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多点多极支撑战略,优化四川产业分工与布局

2014-10-10 18:52刘华富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19期
关键词:产业布局产业集群

刘华富

摘 要:实施多点“多极战略”战略,核心是调整并优化四川的产业分工与布局。优化四川的产业分工与布局有两大抓手:一是充分发挥各地的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优势,深化区域分工,优化产业布局;二是搞好区域合作,引导企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优化四川产业布局的基本方略应该是:“优化一核、强化两轴、发展三线、依靠四大基点、形成‘五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油气化工等9大产业集群。

关键词:多点多极;产业分工;产业布局;产业集群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9-0049-03

实施“多点多极”发展战略,是四川第十次党代会提出振兴四川经济的新举措。实施多点“多极战略”战略,核心是调整并优化四川的产业分工与布局。本文是我们对此问题的研究意见,以供决策部门参考。

一、四川区域经济的现状

四川区域经济有三大特点:

1.不平衡。四川区域经济不平衡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资源分布不平衡。四川是资源大省,但资源分布极不均衡:经济、金融及科技文化资源主要分布在成、德、绵一线,以成都最为集中;农业资源、劳动力资源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地区,劳动力资源尤以丘陵地区为最;林业资源(包括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水力资源和矿产资源(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盆周山区,尤以西部山区(包括攀枝花、凉山、甘孜、阿坝)为最。能源资源: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川东北达州、广元、南充、遂宁一带;煤炭主要集中在川南地区;水力资源主要集中在盆周西部山区;金属矿产资源以攀西地区最为集中,非金属矿产资源以大小凉山、大雪山、龙门山等盆地西部山区最多。

二是发展不平衡。2013年,成都经济总量高达9 108.9亿元,而位居四川第二大城市的绵阳市经济总量仅有1 455.1亿元,德阳、宜宾、南充、泸州等市在2011年才刚跨进“千亿”的门槛,而面积达15万多平方公里的甘孜州,经济总量仅有201.22亿元。与四川区域经济形成鲜明对比是沿海、中部发达省市,如江苏,2012年苏州经济总量为13 284亿元、无锡为9 310亿元,南京8 286亿元,就连地处经济欠发达的苏北地区的徐州市,经济总量也高达4 536亿元,高出四川第二大城市绵阳数倍;再如山东,2013年青岛经济总量为8 006.6亿元,烟台5 613亿元,济南5 230.19亿元……。与经济发达的东、中部地区相比较,东、中部发达省份,除一市(不一定是省城)“一马当先”领先发展外,往往有第二、第三、第四……梯队紧接其后,形成“万马奔腾”的局面。而在四川区域经济发展的格局中,成都“一城独大”,明显缺乏第二、第三、第四梯队的接力,只有第五、第六梯队跟随其后。四川经济已经进入“2万亿俱乐部”,如果四川要迈进“3万亿”、“5万亿”俱乐部,仅靠成都市加快发展是难以担当其重任的,也是成都市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所无力承担的。四川区域经济发展只有尽快改变成都“一城独大”格局,尽快形成第二、第三梯队接力,第四、第五、第六梯队紧随其后,才能实现“3万亿、“5万亿”的“四川梦”。

2.产业同质化程度低、互补性强、关联度高。从产业分布来看,四川21个地、市、州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地(市、州)一主业”的局面。成都以综合经济实力最强位居全省榜首,尤以电子信息、机械(汽车)制造、食品为最,已经进入全国副省级城市前三名。德阳以重型机械、磷化工最为突出;绵阳是全国唯一由国家命名的科技城,其电子制造、国防科技领先全国;广元以国防电子、国防产品为长;巴中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但发展以旅游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本底较好;达州以天然气化工、钢铁工业见长;南充、遂宁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四大丝绸的基地,化工、轻纺等产业在我省的工业布局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川南四市的内江、自贡、泸州、宜宾是我省四大老工业基地,自贡的盐、泸州、宜宾的酒、内江的糖,曾经享誉全国甚至全球,虽然内江的糖产业衰落下去了,但泸州、宜宾的酒近年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而且,泸州的重型机械(起重机、挖掘机)、宜宾的水电、煤化工发展正方兴未艾。盆周西部山区的雅安、攀枝花、凉山州、甘孜州、阿坝州五市、州,钢铁、钒钛、航天、水电、石材产业基础非常好。

四川产业分布的特点:(1)与资源高度重合。除成都、德阳、绵阳三市外,其余各市、州,基本上都立足于本地资源,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例如,攀枝花市,钢铁钒钛资源丰富,其支柱产业也主要是钢铁;(2)各市、州产业虽然也有同质化现象,但并不严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度的区域同质化是市场竞争的必要条件)。相反的是,各市州产业互补性较强,产业关联度非常高,如龙泉、资阳的汽车产业,其零部件供应来自四川各地;彭州石化的副产物,将极大的支撑南充、眉山的化学工业的发展;川南五市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将为成、德、绵的企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更多的投资机会,等等。

3.产业布局不合理,没有形成产业集群。四川现有的几个区域中心城市整合优势资源的力度不够,甚至有的市州彼此相邻,却“老死不相往来”,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四川产业集群的形成,也限制了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限制了区域产业规模的做大做强。例如,在“1+7”原成都经济区不到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绵阳、德阳、成都、雅安、遂宁、资阳分散布局着数十家整车制造厂;南充、遂宁历来是四川棉纺织和轻工产业基地,但近年来逐渐呈现弱化趋势,相反,成都土地十分金贵,但单位土地产值、单位土地纳税率并不高的家具制造业、制鞋产业、纺织成衣产业等大量向成都地区集中,严重影响着成都地域空间的优化利用。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将绵阳、德阳、遂宁、雅安、资阳的汽车产业布局进行调整,沿成都、资阳、内江集中布局,那将形成一个庞大的汽车产业集群,完全可以与重庆、长春、上海、广州相竞力;如果将成都的家具制造、纺织、成衣、制鞋产业沿成都、遂宁、南充集中,不仅会为成都的产业升级腾出空间,而且会重新激发遂宁、南充“中国四大丝绸基地”的活力……。endprint

二、实施“多点多极”战略,深化区域分工,优化四川的产业布局

优化四川的产业分工与布局是实施“多点多极战略,解决四川区域经济发展中诸多问题的关键。优化四川的产业分工与布局有两大抓手:一是充分发挥各地的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优势,深化区域分工,优化产业布局;二是搞好区域合作,引导企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

优化四川产业布局的基本方略应该是:“优化一核、强化两轴、发展三线、依靠四大基点、形成‘五带”。

1.“优化一核”。成都是四川经济的核心。从1877年丁宝桢在成都创办四川机器局开始,成都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已历经130多年。2013年,成都的经济总量(GDP)为9 108.9亿,按常住人口1 435万计算,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按户籍人口1 170万计算,人居GDP已经超过1.2万美元;从人口分布来看,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在成都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20.23万人,占65.51%;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484.50万人,占34.49%,城市人口已经大大超过了农村人口;再从人们主要从事的经济活动来看,2013年成都市的三次产业结构为3.9∶45.9∶50.2,即是说,人们已经从过去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转到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活动。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成都已经进入工业化、城镇化中期向后期转变阶段。

进入工业化、城镇化中期向后期转变阶段的成都经济发展面临三大任务:增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从规模经济向范围经济转变。成都只有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并适度控制中心城区人口总量的过快增长,加快淘汰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和项目,适时将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和项目转移出去,成都经济才能走向高新、高端、高效(进入工业化、城镇化中期向后期转变时期的成都经济发展,作者将另文撰述)。

2.“强化两轴”。“两轴”是指以成都为中心,以德阳、绵阳和眉山、乐山为基点的成都平原经济发展带。“四城崛起、三城同化、两市扩容、一线贯通”是今后五至十年时间内,成都平原经济带的基本趋势。“四城崛起”:即成都、德阳、绵阳、乐山将会成为成都平原四大城市群;“三城同化:即随着德阳“南靠”,成都“北拓”、资阳、眉山融入天府新区,德阳、资阳、眉山三市将率先实现与成都的“同城化”;“两市扩容”:即绵阳、乐山“外融内聚”将分别成为川西北和岷江中下游的区域中心城市。“一线贯通”:即绵阳、德阳、成都、乐山将通过城际快速交通,将会使四市的经济联接成一个整体。与成都平原经济带的发展趋势相适应,在产业布局方面,我们认为,高新技术产业应该进一步向成都集中,同时,成都市的传统产业、技术含量低的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则应该向资阳、眉山、乐山、遂宁、南充等市扩散;电子产品制造和国防工业应该进一步向绵阳集中;德阳在做大重型机械工业的同时,还应该做大做强清洁高效发电设备、工程机械、石油钻采等新兴机械工业。

3.发展“三线”。随着四川交通状况的改善,四川经济发展应该沿四川高速公路和铁路线形成三大经济走廊。北线:应该沿成南、成德南高速,形成能源(石油、天然气)、油气化工、节能环保、轻工和纺织、食品、旅游6大产业集群;东线:沿成渝、成安渝高速,形成装备制造业(包括汽车)产业发展集群;南线:沿成乐、隆纳、成自泸赤高速,形成食品(以宜宾、泸州的酒为代表)、建材(以夹江、威远为代表)、化工(包括氯碱化工、盐卤化工、煤化工)、装备制造(以泸州液压机械、五粮液普什集团为代表)、旅游(以乐山、峨眉山为代表)产业集群。此外,随着交通状况的改善以及盆周西部山区资源的开发,还有可能形成成、雅(包括雅安、凉山州、攀枝花)、康(马尔康)、藏(西藏)经济走廊。成雅康藏经济走廊将以资源开发成为其亮点。

4.“依靠四大基点”。即依靠成都平原城市群、川南城市群、川东北城市群、攀西城市群这四大城市群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四川经济将来的发展虽然会沿着交通线展开,但并不是说沿着交通线两侧来铺开摊子搞建设,而是应该以城市群为基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发展。现代经济以城市为中心,产业聚集是现代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前置条件;城市完整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也有利于降低企业外部成本,获取“集聚效应”。

5.形成“五带”。“优化一核、强化两轴、发展三线、依靠四大基点”经济发展格局的形成,最终会促进国家规划的成渝经济区“五带”得以形成。即以成都、重庆两个主城区为中心,沿长江黄金水道、公路、铁路为纽带的成渝经济区沿长江发展带;以成都为中心的成绵乐发展带;连接双核城市的成遂渝发展带;以重庆为中心并带动四川东北部经济增长的渝广达发展带;以成渝铁路和高速路为纽带的成内渝发展带。成渝经济区“五带”的形成,将会以增长轴的方式带动川西和川东两大板块,使成渝经济区是西部大开发的“核心增长极”和“经济高地”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三、实施“多点多极”战略,搞好区域合作,构建产业集群

搞好区域合作,引导企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是优化四川产业分工与布局的第二个抓手。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力》一书中曾指出“国家竞争优势的获得关键在于产业的竞争,而产业发展往往是国内几个区域形成了有竞争的产业集群”。对于国家而言是如此,对于区域经济来说更是如此。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为什么竞争力强?关键在于形成了领先于全国的产业集群。四川自然资源富集,又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的结合部,完全有条件形成几大支柱性的产业集群,形成四川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1.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是四川的支柱产业之一。成都的软件和IT制造业、绵阳的电子产品制造、乐山的电子材料、广元的国防电子产业,都各具优势,而且基本上沿着成绵乐一线分布。四川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应该在发挥这些地市各自优势的基础上,应该以成都为大本营,形成数字视听、集成电路、军事电子、软件、网络及通信产品等产业子集群。endprint

2.装备制造(包括汽车)产业集群。四川省装备制造业经过“一五”、“二五”、三线建设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已基本形成产业规模较大、技术装备较先进、研制水平较领先、配套体系较完善的装备制造工业体系。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是四川省装备制造业的核心和代表。目前,四川省有德阳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成都龙泉汽车产业基地,有东方电气、二重集团、成飞公司、资阳机车等一批龙头企业,在清洁高效发电设备、冶金化工成套设备、工程机械、石油钻采、铁道机车车辆和航空航天等领域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已经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强省。四川的装备制造(包括汽车)应该以德阳为基地,沿成(都)、德(阳)、绵(阳)、乐(山)一线和沿德阳市、成都市的青白江区、龙泉驿区、资阳市、内江市、泸州市一线为两翼来组建四川的装备制造(包括汽车)产业集群。

3.油气化工(包括石油、天然气、盐卤化工、磷化工)产业集群。四川油气化工产业集群应该以彭州石化为基地,发展南充、眉山的油气化工深加工;加快发展达州、遂宁的天然气化工;加快开采川南、川中页岩气并尽快形成产业。四川的盐化工应该以自贡为龙头,引领乐山、宜宾、泸州、遂宁盐卤化工产业的发展。有资料表明,乐山马边的磷矿储量超过24亿吨,大大超过德阳什邡、绵竹地区16亿吨的储量。四川的什邡、绵竹磷化工基地有可能被乐山所取代。

4.钒钛钢铁稀土(冶金、建材)产业集群。如前所述,四川的金属矿产资源以攀西地区最为集中,非金属矿产资源以乐山地区、大小凉山、大雪山、龙门山等盆地西部山区最多。四川钒钛钢铁基地自然应该以攀枝花为核心来组建产业集群。

5.轻工、纺织产业集群。四川是中国丝绸产业的发祥地,南充、阆中自古就是中国的四大丝绸基地之一,达州的苎麻产业发展也具相当规模,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成都产业结构调整,纺织、成衣、制鞋、家具制造等产业将大量向外转移。处于成南、成德南高速一线的南充、遂宁、广安等地市应该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沿成南、成德南高速一线组建四川的纺织、轻工产业集群

6.航空航天与核工业集群。四川的航空航天工业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核工业更是自成体系。因此,应该以成都为中心,组建四川的航空航天产业集群;以绵阳为龙头,组建四川的核工业产业集群

7.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四川山川秀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既有以九寨沟为代表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又有以都江堰、三星堆、金沙遗址、金牛古道为代表的人文历史资源,还有近年来对游客颇具吸引力的以武侯祠为代表的三国文化旅游资源,以雪山草地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以映秀、北川为代表的地震遗址旅游资源。四川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同时四川的文化旅游产业也应该向集群化方向发展。

除了上述7大产业外,以水电为代表的四川能源电力及新材料,以白酒为代表的食品饮料产业(包括烟、酒、医药等)也应该向集群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Z].

[2] 王东明.用勇气和行动奋力谱写“中国梦”的四川篇章[J].求是,2013,(12).

[3]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指导意见[Z].

[4] 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Z].

[5] 四川省工业“7+3”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Z].

[责任编辑 陈丽敏]endprint

猜你喜欢
产业布局产业集群
我国天然花岗石临矿产业布局初见端倪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产业布局特征研究
广西北海市银海区多产业布局就业扶贫车间
隆力奇 加速“一带一路”产业布局
基于产业集群导向下中小型企业工业产品创新设计模式再造
新常态下蚌埠市玻璃产业集群发展探究
安徽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湖北省大冶市食品饮品产业集群效应分析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
上海、杭州、宁波、深圳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现状调研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