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激发学习潜能,快乐地学习数学

2014-10-08 13:28张秀嫩
考试周刊 2014年66期
关键词:学习潜能快乐学习数学教学

张秀嫩

摘 要: 数学对小学生来说,是一门既抽象又枯燥乏味的学科。教学中教师应亲切、友好地对待学生,加强直观教学,注重动手操作,同时善用激励性评价等教学法,使学生快乐地投入到学习中,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学习潜能 快乐学习

数学是一门抽象、枯燥的学科,学生往往感觉与自己的生活没有多大的关系,感到很难学。一些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学习上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动力。我们应该让学生形成一种怎样的数学学习状态呢?怎样让他们更多地感受到数学自身的魅力,打心眼里爱上数学呢?

在教学中我努力尝试采用快乐教学法,努力让数学课堂快乐起来、美丽起来。现在有几点感悟与大家分享。

一、做亲切、友好的数学老师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某一教师,必然会喜欢这个教师上的课。教师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乃至衣饰、姿态、表情,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教师若亲切、友好地对待学生的创新,就能帮助学生创造自己的辉煌。如我在教学“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时,在揭示出分数化成百分数的一般方法后,让学生读一读书中的结语: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遇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两位小数),再化成百分数。刚读完,一个学生就疑惑地大声问:“这里怎么有两个‘通常,是不是重复了?”此时我并不是简单地敷衍了事,而是亲切、友好地对学生说:“是啊,这里为什么会有两个通常呢?是不是编教材的老师多写了?”然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展开交流。学生发言积极,思维敏锐。就这样,学生在字斟字酌的探索中,深入参与分数化百分数方法的分析、解释,以及例证的再发现、“再创造”活动,获取创造的积极情感体验。

二、创设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数学来源于生活,很多数学问题就是人们在生活中发现的,而生活又促使数学不断发展。让学生接触到生活中的数学,才能使他们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饱含热情地从事数学学习活动。因此在设计课程内容时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地选用他们乐于接受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为题材,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如在教一年级《统计》时,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询问孩子:“你知道我们班小朋友最爱吃的水果是什么吗?”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是苹果,有的说是西瓜,还有的说草莓……到底哪种水果爱吃的人最多呢?在学生急于想知道的情况下,我揭示了课题,告诉学生只要懂得了《统计》,就能自己找到答案,学生非常高兴。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生的学习欲望被唤起,他们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很快进入了新知的探求过程中。在总结时,还有些学生问我:“老师,要不要再来统计一下我们最喜欢的活动项目呢?”学生的表现很积极,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数学,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

三、加强直观教学,形成快乐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据主导,优于抽象思维。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还应充分利用各种直观的手段,利用其看得见、摸得到的优点促进数学教学的顺利进行,直观有时能直接说明问题,使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有时能帮助学生理解问题,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从学习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

例如教学比多比少的应用题,学校养了7只黑兔,12只白兔,白兔比黑兔多几只?指导学生读题:(1)说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在学生口述的同时,我边出示12只白兔和7只黑兔的图片。(2)质疑:白兔比黑兔多几只,你是怎样理解的?(白兔和黑兔同样多的数目以外还有几只)(3)直观演示:白兔和黑兔一一对应,中间用虚线连起来(引导学生观察,白兔和黑兔对着的有7只,是同样多的部分,还有5只没有对着,这5只是白兔比黑兔多的只数)。(4)看图说一说:求白兔比黑兔多几只应该怎么办?(从白兔里去掉与黑兔同样多的只数,剩下的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只数)(5)提问:用什么方法能很快算出白兔比黑兔多几只呢?学生快速领悟:12-7=5(只)。(6)小结提问:①从白兔只数中去掉与黑兔同样多的只数后剩下是什么?②求白兔比黑兔多几只就是求什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③想,求一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用什么方法计算?这样学生从直观感知上升到抽象理解,有了这个基础进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的教学就顺利了。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四、注重动手操作,提高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大脑潜能

动手操作活动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激发学习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它需要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并需要学生独立、自觉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例如:在“角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中,为使学生更形象地认识角,教学中先让学生亲手指角、摸角、说角、画角,从而充分感知角的形状,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其次,让学生经历做活动角的过程,感悟角的大小,体验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角的两边叉开的越大角的度数越大,角的两边叉开的越小角的度数越小。这一实践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兴趣。

五、善用激励性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快乐成长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的变化和发展。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场所,激励性评价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发展。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正是基于这一思想,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就应尽可能地设计不同的标准、方法和技巧,丰富课堂评价。根据学生在课堂上不同的表现,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激励性评价,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更希望得到老师的公正评价,哪怕是教师口头上一句简单的“真聪明”、“你的方法与众不同”的表扬,或者给他一个赞赏的眼光、信任的微笑,或是对他点点头、拍拍肩、摸摸头以示表扬,都可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使他们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我特设了“四星”:听课之星、发言之星、讨论之星、发现之星,即在课堂上选出听课认真专心的佼佼者;发言积极声音洪亮的最佳者;讨论激烈、全身心投入者和见解鲜明、独出心裁者,并将所获之星亲手给他们粘贴在成长记录卡上,作为孩子们进步的象征,每每看到孩子们得到这些进步之星后沾沾自喜的神态时,作为教师,我也为他们而高兴,因为这是他们体验成功的最佳时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积极创造机会鼓励学生,扩大评价范围,丰富评价方式,让学生多品尝成功的愉悦,多享受成功的体验。

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学生数学学习十分重要,它是学好数学的重要前提和内在动力。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应当采取多种手段和方法,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每一节课中都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其乐无穷的享受,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潜能快乐学习数学教学
构建有效教学活力课堂的思考
怎样进行汉语拼音的教学
让学生在高效课堂中快乐学习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营造学习氛围,激发英语学习潜能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传授探索技能,激发学习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