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申 武汉祥
摘要:近年来贸易开放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时对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影响日益引起关注。分析贸易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一般从工资、就业、劳动收入份额三个方面着手,文章进一步细化之,从传统贸易模型发展演进的不同理论角度、从贸易对劳动力的不同作用机制视角,就贸易对就业结构影响的相关研究进行述评,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关键词:贸易开放;就业结构;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垂直专业化;中间品贸易
一、 引言
在过去20年间,国际贸易推动了全球经济迅猛发展,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最新发展指标数据显示,2012年国际贸易对GDP的贡献已经达到60.47%,不可避免的贸易带来劳动力需求的变化和劳动力的流动。关于国际贸易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美国国内产生了大量争论(Feenstra,2010),这始于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学期望弄清楚工资不平等迅速加剧背后的深层次原因(D.H.Autor、D.Dorn & G.H.Hanson,2013),这类争论大致围绕三个方向:贸易开放对工资、就业数量及结构、劳动力弹性的影响。对于贸易开放影响工资以及劳动力弹性进行研究的文献非常之多,但是至今关于贸易如何影响一国就业结构的理论机制尚存没有统一定论(唐东波,2011)。本文通过对国际贸易影响就业结构的研究脉络进行梳理,希望在更细致的层面梳理贸易对就业结构的研究。
二、 国内外研究脉络述评
1. Heckscher-Ohlin贸易模型与就业结构。传统的Heckscher-Ohlin贸易模型(即H-O模型)在解释贸易开放影响一国高技能工人与低技能工人的不同需求提供了基本的思想。H-O模型基于严格的假设得出结论即如果一国拥有相对富裕的某种生产要素,那么贸易后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裕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相稀缺生产要素的商品。在此基础上,斯托珀-萨缪尔森进一步提出S-S定理认为贸易引起收入分配产生变化:发达国家的丰裕要素是资本,稀缺要素是劳动力,因而发达国家在生产密集使用低技能劳动力的产品上不具有比较优势,从而减少对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高技能劳动力的就业倾向于上升。
针对发达国家情况,关于国际贸易与技能工人就业的研究大致验证了H-O模型的结论。Schumacher(1984)利用欧共体六个国家的数据和投入产出模型发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导致低技能劳动力就业比例下降。Wood(1991)验证了南北贸易会减少对发达国家低技能工人的需求。Wood(1995)提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导致对低技能工人的相对需求下降了20%。Borjas,Freeman和Katz(1992)认为20世纪80年代的贸易逆差导致美国低技能工人就业下降。Sachs和Shatz(1996)分析了美国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认为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导致美国对于低技能劳动者的需求降低。
H-O模型在研究贸易开放引起的不同技能劳动力需求的变化方面提供了最直接的理论基础,但是该理论模型也存在种种弊端,也提出一个令人困惑的难题:传统模型认为贸易开放相对高技能劳动者而言,会给发展中国家的低技能劳动者带来更多收益,从而引起不平等的下降;然而过去三十年的经验表明,这种不平等无论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并没有下降(Goldberg & Pavcnik,2007),因而经济学家寻求更为有效的理论来解释贸易开放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2. 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与就业结构。在19世纪90年代,把美国和OECD国家日益严重的工资溢价现象和技能工人相联系的文献非常多。假设劳动是异质性的,技术与劳动是互补或者替代关系,Violant编撰《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词典》时定义“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为:新技术与技能互补情况下,技术进步通过提高技能劳动相对于非技能劳动的生产率(或边际产出),从而提高了对于技能劳动的相对需求,那么这种技术进步称之为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
Katz和Autor(1999)估计美国高中辍学生(低技能工人)的实际工资在1963RH ~1995年间持续下降(下降了4.5%),而大学毕业生(高技能工人)的实际工资却飞速上升(提高了22.4%)。Sánchez-Páramo C和Schady(2003)针对拉丁美洲的五个国家(阿根廷、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墨西哥)的研究发现当拉丁美洲的这些国家开始大量进口时,会增加对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Robbins(1996)提出由于存在足够的技能工人,公司发现创造出针对此群体的工作能够有利可图,因而增加了对于技能工人的需求。Autor,Katz和Krueger(1998)使用简单的供给-需求模型分析美国劳动力市场: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技术偏向型科技的广泛应用,对高技能工人相对需求增加。Autor,Levy和Murname(2003)利用美国1960年~1998年的数据,表明技术进步替代了一部分低技术劳动力代表的标准化操作工作(Routine Cognitive Tasks),提高了对于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Non-routine Cognitive Tasks)。Acemoglu(1996、2002、2003)提出贸易的开放会引起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而这种技术进步会带来对于技能工人总体需求的提升。Burstein和Vogel(2011)使用定量的一般均衡贸易模型来分析贸易对于高技能工人和低技能工人的影响。
这些文献在不同程度上都验证了高技能劳动力需求的增加,会导致就业结构和工资发生升级。H-O-S贸易开放模型和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理论都试图解释技能溢价现象,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经济学家就此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分析(Feenstra & Hanson,1999),现在学者更倾向于用此两种理论共同解释贸易和就业之间的关系。
3. 垂直专业化与就业结构。在过去的十年间,国际贸易又有了极大的增长以及国际贸易模式发生了重要的变革(J.Amador & S.Cabral,2009)。Athukotala和Yamashita(2006)等学者认为贸易的通信技术改进、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减少以及生产工序在不同国家专业生产,使得生产环节跨越国界,把国际生产分割为更小的切片(工序)分布于不同的国家(区段),这就是“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Vertical Specialization)”。垂直专业化一方面模糊了商品市场和贸易的区别,另一方面带来了生产要素的流动,这种方式带来贸易增长,也不可避免影响到不同技能水平劳动者就业。
Feenstra和Hanson(1995)采用了一个投入品的连续统模型(Continuum of Inputs)来分析垂直专业化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在该模型中每一种投入(Input)“z”中都包含高技能劳动(Skilled Workers)和低技能劳动(Unskilled Workers)的组成,根据使用高技能劳动与低技能劳动的比例,从而产品生产过程中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活动也有所不同,最终将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时提高对本国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Anderton和Brenton(1999)使用了英国4分位行业数据发现,当英国从低收入国家进口时会导致本国低技能劳动者就业份额下降。Strauss-Kahn(2002、2003)建立了理论模型和实证模型来分析垂直专业化对法国劳动力就业结构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垂直专业化导致法国制造业低技能工人就业份额明显下降。Helg和Tajoli(2005)使用20世纪90年代的意大利和德国数据来分析垂直专业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垂直专业化提高了意大利的熟练工人对非熟练工人占比。Dluhosch(2006)明确指出垂直专业化会导致劳动力市场整体福利的提升,从而低技能劳动者和高技能劳动者都能从中获利,并且低技能工人获利更多。
国内学者王中华、梁俊伟(2008)认为中国在垂直专业化过程中承接了发达国家的工序,最终带来对熟练工人需求的增加。臧旭恒、赵明亮(2011)改进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测算方法,利用中国22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垂直专业化从总体上降低了对中国熟练工人的相对需求,增加了非熟练工人的相对需求,尤其是在中低技术行业。
然而垂直专业化过程中伴随着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跨国生产(Hummels、Ishii & Yi,2001),导致中间品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攀升(Audet,1996;Campa,2001;Glass et al.,2001);国内唐宜红、马风涛(2009)也从中间品贸易的角度,通过实证分析提出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过程中,带来非熟练劳动力相对就业提高,熟练劳动力相对就业的下降。因而必须进一步分析中间品贸易对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
4. 中间品贸易与就业结构。之前的文献大多只关注最终产品贸易,而忽视中间产品生产和外包(P.Egger,2006),最近越来越多的文献关注垂直专业化过程(或者外包、国际生产分割、价值链切片)中间品贸易及其技术偏向性对相对工资及就业的影响(Krugman,1995;Slaughter,2000;H.Egger & P.Egger,2003),比如Feenstra和Hanson(1995、1996、1997、2003)将研究焦点放在中间产品投入在贸易中日益重要的位置(Goldberg & Pavcnik,2007)。
Hummels等(2001)利用中间品为计算垂直专业化率提供了一个方法:通过使用十个OECD国家和四个新兴市场国家的投入产出表(1968年~1990年),将一国进口中间品分离,分别用于国内消费和出口品生产,从而提出了垂直专业化水平的计算方法,垂直专业化率可由出口产品中的进口中间品价值与其在总产出中的比值表示。根据Hummels等(2001)对垂直专业的定义:国家一生产中间产品,出口到国家二;国家二把从国家一进口的中间产品与资本、劳动相结合,然后再与本国内生产的中间产品组合在一起形成最终产品;最终产品一部分被国内消费,另一部分出口到国外;这就是一个垂直专业化过程。
Feenstra和Hanson(1999、2001)强调中间产品贸易对于就业和工资的影响远大于最终消费品贸易的影响。Anderton和Brenton(1998)在研究外包对英国就业的影响时发现,英国从低收入国家进口中间产品,会导致英国低技能劳动者相对工资和就业都下降。H.Egger和P.Egger(2003)使用了澳大利亚20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许多小型西欧国家尤其会通过从东欧国家进口中间品来进行贸易往来,如果东道国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的,那么中间品进口会增加对于高技能工人的工资,但是对于高技能劳动力和低技能劳动力的就业并没有显著影响。C.Driver、A.Kilpatrick和B.Naisbitt(1986)使用投入产出模型框架,研究英国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及欧共体之间制造业贸易的扩张对其就业的效应,这种效应分为由贸易变动带来的产业变动直接效应和中间品贸易引致的产业产品变动间接效应(在总就业效果中高达35%~46%),通过测算1979年平衡贸易增长的结果发现与欧共体或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贸易会对英国的就业产生微小的负向影响A.M. Fernandes(2007)通过对哥伦比亚工业行业的研究发现,中间品进口带来了国内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劳动力生产力的提高。
在国内盛斌、马涛(2008)利用中国工业行业动态面板数据进行分析,认为中间品贸易会对中国劳动力需求状况产生影响,具体而言中间品出口导致中国劳动力需求增加、中间品进口对国内劳动力具有替代作用。唐东波(2012)利用2004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分析垂直专业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实证结果证明从OECD等发达国家进口的中间品份额上升,会导致中国制造业高技能劳动力就业比例增加;而从亚非拉等低收入国家进口中间品份额的提升则对国内就业结构产生负向影响(高技能劳动力就业下降)。
从垂直专业化的研究拓展到中间品贸易,进一步把贸易开放影响就业结构的原因进行了解释,而且考虑了到低收入国家在国际贸易价值链中承接中间品进行生产的现实。然而除了以上解释路径之外,还有经济学家从国际贸易对就业的作用机制来进行分析,从更多维度分析贸易开放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5. 国际贸易作用机制与就业结构。国际贸易对就业的作用机制可以两个思路角度梳理:第一是从国际贸易制度因素对就业产生影响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在传统HOS模型的框架,仅在充分就业的前提下进行分析,随着理论和现实的发展,学者们纷纷扩充基本假定,把假设扩展到存在失业情况下国际贸易对就业的影响。最低工资模型、搜寻模型、效率工资模型就是从劳动力市场角度进行分析。代表性研究包括Kruegar(1983)改进了Harris和Todaro(1970)的最低工资分析框架,指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城市最低工资的提高将导致城市资本密集度上升,从而城市部门的就业人数下降;Davidson、Martin和Matusz(1988、1999)设定了一个搜寻模型,通过建立一个存在搜寻部门 的模型来分析国际贸易对于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本密集型大国和劳动密集型小国的贸易会带来总失业的增加;Matusz(1994)在经典的效率工资模型框架(Shapiro、Stiglitz,1984)下进行改进,发现贸易政策会导致就业结构和就业数量产生变化。
第二是从国际贸易结构因素对就业产生影响的角度来进行分析,Kletzer(2002、2005)指出进口份额的变化通过产品需求的变化,导致就业和工作机会的损失,正是在那些进口份额急剧增加的产业可以看到进口的流动与国内就业、工作损失之间存在联系;周申和李春梅(2006)、周申和李可爱等(2012)基于中国工业部门的数据,分析了中国工业制成品贸易结构变动对就业结构变动的影响,结果显示偏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结构变动不利于就业,并且使国内就业结构更加偏向熟练劳动。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学者都对贸易的就业效应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然而上述文献也存在不足之处,很多文献都考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对发展中国家就业的影响,却忽视了发达国家的就业结构也会受到贸易开放的影响这一研究视角。
三、 总结与研究展望
贸易开放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研究从要素禀赋理论创立至今,经济学家从国际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角度进行了大量分析和研究推进(周申等,2007),这有助于交叉学科的发展,也对国际贸易政策、国内就业政策的制定起到了理论支撑作用。然而值得引起注意的是,今后研究还可以从三个方面继续扩展:首先如果考虑到诸如中国这样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并存的双重制度(唐东波,2012),之前文献鲜有从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角度分析贸易对就业结构的影响,未来可以通过实证分析做出更有力的解释和说明;第二大多数文献研究国际贸易整体对一个就业结构变化的影响,鲜有文献从双边贸易角度进行分析,而随着国家间贸易联系的加强,甚至有些国家贸易壁垒的提高,都使得在双边贸易环境下研究部门进出口的结构性对就业结构变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三现有文献多数以工业制成品贸易为研究对象,但是随着贸易深入,国际贸易范围拓展到不同种类的产品,如果能进一步对产品类别的划分,区分了一般贸易和中间品贸易将使得研究更加细化、测算更加准确。
参考文献:
1. Goldberg P K, Pavcnik N. Distributional ef- fects of globaliz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2007.
2. Hummels D, Ishii J, Yi K M. The nature and growth of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n world trad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1,54(1): 75-96.
3. Hollanders H, Ter Weel B.Technology, kno- wledge spillovers and changes in employment structure: evidence from six OECD countries. Labour Economics,2002,9(5):579-599.
4. Kohler W. Aspects of international fragme- ntation.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4, 12(5):793-816.
5. 盛斌,马涛.中间产品贸易对中国劳动力需求变化的影响.世界经济,2008,(3):12-20.
6. 唐东波. 垂直专业化贸易如何影响了中国的就业结构?.经济研究,2012,(8):118-131.
7. 唐东波.全球化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世界经济,2011,(9):95-117.
8. 周申,李春梅,谢娟娟.国际贸易与劳动力市场: 研究述评.南开经济研究,2007,(3):107-123.
9. 周申,李可爱,鞠然.贸易结构与就业结构:基于中国工业部门的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3): 00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后危机时代的跨国公司投资、国际资本流动趋势与我国外资政策”(项目号:12JJD79004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全球化、经济结构差异与区域劳动力市场”(项目号:NKZXA1403)。
作者简介:周申,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武汉祥,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
收稿日期:2014-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