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思考

2014-10-11 23:22赵冰璇
中国经贸 2014年3期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必要性特点

赵冰璇

【摘要】随着国家各项法律及相关政策的出台,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得以不断的完善,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同于企业,其具有自身的特点,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控制具有其社会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有效的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意识,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及时的发现并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从而使控制目标得到实现。本文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进行了概述,同时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特点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必要性;特点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概述

行政事业单位为了实现运行的有效性和效率性,使其更好的改造公共受托责任,避免滥用职权、舞弊、浪费等行为发生,因此建立的控制流程、机制和制度体系,这一制度主要对政府部门决策者、执行层、监督层和全体工作人员进行祚,从而实现政府部门控制目标的过程。通常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以各级行政事业单位为一个整体,同时对其总体上进行内部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更注重于各个部门及下属单位之间本身,其将内部控制任务进行有效的分解,从而使其对各个类型和业务的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都起到了应有的效果。同时内部控制制度需要每个单位在《规范》的指导下进行制度和细则的制定,使其内部控制制度更适用于本单位的特点,从而使其由单位领导负责,而全体人员进行共同实施,通过一系列制度和相关措施和程序的实施,从而实现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具有较好的全面性、适用性和可行性。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在各项业务活动中,为了有效的保证其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需要通过内部控制来进行实现,而且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也可以有效的保证信息的正确和可靠性,使行政事业单位可以有效的实现自我调整和约束,确保经营方针的正确性,而且还要使其得到具体的执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即是为了有效的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安全和资金的合理使用及使用效率,有效的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所以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可以划分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价、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和监控等五大要素。因此,事业单位都会在内部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适应单位自身发展的需要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员工不仅起到激励的效果,同时也使之受到一定的约束,使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目标的引导下,得以健康、有序的发展。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内部控制具有其必要性,大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部控制的实施,更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廉政建设,可以有效的防止腐败。现象,使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目标引导下,有效的杜绝腐败的发生,使单位各项活动都有可以遵守的规定,使单位内部工作人员可以廉洁自律,因此,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实施,可以使腐败行为从源头上和制度上得到了有效的治理。

2.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内部控制的实施,有效的保证了单位会计信息的质量,保证了单位资产的安全。因为通过内部控制所采取的各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监督手段,可以有效的杜绝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发生,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避免单位的财产和特效发生丢失和损坏的情况。

3.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使政府更便利实现宏观管理和控制,有效的提高管理效率,使行政事业单位可以进行自我约束。通过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可以有效的发挥各职能部门的监管和考核功能,有利于事业单位内部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特点

1.内部控制范围广。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所涉及的范围牵扯到单位的方方面面,在事业单位的多项经济活动中都通过内部控制来对其进行控制,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内容中还包括其附属各单位及单位本身的财务工作。由于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参照企业的内部控制来进行的,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很容易将行政事业单位非经常性的财务活动的控制忽视,所以在执行过程中要多加注意,同时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较为复杂,所以在实施过程中要做到计划性和有序性。

2.财务核算体系复杂。行政事业单位属于公益性组织,而当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也开始向经营型转变,而且在其内部还存在着不同性质的科研和服务性的经济实体,这就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核算内容较为复杂,核算体系较为庞大,而这些也是内部控制的一部分。

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侧重点与企业不同。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性质不同,所以其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企业实施内部控制是为了实现高额的利润,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其内部控制的目标,而行政事业单位属于公益性的服务性组织,所以其最终目标是为了更好的为社会提供服务,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所以两者在控制点上存着根本的区别。

4.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重视程度低。由于与企业所追求的控制目标不一样,所以对于内部控制最终目标的实现所产生的影响力不同,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视度也没有像企业一样将其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因为社会影响力的高低不会这行政事业单位带来生存和发展的危机,所以相对于企业来讲,其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较低。

四、结束语

社会的快速发展,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也不断的得以定却存在着,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所以需要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再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不同类型来制定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具体细则,从而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及时的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的加以改进,从而使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得以加强,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

【摘要】标准化工作是企业实行科学管理和现代化管理的基础,是企业组织生产的重要手段。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企业要想在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加强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工作。笔者就当前企业标准管理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标准化管理建议。以此提高企业标准化管理水平,强化企业间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标准化;管理;企业

当前,随着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员工人数越来越多,工作流程也越来越复杂。在这样的情况下,采用标准化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可以规范企业运行方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员工素质,进而提高企业效益。

一、加强企业标准化管理是提高竞争力的重要表现

1.企业标准化是企业科学管理的基础

企业标准是对企业范围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许多企业在管理、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管理上也不尽完善,最根本的就是管理不规范,甚至在管理制度上无标准可言。为改变这种状态,企业利用标准化这条法规进行管理,才是逐步改变传统管理模式的起步点,是因应市场竞争而在管理战略上的重大转变,更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2.企业标准化是制度化的最高形式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是画圆的工具,矩是画方的工具,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没有规和矩,就很难画好方和圆,要想画出合乎要求的方和圆,就要有矩和规的帮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的加剧,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管理系统的体系化、制度化、规范化,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大程度上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使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占据有力的市场竞争力的地位。在企业中,标准化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开展企业标准化,对于合理发展,保证各部门的协调合作,加强企业管理工作,提高经济效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标准化管理是维护企业利益的的需要

标准是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中扬己之长、克己之短的有效技术手段,是国际贸易中激烈竞争的“技术壁垒”。没有标准,或标准出现偏差,或有标准但不严格执行,不仅会使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会影响到我国产品的声誉、影响到国家的国际形象。因此,企业标准化管理也是企业组织生产,提供服务的基础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是实现科学管理的保障、是企业应对技术壁垒、扩大贸易的利器。总而言之,标准化管理是企业的基础所在,也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加速器。

二、加强企业标准化管理才能推进企业管理创一流

1.不断建立企业标准管理新机制

首先,建立以人为本新型管理机制。以人为本管理是建立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来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其核心是对企业中的人应当视为人本身来看待,而不是将他们看作一种生产要素。因此,企业管理者应及时看到员工的长处,发挥他们的优势,在工作中让他们看到工作价值和人生价值,努力提高员工工作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才能使企业发展不断迸发出生机和活力。其次,不断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从知识结构、管理水平等方面不断提升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培育出作风过硬、技术全面的优秀团队。从而不断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用优厚待遇留住人才,同时还要建立健全激发专业技术人,员科技公关、技术创新的各项新机制。第三,完善有效激励机制,构建和谐企业。激励机制是通过对人的行为动机的研究来设计激励政策,引导人的行为的一种管理机制。激励机制也可以说是企业创新的动力机制,即能够推动企业创新,实现优质、高效运行并为达到预定目标提供激励的一种机制。在一个团结、和谐的组织中,拥有融洽的人际关系,无疑对保持和提高员工的积极性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要根据知识员工的特点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企业应通过职业生涯管理,为知识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阶梯。

2.推行标准化管理关键在于落实

“管理落地”是指把管理理念、管理理论变成可以直接发挥作用,并影响公司行为、员工行为和公司业绩的整个过程。是制度化的最高形式,是能够把企业生产全过程的各个要素和环节组织起来,使各项工作活动达到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的有效工作方法。企业是非常实际的一个实体,不管领导人有多么的伟大愿景,也不管有多么出色的战略构想,如果不能脚踏实地的步步为赢,一切将成为笑柄或梦幻泡影。因此,企业管理者在制定企业长短期规划思路一定要符合企业现状的发展趋势,过多的改变企业规划对于企业的稳定发展是个严峻的考验。

3.企业要勇于对标准进行创造和更新

首先,我们要通过正规的渠道收集与本企业标准体系有关的法律、法规文件,各种现行有效的目录、标准文本、图书资料、杂志,并对所有文献资料进行科学地管理,保证标准的时效性,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高效的服务。其次,企业在繁复的标准化进程中应充分挖掘标准化的核心素质能力。可见,企业加强标准化工作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因此,我们必须把握形成企业统一力量的关键所在,核心就是要把握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

三、结束语

总之,我国企业集团多数正在经历重大改革阶段,面对这个世界纷繁复杂等境况,进一步提高超企业的管理水平的明智之举就是企业管理的标准化。因此,在管理工作中,我们要想取得成效,就必须积极推行标准化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管理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张晋秋.注重企业管理标准化建设[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1(6)

[2]付黎宏,俞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企改革[J].现代企业,2012,(03)

[3]林修凤,游栋明.强化公司治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J].现代企业, 2011,(04)

猜你喜欢
行政事业单位必要性特点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