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霏
(首都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北京100089)
苏联作为20世纪与美国分庭抗礼的超级大国,其政治经济政策随着不同领导人的更替而更替,在资本主义盛行的大背景下,苏联独辟蹊径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并在这条路上繁荣起来。中国的发展深受苏联影响,“从孙中山1921年提出‘以俄为师’到毛泽东1953年号召在全国掀起‘学习苏联的高潮’,”[1]131中国一直以苏联为目标,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世纪初,俄国经历了和日本为争夺中国东北与朝鲜爆发战争,屡战屡败,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军损失惨重。“俄历1917年2月爆发革命,称为‘苏维埃’,尼古拉二世下令杜马解散,杜马散伙前成立了临时政府,要求尼古拉二世退位,至此君主制度结束,国内开始内战,直至1922年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2]5苏联存在74年,其发展道路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17年“二月革命”爆发到1924年列宁去世,称为列宁时期。这其中1917~1922,苏维埃俄国经历了内战,“十月革命之后不久,布尔什维克党实行粮食垄断、粮食征集制(лродразверстка),实行军事共产主义。”[1]1311920~1921年初,苏俄陷入空前的政治经济危机,农业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此时的苏俄实行商业国有化,采取严厉措施禁止私人贸易。在此高压政策下,“黑市”盛行,居民要以高价购买粮食和日用品,直接导致人民的恐慌和对政府的不满,引发了喀琅施塔得事件,此时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取代余粮征集制》的决议,这是从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标志。虽然这个政策并没有实行太久,但是及时地阻止了一次反革命运动的扩大。
第二阶段从1924年斯大林上台到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称为斯大林时期。斯大林在农业技术和农业文化异常落后的情况下推行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立以重工业为基础和支柱的工业体系以及现代化国防体系,用行政手段推行农业“全盘集体化”;发展航空和核计划,首次将原子弹空爆,与美国相抗衡;建立“联合政府”,但最终以破产而告终。这些政策使得后人对斯大林的评价是褒贬不一,我们可以评价斯大林独裁、高度集权,可以揭露30年大清洗中犯下的错误,但是不能否认这些政策让斯大林时期的苏联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切不可全盘否定。
第三阶段为后斯大林时代,包括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以及戈尔巴乔夫几代领导人。其中安德罗波夫执政15个月就于1984年2月逝世了,在其执政期间,安德罗波夫在整顿劳动纪律和完善经济机制的试验方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而随后接任时已经73岁的契尔年科仅仅执政13个月于1985年3月逝世。从1953年赫鲁晓夫担任领导人到1964被逼退位,赫鲁晓夫提出了“修正主义”,从根本上否定了斯大林;“否定阶级斗争,抛弃无产阶级专政,突出‘全民党’、‘全民国家’的理论”[3]73;工业化比重有所调整,重工业比重有所下降,轻工业投资比过去多。“再适合种植玉米的地方可以引导和鼓励种植玉米,而在不适合种植玉米的地方也推行种植玉米,必然后造成农业上的巨大失误。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种植玉米,并将种植玉米发展成为一场运动,是赫鲁晓夫农业决策中的一大败笔。”[4]108但是,赫鲁晓夫在航空方面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赫鲁晓夫在任时,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苏联人首先拍回月球背面的照片,又发射了世界上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首先实现太空行走,还首先拥有女宇航员,这些都远远领先于美国。从1964年勃列日涅夫执政到1982年11月逝世,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苏联的综合国力达到了顶峰,经济实力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而军事力量则足以与美国平起平坐”[5]104;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接近国民生产总值的40%,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一现象由于着重于研究军事等重工业,对苏联社会发展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从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到1991年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被认为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的政策,“还重申‘全民国家’,主张‘三权分立’,大力论证社会主义就是人道主义。”[3]137最终在东欧剧变的环境下,苏联开始走向解体。“苏联剧变与戈尔巴乔夫有密切的关系,其内政与外交都存在不少失误。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苏联发生了剧变,戈尔巴乔夫没能挽救苏联社会主义的命运就把他的理论与政策全盘否定掉。”[6]
在列宁时期,为了应对内忧外患的局势,列宁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余粮征集制”(лродразверстка)是指用农民的血汗养育军队,这样的制度不能保证城市居民的口粮,城市居民有许多人饿死,持续的战争导致农民放弃农田,“余粮征集制”使得农民的生活雪上加霜,粮食越来越少,饥饿的居民为了粮食不惜一切代价,甚至变卖衣物高价购买粮食,这样的需求导致了黑市的盛行,最终演变成了政治经济危机,1921年发生了著名的“喀琅施塔得”事件。全俄都在肃清反革命(简称肃反),执掌政权的布尔什维克对任何可疑的分子搜身,其实士兵也不清楚反革命如何界定,“喀琅施塔得”事件被判定为反革命,遭到严重的武力镇压,“其中6459人被监禁,2103人被枪决”[2]126,“喀琅施塔得”的41个党组织完全瓦解,总计大约有900人退出俄共(布),其中有些是在1917年十月革命时就入党的[2]104。在当时,类似“喀琅施塔得”事件这样被判定为“反革命”的事件数不胜数,冤案、错案无数,而“喀琅施塔得”事件让“列宁认识到在一个小农国家必须实行新经济政策,并且坚决抵制了以托洛茨基等为代表的反对力量,推出了新经济政策。”[7]
新经济政策的核心是承认市场机制的作用,实行粮食税后,农民的积极性再次被调动起来,生活有所改善。1923年改为货币农业税,其优点为农民可以自由选择种植的作物,战后经济得到恢复。新经济政策有一定的局限性,是一个临时的政策,只适应处于当时状况下的苏联,所以在经济逐渐恢复、国内形势趋于稳定的局势下,新经济政策不久就退却了。1924年列宁去世,季诺维也夫、斯大林、加米涅夫这“三驾马车”对新经济政策一直持怀疑态度,而新经济政策也确实存在着诸多缺点,首先,新经济政策是在“农民暴动”以及“喀琅施塔得”事件的威胁下、在“最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中被迫实行的,实行之际并未完全成熟,只能解决一时的危机。其次,新经济政策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分化,税收制度造成富裕农民税负过重,不断打击富裕农民,认为他们是“新资产阶级”,使人们形成仇富心理。最后,斯大林为了发展工业加重了农民的税款,对那些不按照要求出售粮食的农民要动用刑法。面对着种种缺陷,新经济政策最终在斯大林时期走向了尽头。
政治腐败问题是导致苏联国家最终走向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从列宁时期,苏联国家的政治腐败问题就有所体现。要想解决政治腐败问题,就应该先了解其原因,以新经济政策时期为例,政治腐败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育问题“从党的八大到十五大苏联各个领域领导干部受过高等教育者从23.9%下降到4.4%,下降5.43倍,受过中等教育者从24.9%下降到12.9%,下降1.93倍;从八大到十四大,受过初等教育者从37.0%上升至66.1%,上升了1.79倍。”[8]208(见表1)
表1 俄共/联共(布)代表大会代表教育水平分布表
最能体现干部谋求个人私利的就是当时的住房问题,领导干部的居住场所为克里姆林宫、政府楼和别墅,而同时期的群众却只能住在住房公社(домкоммуна),也就是 公共厨房、公共食堂还有公共浴室等,大家一起工作,一起生活,极少有个人隐私。当苏联经济整体发展,住房环境有所改善后,干部与群众住房差距并没有缩小,反而加大了,住房的大小由官位等级决定。“1917年12月1日,列宁就在政府决议中签署:人民委员家庭成员的住房每人不得超过一间。”这个一间并没有限定面积,官员的家庭成员居住人均面积要比群众的居住人均面积大得多,官员中的保姆都有独立住房,而群众大多全家人共占有一个房间,2~3代人用床单、窗帘隔开。除住房问题外,官员利用公款吃大餐、住奢华的豪宅,甚至进行赌博,贪污受贿和权钱交易屡见不鲜。“1925年7月1日,在俄罗斯联邦48个省和州主持了对20773件职务犯罪的司法案件的审判,其中6698件(30%)涉及到用公款。”面对这样的社会现状,苏联采取了一系列的惩治措施。首先从中央到地方成立了贪污受贿斗争的机关;其次,出台一些政策例如削减利用汽车出行,禁止公车私用等,加强对官员的约束;最后还加大对腐化分子的制裁力度,用法律手段处理此类问题。开始推行严惩政治腐败问题时,效果较为明显,然而随着贪污受贿现象的减少,惩罚政策的力度也在减小,最终导致腐败现象回潮。要想有效地解决政治腐败问题,党和国家都应该认真对待,反腐措施要坚决有力,法律面前不得有特权等。而苏联国家未能处理好政治腐败问题,也为未来走向解体埋下了隐患。
斯大林去世后,后继的苏联领导人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改革,但都是以失败而告终。首先进行改革的是继斯大林之后的赫鲁晓夫,斯大林模式的特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着重发展重工业,而赫鲁晓夫的改革侧重农业,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最终是失败的。但是在教条主义盛行、思想僵化的时期,其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一定成效。在斯大林的“大清洗”事件上,“赫鲁晓夫采取措施成立调查斯大林在大清洗期间‘罪行’的苏共中央主席团调查委员会,并决定审查‘个人迷信’期间所有政治犯案件。”[9]总的来说,赫鲁晓夫并未彻底地改变原有体制,只是在斯大林体制上稍作修改,所以赫鲁晓夫的改革并不算成功。随后接任的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苏联的经济改革没有间断过。改革涉及的面比较广泛,使苏联的经济管理体制发生了许多变化。“在斯大林问题上,勃列日涅夫周围的一些亲信曾建议他公开地为斯大林恢复名誉,但他害怕这样做会引起社会上的激烈争论,所以采取了一步一步悄悄地为斯大林恢复名誉的做法,但在实际工作中实质上完全恢复了斯大林时期的体制、观念和方法。因此,当时西方国家的许多苏联问题学者认为,勃列日涅夫推行的是‘新斯大林主义’。”[9]综上所述,勃列日涅夫的改革也以失败而告终。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失败导致1960~1985年苏联经济逐年萎缩。(见表2)
表2 苏联1960—1985年经济增长率百分比
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再次进行改革,与前两次改革不同的是戈尔巴乔夫发现经济改革未见成效从而转向了政治改革。他实行政治上的多党制,用民主而人道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民主化和公开性。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和方向,使苏联由社会主义国家变成资本主义国家。
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得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束缚了苏联的发展,后来苏联也进行若干的改革,但因为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没有从根本上改革斯大林体制而最终导致失败。“苏联演变和解体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是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联领导集团推行的背叛性的改革路线(或者说政治路线)的恶果。”[10]166“苏联的联合本来唯一的合法性是社会主义,苏联的前途是国际主义。但是苏联上层阶级在赫鲁晓夫之后,逐渐陷入民族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他们的倾向将自然是资本主义。”[11]5苏联国家的改革道路并不成功,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吸取教训,避免走苏联国家改革不成功之路。
近几年来,中国发展迅速,随之而来的官员腐败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苏联国家在治理腐败问题上颇有成效,但因为种种原因,最终使得腐败问题越来越严重。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由此看来,党对反腐倡廉尤为重视。反腐倡廉也和人民息息相关,只有严抓、严惩腐败分子,提倡廉洁政治,才能让人民相信政府、相信党。党和政府应该从管理、监督、审查等多个方面坚持反腐倡廉的道路。
解决好民族问题将是中国未来发展道路中的重要问题之一。苏联国家从列宁、斯大林到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各个时期都出现过民族问题,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措施各不相同。“列宁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列宁提出民族自决权是为了维护各民族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斯大林、勃列日涅夫时期少数民族政治地位提高,在列宁时期基础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然而戈尔巴乔夫时期,民族问题不断地被激化,在这危急时刻,戈尔巴乔夫的大部分政策都只是应急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处理民族问题,最终民族问题成为导致联盟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如秦灭六国却未能统天下一样,给予一个民族特权势必损害另一个民族,去掉“民族”换而强调“国家”有利于促进国家和谐稳定的发展。
尽管苏联领导人采取多样途径处理民族问题,其本质上都是将国内民族加以区分对待,在强调平等的同时也强调平等的主体,即各民族的平等,更强调了民族的差异性,在强调俄罗斯种族的时候仍是如此。目前中国同样通过类似的办法来处理相关问题。中国应该吸取苏联国家的教训,重视民族问题,切不可过分强调民族特性,处理一切问题上不强调、不提及民族,通过长期对此问题的淡化,最终实现民族融合,中国作为高度集中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应致力于促使国家力量的集中,促使民族统一化,这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民族融合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多方阻力,应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促进民族一体化发展。
对于当今中国而言,面对世界多变的局势,正如丘吉尔说的“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如何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联盟,随着钓鱼岛局势的恶化,中日关系急速降至冰点。中美关系一直在明争暗斗之中,中韩关系十分不稳定,中印关系仍不明确。恰巧就是中俄关系还相对稳定一些。苏联建立的经验对于中国来说,是促进中国重新夺取世界发言权的宝贵经验。如何打破旧的世界格局,从中脱颖而出,建立新的游戏规则。对于中国来说,这个问题十分紧迫,一方面在现有秩序中,中国有赶超美国的优势,为此美国似乎有意愿重新“洗牌”,制定新的秩序,正值此好时机,假定中国能够建立起强大的联盟顺势崛起赶超美国,那么新的秩序将是由中国制定,秩序的制定者往往能控制全场,这是无可厚非事实。一旦新的制度被建立,那么再想打破就困难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花了29年才解体,二战后的政治体系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沿用至今,其依然出现了崩坏的趋势,数十年才变动一次。可见其一旦建立,再打破将是许久的事情。为此中国必须抓住时机,建立起以自身为主导的体制,从而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其核心地位。为此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建立为中国提供了宝贵的政治联盟经验。同时必须谨慎地分析,考虑到苏联的结果,必须在联盟建立之初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利弊分析,以及对导致其解体的原因加以分析,借此尽可能地避免从中得到错误的经验。
[1]冯精志.苏联图志[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
[2]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周新城,张 旭.苏联演变的原因与教训:一颗灿烂红星的陨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邢广程.苏联高层决策70年: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三)[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
[5]陈之骅.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主要问题和历史教训[J].东欧中亚研究,1998(6).
[6]左凤荣.评戈尔巴乔夫对外政策的理论与实践[J].东欧中亚研究,2001(1).
[7]郑庆伟.苏联列宁时期经济与法制对我国改革的启示[J].2011(9).
[8]赵红根,王士俊.赫鲁晓夫时期政治改革的特点及其教训[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杂志,1985(2).
[9]徐 葵.勃列日涅夫年代:苏联走向衰亡的关键性转折时期[J].东欧中亚研究,1998(1).
[10]杨晋川.戈尔巴乔夫与苏联演变和解体[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1994.
[11]迈克尔·赫德森.全球分裂:美国统治世界的经济战略[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