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钢+陈国生+彭文武+阳琴+尹智勇
摘 要: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人才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对工商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提出新的要求。作为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的地方高校构建出基于职业经理人培养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职业经理人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9-0067-03
以职业经理人培养为专业建设导向,以创业和就业为专业内涵发展主线,形成以为基础,构建深度契合社会需求的“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渐进式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渐进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渐进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核心内容是以职业经理人为目标导向,以“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载体,兼顾理论教育有先进性和产业实践的创新性,培养符合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具有必备的管理意识、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后能直接进入管理岗位的经营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将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从“理论型”学者变成“实用型”专家,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渐进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把在校学生“催熟”成为一个“具有责任心、专业性,具有管理能力及职业精神”的“准职业经理人”。这些内容的最终落脚点是培养现代企业的职业经理人。
1.以“职业经理人培养计划”为专业建设主线,建立本专业教学质量学校培养标准,调整学校培养方案,建立企业培养方案;加强校企合作,构建有效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和长效机制,实现教学理念的转变,探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
2.学校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产业和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及现代企业的管理专家对教学改革与建设提出意见并直接参与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及专业教学改革。学校为企业培训员工,提供管理咨询,帮助企业开展市场调研,共同开发新产品等。学校与合作企业建立校企师资互动机制,企业为中青年教师企业经营与管理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平台,着力打造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教学团队。
3.着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进一步加强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调整与改革,改善教学条件,优化教学资源。
4.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计划地向高职院校提出研究课题,这些研究课题可以包括不同的层次:一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二是企业根据对市场的分析提出的对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三是为了保持产业可持续发展而需要的前沿性研究课题。着力学生发现和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培养,全面重组课程体系,加强教材建设,优化教学内容。
5.进一步完善师生教与学的有效评价体系,健全师生教与学的有效激励机制,调整学生成绩评定与考试考核标准、方式、方法,完善专业教学管理体系,提高专业管理效率与管理质量。
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渐进式人才培养模式所解决的主要问题
1.多年来一些地方高校以职业经济人培养为导向的工商管理教学改革起步较晚,在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社会与行业发展需要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根据国家经济建设与创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依照“职业经理人培养计划”要求,全面实现教学理念的转变和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标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
2.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以促学为主的校企联合培养的长效机制,是实现“职业经理人培养计划”的重要保证。
3.师资结构不合理,年龄老化,缺少具有企业经营与管理实践的中青年教师,因此加强队伍建设,建立校企合作师资互动机制,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4.专业化发展及技术更新较快,而专业教学体系、课程教学内容、教材相对滞后。今天我们进入的经济体系,不但是无法靠增加就业来拉动发展,而且是“减员”可以做更多的事。那些被技术武装起来的专业人士,开始发挥他们从未有过的能量,当然也开始挣得他们过去几倍的薪酬。这些人不是过去的低收入、低学历的“临时工”,他们是“超级兼职者”,拥有一流的学历、一流的工作经验。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去世前的几年就说过,我们必须彻底放弃对“工作”、“岗位”和“职业生涯”的陈旧的定义,大家必须接受“项目”或“任务”这样的理念来对待企业的运营管理。德鲁克认为,新的工作关系将会要求企业改变传统的组织模式、建立多种灵活的工作方式,从业务流程外包(BPO)、到战略合作联盟(Strategic Alliance)等。事实上,这类“超级兼职者”已经开始冲击我们今天的企业。企业家、企业管理者必须学会如何释放这类人员的能量。我们企业无法被他人取代的核心东西是什么?如果“超级兼职者”不会取代这些核心东西,他们会如何不同地为企业增值?什么样的雇用和被雇用关系是最合适的?泛太平洋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中,在全世界范围搜集“核心专家层”、“签约专家队伍”,允许部分员工和经理人在家里办公,有的可以每周工作三天而不是五天,享受全职人员的福利。这些员工,既不是过去的“临时工”,也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全职人员。然而,在利用今天便捷的通信技术(包括微信)、指尖的搜索和学习、开放的专家网络(比如LinkedIn),创造价值的过程比以往更高效、更有趣!
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渐进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对策
1.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渐进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内容上围绕职业经理人培养这一条主线,成立由专业教师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行业高级行政管理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参与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制订、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endprint
2.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创新工商管理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方法体系。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十分重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建立课堂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课程学习与专题讲座相结合、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相结合的课程结构体系。实现人才培养过程中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实现课堂教学情境、实验模拟仿真教学情境以及现场教学情境的动态化整合,形成“三境合一”的动态化教学方式,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学思结合”;建立整合校内外资源的多元化、开放式实践教学平台,为知识转化、理论升华以及能力、素质的提升创造平台,做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知行统一”。
3.校企联姻,加速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聘请企业著名高管或行政部门领导为专业老师,讲授专业课。二是试行大学生导师制,外聘企业精英当职业导师。建立一支专兼教师比例合理,年富力强,学历职称与学科专业结构优化,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指导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教学团队,提升整个教学团队的学术水平、实践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工商管理专业综合人才培养提供师资保障。
4.构建“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多维度、渐进式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对象上,以培养具有“强能力、重应用、做精做优、可信可依”的工商管理人才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做精做优、可信可依的职业素养,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培养主体上,倡导多方参与,将校政合作、校行合作、校企合作、校所合作融入教学和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推进政产学研合作与协同创新;在培养过程上,推进知点—能力线—素质面的渐进式培养,通过知识点的切入,能力线的串联,素质面的构建,最终培养“强能力、重应用、做精做优、可信可依”的复合型人才。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是“万元户”、“个体户”的时代;90年代是外资企业、跨国公司的天下;2000年后是国企、央企的天下。那么在未来十年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将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专业化程度,而不是个体、外企、央企的角色轮回。这里说的“专业化”是指无论什么所有制形态的企业,都不可避免地在“做精做优、可信可依”这样一个新的层次上展开较量。从这个角度来说,接下来的赢家不是国企和民企之争,不是外资和内资之分,而是在专业化管理和专业化经营上拉开距离。“做精”就是把你的企业该做的事情认认真真做好、做到业内大家尊重和认可,在某些指标上应当是业内最好。“做优”就是能创造过硬的经济效益指标。做精是基础,做优是目标。“可信、可依”是说企业的专业化运营不只是在生产、营销等外在环节,还需要建立让客户、消费者可以信赖和可以依靠的软性指标上。这些软性指标,比如品牌、公司信誉、使命感和责任感、服务满意度、客户忠诚度、员工忠诚度,通常都不是短时间内快速建立的,它们需要企业持续地投入、持续地卓越表现。显然,“做精做优、可信可依”构成企业专业化运营的核心。正如日本的管理学家大前研一在他的《专业主义》一书里强调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成为国际专业化人才的四大核心能力:远见能力、构思能力、讨论能力、适应矛盾的能力。
5.完善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激励制度。把教学、教育质量放在首位,对学生培养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管理。从入学到学位授予全过程各环节制定标准,严格要求,规范管理,健全制度,调整学生成绩评定与考试考核标准、方式、方法,完善专业教学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率与管理质量。对任课教师、指导教师资格认定严格进行岗位培训和资格审核,健全管理规章制度,确保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程志宇.地方高师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建设的思考[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1,(2):39-41.
[2] 储伶丽,武汉生.民办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1):231-232.
[3] 郭开朗.大力促进大学生创业 推动实现“四化两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20):4-6.
[4] 刘持金.中国企业下一轮竞争:专业化[J].财富中文版,2013,(6):18-19.
[5] 刘持金.企业需要用好三种人[J].财富中文版,2013,(4):18-19.
[责任编辑 陈丽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