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实践”平台,创生师范生实践教学模式

2014-10-09 09:37阳利平
大学教育 2014年15期
关键词:教育实践

[摘 要]教育实践是高等师范院校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在学生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对将要从事的工作所进行的一种现场观察、了解和体验,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形成职业道德品质,由学生向教师过渡的必由之路。改进传统“学徒制”,搭建“教师成长协作团”, 变革学习方式,深入开展研究性学习, 建立“周末师资培训流动站”,实现职前职后一体化, 健全实践教学评价机制,使教育实践制度化。海南师范大学“大实践”平台的构建,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检验,呈现出鲜明的特色。

[关键词]教育实践 “大实践” 海南师范大学

[中图分类号] G6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5-0125-04

相对于压力很大、积极求变的基础教育来说,当前的高等师范教育显得比较被动,一些有实际意义的教育实践类课程,量少又不受重视,形式化的实践导致师范生专业素质缺失,大大削弱了教师教育的水平。[1]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重点难点问题的通知》(教高司函[2009]164号)文件精神,近年来,海南师范大学围绕海南基础教育现状和师资需求,以“为了实践,基于实践和在实践中”为宗旨,构建了教育实践类课程体系及实践取向的师范生培养模式;以“实验创新,学术实践,教育见习和实习,顶岗支教,周末流动师资培训”[2]等为抓手,破解当前教师教育面临的问题,有效实现了高等师范院校专业建设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的密切結合,提高了师范生的实践能力,提升了办学水平。

一、师范生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改进传统“学徒制”,搭建“教师成长协作团”

在办学实践中,基于学生培养的需要,搭建了“教师成长协作团”这一平台,受到师生、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好评。“教师成长协作团”是一种全新的、实践取向的教师职前培养形式,类似于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但又具有鲜明特色,是我们的一种全新的探索创新。“教师成长协作团”由师范生和专任教师,以及合作学校教师三方组成。在参与协作活动的师范生(大三)中,按照师生比1:1的比例选派指导教师,采取“认知学徒制动”的组织形式,使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实践得到成长。比如,在教学设计环节,主要活动方式有:指导设计总体思路→微格化小主题探讨→设计进行时的专业帮助→初步总结教学设计心得。在课堂教学环节,主要活动方式有:提醒注意事项→教学观察→协作教学→初步教学实践总结。在教学交流环节,主要采取:恳谈教学印象→临床诊断与建议→新教学设想与示范→初步教学交流总结。在教学反思环节,主要有:教学反思技术指导→共同反思→提供技术帮助→全面总结前段实践。“教师成长协作团”是在改进传统的“认知学徒制”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师范生职前培养模式。

(二)变革学习方式,深入开展研究性学习

生命科学学院按照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层次,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在教师和学生中全面树立研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理念,积极开展以开放式、研究性教学为主要内容的教改活动。改变目前课堂教学中教师唱独角戏的传统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坚持把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形成了结构合理稳定、教学经验丰富的实践教学指导队伍,逐步构建了“5个四”的实验教学模式,即四种实验类型:基本技术—宏观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由单纯技能培养,转化为系统综合能力培养,增强学生对各学科内在联系的认识,避免实验内容的重复;四个实验层次:基本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研究实验,使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综合,逐步提高;四种教学途径:必修实验—选修实验—开放实验—探索实验,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四种辅助方法:模拟演示—电子教案—课件—微机数据处理,把生物学自身连续、动态的特点,形象而直观地介绍给学生;四种考核方式: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设计—实验考试,客观、准确、科学地考核学生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并对综合素质提高起到导向作用。

按照生命科学的整体思路,以技术方法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内容重复多、验证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少的不足,从根本上改变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打破了以专业设置实验的结构层次,建立了一套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的新实验教学技术方法。重视实验技术的研究和实验项目的选择,采取各种措施,鼓励教师更新、改进实验项目,年实验项目更新率达35%。经过几年的改革,现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已经达到50%。

(三)建立“周末师资培训流动站”,实现职前职后一体化

“周末师资培训流动站”是海南师范大学面向海南省及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师开展“播种希望”行动计划的三项行动之一,被海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列为“海南省中西部市县人才智力扶持行动计划”十大项目之一。

其运行形式以“流动站”为基本组织架构,利用周末休息时间,由海南师范大学专兼职指导教师带领优秀师范生送教下乡,按照“立足课堂、服务学科、培训骨干、辐射全员”指导思想,对当地教师开展培训活动。其内容主要围绕教师的敬业精神、责任心教育,新课标、新教材研习,教学基本功,课堂教学临床诊断等内容对全员全学科培训。实施培训的模式为“对比课—现场交流研讨—专家引领—行为改进”。这种模式特点主要体现在:在培训目标上,改注重知识培训为注重教师自我专业发展;在培训内容上,改注重理论培训为注重课堂教学研究;在师资队伍上,改变原来培训力量不足的问题,实现高校教师、省内中学优秀教师和受训地区优秀教师等资源的整合利用;在培训时间上,利用周末进行培训,解决了工学矛盾;在培训地点上,送训到县及乡镇,既降低成本,解决教师出不去的问题,又能面对当地的学生、当地的教学环境进行培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启发性;在培训方式上,强调教师对自身教学的对比反思,并在反思中参与研讨交流;在培训对象上,分为骨干学员和一般学员,考虑了参训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需求。

7年来,在1218次“周末流动师资培训”项目活动中,参与活动的海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论教师、学科专家、中学一线优秀教师约2500人次,听课1700节,评课活动850次,举办讲座368次。现已培养研究型骨干教师700名左右,并通过这批人带动了2100名青年教师的成长,有效地促进了海南农村教师专业成长,促进了海师大师范生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周末流动师资培训”反哺师范生实践教学教学案例

案例:生物学科

1.邀请兼职指导教师走进大学课堂。邀请了来自海南中学、海口市一中、海南侨中等優秀兼职指导教师为实习生作专题讲座,一线教师与师范生面对面,传授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经验,答疑解惑,提高了岗前培训效果。

2.发挥兼职指导教师在教育见、实习的重要作用。把生物学科教育见、实习放在周末流动师资培训学院兼职指导教师较集中的海口市一中初中部、海南中学初中部、海口市九中、海口市十中、海师附中初中部、农垦中学初中、海南华侨中学初中部等学校,发挥兼职指导教师教育方面的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提高指导效果。

3.对比课教学录像丰富了微格教学资源。微格教学是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重要课程,本课程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组织学生观摩微格教学示范录像,使学生从感性上理解和认识所训练的教学技能。周末流动培训学院的“对比课”录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问题性和示范性,因此,有选择的把对比课录像引入微格教学课堂中来,让师范生深切地感受到了各种教学技能的意义、内容要求和训练要领,极大地提高了微格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4.让师范生亲临培训现场,接受鲜活的教师教育。利用在定安、陵水等地的培训机会,组织师范生参加周末培训活动,与农村受训教师一起听课,参与对教育教学问题的讨论交流,使师范生的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得到结合,提高了教学实践能力,同时也让师范生从一个侧面感受到了农村教育教学的现状。

5.受培训模式的启发和培训内容的影响,充实了课堂教学内容和丰富了教学方法。生物学科教学论教师在完成周末流动培训工作的同时,充分利用周末流动培训学院这个平台,熟悉了教师培训的模式,收集和整理了大量的教学案例、培训案例和农村教师成长故事,把这些知识和培训资源应用于科学教学论课程教学,彰显教学方法多样化,使教学内容的讲述有了更多的事例作为支撑,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

(四)健全实践教学评价机制,使教育实践制度化

学校颁布了系列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的文件,彰显了实践教学的地位与意义。具体建设内容包括:

1.加强教育实践的针对性,形成分阶段、有重心的教育实践工作格局;

2.优化教育实践的可操作性,依据支架性教学思想,进一步完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指导与评价手册,增加手册的技术含量,突出手册的经验性质,为师范生开展反思性实践提供支点;

3.突出强调教育实践的实效性评价,加强教育实践教学管理和成果管理,形成以环境观察、课堂观察、儿童观察为任务链,以教学设计和教育故事为基体,以研究性学习报告为标志性成果的成果评价体系。比如,音乐学院的“周末大舞台实施方案”每学期在本院音乐厅举办一轮艺术实践演出活动。每场演出都安排五名以上的相关专业教师担任评委,现场打分、排名、点评,以增加活动的专业性和严肃性,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延伸。

在实践教学评价的方法策略的探索方面,海南师范大学始终坚持发展性评价理念,改革评价方式和方法。具体做法是:

1.评价主体多元化。既有学生自评,又有课程与教学论指导教师和基础教育实习基地校指导教师的科学评价。

2.考核方式多样化。打破以往的以理论作业和卷面考试为学生学业水平考核的唯一方式,考核方式包括卷面考核与实践考核、作业考核。卷面考核增加问题解决的分值比重。

3.实施档案袋评价。为每名学生建立专业档案,将其日常学习生活所取得的成绩、行为表现及成效记录在册,有效激励了学生的专业发展。比如,“教师成长协作团” 活动评价指标就包括教学观摩、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反思、博客写作、教育故事撰写六个维度,将教育实践由活动提升到课程层面来建设与管理,并对其加以规划、组织、实施、评价。

二、师范生实践教学模式的特色

(一)形成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支撑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我校始终遵循“融专业培养与素质教育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实验教学与科研活动为一体”[3]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思路,将“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要素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了由实验教学、课程见习、专业见习、专业实习、野外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大学生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多层次、立体化的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并经历了教育实践由城市中小学转向乡镇中小学的过程,形成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支撑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课程内容设计上,我们改造了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对二者的地位和内容进行了重新认识,并尝试构建微型课程,尽可能让课程适应学生的发展,重视专业情意的培养,凸显教育实践课程与实践性知识的重要地位;在实践课程的实施上,由单纯的课堂讲授变为一定意义上的课外“做中学”,加快学生对实践性知识的领悟与掌握。我校坚持“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特色鲜明”的实践取向办学理念和“理论—实践—反思”的实施模式,把教育实践课程化、制度化,使教育实践活动贯穿整个大学四年,实践教学确实走在了国内同类专业前列,开放性地培养了师范生实践与创新能力。

(二)构建“大实践”平台,开辟了师范生实践教学新领域

海南师范大学“大实践”平台的构建,突破了以往教育实践的局限,搭建实践取向职前教师培养平台,努力创建和巩固教育科研与实践基地,通过“教师成长协作团”,营造教育实践常态化、自主化的环境,以社团组织为载体,以实践小组为基本单位,以“十·打实”日常技能训练为主要形式,以素质精良、专兼结合的教师指导队伍为支撑,切实提高师范生实践教学水平。教育实践课程主要以顶岗、周末流动师资培训、教师成长协作团、社会实践活动等为基本形式,将实习与支教有机结合起来,引领师范生投身农村基础教育,开展实习与服务,实现理论与实践、课堂与舞台、教育与社会、教学与就业“四结合”, 开辟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实践教学新领域,有效促进了教育实践模式的重大变革。如,410写作实践教学创新了写作训练的方式,形成纸质写作、网络写作的立体训练方式,创新了网络时代写作教学的新的实践教学模式;生科院采用项目教学的实践方法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以“学研产一体化”为教学模式,发展特色专业,建立校内外教学基地,通过综合性、开放性、设计性实验,使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初等教育学院、文学院的师范生顶岗实习置换部分农村教师脱产培训的方式,既解决了师范生专业情意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又破解了长期以来农村教师由于经费短缺、工学矛盾、培训力量不足而得不到有效培训的难题。“周末流动师资培训”更是让农村教师足不出户就获得了最前沿的理论、系统的新知识、新技术,得到大学文化的熏陶。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创新实践教学的方法策略

我校的师范生实践教学改革,在实践方法策略上表现出如下鲜明的特点:一是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原则,改单一的课堂讲授为反思型、研究型教学,创造了许多诸如“同课异构”、“异课同构”、“博客交流”等有效方法,將教育实践活动与学分挂钩,加大教育实践课程学分比重,实现教学实践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二是改单一的高校教师主导为“三位一体”的优秀教师团队合作指导,即由我校学科教学论教师、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地方优秀教师组成实践指导小组,立足课堂,指导教师与学员同题做课,开展师徒双方的交流与反思,扬长避短,协同培养师范生。三是实践教学形式多样,改变了师范生对教育教学的感知仅限于校内课堂、书本、师生、生生之间互动的形式,而直接与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和受训教师开放联动,促进培养与培训的有机结合。在实践中我们以 “五个自己的参与式”、“专家讲座”、“课例研修”为主要教学形式。“五个自己的参与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困惑提出来”,“把自己的经验说出来”,“把自己的思考写出来”,“把自己的收获说出来”,“把自己的所得与教学改进结合起来”。“专家讲座”—— 教学中始终把理论讲授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注重实践环节,避免单纯讲座,组织课堂讨论、互动答疑,解决学生的困惑和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讲座。“课例研修”——我们主要通过如下的课例研修模型进行操作:解析原有课例(学生自己进行教学设计实践)→理论探讨(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一次修改教学设计→观摩研讨课例→达成共识→二次修改教学设计,切实提高了教师的执教能力。四是重视人文实践,即将各专业所隐含的人文精神付诸实践,尤其需要自觉践履人文关怀、人道关怀、伦理关怀与文化关怀等,将师范生专业情意的感受、专业思想的熏陶及专业技能的提高纳入见习、实习等实践范畴,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而且着眼于提高师范生的整体专业素质。

三、创生师范生实践教学模式的影响

海南省政府把海南师范大学“构建‘大实践平台,切实提高师范生实践能力”作为海南省重点人才计划写进了省政府工作报告,省政府拨给专项经费支持。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在阅读了《光明日报》关于海南师范大学师资培养的报道后批示:“海南师大确立服务型大学的办学宗旨,构筑实践平台,为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农村教师的做法,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师范院校建设中有借鉴意义。”[4]教育部陈小娅副部长在河北廊坊主持召开的“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座谈会”上,对海南师范大学“构建大实践平台”的实践经验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一直跟踪报道宣传。《海南日报》、海南电视台等海南省内的各大媒体也都纷纷对海南师范大学的实践教学改革进行全面深度的报道。海南省教育厅在对高校本科专业评估情况通报中指出:“海南师范大学探索了一条以实践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实践教学模式,在国内同类高校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5]

[ 注 释 ]

[1] 阳利平.新课程背景下高等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与重构[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2] 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实习基地建设方案[Z].校办〔20009〕10号.

[3] 林一钢.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1(4).

[4] 2009年5月13日刘延东同志就光明日报《情况反映》第101期“海南师范大学实施‘播种希望工程取得显著成效”所作的批示.

[5] 2010年海南省教育厅关于高校本科专业评估情况的通报.

[责任编辑:钟 岚]

猜你喜欢
教育实践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与探索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之我见
何谓教育理论联系实践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对高校传统音乐教育落实到教育实践的思考
顶岗实习支教学生评价问题探究
关于聋哑家庭幼儿的教育实践与反思
高校图书馆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策分析
当代中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