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艳波
摘 要: 所谓的课堂提问,其实就是指在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通过设计相关的情境问题,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一种学习方法。本文结合具体的案例就高中数学课堂提问进行分析。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课堂提问 案例分析
我国新一轮课改的施行,改变了以往以教师的教为主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转变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死记硬背、机械性地接受训练的学习方式,提倡将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探究式学习、自主式学习、合作性学习,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实际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就此做出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当前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主次不分明。
虽然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已经得到普及,但是,一些教师在短时间内还没有从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中挣脱出来,虽然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运用了提问式的教学方法,但是没有做到主次分明,出现所谓的重数量而轻质量的形式化倾向。在课堂上进行提问的时候,教师只将自己所提问题数量的多少看做是衡量自己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准,却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否真正地接受或理解。从表面上看是师生进行了互动,但是实际上只是一种新教学理念下的形式化教学而已,根本没有脱离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对教师教学效率及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没有丝毫益处。
2.重提问轻反馈。
有的教师备课的时候的确精心准备了不少问题,甚至连问题所体现出来的精要及知识点都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总结。但是,在课堂提问的时候,教师却没有将这些精心准备的问题切切实实用在学生身上,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提问后,学生还没有来得及消化问题的内涵,教师就已经给出答案,然后按自己的备课内容接着讲解了。如此一来,学生没有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也没有来得及理解问题所蕴含的知识点,课堂提问所具有的功用自然就没有得到发挥。
3.点名提问,没有让学生进行讨论。
真正的课堂提问,应该是教师在为学生精心设计好了情境问题之后,先在课堂上提出来,然后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在学生讨论过后,教师再进行提问,然后针对学生的回答,寻找学生理解上的不足予以弥补。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将所谓的课堂提问当成是一个连贯的教学方式,提问完问题之后,直接就开始对学生进行点名提问。这样一来,学生没有时间准备,对问题理解得不够透彻,也就回答不上来,而其他同学也会因为担心老师提问自己而自己回答不上来忐忑不安,无法静下心解决问题,严重影响了学习效率。
二、课堂提问的案例分析
课堂提问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及合作学习能力,同时也能够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对于课堂提问,在课前教师一定要认真备课,对于所要讲授的知识点有充分的了解,然后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在课堂上让学生参与讨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比如,在学习斜率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这样创设问题情境。
课前,教师先讓同学们分别讨论一下,在生活中,当我们在走路需要上坡的时候,上什么样的坡比较吃力?学生自然知道陡的坡比较吃力。然后,在此基础上再次提出问题:如果是同样高度的坡,是坡面长的上坡吃力还是坡面短的上坡吃力?学生一定会发现,坡面短的上坡吃力。到了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继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什么是坡度?坡度可以怎么表示?这样通过两个问题的比较,在第一个问题中,学生会发现,似乎高度就是坡度,而在通过第二个问题,学生又会发现,似乎第一个想法不对,因为第二个问题中坡的高度是不一样的。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进一步想到,坡度应该与坡面的长度及高度有关,但是具体与怎么有关,学生又不太肯定。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作解释,并且引申到坐标轴中。这样一来,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斜率其实跟坡度就是一个事情,而斜率,就是纵坐标的增量与横坐标增量的笔直,轻松习得斜率这个知识点。
通过以上这个案例,我们就不难发现,当教师为学生设计好情境问题之后,只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讨论,一步步逐渐深入,就可以省时省力地将所需要传授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并且可以让学生轻松学到,一举两得。
三、结语
随着新课改的有效实施,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一定会成为教学的主流,而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及合作学习也将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在这种趋势的驱使下,教师想要有效把握好课堂节奏,课堂提问这种教学方式就成了最佳之选,所以,教师只有掌握好课堂提问这种教学方式的精髓,才能够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作杭.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案例分析[J].文理导航(中旬),2013(05).
[2]周阳.高中数学有效的课堂提问策略的案例研究[J].华章,20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