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究

2014-10-11 04:00王凡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小组建设合作探究

王凡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成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参与的任务式学习活动。以学习目标和任务为导向,以合作探究为基本方式,讲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小组学习这一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并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本文仅就本人语文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心得作一小结,以期能对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和开展有所启迪。

关键词:合作探究 小组建设 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随着社会的发展,任何人、任何团体都无法离开他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不仅要求学生有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同时也要求学生具有整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以前陈旧的教学模式造就了一批高分低能的尖子生,除此之外还有一大部分学生照顾不到,成绩很差。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最大可能性地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呢?

在我校大刀阔斧地进行新课程改革初期,在不断地探索、摸索和前进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

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追求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课堂教学丰富多彩,不但有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有各种情真意切的体验,更要有关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上的包办,使得学生没有了学习兴趣,成为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效率低、效果不佳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其实就是形式主义在作怪。由于陈旧的教学观念,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以及缺乏对教育本质的探究,使小组合作学习很难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使形式的铺张远远超过了内容的承载。

自我校实施课改以来,从自身的教育感触,以及众多教师的示范课,观摩课后的交流中发现很多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小组学习形同虚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组学习目标不明确。

2.学习过程中分工不明确不具体。

3.合作学习时间过短,方式单一。

4.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受传统教育方式影响深。

5.课堂纪律难以保证。

这样的课堂和传统的教学没有什么两样,除了改变课桌的排列方式,给学生更多分散注意力的机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外,没有什么价值可言。

为什么使用小组学习,意义不必赘述。在这里我根据自己的体会说说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感受。

一、成绩均衡,男女搭配,性格互补,学科互补

我改变了传统的排座方式,小组间的位次不是随便乱排的,而是结合学生的总体成绩,按照优中差搭配,便学生间的互相帮扶。比如:1-6,2-5,3-4.这样一是保证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不存在总体成绩的差异;二是学生之间不下位,也可以互相学习。小组互帮互助的效果便不言而喻了。在组员搭配方面,男女搭配,性格互补,同时结合学生的学科成绩,注意优弱科的搭配,“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法适宜大多数情况。

小组成员固定好后,也需要不断地进行磨合,教师应细心观察,如发现不适合,及时进行协调,如果协调效果不佳,应该及时进行调位。

二、分工明确的组长负责制

在常规管理方面,实施组长负责制。每组两个负责人——学习组长,行政组长,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培养得力的学习小组长,承担组员作业检查的任务,并书写作业检查记录。课堂上,学习小组长负责学习任务的分工,并及时记录下小组成员的独到见解、组内有价值的问题。行政小组长负责组员的日常常规管理,如:纪律、卫生、服饰等。每日一评,一周一总,此举不但能让学生能够客观地看待他人的进步,激励后进生不断进步。经过一学期的实验,学生们对这种评价方式极为赞同,并且能够准确地选出进步最大、表现最好的同学。

三、及时公正的小组评价

我们的课堂力求评价多元化,有鼓励的,也有批评的,有语言,同样有掌声。有教师的评价,更多的还是来自于学生间的互相评价。通过评价,学生的自信心逐渐提高,小组凝聚力不断加强,课堂效益不断增强。

小组合作初期,教师评价会给学生一个很好的参考。教师评价基于教师对小组群体之间的观察、比较、甄别,偏重于对有效的小组合作模式和行为的肯定、褒扬。

教师还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如:“说说我自己”“大家评评我”“老师眼中的我”,通过客观的互评自评,让学生面对过去,面向未来,建立成长档案,形成一个动态评价体系,增强学生的发展动力。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应和其他学习尤其是独立学习有机的结合,在培养合作精神上又有自己的独立见解。真正的做到各抒己见,取长补短,集思广益。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小组建设合作探究
运用“小组合作”,打造高效课堂
生生合作之“小组建设”
高中英语教与学方式改变的探索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