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科 潘宣宏 何杨
【摘 要】 为更有效地进行海上搜寻和救助,保障海上人命和财产的安全,在分析我国海上搜救的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海上搜救需求的变化,提出对策建议:加强海上搜救力量建设,提升海上搜救能力;加强海上搜救力量运用研究,提高海上搜救效率。
【关键词】 应急救援;海上搜救;搜救能力
1 我国海上搜救特点及现状
1.1 特 点
从国家海上救援中心近年发布的统计资料分析发现,我国海上险情发生密度较大,而且呈上升态势。海上搜救任务日趋繁重艰巨,与以往相比海上搜救还呈现出许多新的需求变化。
1.1.1 从搜救空间上看
随着经济全球化规模的扩大,国家海上利益的拓展及“中国担当”,发生海上险情的海域不确定性加大,不再局限于近海区域,搜救海域相应地从近海扩大到远海甚至全球海域。国家海上搜救中心成立30多年来,先后在北海、东海、南海成立了救助队,并划分了相应的搜救责任区,但覆盖的海域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相比较而言,美国的海上搜救责任区范围覆盖非常广阔,包括大西洋、太平洋、墨西哥湾以及北美五大湖。与此同时,为了加强国际间海上搜救合作,美国还与搜救责任无相邻的众多国家签订了搜救合作协议或备忘录。
1.1.2 从搜救对象上看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海洋开发程度的不断加深,海上捕捞、采油和海上贸易等各类作业也在不断增加,各类航行事故也随之增加,海上搜救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搜救对象也从本国的船舶向多国化发展,救助外籍船舶、人员的数量及比例明显提高,同时海上空难也成为海上搜救的重要方面之一。总之,随着海上搜救对象的进一步扩大,搜救的任务更加复杂、繁重,而且对我国海上搜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1.3 从搜救时间上看
海上搜救事件一般具有很强的突发性,这就要求救援主体务必在灾害或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到达并实施救援。首先,海上搜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预测、监测、监控、应急处置、伤员救治、通信及航海保障、航空保障等诸多环节,若未有精细的组织筹划和高水平的训练保障,是难以达到快速反应能力的要求的;其次,由人为因素导致的海上事件如渔业作业、海上维权、海上稽查、跟踪监视等都可能引发摩擦对抗,从而导致船舶、飞机的碰撞,甚至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此时海上搜救反应是否迅速、行动是否快捷,不仅关系到人员、船舶或飞机的搜救问题,而且还关系到事件处置的主动权问题;最后,当前正处于信息社会和网络时代的背景下,整个海上搜救行动暴露在纸媒、电视和网络之中,任何环节的一个纰漏都会被抓得一清二楚,甚至被新闻媒体、网络无限放大,这也在无形中对海上搜救的快速反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1.4 从搜救力量上看
海上搜救涉及交通运输部、国家海洋局、海警局、海军以及空军等多个部门甚至多个国家。不同国家、不同部门的搜救人员由于背景各异、职责不同、工作程序不一、平时沟通演练不足等原因,在联合开展海上搜救时,便会遇到相互配合困难的问题,从而导致救援力量分散、相互牵制和资源浪费等现象的发生,因此,统一指挥协调至关重要。
1.2 现 状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建设目标,与此同时也对我国的海上搜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海上搜寻救援体系,已具有一定规模的海上应急搜救力量,但面对海上搜救需求变化,我国的海上搜救能力仍然严重不足,在指挥协调、协同搜救、多国合作、搜救力量及手段建设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升。
2 对策建议
2.1 加强海上搜救力量建设,提升海上搜救能力
2.1.1 健全海上搜救的指挥机构和协调机制
海上搜救组织的多元化有利于发挥各部门的作用,集合更强大的海上搜救力量,提高海上搜救的成功率,但也有其弊端,表现为各搜救组织分工不明、职责不清,从而影响海上搜救工作实效。为进一步健全指挥机构和协调机制,首先,国家海上搜救中心作为部际联席会议的办事机构,应赋予其独立的行政职权,使其更好地履行海上搜救中的组织、协调职责;其次,建议在北海、东海、南海救助队的基础上,成立远洋救助队,负责远海的海上应急搜救任务;最后,建议国家海上搜救中心建立海上应急救援专家库,专业指导海上搜救工作。只有健全海上搜救的指挥机构和协调机制,才能真正将多元化的海上搜救力量进行统一管控、分区作业、纵向联通、横向协同。
2.1.2 提升海上搜救的快速反应能力
(1)事件评估和指挥决策。海上救援中心一旦收到遇险报警,应立刻采取行动;根据遇险位置、气象条件、海况、遇险人员、船舶、飞机状况等相关标准,对险情进行评估、分级,根据评估结论迅速采取相应对策和行动;随着事态的发展,不断地对事件进行评估、重新分级并调整搜救行动。
(2)搜救资源的调动。在海上事故发生后,根据事件等级和行动方案立即协调距事发海域最近的船舶、飞机赶赴现场,并根据情况需要及时组织后续救助力量。
(3)搜救兵力的行动。空中救援兵力应优先考虑使用,力求第一时间到达,靠近事发海域的船舶应迅速赶赴,同时在其他海域或驻港船舶应持续跟进。
2.1.3 加强海上搜救装备和人才建设
在海上各专业搜救力量中,海军是海上搜救的核心力量。目前,我国海军水面舰艇的救援能力相对较强,但空中救援力量明显不足,同时高层次的搜救指挥人才、高素质的搜救技术保障人才和高技能的搜救专业人才等十分缺乏。为适应远洋搜救需求,首先,应结合海军新形势下的使命任务,加强海上空中搜救力量建设,重点发展兼具航程远、低空机动性好、留空时间长、任务载荷大、机载设备全、救护能力强等特点的海上多用途飞机、水上飞机、长航时无人机以及大中型直升机,形成一支覆盖范围大、搜救能力强、规模相当的多任务型搜救力量;其次,要大力推进海上搜救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海上搜救培训体系,加大实战训练力度。
2.1.4 强化国际搜救合作机制和搜救行动组织 协调
为更好地适应远洋搜救需求,要通过建立有效的国际和地区间的搜救合作机制、签订搜救合作协议或备忘录等途径,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海上应急搜救工作方面的协调配合。例如,建立搜救联席会议机制,完善险情应急处置预警机制,建立资源共享及信息互动的平台和渠道,定期举行人员交流、先进海上搜救技术研究及举行海上搜救综合演习等。
2.2 加强海上搜救力量运用研究,提高海上搜救效率
2.2.1 发挥各种搜索力量特点,合理运用和分配 搜救资源
在海上搜救中,运用的搜救力量主要有卫星、各型舰船、飞机以及无人机等。各种搜救力量各具特点:卫星利用高分辨率对地成像、可见光拍摄等技术可随时为海上救援行动提供持续、快捷、精确的云图及卫星通信等信息及数据服务,为搜救舰艇、飞机提供可靠的导航、通信支持;飞机反应速度快、机动能力强,可使其快速到达任务海区,此外,其具有的搜索视野好、发现距离远、搜索效率高、受海区地理及海况影响小、越障能力强等特点,可使其到达其他力量难以到达的海区,在执行中、远海搜救任务时具有独特的优势;舰船续航时间长,活动海区广,搜救设备多,可搭载舰载机,具备较强的持续搜救能力,但速度较慢,难以在第一时间到达。此外,地面雷达、空管系统、发动机健康管理系统以及各类专业人员等都是海上搜救的重要资源。在海上搜救中,应科学、合理地整合、利用和分配搜救资源,注意各种搜救力量的优缺点,扬长避短。
2.2.2 准确划定搜救海域,视情动态调整范围
确定搜索海区需考虑目标信息、反应时间、海上搜救兵力的自身性能、偏移、搜索能见度和搜索宽度等因素,从而制定详细的搜救计划,尤其是当风流因素导致偏移不能精确确定遇险船舶、飞机、人员的位置时,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通过获取当时环境数据,运用计算机模拟和仿真的方法,处理多目标、多类型的海上搜救复杂情况,计算搜救目标最大可能区间,同时,据此确定海上搜救行动的中心区域、人员及装备部署等。在搜索过程中,根据发现的各类情报不断进行分析、判断,及时调整搜救海区的位置和范围。
2.2.3 综合运用搜救方法,科学规划搜救行动
在组织海上搜救时,应根据搜救海区形状、大小和搜救兵力数量及搜救能力,划分多个搜索区域,并结合运用方形、梳形、平行航线和扇形等搜索方法。在规划搜救行动时,应在确定的搜索海域对水面进行大范围快速搜索,以求尽快发现搜救目标;若一直未发现水面目标而又基本确认目标可能的位置,则应利用舰载和机载声纳等设备对中心区域进行检查性搜索;在搜索过程中发现疑似目标后,应迅速接近疑似目标查明情况进行视频录像、照相取证或实物取证,同时迅速向海上应急搜救指挥中心报告失事飞机、船舶、人员的位置、数量、状态等情况,并尽快组织救援。海上应急搜救指挥中心应迅速调度其他搜救力量前往事发海域及其周边海域进行增援,并展开水面、水下全覆盖的搜索。
2.2.4 把握搜索设备特点,灵活运用搜索手段
在组织海上搜救时,应根据搜救任务、搜救对象的研判及海况、昼夜和气象等条件,灵活运用搜救手段,以求发挥搜救的最大效率。通常的搜索手段包括目力、雷达、无线电、红外、电视以及声纳搜索等。目力搜索实施简便,获取和传递情报信息快,但受昼夜时间和气象、海况条件影响大;雷达搜索探测距离远,搜索效率高,可全天候使用,但较难发现飘浮物等小目标;无线电搜索作用距离远,但要求搜救目标能够发出电磁信号;红外、电视搜索影像连续、直观,但受能见度影响大;声纳是搜索水下目标最有效的手段,但作用距离短、识别难、费时长。根据不同的搜索器材特点和对目标可能情况的研判,综合运用搜索手段,提高搜索效率。
3 结 语
海上搜救能力的强弱,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及国家形象,因此,应共同关注我国海上搜救形势的发展变化,清醒地认识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加强我国海上搜救力量建设和海上搜救力量运用,有效履行海上搜救的使命任务。
参考文献:
[1] 徐雯梅.我国海上搜救现状及建议[J].水运管理,2009,31(8):35-37.
[2] 徐吉辉,楚维,周镜,等.基于AHP-FCE的航空应急救援能力评价研究[J].航空维修与工程,2012(1):60-63.
[3] 刘刚.提升我国海上搜救能力建议[J].水运管理,2012,34(4):7-9.
[4] 徐胜,李家云.我国海上救援直升机现状和分析[J].直升机技术,2010,161(1):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