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松余
摘 要: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效地开展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不仅基于小学数学教师在教育教学观念上的与时俱进,教育教学方法上的创新,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有效方法 学习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来源于自身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发展,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必需。我们只有顺应学生的心理特征,循序渐进,导其志趣,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第一条明确提出: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给予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的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长期存在老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害怕学数学,不会学数学,直接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知识和创新探索新知的心理倾向,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让学生温故而知新,既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又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可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是多么的重要。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浓厚的兴趣才能够引发学生主动地探索和细心地观察;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打破僵化的教育模式,让学生自主活动,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才能让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积极活跃,在愉快的气氛中更好地学习。
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方法
1.用关爱保护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中,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以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我认为给学生关爱,就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以表扬、鼓励为主,使学生感觉到课堂就是自己成长的地方。把关爱献给学生,把信心还给学生,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感情基础。
2.直观形象地再现数学知识。由于受到應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认为数学是枯燥无味的。一提到数学课,仿佛就是无休止的计算。其实,数学是小学阶段最容易吸引学生的一门有趣的学科。因为它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较强的人文性,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我就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如形体语言、课件、录音录像、简笔画、故事表演等再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涉境体味,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用实践促进数学学习。数学教学要在立足课堂这个主战场的同时,建立一个开放性的课程体系,从学生出发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我通过开设数学活动课等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创设探索性故事情境吸引学生。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善于给学生创设故事探索性情境,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知识。例如,在教授“加减法”的时候,我认为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以故事引入所学内容,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思考问题,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5.以游戏的方法提高学生听课质量。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好新、好奇、好胜,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小学数学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将数学新知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让学生产生对数学的求知欲望,让他们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加法“15+1.5”时,我便把这两个加数转化为学生熟悉的经常花钱的数字上,“15元+1.5”元这个数你们会算吗?学生很快就算出来是16元5角,然后问学生:为什么5跟1对齐?学生:因为15元的5元是个位数,只能跟1.5元的1元相加,5是5角,不能跟5元相加?1.5元的1元不能跟15元的10元相加。这时我趁热打铁让学生找出整数15的小数点在哪,学生立即醒悟过来,说:老师,我们知道了,原来整数的小数点就在数的末尾。提问让学生知道了小数加减法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及小数加减法的意义,这样的教学比让学生死记概念收到的效果要好得多。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生活中熟悉的数字解决问题。
我通过开设数学活动课等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现实中,对学习有厌倦情绪的学生,往往对体育活动、课外活动等兴趣浓厚,我们应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把各种课外活动与学习数学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张瑶.关于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有效途径的思考与探索.学习与研究,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