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团队隐性知识共享机制的形成,可以促进研究生的成长与研究能力的提升。有研究表明,影响知识共享的四个因素即知识特性、组织特性、个体特性和技术手段。N大学W研究所研究生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的多年实践经验表明,要从研究生团队个体层面、团队层面和信息技术层面形成隐性知识共享的相应策略。
研究生团队;隐性知识;知识共享
研究生作为社会不断发展和创新需要的高级人才,他们研究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日益成为我国高校目前关注的热点。[1]然而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数量的大幅度增长,研究生培养和研究生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改造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新的研究生培养途径,成为了高等教育管理者和学者的共识。[2]
许多专家认为建设知识共享型的研究生团队,是有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之一。所谓知识共享型研究生团队是由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进站人员、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组成的科研群体,团队以科学研究为内容,将知识视为团队的核心资源,将知识共享视为科研创新的基础,并通过调整团队结构、营造协作氛围来有效地支持知识的获取、交流、应用和创造。[3]从理论视角来看,建设知识共享型研究生团队,可以促进研究生的成长。然而,研究生团队实现真正意义的知识共享,不能仅仅停留在显性知识的共享,关键在于隐性知识的流动和转化。[4]Goldblatt指出,显性知识仅仅代表了知识整体的冰山一角,而隐性知识则占据冰山的大部。[5]迈克尔·波兰尼认为,我们知道的比我们能够讲述的更多,隐性知识是所有显性知识的源泉。[5]
目前,国内学者对知识共享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公司、企业、医院、图书馆等组织,有关高校研究生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的研究甚少。在具体的不同领域所产生的隐性知识是不同的,各有其自身的特点。我国高校研究生团队具有内部竞争性较弱,成员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成员间存在较强的情感关系等特点,这导致研究生团队内隐性知识共享可能具有特殊的规律。因此,本文主要在分析研究生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特性的基础上,以N大学W研究所为个案,探析高校研究生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的障碍和策略,希望可以为我国研究生团队建设和研究生培养提供一些参考。
1.研究生团队隐性知识的概念
隐性知识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哲学家波兰尼于1958年在其《人的研究》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人类有两种知识,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显性知识是人类以一定符号系统(最典型的是语言,也包括数学公式、各类图表、盲文、手势语、体语等诸种符号形式)加以完整表述的知识;而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对,是指我们知道,但难以言述的知识,隐性知识是个人的、受特定情景限制的、能够感知却难以表达的知识。[6]
个体隐性知识是指个体技术方面如个人掌握的技能、技巧、诀窍、手艺、经验等;认识方面的个人的直觉、灵感、信念、信仰、价值观、人际关系、洞察力、思维模式等。团体隐性知识是团队中的个体之间紧密互动、直接沟通,通过模仿与练习、感悟和领会形成的彼此之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7]综上所述,本文认为研究生团队隐性知识是指研究生团队具有的与其他组织相区别的最本质、无法表达的、其他组织很难模仿的、由生活在组织的物质或个体来表现并对个体产生使其具有区别于别的组织个体的内涵的特征,既包括被研究生团队利用的个体隐性知识与团队的隐性知识,也包括只有研究生团队才具有的区别于其他组织的文化、习惯、惯例、规则等。
英国学者托尼·比彻(Tony Becher)在所著的《学术部落与领地》一书中认为,研究生在进入某一学术领域的过程中,会接触到两种主要的隐性知识:一是在学术领域长期经验中产生的实际的、几乎下意识的知识,比如论文的写作思路、问题的回答方式等;二是研究生读研期间通过科研获得的,比如研究技巧、解决问题的方式、研究技术等等。[8]这些隐性知识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意义重大,对知识体系的建构、研究生团队隐性知识的共享以及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科研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2.研究生团队隐性知识的特性
(1)难以编码化。研究生团队的隐性知识,主要来源于研究生团队共同的经验或经历中。表现为某种情感、态度、信仰、习惯等,具有“难以言传”的特性,难以明晰化、编码化。
(2)情景依赖性。研究生团队隐性知识主要产生于课堂讨论、实验室科研以及团队会议等共同场合中,对当时的环境有很强的依赖性。
(3)高度团队化。研究生团队有别于其他任何组织和机构,他们的隐性知识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价值,是在该团队长期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团队层次拥有的隐性知识既不能脱离团队中各个成员的隐性知识而独立存在,但又不是成员隐性知识的简单加和,而是在对成员和从团队外部获取的各种知识有效转化、整合基础上形成的。
对知识共享的障碍,学者们已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探索,得到了丰富的结论,可归纳为知识特性、组织特性、个体特性和技术手段等四个方面。下面将以这四个方面为分析维度,结合N大学网络化学习与管理研究所研究生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的实际情况,总结研究生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的障碍。
1.研究生团队隐性知识的特性
研究生团队隐性知识难以编码化、情景依赖性、高度团队化的特性,使得研究生团队隐性知识在共享时会遇到很多的阻碍。N大学W研究所主要的研究领域是与教育技术专业相关的网络化学习、教育信息化、学习科学等,该研究团队的隐性知识同样具有难以编码化、情景依赖性、高度团队化的特征,使得其隐性知识难以共享。
2.研究生团队中的个体特性
(1)团队成员之间知识水平存在差异。N大学W研究所每年新加入的学生,拥有的知识无论在宽度和深度都相对较低;高年级学生通过一年或者几年的学习,他们的知识量丰富,且有一定的深度;而研究生导师知识水平最高,在专业领域摸爬滚打几十年,对某一类专业问题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研究视角和解决方式。研究生团队成员在知识层面存在的这些差异都会影响隐性知识的交流和转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共享效率。[9]
(2)导师引导无力。野中郁次郎等人在《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创造知识的企业》)一书中提出了知识转化的“SECI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知识转化的“SECI”模型
在这一模型中,隐性知识的分享主要是通过观察、模拟和亲身实践来传递的。最典型的方式是导师制。根据朱克曼对师徒关系的调查,学生从老师那里获得的可以终身受益的不是显性知识而是隐性知识,尤其是教师的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研究的技术、技巧、经验等。[10]随着高校研究生数量的扩招,每位研究生导师所带学生人数也随之大大增加。N大学W研究所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人,而研究生人数有17人。在2013-2014年,其中一位研究生导师指导9位研究生,加上科研、教学、社会工作等压力,研究生导师和学生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团队成员间知识的共享也无从谈起。
3.研究生团队的特性
N大学W研究所是由教育技术学领域某知名教授(54岁)和其几位学生于2004年创办的。每年N大学W研究所研究生团队中都会有新生加入和老生毕业离开,再加上老教授的退休及一些年轻教师的调离,都有可能造成研究所隐性知识断层以及组织失忆。
4.技术特性
研究生团队显性知识由于可以编码,因而易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以实现共享。而隐性知识经常是模糊和情景化的,具有强烈的内部黏性,信息技术手段在共享团队隐性知识时往往显得无能为力。N大学W研究所的教师和学生,将研究所自成立以来近十年的科研成果和数据资料,全部利用计算机进行分类整理后,上传到研究所网站的数据库中,供大家学习和分享。然而,大部分内容属于显性知识的整理和共享,对于那些隐含在研究所团队成员头脑和情感中的共同经历与感受,是难以用信息技术手段共享的。
1.研究生团队个体层面的策略
(1)团队成员树立正确的知识分享观。在2013至2014年,N大学W研究所研究生成员共有1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15人(研三6人、研二5人、研一4人)。对于研究生团队处于知识低层的团队成员来说,比如研一、研二的成员,通常他们在知识共享中都是收益大于损失;对于处于知识高层的成员,如博士研究生,应有选择性地分享自己的知识,一来避免分享的知识超出了研究生的知识水平,二来可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N大学W研究所研究生团队成员之间养成了深厚的感情,他们平时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无论是正式的研讨会,还是非正式的讨论,每个人都会把自己最近获得的有关专业最新信息和研究动态跟大家及时分享,另外也会把自己最近正在做的一些研究成果向团队其他成员汇报,让大家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正是由于团队这种乐于共享的习惯,以2013至2014一学年为例,研究生成员科研成果极为丰富,就论文发表情况来看,研究生成员SCI层次的论文共发表19篇,平均每人发表SCI论文1.1篇,远远高于全校平均水平。所以,研究生团队成员应该树立正确的知识分享观,实现知识的共享和共赢。
(2)导师积极地参与和支持。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生导师对知识共享的支持和参与能有效地带动团队成员进行隐性知识共享。N大学W研究所每周都会借助于学术Seminar的形式,让老师和学生就一周的学习收获和遇到的困惑进行自由研讨,研究所的每位老师也都会积极地参与。同时,老师们以身作则,主动在研讨会上,跟学生分享专业最新研究动态,也会针对学生的疑问给出耐心而详细的指导和建议,另外还会就专业某一问题与学生展开讨论和辨析。正是由于N大学W研究所师生平等而自由的对话方式,鼓励了学生参加 Seminar会议的积极性。
2.研究生团队层面的策略
(1)开放的团队组织环境,为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的基础。通过建立自由开放的团队环境,增加成员间的沟通渠道,使导师、博士后人员、研究生之间的接触机会更多。除了正式的工作时间的接触外,N大学W研究所团队还创造了娱乐、就餐、集会等非正式的接触机会,这样就给老师与老师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提供了开放、自由的沟通和研讨环境。
(2)优良的团队文化,是隐性知识共享源源不断的动力。团队文化是隐性知识共享的催化剂。N大学W研究所的所有老师,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亲和而又不失严谨,所有学生自由而又不失分寸,因此,N大学W研究所的团队文化氛围轻松愉悦、其乐融融。团队成员不需要带任何“面具”,不但可以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还可以就各种学术问题展开激烈争论,在这种开放、自由、充满批判精神的学术氛围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研究能力得到提升,学者的自尊和自信不断增长。
(3)恰当的激励措施,有效地促进隐性知识共享。研究生导师要从我做起,无私分享自己的知识,并采取有效措施,激励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提高他们的知识共享率,降低激励成本,使知识共享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N大学W研究所鼓励每个研究生成员,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跟其他成员分享。如果你的研究成果具有发表的可能性,就可以得到教师的建议和指导,直到你的论文发表为止。所以,研究生成员都争先去跟大家汇报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这样就形成了研究所知识共享的氛围和文化。
(4)完善的知识共享制度,为隐性知识共享提供保障。说到底,隐性知识共享难就难在人性的弱点上,因此必须提供制度方面的保障,必须通过制度来降低知识共享中的不确定性。N大学W研究所制定了严格的Seminar会议规章制度,每期都有学生担当主持人和会议记录人。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还可以锻炼研究生成员会议组织能力和书写会议总结报告的能力。以2013-2014年第一学期为例,先后共举办7次Seminar会议,内容和主题也很丰富,有博士论文进展汇报、硕士生最近研究成果汇报以及教师访学经历分享等。每期的负责人会将本次Seminar会议的主题、时间、地点以及流程,提前一周时间以邮件和在研究所网站上发布通知的形式告诉大家,方便所有团队成员做好准备。以第七次Seminar为例:
时间:2013年6月13日(周四)下午2:00-4:00;
地点:N大学逸夫馆309;
主题:毕业论文开题汇报和“微课程”讨论;
流程:
①参与Seminar的老师和同学轮流进行简短的信息分享与交流,限时1分钟内;
②某学生给大家汇报毕业论文开题内容,汇报时间15-20分钟,问答与讨论20分钟,共40分钟;
③中间可进行10分钟的休息;
④对“微课程”的讨论,时间可限定在40分钟。微课程讨论部分包括:微课程的特点(包括优缺点)、形式、应用与制作;微课程与微视频、微课等的关联;微课程对教师和学生产生的影响;微课程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⑤一句话小结,总结本次Seminar的感受与心得。
Seminar会议后专门有会议记录人员整理出会议报告,在参与会议教师审核后发布至研究所网站上,供大家学习和分享。[11]
3.信息技术层面的策略
研究生团队成员在面对面交流机会少的情况下,可以借助相应的信息技术手段增强交流和沟通,以此来营造自由而开放的知识共享氛围。例如,QQ群为团队成员之间实现随时随地的沟通交流提供了网络平台。N大学W研究所建立了QQ群,每当成员遇到好的学习资源时,都会在QQ群里及时与大家共享。另外,研究所一直都有一个很好的传统,定期请一些优秀毕业生,利用视频会议系统就某些专题与研究所成员分享和探讨。有关学术方面的内容,就请留学生和访问学者介绍国外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研究动态和前沿趋势;有关工作经验方面的介绍,就请在知名企业参加工作的优秀毕业生介绍他们的工作经验和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内容。以2013至2014年第二学期,研究所利用视频会议系统先后共举办6次专题讨论。近来研究所又创建了“太极学堂-U7”虚拟学习社区,旨在为大家提供一个交流和讨论的空间,促进虚拟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目前已经举办了3次主题活动,教师和学生都在“太极学堂-U7”虚拟学习社区积极分享自己对专业某一领域的经验和感受,并将自己最新的一些研究成果上传跟大家分享,师生还会就某一问题在讨论区积极展开讨论。截止到2014年3月31日,“太极学堂-U7”平台上共有博文95篇,每篇博文都有上千次阅读点击频次[11]。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实时记录研究生团队在网上开展的所有活动,为后期通过数据挖掘和知识可视化等技术分析研究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的情况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研究生团队隐性知识共享机制的形成,对促进研究生的创造性思维与研究能力的提升有重要的意义。希望本文可以促进和提高我国研究生团队隐性知识的共享,为我国研究生团队建设和研究生培养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1]王燕华,陈莉.体验式教学与研究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培养[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2):39-43.
[2]李旭.研究生团队建设:高等学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J].科学学研究,2008(5):575-581.
[3]孙锐.知识型团队动态能力构建、团队体系模型与创新运作模式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7(6):64-69.
[4]李作学.论企业隐性知识的作用和挖掘途径[J].科学学研究,2003(12):220-223.
[5]王连娟.隐性知识管理文献综述[J].情报科学,2006(4):636-640.
[6]梁林梅,孙俊华.知识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41-42.
[7]王舒,张香敏.隐性知识与导师制[J].辽宁教育研究,2005(1):73-75.
[8]姜珍珍.高校研究生团队中隐性知识共享的障碍及对策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11):81-82.
[9]施琴芬·隐性知识主体风险态度的经济学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3(2):80-82.
[10]网络化学习与管理研究所[EB/OL].[2013-12-17].http:∥edu.nju.edu.cn/idlm/.
[11]太极学堂-U7[EB/OL].[2013-12-17].http:∥t.k12.com.cn/taijixuetang.
责任编辑 冯丽樱
研究生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的障碍与策略探析
——以N大学W研究所为例
高利华,梁林梅
Obstacles and Strategies of Tacit Knowledge Sharing in Graduate Team——A Case Study on the W Institute of N University
GAO Li-hua,LIANG Lin-mei/Nanjing University
The construction of graduate team with shared tacit Knowledge can promote graduates growth and their research ability.Based on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acit knowledge sharing and the four factors of knowledge characteristic,organization characteristic,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 and technology means,from which the previous researchers studied knowledge sharing,this paper integrated the years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W Institute of N University,analyzed the obstacles of tacit knowledge sharing,and shared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of it in respect of individual,team and informational technology of graduate team.
graduate team;tacit knowledge;sharing
G424.1
A
2095-6576(2014)04-0097-04
2014-03-11
高利华,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网络化学习与管理研究所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知识管理与数字化学习研究(850979303@qq.com);梁林梅,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网络化学习与管理研究所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网络课程、远程教育研究。(lianglinmei@nj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