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管理学院 上海200444)
自二十世纪以来,企业社会责任已经占据着西方国家、特别是北美和西欧国家诸多学科领域的一个重要位置,也是构建长青企业的一种基本思想。由于研究视角、所处时代背景不同,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界定一直是理论界的争论焦点。现今比较流行的企业社会责任界定是以经济、法律、伦理和生态为内容的学说。
Davis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采取的决策和行动,超越了其直接经济或技术利益的那部分。
Bowen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具有一种全新的义务或职责,使得企业在制定政策目标、决策和采取行动时以社会整体目标和价值观为导向。
Brummer认为,企业责任可划分为企业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社会责任四个维度。
Carroll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社会希望企业履行的义务;社会不仅要求企业实现其经济上的使命,而且还希望企业能够遵守法律法规、注重伦理道德、履行公益事业。因此,完整的企业社会责任应包括企业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
国内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相对较晚,但是也颇具规模(见下页表1)。
王晶晶 (2010) 研究发现,2000-2002年间,在CSSCI来源期刊中发表的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文章仅有一篇,说明该阶段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还未引起国内研究的关注;2003年以后,国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日渐趋于稳定。
实务界也成立相应的组织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2007年绿色公司俱乐部正式启动中国绿色公司公益项目,并于2008年隆重举行了首届中国绿色公司年会。
绿色公司社会责任包含经济责任、利益相关者责任、环境责任、创新责任、透明度责任五个维度。
首先,企业财务评价先后经历了四个时期,分别是成本评价体系、杜邦财务评价体系、报酬率与预算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和如今的财务指标为主与非财务指标为辅的评价体系。从财务评价体系发展来看,各时期体系具有相同的构建起点,即都是评价企业的经济责任。
其次,大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司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为了能更准确衡量企业绩效,有必要建立以企业社会责任为基础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详见下页表2)。
最后,在现有财务分析系统中引进企业社会责任分析,不仅可以延续传统企业财力分析评价,而且可以使得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情况分析评价更加全面,更为深入、更为科学,提供的经济决策财务信息更具有相关性,实现分析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目的。
企业社会责任财务评价体系可以从经济、法律、生态和伦理四个维度来构建。
1.企业经济责任财务评价指标。现行企业经济责任财务分析从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建立财务指标。同时,根据企业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经济责任从上述四方面考虑,不同利益相关者涉及的财务指标如表2所示。
2.企业法律责任的财务评价指标。运用这类指标评价企业法律责任的履行情况。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企业所在地政府的最低工资标准法律规定是否执行。(2)企业是否遵守国家相关劳动法规,是否及时支付工资。(3)是否遵守相关法律政策规定,是否支付职工享有的医疗卫生、困难补助等福利。(4)是否依照相关法律政策规定,提取社保基金。(5)企业遵守国家相关税收法律法规的情况。主要衡量指标有社保提取率、小时工资率、法定福利支付率、工资支付率、资产纳税率、社保支付率和税款上缴率。
3.企业生态责任的财务评价指标。设置反映企业持续发展的指标,分析企业持续经营的能力,主要有材料用废率、单位收入材料耗量、单位收入耗能量、单位收入不可再生资源耗废量、单位收入水耗量、环保投资率、单位收入排废量等。
4.企业伦理责任的财务评价指标。该指标体系主要用于评价企业履行伦理责任的情况,包括:就业贡献率、员工人均年教育经费、单位员工利润增长率、捐赠收入比率、单位员工利润、员工工资增长率等。
长期以来,理论界对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绩效评价指标的构建主要着重于财务指标,忽略了非财务指标的影响作用。信息使用者越来越看重非财务指标的指导性作用。但是,非财务指标的可度量性较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可操作性。企业社会责任财务评价体系是一个全面性系统,理应包括非财务指标,使其更具有现实意义。
表1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证研究
表2 不同利益相关者涉及的财务指标
评价指标体系应体现客观、科学、全面和公正。因此,在构建财务体系指标时必须符合以下原则:引导性、可综合评价性、系统性、独立性、动态性、深入性、可操作性和可披露原则。同时,为了使得绩效评价体系更科学、全面,可以运用层次分析法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构建绩效评价综合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