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百兵+胡青侠 尹雯
摘 要:城镇化是以实现全面城镇化为目标,摒弃盲目追求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空间的扩张,走科学、集约高效的发展道路。在大规模的城镇建设热潮中,环保观念已被抛掷脑后,人们不惜牺牲生态环境追求高速度建设、大规模发展的现象在中国大量存在,不断出现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城镇社会全面进步的限制因素。
关键词:城镇化;生态环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3-0079-02
一、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一般理论
(一)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一般理论
1.城镇化的内涵
城镇是相对于农村而言的,是大中小城市和建制镇的总称[1]。中国的“城镇化”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看法认为,城镇化就是工业化发展引起的人口和用地规模的扩大,城镇化人口密度增加,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区不断扩大;广义的理解则认为,城镇化就是社会化、工业化集聚区域的城市要素逐渐增加的过程,同时包含着人们的精神文明层面的巨大进步的过程。
2.生态环境的内涵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生态环境是生态和环境两个名词的组合。生态是指生物之间和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当代环境概念泛指地理环境,是围绕人类的自然现象总体。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实际上是人类的环境。当代环境科学是研究环境及其与人类的相互关系的综合性科学。生态与环境虽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但两者又紧密联系、“水乳交融”、相互交织,因而出现了“生态环境”这个新概念。
(二)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治理的理论依据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哲学思想
自文化始祖周公提出“以德配天”的思想后,经不断演化,“天人合一”的学说就在儒道两家的文化中盛行开来。这种观点认为,天即自然,人与自然组成了世界上的有机统一体,而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整体内是动态和谐的、对立发展的。从生态角度讲,“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相互依赖,强调发展应当注重整体性,“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强调人与所处的外界环境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系统,“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自然发展的规律十分重视整体的平衡,多余的就会丢弃,而缺少的部分也会得到及时的补充。现在,我们实施的注重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等各领域全面发展的战略,实际上就是在实践古人的“天人和一”的整体性发展理念。自然的法则是神圣的,人只有遵循法则,改造自然才会取得“上天”的准许;否则,就会受到它的严厉惩罚。古人在这个方面显然比今人的认识要深刻,“天下大生谓至德”,放眼整个地球,我们应学习古人对自然的“取之有时”、“取用有度”的绿色生态主张,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生态的平衡。
2.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哲学思想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2]。马克思指出,“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恩格斯说:“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离不开自然界。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
3.科学发展观中的生态哲学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3]。协调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原则,揭示了怎样发展的问题,既包括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又包括人与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既包括产业及行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又包括地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克服单纯以经济收入或经济增长衡量发展水平的观点,特别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及根源
(一)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
1.资源短缺问题日趋突出
(1)城镇用地失控。近年来,在中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与“人口城镇化”出现大量水分因而城镇化发展质量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土地城镇化”的速度过快,城镇发展空间严重失控,这是“冒进式”城镇化的重要表现之一。由于对土地的审批不严、管理力度不够,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土地资源闲置、浪费现象,造成大面积的撂荒地,致使不少地方出现“土地危机”现象,土地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2)城镇供水紧张。由于城镇人口的增多,对水的需求量增大,生活污水相对增多。生活用水排放设施的缺乏,使大量的生活用水排入河流,渗入地下,污染了地下水。大量的污染工业布局在城镇周围或水源地,对城市供水造成巨大威胁,细菌等微生物污染、工业废水等无机物污染、工业污染排放等潜在的有机污染,造成城镇供水的三大污染物。
2.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1)城镇空气污染。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空气污染成为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4]。2013年全国大面积出现的雾霾、阴霾,就是因为天空气体中充斥着汽车尾气、工业废气。这主要是由于城镇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居民生活排放出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由其他污染物的反应中形成的带有光和热的光化污染。研究表明,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巨大,人体持续暴露于空气污染中,会引起身体的不适。当空气污染物达到一定浓度时,将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甚至会导致疾病和死亡。
(2)固体废弃物污染。近年来,城镇工业废弃物、生活垃圾有增无减,而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严重落后于城镇的发展和功能需要,废弃物的细粒,增加了大气中的粉尘含量,加重了大气的尘污染;无序堆放的固体废弃物中的有害成分由于挥发及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导致大气污染。由于对中央财政上缴比例过大,地方财政的压力增大,特别是县、乡(镇)财政连吃饭都保证不了,哪有财力来治理和防范环境污染和破坏。甚至对明显的污染企业和作坊,因其是本地的财力来源而放任自流,明显加大了对环境治理和防范的难度。endprint
(二)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
1.生态环境的制度根源论
生态环境问题作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一大难题,既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又存在着深刻的制度根源。只有进行科学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树立新的生态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生态环境资源得到合理和有效配置,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对于生态环境问题只有从制度的层面上加以透析,才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走出在生态环境问题上出现的边治理边污染、老问题解决了新问题又出来的恶性循环的怪圈。
2.生态环境的科技根源论
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对城乡环境污染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深刻影响。在目前人类可以实现的生产力水平下,一个生产过程往往只能利用某种原料的一部分,而把其余部分作为废料排放到环境中去。生产技术水平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就高,排放到环境中去的污染物数量就少;反之,生产技术水平低,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就低,排放到环境中去的污染物数量就多。因此,与科学技术落后相联系的污染治理技术水平低下,也是环境污染严重的因素之一。
3.生态环境的文化根源论
形而上学的发展观、缺失公正的伦理观、片面的道德观、缺位的政绩观,是中国环境问题产生的哲学思想根源。人的出现对自然界而言,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效果,既有可能加速,也有可能延缓自然的演变过程。要使人类的行为作用于自然界时产生正面地、积极的影响,就必须按照自然规律来遵循自然;而一旦反其道而行之,则会得到大自然的惩罚,人类的活动应遵循自然规律并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人类不可能逃离自然规律的控制。
三、推进解决城镇化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一)完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保证治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随着中国环境的日益恶化,体系较完备的法律系统,对城乡环境自然资源的开发利显得越来越重要。环境的保护不仅要靠政府的大力支持,严格、明晰的标准也是很重要的。完善立法,扩大法律保护生态环境的范围;健全和完善生态环境责任制度,明确规定责任的构成要件及法律后果,健全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制度。
(二)建立高效的综合环境管理体系,强化环境行政权力
在中国,建立有相应的责任机制。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监管水平,加强部门配合,强化执法检查,从源头预防和全过程监管并重,对违反生态环保法律法规的案件,坚决处理、绝不手软,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三)有效推进自愿性行动,积极推动公众参与环境治理
在城镇协同治理背景下,城镇生态环境更加注重在协同治理的过程中,各方能充分实现其权利,从而达成共赢的良好局面[5]。未来城镇生态环境的目标是建立和谐、文明、创新的新型生态城镇。这样的目标必须倚仗社会各个群体的团结合作,所以这里的“共治”是多方面、多群体、多方向的协同治理。大力开展生态保护宣传教育,努力营造生态环境保护的舆论氛围,牢固树立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充分运用媒体和广告网络等多种手段,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 张涛.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冲突及协调[J].鄱阳湖学刊,2013,(3).
[2] 王雪松.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及启示[J].江淮论坛,2009,(3).
[3] 董玉宽.论科学发展观中的生态哲学思想[J].生态经济,2010,(2).
[4] 荣宏庆.论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J].改革创新,2013,(8).
[5] 刘建军.浅谈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7).
[责任编辑 李 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