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成本粘性研究现状剖析

2014-10-09 21:51肖康元张翠翠
商业会计 2014年18期
关键词:成本粘性研究综述影响因素

肖康元+张翠翠

摘要:本文对我国关于成本粘性的存在性和影响因素的文献进行回顾。关于成本粘性存在性,从行业维度和企业性质维度进行文献总结和分析;关于影响因素,主要从管理者角度进行总结。最后提出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我国未来可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成本粘性 研究综述 存在性 影响因素

一、引言

传统管理会计中,成本性态是指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对称关系,其一般模型为y=a+bx,把成本分为固定成本a 和变动成本bx,其中固定成本a被假设为固定不变,即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随业务量的变化而改变。而变动成本bx与业务量x呈线性比例关系,与业务量的变化方向无关。而Noreenand Soderstrom(1997)的研究考虑了管理者的决策在成本支出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成本的变化不仅受业务量变化幅度的影响, 而且受业务量变化方向的影响。Anderson,Banker and Janakiraman(2003)将成本在业务量下降时减少的幅度小于业务量上升时的增加幅度这一现象称为成本粘性(cost stickiness)。这与传统的成本模型中假设成本随业务量的增减同幅度的增减变动有着明显的差异,国内外的学者分别用实证的方法对这一学说进行了验证,并且针对成本粘性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等内容展开了进一步的探索。由于成本的这种粘性现象,传统的成本性态理论无法解释,这使得对成本粘性理论的相关研究就变得很有意义。成本费用粘性理论对于改善公司成本预测、控制、分析等是一个新的视角,能科学地解释和分析成本变化的原因,对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有很大的作用。深刻理解成本粘性对于企业成本管理、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以及投资者决策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成本粘性研究现状概述

1993年,Banker等人最早发现费用的增减与业务量非对称变动,在对美国航空业的一次研究中发现其费用上升和下降的幅度与业务量变动的方向相关,虽然没有正式阐述,但已经预告了企业存在费用“粘性”的可能性。相对于国外学者的研究,国内学者对于成本粘性研究的文献比较少,是从费用粘性的研究开始的,然后被引入到成本粘性的研究中。我国关于成本粘性的研究始于2004年,孙铮和刘浩发表于《经济研究》上的《中国上市公司费用“粘性”行为研究》一文,该文通过对1994-2001年我国292家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证实我国的上市公司存在费用粘性。

根据表1可以看出,从2004年成本粘性被引入我国至今的11年时间里,关于成本粘性的文章仅102篇,尤其是2004-2008年的4年中,我国关于成本粘性的研究成果较少。从2009年开始,关于成本粘性的研究才逐渐增多。相比而言,同样作为管理会计的研究领域,作业成本法的相关文献有6 000多篇,仅2013年就有600多篇,其一年的研究成果就远超成本粘性研究文献的总数,更不用说标准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相关文献总数都达到了10 000多篇。

由以上分析可见,成本粘性的研究成为我国管理会计的新领域,目前研究成果较少,与其他管理会计领域相比,仅刚刚起步。研究成果的稀缺,说明我国关于成本粘性研究不足的同时,更表明了其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研究价值,需要广泛和深入。尤其是我国上市公司成本粘性的实证研究刚刚开始,更反映了未来关于成本粘性的研究在我国有更多的可能性。

三、成本粘性存在性研究综述

较早的是孙铮、刘浩(2004)通过292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研究了国内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粘性”行为,得出的结果证实了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费用粘性,而且费用粘性强度比美国上市公司相比要大很多。孔玉生、朱乃平、孔庆根(2007)通过对我国927家A股上市公司的2001-2005年的数据测试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成本粘性。虽然我国上市公司整体存在成本粘性,但在行业维度、企业性质维度上成本粘性的存在性存在差异。

(一)行业维度

刘武(2006)最早提出了成本粘性存在行业差异,并以沪深A 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选用1998-2005 年企业的年度财务数据,建立计量模型进行检验,研究我国企业费用“粘性”行为是否存在行业差异。结果发现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存在较强的费用“粘性”行为,而房地产业等行业的费用“粘性”相对较弱或不存在。

由表2可得,关于制造业、批发和零售贸易行业、信息技术业、房地产业、新能源行业、保险业以及水电煤气生产及供应业等行业的成本粘性存在问题学术界已进行了相关研究,其中成本费用粘性存在性的研究对象多以制造业为主,而特定细分行业的相关研究较少。

关于房地产业,孔庆根(2007)认为房地产业的成本粘性较小;关于水电煤气生产及供应业,他认为不存在成本粘性。

关于保险业,谢利人、王元建(2009)得出保险公司不具有成本费用“粘性”特征,而是随着保费收入增加,成本费用增加; 随着保费收入减少,成本费用也增加的结论。

关于批发和零售贸易行业,胡冰、叶芳言(2012)以2007-2011 年沪市A 股批发和零售贸易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批发和零售贸易行业的成本粘性行为。结果表明:批发和零售贸易行业不存在成本粘性。另外,孔庆根(2007)也得出批发零售和贸易业不存在粘性的结论。

关于新能源行业,唐建荣、孔钰婷(2012)认为新能源行业上市公司存在成本粘性,且粘性程度为0.0995。

(二)企业性质维度

不同行业类别成本粘性的存在性有差异,企业性质不同,成本粘性的存在性也不同。

万寿义、徐圣男(2012)将我国沪深两市A 股上市公司按照实质控制人性质的不同,分为国有上市公司和非国有上市公司,分别对其2004-2010 年的财务数据检验后发现: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和非国有上市公司的销管费用均存在费用粘性行为;国有上市公司的费用粘性程度要高于非国有上市公司。

曹晓雪、于长春、周泽将(2009)利用2001-2006年企业的年度财务数据, 通过建立计量模型, 对中央企业样本上市公司的费用粘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样本公司的费用粘性确实存在。

吕静(2010)以2004-2008年5个会计年度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成本粘性行为。结果表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存在成本粘性。

综上,从行业维度和企业性质维度,可以发现我国目前关于成本粘性存在性研究的不足。首先,从行业维度看,根据我国证监会的行业分类方法,我国共有采掘业、农林牧渔业、房地产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水电煤气生产及供应、批零贸易业、信息技术业、制造业9个行业。在9个行业之下,还有更多的细分行业。但关于成本粘性存在性研究,却仅限于表2中的几大行业。除制造业的研究较多之外,其他行业的研究寥寥无几。可见,关于成本粘性存在性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次,从企业性质角度看,《公司法》将企业划分为:国有独资、国有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等。对不同性质的企业成本粘性存在性问题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四、成本粘性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在国内,边喜春(2005)从理论方面对费用粘性的成因进行探讨,认为费用粘性产生的原因是普遍性和特殊性兼具,具体概括为三点:契约制度、效率观和机会主义观。万寿义、王红军(2011)以管理会计学、经济学等有关知识为理论基础,认为成本粘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公司成本的不完全性决策;成本粘性产生的直接原因是销管费用的决策驱动性和成本沉没性。江伟、胡玉明(2011)在其综述中归纳为调整成本、管理者乐观预期以及代理问题。

综上,关于成本粘性的影响因素,笔者认为可以划分为两类,一方面是由于不同行业成本的结构以及特点决定的,如Anderson和Lanen(2007)认为,费用粘性受到行业性质的影响,如在制造业及工业行业中,固定资产比重大,可控成本少,从而费用粘性较大,而金融业的费用粘性相对较小;另一方面则是管理者行为的主观因素导致的。主观因素具体如下:

(一)管理者自身决策能力

孙铮(2004)总结的“效率观”指出如果企业管理水平低下,经理人员并非不愿意,而是没有能力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对费用做出及时的调整,这时就会使费用出现“粘性”,也就是说由于经理人员的判断能力不足会使得成本粘性在业务量下降初期较高,而之后将有所降低。

(二)管理者对企业未来预期

管理者对企业未来预期主要受两方面影响:管理者的情绪和管理者是否过度自信。

Lerner(2000)以性质为标准,将情绪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其中,积极情绪是指正性的、乐观的情绪,消极情绪是指负性的、悲观的情绪。管理者的不同情绪影响着管理者对企业未来业务量水平的不同预期。积极情绪下,管理者对未来业务量持乐观预期;消极情绪下,管理者对未来业务量持悲观预期。当管理者预期未来业务量上升时,更愿意多增加生产能力,这将导致费用粘性的产生;而当管理者预期未来业务量下降时,愿意更多地减少生产能力,这又将导致费用反粘性的产生。

管理者过度自信使企业的成本粘性增大的原因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解释:一方面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一般会高估自己对于未来销售业绩的预期,当销售出现下降时,过度自信管理者会对于未来的销售过于乐观,认为销售下降只是暂时的,为了避免调整成本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不会及时调整成本,因此会导致较大的成本粘性。胡玉明等(2011)指出成本粘性的管理者乐观预期观点认为,管理者对于企业未来销售量增长的预期更多是乐观的。如果当前的业务量出现了下降,首先减少这些承诺资源会产生相应的成本,同时当未来企业产品或服务的需求量恢复时,企业又需要重新增加这些资源,因此减少这些承诺资源会导致更高的调整成本。管理者对企业未来销售量的乐观预期也导致了成本(费用)随业务量上升和下降变动幅度的非对称性,从而产生了成本粘性。另一方面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公司往往会出现过度投资的现象,这使得在销售下降时,管理者并非不愿意而是无法及时地调整长期投资,因此成本粘性会增大。

(三)管理者品质和立场问题

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后由于投资者和经理人的目标不一致,引发了代理问题,经理人在自利动机的驱使下,会进行一系列的机会主义行为,诸如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个人薪酬、增加自身控制的资源等。这一现象被称为管理层的“做大做强”(Jensen,1986)。管理层存在“做大做强”动机的情形下,为了获得高额的薪酬回报并最大化的增加所能控制的资源,业务量上升时管理层会增加过多的资源,而当企业的业务量下降时,他们会减少资源的使用,由此增强了企业的费用粘性,管理层的“做大做强”动机会增加费用粘性程度。但是代理问题既可能强化也可能弱化企业的成本粘性(Kama和Weiss,2010)。当业务量上升时,经理人员常常会积极地提高费用,尤其是增加管理层的薪酬,以及扩大自身控制的资源;而当业务量下降时,管理人员一方面不愿意降低自身的薪酬,另一方面也要为自身保持一定量的资源,从而减少对自己今后工作的影响,特别是在预算控制型企业中更为明显。但是,由于管理者的业绩评价薪酬通常与企业的盈利水平联系在一起,管理者为达到一个短期业绩目标,可能在业务量下降时,过度地减少各种资源,以保证一定的盈利;而当企业业务量上升时,他们会限制企业资源的增加,由此又会弱化企业的成本粘性。代理问题引发成本费用粘性也是西方目前的主流解释。

五、结论及展望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成本粘性的存在性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但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仍有许多不足:(1)学术界关于成本费用粘性存在性的研究,研究对象多以制造业为主(占50%),而特定细分行业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关于今后成本粘性存在性研究应向特定细分行业发展,如物流业、航运业等;(2)不同行业的成本粘性水平不同,但关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鲜有研究,且仅有的研究也只是文字分析,较为单薄,说服力不强,还需要结合实证研究进行探讨;(3)我国不同性质的公司具有不同的成本管理行为,它们是否都存在成本费用粘性行为以及相互间是否存在差异尚待研究,现有研究只对中央企业及民营上市公司的粘性存在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其他性质企业是否存在粘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4)已有研究表明,行业的竞争程度会显著地影响企业的成本费用粘性,完全竞争行业的成本粘性较小或几乎没有,如批零贸易行业,那么军工、航天等不完全竞争行业的成本粘性状况如何,国内尚未作出研究,需进一步研究;(5)关于成本费用粘性的影响因素尤其是主观影响因素以及经济后果方面的研究还较少;(6)研究样本多是上市公司,适用于上市公司的结论是否同样适用于非上市公司尚待研究,样本选择过于苛刻,会影响实证结果对实际情况的解释力。因此,国内关于成本费用粘性仍需更加深入和系统的研究,以期形成系统化的成熟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Noreen E,Soderstrom N.The accuracy of proportional cost models: evidence from hospital service departments [J].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1997,2(1):89-114.

2.Anderson M C, Banker R D,Janakiraman S N. Are selling,general,and administrative costs “sticky”?[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3,41(1):47-63.

3.孙铮,刘浩. 中国上市公司费用“粘性”行为研究[J].经济研究,2004,(12).

4.孔玉生,朱乃平,孔庆根.成本粘性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7,( 11) .

5.刘武.企业费用“粘性”行为:基于行业差异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12):105-112.

6.孔庆根.我国上市公司成本粘性的实证研究[D].江苏大学,2007.

7.谢利人,王元建.保险公司成本费用“粘性”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75-77.

8.唐建荣,孔钰婷.新能源行业成本粘性行为及其驱动因素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2014,(2):70-74.

9.万寿义,徐圣男.中国上市公司费用粘性行为的经验证据——基于上市公司实质控制人性质不同的视角[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04):79-86.

10.曹晓雪,于长春,周泽将.费用“粘性”研究:来自中央企业的经验证据[J].产业经济研究,2009,(1):40-46.

11.吕静.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成本粘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0.

12.边喜春.费用“粘性”的成因及控制对策[J].价格月刊,2005,(12):82-83.

13.万寿义,王红军.费用粘性成因的理论分析[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1,(04):83-86.

14.江伟,胡玉明.企业成本费用粘性:文献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11,(09):74-79.

15.Anderson S W,Lanen W.Understanding cost management: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evidence on“sticky costs?”[Z].Working Paper,Rice University and University of Michigan,2007.

16.Lerner J S,Keltner D.Toward a model of emotion-specific influences on judgment and choice[J]. Cognition and Emotion,2000,(14):473-493.

17.李粮,赵息.公司高管乐观预期对费用粘性的影响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64-69+76.

18.Jensen M C.The modern industrial revolution,exit,and the failure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J].Journal of Finance,1993,(3):831-880.

参考文献:

1.Noreen E,Soderstrom N.The accuracy of proportional cost models: evidence from hospital service departments [J].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1997,2(1):89-114.

2.Anderson M C, Banker R D,Janakiraman S N. Are selling,general,and administrative costs “sticky”?[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3,41(1):47-63.

3.孙铮,刘浩. 中国上市公司费用“粘性”行为研究[J].经济研究,2004,(12).

4.孔玉生,朱乃平,孔庆根.成本粘性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7,( 11) .

5.刘武.企业费用“粘性”行为:基于行业差异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12):105-112.

6.孔庆根.我国上市公司成本粘性的实证研究[D].江苏大学,2007.

7.谢利人,王元建.保险公司成本费用“粘性”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75-77.

8.唐建荣,孔钰婷.新能源行业成本粘性行为及其驱动因素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2014,(2):70-74.

9.万寿义,徐圣男.中国上市公司费用粘性行为的经验证据——基于上市公司实质控制人性质不同的视角[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04):79-86.

10.曹晓雪,于长春,周泽将.费用“粘性”研究:来自中央企业的经验证据[J].产业经济研究,2009,(1):40-46.

11.吕静.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成本粘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0.

12.边喜春.费用“粘性”的成因及控制对策[J].价格月刊,2005,(12):82-83.

13.万寿义,王红军.费用粘性成因的理论分析[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1,(04):83-86.

14.江伟,胡玉明.企业成本费用粘性:文献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11,(09):74-79.

15.Anderson S W,Lanen W.Understanding cost management: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evidence on“sticky costs?”[Z].Working Paper,Rice University and University of Michigan,2007.

16.Lerner J S,Keltner D.Toward a model of emotion-specific influences on judgment and choice[J]. Cognition and Emotion,2000,(14):473-493.

17.李粮,赵息.公司高管乐观预期对费用粘性的影响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64-69+76.

18.Jensen M C.The modern industrial revolution,exit,and the failure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J].Journal of Finance,1993,(3):831-880.

参考文献:

1.Noreen E,Soderstrom N.The accuracy of proportional cost models: evidence from hospital service departments [J].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1997,2(1):89-114.

2.Anderson M C, Banker R D,Janakiraman S N. Are selling,general,and administrative costs “sticky”?[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3,41(1):47-63.

3.孙铮,刘浩. 中国上市公司费用“粘性”行为研究[J].经济研究,2004,(12).

4.孔玉生,朱乃平,孔庆根.成本粘性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7,( 11) .

5.刘武.企业费用“粘性”行为:基于行业差异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12):105-112.

6.孔庆根.我国上市公司成本粘性的实证研究[D].江苏大学,2007.

7.谢利人,王元建.保险公司成本费用“粘性”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75-77.

8.唐建荣,孔钰婷.新能源行业成本粘性行为及其驱动因素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2014,(2):70-74.

9.万寿义,徐圣男.中国上市公司费用粘性行为的经验证据——基于上市公司实质控制人性质不同的视角[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04):79-86.

10.曹晓雪,于长春,周泽将.费用“粘性”研究:来自中央企业的经验证据[J].产业经济研究,2009,(1):40-46.

11.吕静.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成本粘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0.

12.边喜春.费用“粘性”的成因及控制对策[J].价格月刊,2005,(12):82-83.

13.万寿义,王红军.费用粘性成因的理论分析[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1,(04):83-86.

14.江伟,胡玉明.企业成本费用粘性:文献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11,(09):74-79.

15.Anderson S W,Lanen W.Understanding cost management: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evidence on“sticky costs?”[Z].Working Paper,Rice University and University of Michigan,2007.

16.Lerner J S,Keltner D.Toward a model of emotion-specific influences on judgment and choice[J]. Cognition and Emotion,2000,(14):473-493.

17.李粮,赵息.公司高管乐观预期对费用粘性的影响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64-69+76.

18.Jensen M C.The modern industrial revolution,exit,and the failure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J].Journal of Finance,1993,(3):831-880.

猜你喜欢
成本粘性研究综述影响因素
近五年农村征地纠纷问题研究综述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企业成本结构对短期成本决策的影响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不同产权性质与成本粘性差异
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成本粘性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