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峰 蒋志华 王亚敏
摘 要:随着信息全球化浪潮的掀起,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强劲引擎,中国经济增长点的支柱也将依赖于信息产业发展。为此,加快发展信息产业对于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及缓解能源资源短缺所造成的瓶颈制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将国内外关于信息产业的概念与范围、测度方法、分析等三个方面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
关键词:信息产业;文献综述;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9-0054-02
一、国内外关于信息产业概念与范围研究综述
信息产业属于新兴产业的范畴,就国际范围来看只有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在中国起步就更晚一些。因此,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务界,对信息产业的认识都尚未达到成熟的阶段。马克卢普[1](2007)是最早对信息产业进行系统性研究的,他在1962年出版的《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明确了知识产业(或部门)的范围,即“教育、研究和开发、传媒、信息机器、信息服务”。
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中国的信息产业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已取得长足进步。乌家培[2](1997)认为信息产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群,由信息技术产品制造业和信息内容提供服务业共同构成,覆盖了电子工业、邮电通信业、信息咨询服务业等部类;左美云[3] (1998)认为信息产业是第四产业,并按照信息产业结构演进过程将信息产业分为信息工业(二次产业)、信息服务业(三次产业)和信息开发业(四次产业),认为信息产业结构演进将经历从以信息工业为主导到信息服务业为主导再到以信息开发业为主导的过程。
以上学者对信息产业核算范围界定的两种趋向—狭义界定和广义界定。近年来学者的研究多倾向于后者,即对信息产业核算范围的定义更为宽泛。如阎小培[4](1998)将信息产业分为信息技术设备制造业(主要包括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以及与其相关的信息设备和器件)和信息密集服务业(主要包括传统信息密集服务业和现代信息密集服务业);王钢、王欣[5](2007)认为,信息产业包括三大部分,即信息设备制造业、信息传播业和信息服务业,其核心分别是提供信息技术设备和产品、进行信息传播以及信息服务。
总体上讲,国内外学者对信息产业的概念与所涵盖范围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有一个共同认识:信息产业包括信息技术设备制造业与信息服务业。其中,各学者研究的主要区别就是对信息技术设备制造业、信息服务业所包含的项目各抒己见。
二、信息产业的测度方法研究综述
国内外众多学者,通过大量学习,运用多种方法及理论建立了不同的测度方法,甚至大多都已用于实际的测试工作之中。但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指标体系含有丰富的理论依据,但难以进行实际操作。如靖继鹏[6](1993)等建立的综合信息产业力是反映信息产业总体实力的,主要从信息产业发展的潜在力、信息产品的开发力、信息产业生产力、信息资源流通力、信息资源利用力及信息产业平衡力六种力度组成。各力度再分别由一些具体指标组成。
二是指标体系难以表现出某个国家或者地区信息产业发展的亮点等。如张国栋[7](2002)从天津信息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借鉴国内外对信息产业的界定及其指标体系的分类和测算方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制定了一套科学、合理的信息产业统计指标。
三、信息产业的分析研究综述
迄今为止的大多数成果都属于宏观信息经济研究,只侧重于信息产业和信 息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的测算。马费成[8](1993)定量研究信息对生产率提高,对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
中国较早对信息产业的测度与分析主要从信息产业结构入手,只能简单地说明信息产业的各部分对经济增长有一定贡献,但都缺乏运用计量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如陈仁俊[9](1996)等人用投入产出法对上海的信息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
国内近期信息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有显著的创新,运用各种计量方法进行实质分析。如朱新玲、黎鹏[10](2005)将国内部门分为信息产业与非信息产业两大部门,并以这两部门的生产函数为基础,推导出最终的计量模型,然后根据湖北省的有关数据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吴先华、郭际[11](2006)运用时间序列经济计量方法对1991—2003年间中国信息产业在实际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证明信息产业对GDP 增长存在着格兰杰因果关系,并在长期内稳定地存在着协同互动的均衡关系;徐美凤[12](2004)用 DEA 的方法研究了中国信息产业的相对生产率,发现存在着巨大投入与劳动生产率低增长的现象,即“信息技术的生产率悖论”。
综上所述,近期信息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有显著的提升,通过运用各种计量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一些真实、有效地结论。但都片面强调计量方法的运用,没有将计量经济方法与投入产出分析有机融合进行全面分析,为此,可以探索投入产出分析与计量分析的“静—动”结合的综合分析信息产业新研究视角。
参考文献:
[1] 马克卢普.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M].孙耀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 乌家培.中国信息产业的现状和未来[J].经济研究参考,1997,(3).
[3] 左美云.知识经济的支柱:信息产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35.
[4] 阎小培.信息产业的概念与分类[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8,(4).
[5] 王钢,王欣.信息产业测度指标体系设计研究[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7,(6).
[6] 靖继鹏,等.吉林省信息产业测度分析[J].情报学报,1993,(6):433-444.
[7] 张国栋,等.建立天津市信息产业统计指标的研究[J].情报学报,2002,(12):723-729.
[8] 马费成.信息经济学与情报经济学[J].情报学报,1993,(1):16-24.
[9] 陈仁俊,等.上海信息产业结构分析[J].中国软科学,1996,(3):108-111.
[10] 朱新玲,黎鹏.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5,(12):59-62.
[11] 吴先华,郭际.信息产业与经济增长:基于协整和灰色关联理论的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6,(3):27-29.
[12] 徐美凤.中国信息产业全要素相对生产率评价[J].情报杂志,2004,(12).[责任编辑 陈丽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