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学标 欧 健
记者微博与记者角色扮演
——基于角色理论的研究视角
□ 张学标*欧 健**
本文将非认证记者微博纳入研究,参照美国学者蒂博特和凯利(1959)关于角色的观点,从“外显行为”、“自我期待”与“社会期待”三个维度来探究记者通过微博的角色扮演实然景观,并探究其内在的社会心理学机制。通过对74个记者,2960条微博的内容分析以及问卷访问,描绘出了记者微博非单一角色,而趋向于多重角色的图景,并借助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对其中的社会心理学原因加以分析。我们认为记者通过微博所进行的角色选择与最终的角色扮演之间存在错位,微博的传播模式带来了角色扮演“前台”与“后台”界限的消失,也带来了记者对角色扮演舞台情景定义的主观重构。
本文的研究结果为之前诸多应然研究作了一个基础性的验证——记者微博的角色扮演确实存在某种实然上的错位。而这种错位发生在自身对角色选择与实际的角色扮演之间,并归因于个人角色扮演与微博传播机制之间的一种重新融合。
记者微博 角色扮演 微博传播 角色错位
互联网进入Web2.0以来,一夜之间,全社会出现一种“人人都是传声筒”,“人人都是记者”的论调。尤其进入微博时代,“自媒体”的概念更加深入人心,甚至于出现了“记者将要失业”的论断。记者以其固有的社会话语地位以及受众长期以来形成的对媒介的信任和依赖,扮演着重要的社会角色。而作为传统职业的记者又不得不面对信息传播新技术所带来的挑战。
除了类似Twitter的社交属性外,“微博在中国一出生,就因当下特殊的社会形势而发生异化,微博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新闻媒体的属性”。①作为具备新闻媒体属性的社交平台,微博的广泛运用给作为传统职业的记者带来了两大挑战:其一,网民作为生产新闻主体,对记者职业角色形成冲击。微博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公众发声的渠道,让更多的沉默有了发声的可能,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公民新闻”与“公民记者”有了可能生长的土壤。其二,新的传播场域下信息传播模式带给记者的挑战。在这一新的新闻传播场域当中,记者的角色扮演呈现出怎样的变化,是否被微博所解构或者重构?
20世纪初,美国社会学家米德(Mead G.H.,2004)把“角色”一词引入社会心理学领域,以此来说明人的社会化行为②。在微博这一特定的新型传媒场域当中,记者如何界定角色,如何扮演角色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集中在记者微博的边界与伦理问题这一“应然”的层面。记者微博或者记者在微博场域当中应该如何设定角色,成为了研究和讨论的中心议题,国内诸多学者(谢静,2013;彭兰,2012;程曼丽,2012;张志安,2012;廖建国,2012;周斌,2012;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研究所,2011)对于记者微博的规范问题表示隐忧,认为记者微博呈现角色混乱的局面,对新闻专业主义可能存在挑战。记者是否应遵循与所供职媒体之间的契约关系?记者微博属“公共”还是“私人”?是“职业行为”还是“非职业行为”?在自媒体上,记者应遵循怎样的社会责任?在新华网2012年6月举办的“自媒体时代记者的微私博公”主题研讨会当中,关于记者微博的属性也存在较大争议:韩松、张勇、程义峰等人倾向于认为微博的职务属性更为明显,其发言表面上看是个人行为,但因其工作特殊性,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职务”色彩或背景;项开来、陈玉明等人则提出,记者在微博上的话语与在传统媒体上的话语是有明显区别的,记者微博更大程度上是个人行为,但因其工作特殊性,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职务”色彩或背景;项开来、陈玉明等人则提出,记者在微博上的话语与在传统媒体上的话语是有明显区别的,记者微博更大程度上是个人行为。
实然层面的研究相对分散:刘峥(2010)通过对部分记者的定量研究发现记者在使用微博发布新闻的数量、频率均高于普通用户;陈瑞霖(2011)通过对新浪微博实名认证记者微博进行随机抽样,通过内容分析对记者角色进行五种归纳和描述;张丽萍(2012)通过对三个认证的记者微博进行内容分析,认为记者微博的职业角色与个人角色的存在冲突。刘于思等人(2013)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阐述了记者微博使用与职业群体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上述研究或采用内容分析法,或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认证记者微博角色扮演进行描述性分析,但忽视了数量更为庞大的非认证记者微博,也未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对记者微博角色扮演的内在机制加以分析。
对于记者微博与记者角色扮演这一话题,应然的研究非常敏锐地捕捉到了微博带给记者角色扮演上的挑战,也从新闻伦理和专业主义的角度予以了批判、反驳和探究。同时,我们认为在实然的层面研究记者微博的角色扮演,需要将非认证微博纳入进来加以研究,以一个较全面的研究视角,通过内容分析来还原在微博场域当中记者角色扮演的实然图景以及其中的内在社会心理学机制。
我们认为对记者微博与记者角色扮演的研究,基于实然的分析是进行应然讨论的基础。在实然与应然之间搭建其合乎逻辑的桥梁,以“实然”来回应“应然”,需要在实然层面回应以下三个维度的问题:其一,记者在微博当中扮演着怎样的社会角色?这种角色扮演呈现出怎样的特征和格局?其二,记者作为社会人的记者,其在微博场域的角色扮演与角色选择是否能达成一致?其三,传播场域层面,微博当中记者的角色扮演与传播环境以及记者对传播环境的认知之间有何种关联?
关于记者微博与记者角色扮演的研究,我们需要先明确以下两个问题:
(1)为何记者微博可界定为一种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依托特定的环境与情境,所以网络空间的特殊性,决定了角色扮演方式与自我呈现形象的不同。“在网络社区,由于人们的物理身体不在场,现实社会与物理身体相关的物质环境和自然环境也都不在场,这在客观上为人们提供了不以社会期望为基础,不以适应社会环境为行为模式进行角色扮演的可能。”③“对于后现代生活中特有的自我建构与再建构,网际网络已成为一所重要的社会实验室。我们透过网络的虚拟实境可以进行自我塑造与自我创造。”④
(2)为何能通过分析微博还原出角色扮演?
作为符号互动学派的经典理论,拟剧理论同样强调符号,认为社会互动是以运用符号和解释符号为中介的。⑤人们通过行为来表现自己以给人印象,一般而言在现实的场域当中,这种表现可以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部分是行为个体相对比较容易控制的表达,包括各种符号或者他们的替代物,这是明显的表达,即给予的(give);另一个部分则是行为个体似乎不胜留意或没有加以控制的流露,包含在更为广泛的行动之中,是隐含的意义。各种词语符号或者他们的替代物,个体用这种公认的和唯一的方式,来传达他与他人都知道的附于这些符号中的信息⑥。因此,在研究微博当中的角色而言,微博内容的主题能够代表其作为特定角色的言论边界,是可以通过内容分析对其角色扮演行为加以研究的。
我们主张,关于“角色扮演”的研究应该回到基于角色理论的社会心理学的层面,只有这样才能回归到“社会人”的层面,剖析微博当中记者角色扮演的内在机制。本文研究的主要逻辑参照了美国学者蒂博特(O.W.Thibaut)和凯利(Kelley)(1959)关于角色的观点,他们认为,角色这一概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理解:首先,角色是社会中存在的对个体行为的期望系统,该个体在与其他个体的互动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其次,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对自身的期望系统;最后,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⑦
因此,我们在研究“角色扮演”的过程中需要从三个维度去把握“角色”这一概念:其一,“外显行为”为记者微博“实然”层面所作的角色扮演,属于行为层面;其二,“自身期待”是使用微博记者对自身角色的定位与期待;其三,“社会期待”可以认为是微博粉丝对记者角色的普遍期待。后二者的划分与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将“自我”分为“主观我(I)”和“客观我(me)”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⑧是属于认知层面的。按照角色理论的观点,“外显行为”其实质是指角色扮演,而“自身期待”则代表个体的角色选择。对三个维度的角色的还原是本研究的核心:我们将通过内容分析来还原其“外显行为”,对记者微博角色扮演的趋向进行分析与解读;由于“自身期待”与“社会期待”属于认知层面,需要通过调研访谈的方式来获取其角色类型的趋向。通过把握此三个维度的角色(见图1),结合角色形成的社会心理学逻辑,来剖析记者微博角色扮演的不同趋向存在何种内在机制,并结合微博传播本身的特性和记者对微博这一角色扮演“舞台”的认知,对角色扮演所出现的问题予以回应。
图1 角色理论当中关于角色的三个维度
为获取上述关于记者微博“角色”的数据,需要通过内容编码、分析和问卷统计来获取一定数量的样本数据。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寄希望于研究常态下,记者微博的角色扮演,而非个案研究。
据美通社201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超过90%的记者表示已经在使用微博,其中,近三成的记者表示“每天使用”,新浪微博获选为中国记者最多使用的门户微博平台,选择比例接近80%,近三倍于第二位的腾讯微博。⑨新浪微博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微博社交平台,也是记者微博渗透最为广泛和深入的微博平台。因此,本文研究样本均选自新浪微博。据研究数据表明,截至2012年12月底,新浪微博上的媒体人微博注册账号达到92945人次,其中,认证账号27721个,以此粗略计算可得知,记者微博认证比例约占三成。因此,要研究记者微博与记者角色扮演这一课题,需要将研究范围扩大到更为广泛的层面,将非认证记者微博纳入进来加以研究。
利用新浪微博搜索工具,根据认证和普通用户两个类别,分别搜索关键词为“记者”的用户,进行等距抽样(间隔为15),各抽取45名记者的微博作为样本,总计选取样本90个。我们将记者的范围限定在从事采编等内容生产直接相关的一线新闻工作者,不包括技术人员、经营人员和管理人员。因此,对90个初步样本进行筛选后,总计获得有效样本74个。在问卷调研环节,直接通过微博私信上述74位记者,进行问卷访谈,最终35个认证记者微博接受问卷,39个非认证记者微博接受问卷访谈。经检验,所选样本在年龄、性别、媒体类别、从业年限等方面均呈现正态分布(见表1),具有代表性。将非认证记者微博纳入研究范畴是本研究的一大突破,试图以此从一个更加全面的视角还原记者微博角色扮演的图景。
表1 记者微博样本分布情况表
本研究旨在发掘和还原在一般情况之下,记者微博所呈现出的角色扮演行为,因此在微博抽样上更加注重随机性和一般化。较之以往微博内容研究针对某具体“事件性”进行内容分析,本文更多是基于记者微博常态化内容进行抽样与分析,这样更能完整地呈现和还原微博当中记者的角色行为。我们对每个记者微博在2013年6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所有微博进行编号,统计其总数,以随机数组的方法抽样40条微博。经统计,选自74个记者的2960条微博成为内容分析的样本。
戈夫曼(Erving Goffman,1959)在研究角色理论时提出的“拟剧理论”指出个人前台分为外表和举止(10):外表是用来表明表演者的社会身份的因素,属于一个相对稳定和静态的“外显行为”,如微博的名称、认证信息等;举止则包括言谈方式等,属于一个持续变化和发展的动态表现,是动态的“外显行为”,主要表现为微博所发布的内容。
关于记者的定义,展江(2010)等人也认为“当下新闻工作者(记者)不难从理论上定义,但现实身份很难厘清,甚至在多元理念,多种力量的拉扯中已经丧失了作为新闻工作者应有的尊严和社会责任”。因此,就记者这一角色本身而言,不应采取简单的公私二分法,个人与组织二分,也不能将职业与职务混为一谈。廖建国(2012)等人的研究当中将记者微博的社会角色划分为三类:社会公器、私人社交工具、政治家角色。但在实际层面,诸多记者微博在实然层面呈现出两种或多种角色的融合,这便是本文在研究记者微博这一对象时,需要加以深化和拓展之处。由于角色扮演本身是一个复杂且不好界定和量化的指标,因此在操作这一概念时,我们对其的界定是基于其文本内容所呈现的主要趋向进行界定的,具体界定为以下几种角色模型:①新闻专业主义型;②公共知识分子型;③党的“喉舌”型;④普通网民型;⑤多重角色。
我们对记者微博在微博名称、认证信息等静态“外显行为”进行编码,编码依据各个属性的公共性依次升序进行赋值,编码表如下(见表2)。按照我们对微博名、认证情况、认证信息、微博介绍以及头像的编码,静态“外显行为”测量范围在5~16之间,数值越大,越趋向于公共性,否则趋向于私人性。
表2 记者微博静态“外显行为”编码表
此外,借鉴张丽萍(2012),廖建国(2012)等人将研究记者微博角色界定了新闻专业主义者、公共知识分子、“喉舌”角色、普通网民等四类角色,参照其研究成果我们将四类角色各选取两名代表性记者微博,选取八位记者各80条微博,我们对其内容按照如下方式予以归类(12),进行加权平均,并以此确定记者“外显行为”角色的划分标准(见表3)。其内容不符合上述四种角色标准的划分为第五类——多重角色。
表3 记者微博动态“外显行为”角色划分标准
为保证编码信度,笔者与两位志愿者各自独立对上述内容进行编码,并作信度检验,结果符合编码信度要求。基于上述确定的编码标准和分类标准,之后所有的阅读和编码工作均由笔者一人完成,使得对类目判定过程中主观影响相对一致,尽管这种主观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此外,为了提高信度,数据的录入笔者都做了两遍,然后比较两次结果,对不一致的地方,再仔细对照文本再次编码。
我们通过上述编码过程对“外显行为”进行了统计分析。对于记者微博的“自我期待”则需要对当事记者进行问卷调研,以获取其对记者微博的角色认知和角色选择。记者通过问卷直接从上述五类角色模型当中选取最符合自身认知的一类。为此,我们通过微博私信向上述74位记者发放问卷,最终获取回复61份,提出无效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57份。对记者的问卷调研还包括其对微博这一传播场域的基本认知。
此外,为获取记者微博的“社会期待”数据,我们通过微博私信向200个微博用户进行问卷调研,请其给出最符合其所期待记者微博呈现的角色。总计收到116个有效回复。
我们将通过对样本微博的基本信息和内容进行编码,以探究微博角色从统计上讲呈现出怎样的角色趋向和特征,同时,将运用SPSS软件对主要自变量(人口学属性、职业属性、自我认知、对互联网的认知)与上述自我角色扮演的几个维度的变量进行相关性检验。
通过对选定的74个记者微博以及2960条微博进行编码、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结果:
静态“外显行为”考察的是记者微博的公共—私人性趋向,从统计数据(见图2)来看,大多数记者微博呈现出私人性的趋向,且总体而言私人性趋向的记者微博明显多于公共性趋向的微博。其中,68.9%的记者微博呈现出私人性趋向。比如,超过23.0%的记者在微博介绍当中添加了“个人言论,与供职单位无关”等信息,试图呈现一种强烈的私人性趋向。微博本身所具备的兼具社交属性与媒体属性,但社交属性其最核心的本质,而媒体属性是微博开放性所带来的第二层属性,所以更多时候,尽管记者作为一种公共职业,但往往更多的记者微博扮演了一种私人化社交的角色。
图2 记者微博静态“外显行为”公共—私人性趋向
从统计结果(见表4)来看,随机抽取的74个记者微博样本(包括35个认证微博和39个非认证微博)就其微博内容所呈现出的动态“外显行为”而言,呈现出多个趋向。其中,较为单一的角色以普通网民(33.8%)和新闻专业主义者(23.0%)为主,而多重角色也成为“外显行为”的主要趋向,占比27.0%。从这一点而言,记者微博实然层面的角色扮演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和多重角色的特征。
表4 记者微博动态“外显行为”趋向分布
总体而言,与传统媒体当中记者所呈现出的单一的公共性角色不同,记者微博基于“外显行为”实现的角色扮演呈现出角色的多元化特征,并且私人化倾向较为明显,同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多重角色趋向。记者在微博当中的角色扮演呈现出一个复杂、多元、私人、多重的局面。与陈瑞霖(2011)“(认证)新闻记者倾向于在微博平台上建构职业身份”的结论相比,我们将非认证记者纳入研究发现,对于整个记者微博群体而言,呈现出更多的可能性。
记者微博的“外显行为”呈现出一定的个人化趋向和多重角色趋向,记者自身的人口学属性与职业属性与其“外显行为”的趋向之间有着较强的相关性。年龄、性别、媒体类型、从业时长均呈现出与“外显行为”的显著相关性,但记者在微博当中的外显行为与记者报道方向相关性不显著。其中,年龄和性别两大因素最为显著,年龄越小的记者,在微博当中更容易呈现出“普通网民”和“多重角色”;女性记者较之男性记者更容易呈现出个人化和多重角色趋向。网络媒体记者较之传统媒体记者,在微博的“外显行为”中也呈现出更大程度的个人化色彩。但是报道方向基本与记者微博的“外显行为”关系不显著。传统媒体记者,年长记者,男记者更偏向于稳重和理性的风格,因此,在其微博的外显行为中更多地表露出其职业的一面。从这一点而言,记者微博“外显行为”所呈现的角色扮演,符合既有研究的论述(见表5)。
角色的三个维度之间是否存在一致性,能反映出角色扮演由内而外的内在机制。外显行为作为记者微博在微博空间的具体角色呈现与记者对自身的期待和社会期待并无直接相关性(见表6)。自身期待一定程度上源自对社会期待的感知,二者的高度相关性很好地佐证了社会心理学当中的自我理论。
但记者自身对与在微博空间当中扮演角色与其对社会期待的感知是高度相关的,这也是符合米德关于“自我”认知理念的。因此,记者微博的角色扮演,出现了一种内心认知层面的统一,但在由认知层面外化为行为的过程当中呈现出较大差异。相对于非认证记者(30.8%),更多的认证记者(57.1%)对自我在微博中的角色定位为“新闻专业主义者”;而非认证记者在自我定位上突出的表现为“多重角色”(30.8%)和“普通网民”(23.1%)(见表7)。认证记者趋向于呈现出的职业属性明显高于非认证记者,认证的标签作用有较明显的体现。
表5 记者属性与记者微博“外显行为”交叉分析
表6 记者微博“外显行为”“自身期待”与“社会期待”相关性分析
表7 记者微博认证情况与“自身期待”角色分布图
情景系统为行为和认知提供了一个舞台,人的角色行为是复杂的,是客观的社会情景以及人们对这些情景的主观定义相互作用的产物。微博场域成为记者微博角色扮演的重要客观社会情景,而对微博的认知则构成了记者对微博这一情景的主观定义。记者对微博这一传播场域以及记者微博这一传播现象的认知对其角色的外显行为起着重要影响。从总体上来看,在情景定义层面,对微博传播效果、自由程度、平台性质等方面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记者在微博当中的角色扮演,均呈正相关,其中对传播效果的认同最为显著(见表8)。这主要因为,较之传统媒体,微博的客观传播属性确实在上述方面有着很大优势,给记者带来了更多呈现自我与角色扮演的空间。此外,记者对作为媒体组织工作人员对个人言论的顾虑一定程度上消解和限制了记者微博的角色呈现。而之前许多学者关于认证微博能带给记者更多的成就感或者成名机遇的研究,在我们所进行的覆盖非认证记者的研究中,并不显著。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非认证记者对于这种成就感和成名机遇的期待或者幻想较低。
表8 记者对微博的情景定义与外显行为交叉分析
通过上述研究数据和结果,我们这种囊括非认证记者与认证记者的研究得出了记者微博角色扮演的一个新图景。这是一种常规状态之下,记者通过微博进行角色扮演的一般性描述,而其角色扮演是通过角色选择,情境定义等社会心理学环节最终才得以实现的。
按照戈夫曼的观点,“每一个社会情景都被看做是一个戏剧舞台”。角色扮演所依托的特定社会情境就是这个舞台,由前台和后台构成。日常生活中的前台就是表演者与观众直接互动交流的场域,展现的是带有情境的一种角色形象,也可以理解为传受双方所共有的一种形象,带有一定的公共性,而后台则成为一种完全个人、自由的场所,带有很强的个人色彩。
作为记者的角色扮演,其所依托的舞台,在经由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转型过程中发生了质的变化。以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为平台的传播活动,是媒体人根据媒体定位,按照其职业角色所进行的“前台”表演。与受众之间的“社会距离”,使媒体人的表演充满神秘色彩,受众对布景之外的部分无从知晓,对媒体人的“后台”行为缺乏了解的渠道。在这个阶段,“前台”与“后台”是有着严格界限的,“前台”角色与“后台”角色,或者说“职业角色”与“个人角色”是有着严格区分的。但在微博场域内,兼具社交属性与媒体属性的这一舞台决定了这种传统媒体当中既有的界限被打通了。倾向于个人化的社交属性与倾向于职业性的媒体属性交织在一起,记者的私人角色扮演从幕后走到台前。原有舞台幕布被拉开,“职业角色”与“个人角色”合二为一,多重角色得以呈现(见图3)。
图3-a 传统的记者角色扮演
图3-b 微博场域的记者角色扮演
在微博场域当中,“我们同时经历着两个平行的过程:公共空间的私人化与私人空间的公共化。这两个过程彼此渗透。第一个过程反映了公共生活的缩减,公共先是变成共享的,然后变成个人性的。在第二个过程中,过去被视为纯属个人的私事也成了众人关心的问题”(13)。此两个过程彼此渗透的结果则是前台与后台这一空间元素被打通,空间对角色表演的分离作用也由此丧失。在传统媒体时代,记者外显行为的主要途径——新闻作品,呈现的是以客观为准则的新闻生产者形象,代表的是真相传播者,媒介公信力。这样的外显行为塑造了社会对记者职业形象特定的社会期待,是一个清晰明朗的,单一的公共职业形象。但微博场域当中这种公私混同的外显行为呈现,很难再以过去那种特定的标签去框定记者的角色扮演,而是在融入了更多普通网民外显行为的元素之后,呈现出多重角色杂糅的外显行为与角色扮演。
回到我们关于角色扮演的研究问题。记者通过微博的角色扮演呈现出诸多有别于传统媒体的现象和规律,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该如何去找到理论解释?
威廉·詹姆士把自我分为“主我(I)”和“客我(me)”。(14)自我是一个往返的过程(reflexive progress):“主我”是互动过程中的客观我在个体意识中的反映;“客我”是主观我在互动过程中寻求的对象。自我是自己和自己的反思过程、对话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已预知他采取的行动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他必须对他自己已进入的客观情境有一定的理解之后,经过反复思索再做出行动。二者构成了记者对自身微博角色认知基础,而这种关于角色的认知又将在具体的情境之下外化为角色扮演的种种行为。主我与客我的统一是角色选择的统一前提。我们的研究结果充分证明,在微博场域,关于记者角色的自身期待(主我)与社会期待(客我)是统一的,这一点并未被微博所重构。
既然如此,记者微博角色扮演所呈现出的多重角色趋向是在其从认知到行为的外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亦即,在微博场域内,记者使用微博过程中的角色选择与角色扮演之间产生了冲突,或者谓之错位。角色选择(role taking)包括:考虑别人的态度,观察别人的思想和情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是一个顺利实现人际互动的必要条件。(15)
长久以来,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带给记者自身对这一职业的角色定位和社会公众对记者的角色期待相对固化,是一种刻板印象般的常识化认知。但当前的传媒生态之下,并非传统媒体,大众媒体一家独大,社会化媒体与自媒体的兴起,微博同时具备的媒体属性和社交属性打破了记者角色扮演的舞台,角色扮演基于这一特定舞台发生了转向。处在传统媒体时代向新媒体时代过渡时期使得对于记者角色的认知和选择与最终的角色扮演不想统一,呈现出一种“内”与“外”,“认知”与“行为”的错位,造成了诸多记者的错位式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呈现出的角色错位,发生在“认知”与“行为”之间,而这种行为的产生是依托于特定的客观环境以及对客观环境的认知。微博场域带给记者一种新的角色扮演舞台,以及这种舞台带给记者自身对舞台的主观认知发生重构。
帕克(Robert Park)认为,“有关自我的观念,除了有赖于他们的职业,一般还有赖于其生活的社区和在社会群体中所力图扮演的角色”。美国社会学家威廉·托马斯(Willam Thomas)提出了情境定义(definition of situation)的概念,他认为“情境定义即对条件、状况和态度意识的比较清楚地概念”。(16)托夫勒(Toffles)对此提出了情境的五个组成部分,它们包括物品——物质背景;场合——发生的舞台或地点;一批角色,也就是人;社会组织系统的场所;概念和信息的来龙去脉(17)。而对于角色扮演的情境定义而言,情境的变化直接导致角色扮演者行为的变化。
根据上述理论的脉络,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记者对角色的认知和选择一定程度上仍未被重构,仍处在传统媒体时代的公共角色层面;而客观的传播环境和记者对传播环境的主观认知又因为记者对微博这一表演舞台的接受和采纳而重构,具备了较为强烈的新媒体思维和特色。可以说,在记者角色选择相对稳定历史时期,记者对角色扮演舞台的“情境定义”却发生了重构,二者的不同步直接导致了上述“角色错位”。
在传统媒体遭遇网络媒体冲击的大环境之下,传统记者的新闻作品或者其他职业行为基于传统媒体平台受到的关注度不再如当年。微博以其病毒式传播构建了一个复杂而开放的网络传播系统。相对于其他传播渠道,微博审核机制宽松,言论更趋向自由,形成了公共空间私人化与私人空间公共化共生的局面。记者通过体验与群体参照,接纳微博作为其日常传播工具,认同了微博的低门槛,轻管控以及强效果。角色扮演的舞台就如此完成了情境定义,社交属性与媒介属性的共生记者自我认知当中关于公共角色的守候。
本文通过扩大记者微博的研究样本,将非认证记者微博纳入研究,并最终还原出记者微博角色扮演的日常化图景。研究结果为之前诸多“应然”研究作了一个基础性的验证——记者微博的角色扮演确实存在某种实然上的错位。而这种错位发生在自身对角色选择与实际的角色扮演之间,并归因于个人角色扮演与微博传播机制之间的一种重新融合。也为之前在实然研究层面那些忽略基数更大的非认证记者样本的研究作了修正与补充。当然,本研究基于量化研究与内容分析的方法或多或少倚重于客观的文本与数据,另外,因为时间的缘故,未能采集到更多的记者访谈样本,未作更为深刻的探讨。对记者微博角色的划分以及标准也只是在前人研究成果之上进行的量化归纳,难免有失偏颇,但就目前的研究而言,又一时找不到更加权威和明晰的标准。在将来的研究中,期待能够进一步细化和确立基于微博角色扮演的角色类型和划分标准,并结合具体个案深入阐述角色理论视角下,记者具体如何认知、定义和扮演自我角色。此外,记者对角色扮演的认知与新闻专业主义的认知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冲突,仍值得探究。
注释:
① 吕明合.媒体人如何使用微博?南方传媒研究:自媒体伦理.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1:35.
② [美]乔治·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③ 郑德均,黄少华.论作为社会行为的网络角色扮演.宁夏党校学报,2004,6(l6):49.
④ [美]雪莉·特克.虚拟化身:网路时代的身份认同.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
⑤ [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⑥ [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⑦ John W.Thibaut and Harold H.Kelley(1959).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Groups.New York:Wiley.
⑧ [美]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原理.唐键,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290.
⑨ 美通社.2010—2011年中国记者社交媒体工作使用习惯调查报告.http://www.docin.com/p-114856105.html.
(10) [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7.
(11) 以10为标准,累计超过10,呈公共性趋向,数值越大,公共性越明显,低于10则呈私人性趋向,值越小私人性越强。
(12) 参照王辰瑶对微博内容的分类,他将记者微博分为:新闻报道、思想观点、宣传性言论、公益、个人工作、生活记录、人际交往、娱乐性信息、兴趣爱好和人生感悟等类别。
(13) 常凌翀.微博是个人空间还是公共传媒?.新闻实践,2012(2):71.
(14) [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
(15) [美]毕德尔.角色理论的主要概念和研究.曾霖生,译.外国社会科学文摘,1998(11).
(16) [美]W.I.托马斯.不适应的少女.钱军,白璐,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17) [美]阿尔温·托夫勒.未来的冲击.孟广均,等,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1][美]乔治·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2][美]雪莉·特克.虚拟化身:网路时代的身份认同.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
[3]John W.Thibaut and Harold H.Kelley(1959).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Groups.New York:Wiley.
[4][美]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原理.唐键,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290.
[5][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7.
[6][美]W.I.托马斯.不适应的少女.钱军,白璐,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7][美]阿尔温·托夫勒.未来的冲击.孟广均,等,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8]Antony Mayfield.What Is Social Media.Brighton:Spannerwork,2007:7-77.
[9] Tedeschi J.T.Norman N..Social power,self-presentation and the self.In:Schlenker B.R.ed.The self and social life.New York:McGraw Hill,1985:293-322.
[10] Shravan Gaonkar, etal.Micro-Blog:sharing and querying content through mobile phones and socialparticipation.the 6t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bile System,Applications And Services.2008:174-186.
[11] Denise_Bortree.Presentation of Self on the Web:an ethnographic study of teenage girls'weblogs.Educadon,Communication&Information,2005,3,5(1).
[12]毕德尔.角色理论的主要概念和研究.曾霖生,译.外国社会科学文摘,1998(11).
[13]常凌翀.微博是个人空间还是公共传媒?新闻实践,2012(2):71.
[14]郑德均,黄少华.论作为社会行为的网络角色扮演.宁夏党校学报,2004,06(l6):49.
[15]吕明合.媒体人如何使用微博?南方传媒研究:自媒体伦理.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1:35.
[16]刘海龙.新闻工作者微博应用的困境及其根源.新闻记者,2012(9).
[17]陈瑞霖.社会化媒体环境中记者的社会角色研究.上海交通大学,2011.
[18]张志安.记者微博的价值和规范.中国记者,2012(5).
[19]彭兰.记者微博:专业化媒体与社会化媒体的碰撞.江淮论坛,2012(3).
[20]文建.怎样规范使用博客、微博等社会化媒体.中国记者,2010(6).
[21]刘万永.记者微博:身份与职业的拓展.南方传媒研究,2011(07).
[22]简光洲,刘彦娟.记者微博交织难辨的双重性.南方传媒研究,2011(07).
[23]张丽萍.试论媒体人微博使用中的角色冲突.现代传播,2012(4).
[24]刘于思,杨莉明.记者微博使用与职业群体社会资本.新闻界,2013(21).
[25]李娟.职业记者在微博使用中的自我呈现.西北大学,2012.
Journalists'Micro-blog and Role-playing—A Research Perspective of Role Theory
We take both non-certified and certified journalists'micro-blog into research.Referring to American scholars Thibaut and Kelly's(1959)view on role,We should start with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role,explicit conduct,self-expectations and social expectations,to research question of how journalists use micro-blog to role-play indeed,and what is the internal principles of Social Psychology.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of 74 journalists,content analysis of 2960 items of microblog,we find that the role journalists'use micro-blog to play is not single,but multiple.Referring to Goffman's theory of role-playing with which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social psychology,We finally find that by using micro-blog journalists'role-taking dislocates from role-playing,that micro-blog mode makes role-playing's“front”and “back”boundaries disappear,and journalists'subjective reconstruction of situation-definition of the stage of role-playing.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a basic authentication to the previous“how-to-do”studies,that there is dislocation in the role-playing of journalists'micro-blog indeed.And that,this kind of dislocation occurs between role-taking and role-playing,because of a reintegration between roleplaying and the mode of micro-blog.
Journalists'Micro-blog,Role-playing,the Mode of Micro-blog,Role Dislocation
* 张学标,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博士后、研究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特聘教授
Zhang Xuebiao Posdoctoral Researcher,School of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s,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Distinguished Professor,Wuhan College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 欧健,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2013级新闻学研究生.
Ou Jin,Graduate student,Sch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Design,Zhongshan University.
广告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