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琛晖
在中外一些学者心中,家校协作本身是一个伪命题。学校向来把学生从他们“天然”的家庭那儿抢夺过来,乘势把社会“一般性”需求强加于学生,塑造出一批批适应工业化生产的人。而他们的父母则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教育,对学校有着不切实际的“奢望”。在“怎样使学生受良好的教育”这一议题上,学校和家庭都应该反思并持续学习,以重新达成合作默契。
我们设想这样一种开放环境,在这个学习空间中,学生个性的保留与社会需求的满足达到了最佳平衡,学生的真实学习轨迹被一步步保留。科技发展让这一切成为可能,在每一个学习起点,家庭、学校和学生已经参与了准备过程,让教学按照学生的学习速度进行,给予整个学习过程更频繁、实时的反馈,然后把数据提供给家庭、学校和学生个体,供他们随时取得并使用。大数据是把所有人的数据集中起来,使得分析结果能为个人所用。而“小数据”的思路则相反,是把个人的分析数据集中起来为个人所用。工作在教育第一线上的教师个人利用新技术集结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学生所贡献出的“小数据”将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最实际的影响。
● “学习”齐心
我们有一个可以对学习进行管理的“柜子”(Papa应用),以iPad作为个人终端,使用以图片、语音记录为主的Papa软件“高互动、及时反馈”等特性,教师能够在Papa中通过学习日志有意识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进行基于学习者个体的发展性评价。Papa语音社区工具嵌入学习过程中,如一个无形的“学习柜子”,把原本无序或不易于学习者理解的知识结构、互动连通、个体探究等问题,通过教师的逐步引导,加深了直观体验与理解。
技术便利保障家长知情、参与权的同时,有效建立了家校同盟,把教师的理念传递到家庭,把家长的能量传递到班级。Papa教师账号内的学习主题不仅展示了学生的学习动向,更为家庭学习提供了导航。家长也通过平台参与到学习的最核心部分,建言献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足能通过平台数据及时反映出来,教师再进行针对性地补充辅导;同时利用直观数据与家长进行沟通,协商可实施的改进策略,帮助后者在校外及时关注。通过这样的交流合作,教师、家长和学生自身,都能对学习情况有更充分的理解,为下一步学习做出更自信的谋划。
黄琦佳同学回忆到,建立了自己的Papa小电台后,列表里她能加很多朋友,不仅能加现在班级里的朋友,也能加以前幼儿园里的老朋友。他们可以互相学习,可以分享自己在课堂里的知识,还可以分享课外学到的知识,更可以分享小朋友周末在家的活动。爸爸妈妈能够清晰地了解她的学习动向,参与她的学习活动。她还能及时地跟教师在Papa上说话互动,教师能帮助她纠正错误。也觉得自己的小电台很有趣,助她完成了周计划和复述课文故事,更重要的是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这样她就特别想学习更多的新知识。
我们甚至瞄准了学习者的元认知与情感领域的激发。凭借与家庭的合作,我们让学习者感受到通过管理作业,规划学习任务并实施行动,每个学习者都能呈现他独特的“学习触角”至更大更丰富的世界。
夏果同学说,他的小电台坚持每天分享一篇课外阅读好文章,每周再发一份智慧分享单梳理本周知识,学习变得有规律了,看得见自己的进步。更重要的是,他尝试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用语言或绘画表达出来。读到《太阳落山了》这首诗,他立刻把温馨又幸福的家用绘画的方式来描述,发在Papa里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与模仿,这使得他对学习更有满足感。
● “评价”合力
我们相信有意义学习的发生,不需要来自外部的奖励。如果学生认为完成某个学习任务会帮助他们达成某个个人目标 ——如学会他们想要掌握的一门技能,使他们在朋友和家人心目中的形象更优秀,或者让他们找到满足感,那么,他们便更有可能主动参与学习。这些目标并不会替代教学目标,但却能通过要求学生补充说明学习对个人是多么重要来强化教学目标,实现学校与家庭的连通。
我们关注学习的“自主性”,重视学习者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在与课程目标有效对接的前提下,主要由学习者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教师在各环节中给予指导,同时家庭支持亦不可或缺。家校协作时刻为学习迁移创造机会,促进学习者将他们所学的东西应用到真实的生活情境当中。我们前置评价标准,促进理解。自我与家长评价,形成对质量的敏感,从“对”学习评价,到“为”学习评价,用“评价”来促进学习。当问题出现了,而伙伴们却可以在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就像“寒假Papa自主学习行动”提示到的:小触角们连通学堂与居所,随时随地发现并记录学习与生活的亮点,做自己学习的主人;小触角们善用学具,在爸爸妈妈、教师、伙伴的共勉下,做好时间管理;小触角们保证准确的朗读,为听者带来舒畅愉悦;小触角们邀请长辈或亲属作为广播台的顾问,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小触角们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鼓励同伴,与同伴共进步。打开一个学生的Papa,你就能看到他的记录,读书、交往、运动……用技术记录一段经历,我们仿佛推开了一扇门,看到里面的学生学着承担自己学习的责任。或者来自生活更真实的反馈——
张书画的妈妈在Papa中评价道:“张书画表现一级棒,妈妈给五星。放假第一天,我就和书画共同制订了寒假作息时间表与学习计划表,这些天,书画就是按照计划表来生活和学习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多姿多彩!加油,宝贝!妈妈和老师都关注着你哦!”
● “资源”融通
从前,传授知识的似乎永远是老师。可是如今,各行各业都有出色的人,都有精彩的事。对学生而言身边的人更亲近,身边的事更易懂。老师游走于“管”与“不管”之间,“管”是为了让家长们更好地将能量传递到班级,“不管”是为了留更多的空间让家长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向更广阔天空的门。
用爱网聚人的力量。班级里的牙医爸爸,把牙具图片上传到学校学习平台上,还搜集了很多保护牙齿生活小常识。告诉学生们早晚饭后要刷牙,刷牙的正确姿势,以保护牙齿,很多学生喜欢他上传的课程,他也从线上走进了课堂。利用实验小学的在线课堂,家长也成了课程的开发者和使用者。源于共同的使命与目标,老师与家长结成最有力的同盟,打造班级、家庭、学校立体化发展空间,老师凝聚这股力量,让这股力量推动学生“自主”成长。
为课堂注入新空气。高效运用家长资源,使班级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使学生们收益更多。在班级中,家长义工们充当了很多角色,学生们运动赛场上的拉拉队、社会实践活动的摄影师……老师们打开了课堂的大门,拉近了学校和家庭的距离,让学生沐浴新鲜的空气。而有益的家长评价,更是课堂的有效延展,促使学生从一个被评价者转换成一名自动效能者。
“每个学生的学习经验都不可复制”,这是家校矛盾的焦点,更是家校协作的融合点。知识在进化,实验小学着力于学习的自主与智慧的共建。学生、家庭、学校,以个体为起点,创建知识网络并将相关节点形成有效连接。发现每一个学生,技术“使能”学习,让不可能渐渐成为可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