵和特征的讨论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科学文化的文化形态是多元的。丘亮辉认为,从文化形态上看,科学文化不限于西方近代科学,而是包含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多种的科学形态。“东方科学文化善综合,西方科学文化重分析,两者产生不同的科学知识体系,相生相成,互补共荣,构成人类共同的科学文化。”①丘亮辉:《科学文化的发展(论纲)》,《哲学动态》,1995年第6期。换言之,科学文化一方面是多元的,具有地域性或民族性特征;另一方面,多形态的科学文化之间又是互补共荣的,具有世界性和共享性特征。黎德扬指出:“科学技术文化是人类心智外化于自然,在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上的认知和创造”②黎德扬:《略论文化及科学技术文化》,《江汉论坛》,1997年第12期。,具有自然性、理性、人类性、整体性以及社会生产力等特性。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西方近代科学文化作为科学文化的唯一形态。其次,科学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历史上,科学文化是伴随近代科学的产生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具有抽象性、可检验性和高度理性等特征。赵红州指出:“科学文化是现代社会形成的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世界性文化,这是人类文化进化的高级阶段”③赵红州:《论科学文化及其决策功能》,《中国软科学》,1995年第12):11-16期。,理性、人类性、创新性和文化的生态性是其基本特征。科学文化之作为文化的高级形态,就在于发展科学文化,“有利于使整个社会及其各项体制更加务实、理性和高效,从而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④孟建伟:《关于科学的文化地位问题》,《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年第5期。再次,科学文化是有结构的。王荣江指出,科学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包括知识、思维和价值三方面内容,它“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知识体系、理性思维和价值规范的总和。”⑤王荣江:《对科学的文化认识》,《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其中,科学知识是基础,科学思维是科学文化的核心。⑥丘亮辉:《科学文化的发展(论纲)》,《哲学动态》,1995年第6期。这是就科学的精神文化层面而言的。科学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既有物质文化,也有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王忠武指出,广义上,科学文化包括物质、规范、精神三个基本层次⑦王忠武:《对当代科学文化特征的系统分析》,《科学管理研究》,1999年第4期。。其中,物质文化是科学文化的外层和硬件,由实验装备、信息处理技术、物质设施等构成;规范文化或制度文化是科学文化的软件部分,它包括伦理规范、法律规范、政策规范和组织规范等;精神文化主要由科学知识、思维方式和科学精神三大基本要素构成。最后,科学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周昌忠指出:“作为一个文化实体,西方科学以心智现象、语言现象、精神现象、社会现象和历史现象等多侧面的形象向我们展示其多质性。……这些不同侧面有机地构成西方科学文化的整体。”⑧周昌忠:《试论西方科学的文化精神》,《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在周昌忠看来,科学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仅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而且包括认知、语言、历史和心理等诸因素。张钢指出:“科学文化就是对在科学知识、科学活动和科学体制中已经形成的东西(即价值观念)进行培育,……是科学自足演化过程中向外自主的‘心理’述说”⑨张钢:《论科学文化的效率观》,《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第8期。。质言之,科学文化不是外在于科学的文化环境,也不是单一的文化,而是蕴含在科学知识、活动和体制中的价值观念,是“真理、效率和批判的有机统一”。

3.科学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一种制度性的学术规范

进入新世纪,国内科学文化研究进入发展稳定时期,研究者队伍不断壮大,形成了一定规模,学界对科学文化概念的内涵、特征的揭示更加全面和深入,对科学文化的认识从自然科学扩展到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文化系统,揭示了科学文化的社会本质和人文蕴含。这一时期代表性作者有孟建伟、李醒民、段治文、郝刘祥、郭金彬、杨怀中、洪晓楠、袁江洋、曹文彪等。首先,科学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制度性学术规范。李醒民指出:狭义上,科学文化“就是指科学共同体成员关于如何从事相应研究活动的共同信念或观念。”①李醒民:《论科学文化及其特性》,《科学文化评论》,2007年第4期。郝刘祥更明确地指出:“科学文化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价值理念及其制度化表达。”②郝刘祥:《科学文化的逻辑内涵、历史演变与社会扩张》,《科学文化评论》,2010年第5期。从科学文化的起源上看,科学文化形成于近代科学制度化的进程中,它先是作为科学家群体的一种群体文化而出现,继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传播到整个社会乃至世界并对之发生重要影响。正如张培福所指出的:“科学建制的完善有助于科学文化的形成与传播,科学文化的繁荣有助于科学建制的社会认可。”③张培富:《从中国科学建制到中国科学文化》,《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总之,科学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制度性学术规范。近代科学产生之时,亦即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文化产生之时。其次,在科学文化中,占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是科学精神。孟建伟指出:科学文化应当包括科学的制度、行为、成果和价值观这四个层面,其中,科学的精神、理念、理想和价值观是科学文化之“魂”,而技术的、实证的、数学的或逻辑的东西是科学文化之“体”。科学的制度、行为和成果都渗透着科学的精神、理念、理想和价值观。④孟建伟:《论科学文化》,《中国科学基金》,2009年第2期。换言之,科学文化是理论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而科学精神、科学理念和价值观是科学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在科学文化中,占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是科学精神。一定的科学精神孕育、产生了一定的科学文化,一定的科学文化又反过来培育、强化着一定的科学精神。”⑤杨怀中:《中国科学文化的缺陷及当代建构》,《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第2期。总之,科学文化以科学的价值观、制度、行为规范和科学成果等为内涵,而科学精神、科学理念和价值观是科学文化的核心。最后,科学文化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文化系统,是现代社会的主体文化。科学文化作为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国际性文化或世界性文化,已然成为人类知识总和中的主要成份和现代文明的主体文化。潘正祥、李宇征指出:“当代的科学文化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文化系统”,科学文化“是当今世界先进文化的基础与主体”⑥潘正祥、李宇征:《科学文化的历史地位与现实张力》,《学术界》,2004年第1期。。

综上所见,科学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具有复杂的结构,是现代社会的主体文化,理性、地域性、世界性、系统整体性、制度化和价值蕴含是其基本特征;科学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有着与一般文化不同的特征,它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文化生态环境的支持。

(二)关于科学文化的功能的认识

改革开放30年来,学者对于科学文化的巨大社会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化,从主要强调科学技术知识的功能进到强调科学精神的价值和力量。

1.科学文化知识具有巨大的社会功能

在改革开放之初的80年代,学者们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文化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巨大社会功能,同时也认识到近代科学文化作用的局限性。主要论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科学文化知识具有巨大的物质文明功能。程伟戎指出:“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是现代生产力的基础,手段,内容,标志。因此,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手段,内容,标志。…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⑦程伟戎:《试论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特点》,《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86年第1期。。质言之,世界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具有极端的重要性,掌握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是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其次,科学文化知识具有重要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功能。科学技术知识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不但是人类改造自然、争得自由的一种武器,而且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形式的变革起着巨大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提高全民科学文化水平,“既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又是全面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和条件。”⑧王驰:《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第三,科学文化知识还是实现人的价值的重要手段。“现代科学技术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和知识体系,正在对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素质,包括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伦理道德、文化形式以及理论思维等产生着深刻的影响”①张道民:《科学文化·改革·民主》,《齐鲁学刊》,1989年第4期。。人的价值在于贡献或奉献。掌握科学文化知识,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培养道德情操、提高干部的素质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使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得以实现。最后,科学文化的社会功能具有历史局限性。李约瑟首先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科学的物质力量增长的同时,却引起了精神方面的危机。”②李约瑟:《科学——文化的象征》,《世界科学》,1980年第4期。韩民青指出:近代科学的历史作用在于,一方面它推翻了宗教文化的统治,建立了理性的新文化,并为新文化的崛起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另一方面,它壮大了客体文化而减弱了主体文化。③韩民青:《论科学文化的历史作用及其局限》,《齐鲁学刊》,1990年第6期。换言之,科学或科学文化是一柄双刃剑,人们运用它,应该做到趋利避害。

2.科学文化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它的人文价值

爱因斯坦说,科学与人类事务以两种方式相关联:一方面与文化的物质层面有关,即物质价值;另一方面与文化的人文方面有关,即精神价值。科学及其衍生的技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和文化力量,在人类文化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同改革开放之初学者主要强调科学文化知识的物质价值不同,90年代以来,人们更多地强调了科学思维的力量和科学文化的精神功能和人文价值。

孟建伟指出,科学至少具有四种人文价值或文化价值,亦即具有思想价值、智力价值、精神价值和审美价值。就人文意义而言,科学的人文价值可以同艺术相提并论;科学作为一种高层文化,又具有其他文化所不能取代的特殊文化功能。④孟建伟:《论科学的人文价值》,《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年第8期。侯青云指出,科学文化是现代文化的灵魂和内核,它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集中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其一,科学文化是引导人们创新求实、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其二,科学文化是建立现代社会的价值导向(价值性);其三,科学文化是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知识源泉(基础性);其四,科学文化是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演进的推进器(世界性)⑤侯青云:《推进科学文化》,《科学对社会的影响》,1999年第4期。。以上四方面分别体现了科学文化的理性、价值性、基础性和世界性等特征。

3.科学文化本身具有更本原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科学文化是先进文化的基石。杨怀中指出:“科学文化所蕴涵的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进文化的基石。”⑥杨怀中:《中国科学文化的缺陷及当代建构》,《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第2期。作为一个社会亚文化系统,近代以降,科学文化代表了迄今为止人类创造的最为先进的文化,是人类最宝贵的文化成果。敬采云指出:“就一个国家而言,科学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⑦敬采云:《论科学文化和国家软实力的关系》,《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1)科学文化作为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先进文化,是以民族精神为核心的社会主流文化;(2)科学文化是社会的基本文化形态,因而形成了对国家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科技体制及其不断改革发展的强大支撑;(3)科学文化还是对人类与自然、环境、社会的发展理念和发展动力的强大支撑。其次,科学文化更本原的意义和价值在于科学方法。李醒民指出:“作为知识、思想、方法和精神综合体的文化形态的科学,更具有本原的价值和意义,它超越了功利主义,这才是科学的真正的文化力量之所在。”在科学文化中,科学方法是科学的精髓和核心价值。它不仅是科学探索的工具,而且也具有某种程度的普适性,使科学的文化功能藉以得到充分的展示。⑧李醒民:《科学是一种文化形态和文化力量》,《民主与科学》,2005年第3期。

(三)关于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关系的认识

学界关于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的讨论,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从狭义上,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是人类文化整体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既相互对立,又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自90年代中期至新世纪之初,讨论的主题是两种文化的冲突和融合问题。关于两种文化的融合的途径,可谓是见仁见智。常立农认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对立的焦点在于两者倡导的价值观念不同,技术文化可以作为促进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桥梁①常立农:《技术实践与两种文化》,《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年第2期。;孟建伟认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应当汇合于一种共同的精神——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不仅仅是“文人精神”或“人文科学的精神”,而且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②孟建伟:《探寻科学与人文文化的汇合点》,《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年第2期。;冉凡认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在于突破彼此隔绝的心理防线,文化心理塑造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实现融合的关键③冉凡:《科学的所罗门宫与人类精神伊甸乐园的走失—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矛盾》,《求是学刊》,1996年第2期。;成思危指出,促进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一是要自觉地学习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二是要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培养跨学科研究人才。④成思危:《试论科学的融合》,《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年第1期。

进入新世纪,学者研究的重心转向了对二者的互动关系的探讨。关于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区别,李醒民指出,“就知识与价值的矛盾关系看,科学文化是以运用知识为目的的功利主义文化,人文文化以关怀价值为主要目的的非功利性文化。”(同前)曹文彪指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基本区别在于,科学具有突出的工具性及价值相关性,而人文则表现出鲜明的目的性和价值直接性。⑤曹文彪:《科学与人文—关于两种文化之差异的考察(上)》,《文化艺术研究》,2008年第1期。关于二者之间的一致性,姜相志、魏伟指出:科学和人文作为人类的两种精神的表征,科学精神不仅求真,而且求善;人文精神不仅求善,而且往往与求真密切相关。二者在追求真理,要求客观、公正、诚实、美好的基本精神上具有高度一致性。⑥姜相志、魏伟:《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二维关系》,《学术交流》,2006年第10期。柳礼泉、张红明指出,科学文化体现的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精神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同艺术精神、道德精神等其他文化精神不仅在追求真善美的最高境界上是相通的,而且不可分割地融合在一起。⑦柳礼泉、张红明:《科学文化与伦理文化融合的辩证思考》,《天府新论》,2009年第2期。

关于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互动关系,杨叔子从共时性上指出:一方面,人文文化对科学文化有四大作用:引导方向,提供精神动力,开辟原创性源泉,并为科学文化的应用与发展搭建深广舞台。另一方面,科学文化对人文文化也有四大作用:奠定基础,提供加工素材,保证道路正确,为人文的表现与发展提供犀利武器。总之,“人文为科学导向,科学为人文奠基;善为真导向,真为善奠基”⑧杨叔子:《时代的必然趋势: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第8期。。蒋美仕、杨骏从历时性上指出,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二维关系从古代到现代是动态变化的,它们之间的关系经历了古代的原始融合关系——近代的矛盾分立和冲突——现代的交叉汇流的演变。⑨蒋美仕、杨骏:《历时与共时: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互动关系的二维视角》,《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1期。

(四)关于中国科学发展的历史文化缺陷的讨论

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国内关于中国科学文化特征的讨论比较少,进入90年代中期以来,有关中国科学发展的文化特征的讨论逐渐增多。尤其是关于中国与诺贝尔科学奖的讨论,必然涉及到中国科学发展的制度和文化环境问题。首先,关于中国传统社会有无科学和中国文化是否具有科学形态的讨论。按照李约瑟的理解,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过程来看,直到15世纪末,东方人和西方人大体一样,都企图解决同样性质的问题。因而,中国古代科学文化与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科学文化具有相同性,本质上属于一种共同文化。关于中国文化是否具有科学形态,多数人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也有少数专家学者给出了否定的回答。其次,关于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文化缺陷的讨论。詹于虹、段治文把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文化历史缺陷归结为如下四点:(1)近代中国科学的发展的分散性、民间性和盲目性,严重限制了近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2)科学发展与社会相脱节的状况严重,具体表现为科学家对于社会事业其认识不足,科学与教育相脱节;(3)科学发展与实际相脱节,科学不能为社会服务,科学本土化严重不足;(4)思想界唯科学主义限制着科学的健康发展,导致重“术”不重“学”,以致理论科学不发达。○10詹于虹、段治文:《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历史文化缺陷》,《江汉论坛》,2004年第8期。段治文从思想文化史角度分析指出,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观经历了“人民科学观”、政治化科学观以及理性化科学观三种形态的历史转换。再次,关于当代中国科学发展的文化缺陷,曹效业①曹效业:《中国科学文化的缺陷与科学精神的失落》,《科学对社会的影响》,1999年第2期。、把当代中国科学文化的缺陷归结为如下三点:(1)学文化远未能成为大众的文化,未能深深植根于民族的文化之中;(2)科学理性弘扬与科学事业发展并不同步,科学精神失落,广大民众缺乏科学素养。科技专家和大学教授的角色被扭曲;(3)中国科学界甘为附庸,缺少独立性。郝刘祥认为,在中国,实用主义高度发达,“真理”一词在中国的主流文化中几乎没有地位;中国的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中的行为规范与科学规范是完全抵触的,以上两点是中国良好的科学文化没有形成的根源。②郝刘祥:《科学文化的逻辑内涵、历史演变与社会扩张》,《科学文化评论》,2010年第5期。

总之,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文化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显著的发展,但社会文化结构中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的匹配尚不合理,中国目前还“没有形成一种普遍的、以科学利益为最高原则、以学术标准为根本基础的科学文化”③饶毅:《中国为何缺席重要科学领域?——2003年诺贝尔奖引起的思考》,《科学中国人》,2003年第1期。,因此,中国的科学文化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当然,国内学界有关研究主题的讨论并不限于上述几方面的内容,以上讨论也仅是对国内中文期刊所载论文进行概括和分析的结果,没有考虑已有的著作成果,但仍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国内科学文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的重要表征。

三、结论、问题和研究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界关于科学文化的研究经历了上个世纪80年代的研究起步期、90年代快速增长期和新世纪发展稳定期三个阶段,经过前后三十余年的发展,研究者的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成果丰硕。按篇名进行“精确”查询,1980至2010年间关于科学文化的研究论文共有1148篇,2003至2010年间发表论文691篇,占全部论文的60%。从研究内容和主题上看,学界对于科学文化的内涵、特征和功能等的理解经历了从狭义到广义、从宏观研究到微观分析、从科学知识层面进到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层面、从自然科学扩展到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演变,逐步揭示了科学文化的多层次结构和功能特征,揭示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深刻内涵。

总的来看,目前国内科学文化研究已形成规模,原来以科学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哲学、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开始实现了向文化的集体转向,同时一些科技专家、人文学者以及科学管理的官员等也加入研究者队伍中来。国内科学文化研究的这一状况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内科技体制和社会政治文化环境改革需求。由于研究者队伍身份复杂,国内学界对于科学文化的研究是相当宽泛而模糊的。它既可指对“科学文化的研究”,也可指对“科学的文化研究”,有时候“科学文化”一词与“科学传播”和“科学普及”相混淆,有将科学泛化为一般文化的倾向。我们认为,科学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科学文化又有着与一般文化和科学不同的特征,它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文化生态环境的支持。为了改变国内科学文化研究比较混乱的状况,有专家学者试图从学科建设方面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以规范学界研究和确保对科学的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如洪晓楠④洪晓楠:《论科学文化哲学》,《文化学刊》,2009年第4期。出版著作有《科学文化哲学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2004)、《科学文化哲学的前沿探索》(人民出版社2008)以及《哲学的文化转向》(人民出版社2009)等。提出要在中国建立“科学文化哲学”的建议,陈文勇提出“科学文化论”⑤陈文勇:《科学文化论及其意义》,《科学学研究》,2011年第2期。的建议以及孟建伟提出建立“科学文化学”的设想等⑥孟建伟:《科学文化学:探寻科学的文化本性》,《自然辩证法通讯》,2008年第6期。。从研究主题上看,以下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扩展和深化。一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文化理论研究;二是关于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发展(理论和实践)研究,具体包括中国科学文化的内涵与载体、基本特征、当代中国科学文化与政治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阻碍中国科学文化创新的关键因素以及中国特色的科学文化理论建构等。

[责任编辑:杨晓伟]

B2

A

1003-8353(2014)06-0042-08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招标课题“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1JZD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马佰莲(1965-),女,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人文科学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谁远谁近?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