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书英
花粒期是夏玉米抽雄、吐丝、灌浆、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为授粉结实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提高光合效率、防止早衰,促进玉米光合产物向籽粒转移,达到争穗大、促粒多、增粒重、创高产的目的。在生产实践中,根据苗情和天气、因地制宜,抓好以下几项关键技术:
一般花粒期玉米田间持水量保持在70%—80%为宜,遇旱及时浇水。尤其是玉米抽穗开花期,是需水的“临界期”,日需水量达到高峰,这一阶段尽管短,但是很关键,如遇干旱,会缩短花粉寿命、造成不孕,严重时甚至影响雄穗抽出,导致严重减产,此期田间持水量保持在80%最适宜。
同时,还要注意到,玉米是需水量较多又不耐涝的作物, 8月份是黄淮流域夏玉米产区降水集中的时期,此期遇涝、田间湿度过大、有积水时,要及时排水防止农田渍水,以免影响夏玉米根部活力而造成减产。
夏玉米生长后期是灌浆增重的关键期,对有脱肥现象的玉米田应补施攻穗肥,每亩可追尿素10公斤左右,大喇叭口期未追肥的地块,这次追肥量可适当加大,达到防早衰、促高产的目的。
人工去雄是一项简单易行的增产措施,特别是生长均衡的高密度田植株去雄后增产效果显著。民间有“玉米去了头,力气大如牛”的说法,去雄后可减少养分无效供应、改善田间小气候、促进雌穗更好结实,同时还能减轻玉米病虫害。注意玉米抽出雄穗时若遇连绵阴雨或高温干旱天气,则不要去雄。具体做法一般在雄穗刚抽出尚未开花散粉时进行,选择隔株或隔行去雄,去一株留一株或去一行留一行,总量不要超过全田植株的1/2,靠地边的不去,以免影响授粉;也可选择在散粉末期实行一次性全田去雄。
去雄与人工辅助授粉结合,增产效果更好。大田可在抽穗扬花期间,利用早8—10时大量花粉散落时,用竹竿或绳子抖动植株上部及雄穗,迫使花粉散落,促进授粉。
玉米中后期要注意玉米螟、棉铃虫、蚜虫、叶斑病、青枯病等的发生,重点做好穗部玉米螟、棉铃虫的除治。具体做法可在授粉结束后,采用杀虫剂滴注雌穗花丝口的方法,如选用1%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2000倍液加48%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防治穗蚜一是去雄,二是喷施药剂,如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30克每亩,加水40公斤。
玉米抽雄后植株高大,遇到大风降雨天气容易发生倒伏,要做好倒伏后的田间管理,把损失降到最低点。对于倒伏较轻 (茎与地面夹角大于45°)的玉米,一般不用采取扶直措施,让其随着生长自然直立起来;对倒伏较重(茎与地面夹角小于45°),株间相互叠压,难以恢复直立的必须人工扶起,扶起时要早、慢、轻,在扶正过程中要及时地培土;对于茎折断的地块,要尽快把折断植株清除出田间以免腐烂,影响正常植株生长,茎折断严重的地块,应抓紧农时清理地块,补种生育期较短的萝卜、白菜等蔬菜。
玉米晚收是一项简便易行的增产措施,玉米适时晚收可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延长玉米灌浆期,最大限度增加粒重提高产量。据实验,夏玉米自蜡熟至完熟期(苞叶变白松散、籽粒乳线消失、籽粒基部黑层出现),每晚收一天亩增产6到8公斤。因此,在不影响下茬小麦正常播种的前提下,应尽量推迟玉米收获时间,其中河北南部夏玉米在10月5日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