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职称评定体制惹的祸

2014-10-10 20:29
师道 2014年9期
关键词:代笔评职称职称评定

“学术论文造假”近年来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了,由于发表论文的数量会直接与职称评定挂钩,进而还可以享受由此带来的种种实惠和待遇,因此,一些有这方面需求的人想尽各种办法,不惜采取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请人代笔或花钱购买等多种形式去铤而走险。

丁老师在山东某高校工作,他说,以自己的真实水平,在不影响正常授课的前提下,一年能发两篇较高质量的论文就不错了。如果要多发论文,就要想别的办法。为评职称绞尽脑汁发表论文的情况,不止存在于教育系统,在基层工作人员中也普遍存在。对此,《外国语文》副主编、《英语研究》编委侯教授早已见怪不怪了。他说,有需求就会有市场。

除了花钱发论文的手法外,抄袭和找人代笔也是论文造假的主要形式。近年来,学术界频频爆出论文抄袭现象:今年5月初,重庆某大学一位教授的10篇论文涉嫌抄袭,而此前某中科院院士涉嫌论文造假的新闻也被炒得沸沸扬扬。另外,找人代笔的情况也有很多,在百度上输入“论文代笔”几个字,就会出现265万条相关信息。

侯教授认为,这都是职称评定体制惹的祸。目前这个体制最大的弊病就是“虚”的东西太多、“实”的东西太少。在评定过程中,论文数量和发表刊物的等级是重点,而论文内容则很少有人关注。这也是导致论文造假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

山东省委党校教授张杰认为,虚假论文日益泛滥与造假成本低、风险小也有直接关系。一旦论文造假成功,就会获得名誉、经济等方面的利益。而即使造假败露,也不会有太大风险。要想减少论文造假事件的发生,当务之急除了改革职称评审制度、加强对学术期刊的监管外,还必须从法制建设层面考量,从根本上铲除论文造假的土壤。

职称评定是一项非常谨慎、严肃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激励导向功能。如果主管部门不以工作实绩、创新能力为评职称的条件,而是以发表论文的数量、发表媒体的级别来衡量,那职称评定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见《新闻纵横》)

猜你喜欢
代笔评职称职称评定
农民评职称激发乡土人才的创造力
快递小哥评职称是社会进步
职称:追寻幸福中的成长
高校管理人员职称评定优化研究
职称评定应革除“三唯”之弊
代笔
你不听我话……
代笔
代笔
职称评定应正规化、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