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长瑜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区域经验;积极心理学
“还有大半年就要高考了,可我一走进考场,就会紧张的不得了,老是担心时间不够用,要不停地看表,有时一科考下来,要看几十次。最近更严重了,看表时大脑好像没有反应,越着急越反应不过来是几点了,看一次表,就要用几十秒钟的时间,刚刚结束的月考,我都没有做完。”
“我从小就是一个胆子很小的男孩,我总是觉得别人知道我内心的想法,所以不敢抬头看人,尤其是不敢看女生,怕他们从我的眼睛里看出我心里的想法,每天都很难受。”
以上是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的缩影,而我们发现这些问题用以往德育的方法解决往往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基于这样的现实,从1995年开始,我们开始了深层的思考,并且作了有益的尝试,那就是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栉风沐雨,勇于创新,不断开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1995年,我校成立了心理教研室及心理咨询室,填补了内蒙古自治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空白;1996年,与中科院心理所合作,成立“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发展评价研究中心通辽分中心”;1997年,将心理辅导课写进课表,使之成为正式的校本课程;1998年,总结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六结合模式”,在当年的“全国心理教育学术会议”上进行交流,并在《内蒙古教育》《中国教育报》上发表经验文章,在内蒙古、山西等八省区内推广应用。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巩固中不断提高,在创新中快速发展。2008年,我校将心理教研室改建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2010年,清华大学心理系副主任樊富珉教授来中心参观,作出了“通辽五中心理健康教育是全国最好的之一”的评价;2011年,通辽市教育局将我校确定为“通辽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基地、研究中心”,我校承担起全市中小学心理师资的培训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指导工作。“培训基地”与“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已发展带动10所学校成为“通辽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27所学校成为“通辽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协作校”,222所学校建立了心理辅导中心;2011年3月,我校心理中心被中央文明办审批为内蒙古自治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成为全国76所省级未成年人指导中心之一;同年底,基于通辽五中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的一系列成绩,我校被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文明单位”;2012年,我校又被东北师范大学确定为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实习基地。
二、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成长沃土
当前,我国一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徒有虚名,心理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被边缘化。究其原因,就是学校领导层没有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基于对这种现状的认识,我们首先从校领导层转变观念,再通过校领导将这种观念由上至下传播至全体教师,在学校内形成一种人人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而后,再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真正深入师生内心。
三、完善组织机构,构建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首先是教师网络。主要由校长、分管副校长、心理专职教师、班级科任教师组成。校长为龙头,给予政策、资金上的支持。分管副校长调控各个环节的工作,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科任教师对学生出现的暂时性的、轻度的心理问题给予辅导或将问题反映给专职心理教师。心理教师则从专业角度全面负责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其次是学生网络。我们成立了学生心理社团——“守望”学生心理协会,协会定期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另外我们还在每个班设一名心理观察员,他们向班主任和心理教师及时反映同学中出现的一些心理状况,协助老师工作。
最后是家长网络。学生心理问题主要形成于家庭,表现于学校。如果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同步甚至背离,学校教育将事倍功半。我们通过家长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亲子训练营等形式,有效协调亲子关系,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得以巩固。
四、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探索多种形式,拓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对的是身心快速发展的青少年,他们的问题大都是成长性问题。所以,我们把心理健康教育由过去的“以问题的咨询矫正为主”的工作理念向“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导和挖掘学生快乐和幸福的潜能,助人自助”的全新理念过渡,并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一)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学生心理发展档案
我校每年对高一新生进行心理普查,以了解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安排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并对个别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主动干预,从而避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盲目性,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更科学、针对性更强。
(二)把心理健康辅导课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
1997年,我校把心理健康教育课正式列为校本课程,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第一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校。实践过程中,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模式。目前,我校高一年级每周一节心理课;高二年级每周两节心理选修课,学生可自主选修;高三全年每班八个专题16课时的高考心理辅导课。心理健康教育课已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学生们对心理健康有了科学的认识,掌握了一些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优化了心理素质。焦点辩论“爱需要理由吗”,热点透析“当潘多拉面对魔盒、当我们面对诱惑”,主题演讲“我们的人生价值”,考前心理辅导“感受力量、踏上征程”,团体活动“在合作中成长”,户外拓展“走进自然、感受生命”等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的心理课深受学生的喜爱,成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的有效途径。
(三)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心理辅导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初的切入点往往是学生的个体心理辅导,但一些学生对个体心理辅导心存顾虑。我校通过多年来在心理辅导课上的宣传和普及,“有心事找心理老师”现在已经成为学生们的一种自觉行为。工作中,我们确立了学校心理咨询的“十二字方针”和“八项基本精神”。“十二字方针”为“真诚、保密、守信、科学、准确、有效”;“八项基本精神”为:1.不是说教,是认识领悟;2.不是解答,是启发引导;3.不是讯问,是倾诉聆听;4.不是批评,是理解接纳;5.不是改造,是疏导调节;6.不是评价,是鼓励支持;7.不是同情,是共鸣真诚;8.不是屈从,是内心转变。
我校心理中心成立至今,已累计接待校内外咨询的学生及家长5000余人次,真正做到了为学生的成长护航。
(四)借助团体动力互助自助的“筱荷”学生心理成长沙龙
中学生面临着许多共性的问题,诸如“自卑封闭”“考试焦虑”“交往障碍”等,这些问题单靠个体心理辅导费时又费力,而且有时效果不是很明显。而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我校“筱荷”学生心理成长沙龙本着自愿原则,让具有相同或相似问题的学生组成专项训练指导小组,运用团体动力学原理,开展团体辅导,使学生在活动中实现共同成长。工作中,个体辅导与团体辅导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效果良好。
(五)助人自助,提高能力的“守望”学生心理社团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助人自助。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心理中心成立了学生心理社团——“守望”心理协会。协会本着“塑造心灵,感悟人生;完善自我,服务他人” 的宗旨,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心理活动。
“守望”学生心理协会就学生关心的假期补习班问题、中学生情感问题、电脑网络与网吧问题、中学生的手机使用问题、虚荣攀比追名牌等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走向街头、公园、商场、超市进行随机采访,撰写调研报告。
“守望”学生心理协会与社区进行合作,在“5·25心理健康日”等活动中走进社区,走进空巢老人家庭,关注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和爸爸妈妈们探讨家庭教育问题。
“守望”心理协会在每年的母亲节、父亲节或教师节等节日期间,举办由协会成员自编自导自演的诸如“感受血浓亲情,体验父母大爱”等主题演出活动。
这些活动,既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丰富了学生的社会经验,又锻炼了学生的沟通交往能力,磨砺了学生的意志品质,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六)实践中优化心理素质的平台《心苑》心理小报
《心苑》心理小报是我校学生完全自主创立的一份报纸。报纸从资金筹措到采访征稿、校对编辑再到印刷分发完全由学生独立完成。《心苑》小报从学生的独特视角,就发生在学校的、家庭的、社会的种种心理问题,进行质疑、讨论、思辨,并面向学生、家长、教师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在报纸的整个发行过程中,学生的潜能得到激发,能力得到锻炼。这成为我校心理工作的又一特色。目前,这份报纸已出版4期,深受各界好评。
(七)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的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成长工作坊
为缓解教师工作压力,促进教师个人成长,减少学生师源性心理问题的产生,我们成立了“通辽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成长工作坊”。“工作坊”面向全市中小学教师,针对教师自身存在的心理困惑和在班级管理、课堂教学、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心理需求,依据团体动力学理论,采用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的学习模式,充分利用团体心理辅导中各种活动形式,如专家讲座、同伴启示、集体分享、行为训练、游戏体验、角色扮演等,使教师获得感悟和内省,并将所学方法、技巧及时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工作坊”的每期活动内容采取专题化设计,如:“自我形象设计工作坊”“教师生涯探索工作坊”“学科心理指导工作坊”“师生沟通艺术工作坊”“亲自艺术沟通工作坊”“自我情绪调控工作坊”等。“工作坊”每期学员限定在40人以内,每期活动6~10次不等。
(八)家长心理学校积极开展家长心理健康辅导
我校心理中心通过家长心理学校、家庭工作室等形式开展家长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提升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我们的家”是我校心理中心专门设立的家庭工作室,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一方面把个体心理辅导中需要家长共同参与辅导的家长约到学校,根据具体情况开展各种形式的亲子沟通活动,实现家校合力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另一方面针对家庭教育中遇到的一些共性问题,组织各种主题活动,如“如何应对孩子的逆反心理”“家有考生——考前家长心理辅导”“我家有子初长成——孩子青春期情感问题讨论”等。
(九)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活动,提高心育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与普及工作。我们先后承担并完成国家级科研课题“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重大项目网络课题开发”项目,获国家级科研立项一等奖;自治区重点资助课题“推进区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3项。我们编写了通辽五中校本教材《中学生心理素质优化训练》,主编或参编了《健康教育》《心理发展》《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手册142》等心理教材,主编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助读本《幸福不只是一个传说》已通过审核,进入编校出版阶段。
五、加强场地建设,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氛围
每一个环境都是一个特定的心理场,人能改造环境,环境也能影响人的心态。2012年,通辽五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了不断适应新的发展变化,满足通辽市乃至蒙东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进行了重建工作。重建后的心理中心,设施先进、功能齐全、布置科学合理,具有极高的实用性。整个中心共设有“成长家园”“心晴驿站”“青春加油站”“开心吧”“我们的家”等14个功能室,环境赏心悦目,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文化底蕴与智慧,学生一踏进中心,就能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获得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了心灵。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软实力
拥有一流的设施,更要拥有一流的师资。我校现有专职心理教师6人,分别毕业于东北师大、华中师大、内蒙古师大、哈师大心理学或教育学专业,其中3人为研究生学历,1人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考试考评员、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工作教学专家。他们恪守着“用心做事业,而不仅仅是用手做工作”的理念,怀着对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热爱,孜孜以求,不断学习,为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奉献着才智和力量。学校每年派专职心理教师赴清华大学、北师大、东北师大、华东师大等大学进行学习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七、利用各种传媒手段,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使心理健康教育深入人心
2009年我校开通了“通辽心理网”,现正在筹备与通辽广播电视台合作开播“守望成长”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节目。此外,《中国教育报》还对以我校为龙头的通辽市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专题报道。《通辽日报》《科尔沁都市报》等报刊、通辽广播电视台的《面面俱到》《聚焦科尔沁》等广播电视栏目也经常报道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这些媒体的宣传,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更广泛地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
八、充分发挥示范性作用,推进区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普及和开展
通辽五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我校乃至通辽地区办学的一大亮点,我校经常接待各级领导的参观指导,受到广泛的赞誉与好评,为我校及通辽地区的教育争得了荣誉。教育部基教司副司长于长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生建学、清华大学教授樊富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俞国良、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刘晓明、自治区政府副主席白向群、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姚云峰等都曾莅临中心参观指导工作。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借着国际化办学的东风,多次迎来来自美国、韩国、日本、蒙古、赞比亚等国家的参观者,为心理健康教育国际间的交流开启了一
扇窗。
我校心理中心还经常接待来自北京西城区、深圳高级中学、白城一中、白城实验中学、沈阳浑南一中、贵州遵义中学以及海拉尔、兴安盟、赤峰、锡林郭勒、通辽等区内外中小学校教师的参观学习,真正发挥了示范作用。
作为“通辽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基地”,我校先后举办了三次“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班”,为通辽市中小学培训心理师资共300余人次,极大地提升了通辽地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同时,还两次应邀为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及东乌珠穆沁旗培训心理师资60余人。
九、启示与思考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通辽五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近二十年,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思考,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启示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固然重要,但不能只讲形式,不讲内容,尤其是不能游离于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之外,而是要时时处处和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作用。
启示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避免出现重硬件、轻软件,重矫治、轻预防,重形式、轻内容等弊端的出现。当前,一些地区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哄而上,拼谁的场地大,谁的设施全,甚至一些价格昂贵、并不适合在中小学使用的专业心理治疗仪器也在学校亮相登场;另有一些学校一说要搞心理健康教育,就罗列出本学校有多少学生有抑郁自杀倾向,有问题的学生人数等,夸大了问题的严重性,而忽视了学生积极发展的潜能。
启示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作秀,要避免庸俗化倾向。一些学校的心理教师,并没有经过系统的心理学理论及实践的学习,而是现学现卖,动辄在心理课上给学生做绘画分析、催眠秀、九型人格测试、沙盘分析,刚开始看似很热闹,也很吊学生胃口,时间一长则漏洞百出,有的甚至把学生导入误区。
(作者单位:内蒙古通辽市第五中学,通辽,028046)
编辑 / 黄才玲 终校 / 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