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成因和转化策略

2014-10-11 13:16张振伟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闪光点数学教师学困生

张振伟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本,极力倡导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起主导作用。中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劳动后备军。但由于种种原因,每个学校、每个班都有不同程度的高中数学学困生。因此,要全面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必须重视这些学生的转化,并把这项长期、艰苦的工作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高中数学学困生,即高中数学学习上的后进生,是指那些在高中数学知识、能力、方法、技巧等要素及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开发,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比例相应地增多,特别是在高中大面积扩招的今天尤为突出。在提倡素质教育,重视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高中新课程改革即将全面铺开的今天,高中数学学困生已日渐成为制约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一线高中数学教师应当更新观念,重视学困生,研究学困生,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学困生。只有这样,我们的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才会落在实处,也才能提高高中数学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一、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一)高中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学生本身

主要原因是学习兴趣缺乏、学习习惯不正确、学习方法不正确、数学知识基础较差、心理素质较差等等,而这些因素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

(二)外部环境因素

主要原因是家庭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学校环境因素三个方面。在家庭环境方面,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正当,更有一些家长具有不良的习惯,如酗酒、赌博等,这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在社会环境方面,不良的社会风气冲击着中学和高中校园,如泡网吧、打架、退学打工等,有些学生在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受到了消极影响,提不起学习兴趣。在学校环境方面,学校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教师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不重视和不关心,都促成了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朝着学困生的方向发展。

二、学困生转化策略

(一)更新教育观念,优先面向学困生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尽管升学客观存在,尽管升学必然导致“淘汰”,但数学教育教学的目标决不是“淘汰”。要实现数学教育教学目标,数学教师必须更新观念,优先面向数学学困生,以此来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二)注重课堂的分层教学,及时鼓励

很多学困生在数学课上不能集中精力听课,因而教师可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及时吸引、鼓励学困生,让他们也能关注课堂,认真听课。比如,当教师引入一个定理的时候,可以结合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例子,提高学困生学习的兴趣;讲解例题时,教师应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这样学困生就容易理解刚讲过的知识;布置课堂练习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梯度的题目,先让几个比较上进的学困生来回答简单的练习题,同时给予表扬鼓励。

三、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燃起学困生学习的热情

学生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掌握、智力的发展、学习兴趣的培养,都离不开教师的启发诱导,离不开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控制和强化。要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水平,教师必须与学生有所沟通,与学生交流,与学生建立感情,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真诚的关爱,这样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使学困生“亲其师,信其道”,产生友好、亲近、信赖教师的效果,用教师的热情激发学困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使他们从教师的情感教育中获得积极进取的力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习数学的动机,产生学习数学的内动力。教师要善于把握学困生的闪光点,学困生并非每个方面都弱,总有潜在某一方面的才能和好的品格,每当这种闪光点闪烁时,也正是对他们进行引导的最好时机。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使用“放大镜”,捕捉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很微弱的亮点,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在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树立奋发向上的信心和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困难生一般都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要对数困生的学习习惯进行指导,告诉他们,别人学习成绩好的原因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坚持不懈,这样的引导,可以引起他们对预习和复习习惯的重视,并自觉地加以培养。另外,要使学生预习的习惯坚持下去,数学教师要在课后布置下节课预习的内容,包括必须掌握的知识和必须解决的问题,预习的内容和目标越明确就越能强化他们的这种行为。

四、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深入辅导学困生

课堂时间有限,对普通中学的数学教学,课外时间的充分有效利用也是必不可少的。课外时间主要有第二课堂和晚修,由于学困生在课堂上能吸收消化的知识有限,教师若能每天坚持课外辅导学生,对学困生的促进肯定会起到积极作用。但辅导需要注意提高效率,本人认为课外辅导不是简单地给个别学生重复课堂的知识,可以针对当天的课堂反馈,出一些基础的题目让一些学困生完成,然后集中他们进行点评。当然教师的精力也有限,这时候可采取“一帮一、一帮多”的小组学习形式,出题让优生来给学困生批改、讲评。

五、教学评价个性化方面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恰当与否,是学生情绪的晴雨表。如果学生的做法能得到教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学生就会感到自己被赏识、重视,就会愉快、积极,增强自信心。即使他们做错了,也不要全盘否定,更不能讽刺、挖苦,而要就事论事,帮助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鼓励他们想办法战胜困难。在衡量他们的进步时,要因人而异,捕捉其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教学实践表明,教师体现个性差异,客观地评价学生,有利于“学困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实现“学困生”的转化。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学会正确对待自我,学会欣赏别人,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总之,学困生转化的核心部分,需要全体数学教师长期不懈的努力。学困生转化关键在于教师。在新课改开展的今天,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为高中学困生的转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注:张家口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专项课题。编号:HB13402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闪光点数学教师学困生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浅谈唤醒学生“闪光点”的方法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抓住闪光点,“流水账”也能翻出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