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艳红
摘 要:2010年3月28日,对于李书福以及吉利汽车粉丝们或许是最难忘的一天,他带领吉利走出了一条非同寻常的路,由于占据了天时、地利及人和,开局完美,将世界知名汽车品牌沃尔沃收入囊中。时隔6年之久,后续发展备受瞩目,过程艰辛,但是在现在看来真的是实现了“草鸡变凤凰”的华丽蜕变,借助2015年末发布的“蓝色吉利行动”计划争取在新的一年实现“造每个人的精品车”这一理念。可以说此次并购在众多的海外并购案中可谓是一件标志性事件,但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会计的视角从四大方面即偿债能力、运营能力、获利能力、发展能力进行深入分析说明并购意义及从并购开始到现如今2015年为止的发展状况,为中国海外并购提供真实可靠的建议。
关键词:海外并购; 财务指标; 会计研究法; 并购意义
一、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例回顾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吉利)自1986年成立以来,通过利用国内成熟的零部件配套体系及国外成熟车型打造出的低价位汽车在灵活的营销体制下取得了飞速发展,并且笼络了不少客户,但随着大环境的变化,低价模式已经失效,李书福凭借敏锐的洞察力指出要改变战略进军中高级轿车,并购沃尔沃可谓是棋局中至关重要的一步,2010年3月28日,吉利集团以18亿美元并购了美国福特旗下的沃尔沃100%的股权及几个系列产品,生产线,人才和供应商体系等,此次巨大战略改变可以看出李书福对于吉利汽车爱之深沉,同时也看出了他的野心和宏伟目标。
二、四大财务指标分析
(一)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从表一可知,就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吉利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在2010—2011年中由于并购需要花费大量资金,2011年流动负债涨幅较大,因此导致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下降,而在2012—2014年则呈上升趋势,2014年流动资产同比增长13.7%,远大于流动负债涨幅,因此导致流动比率大幅上升。2015年提出新计划同时增加了各种车型,流动负债涨幅较大,两个指标均下降。
就长期偿债能力分析,2009—2011年城上升趋势,2011—2014年呈下降趋势,2015跟2014年基本类似,其中2012年下降趋势最大,主要因为2012年吉利并购了英国锰铜控股有限公司的业务及主要资产,同时还提出了新能源汽车战略,注入新元素,强调产品多元化,这一年资产总金额涨幅很大,并且首次以高金额的营业收入进入了世界500强,进而所有者权益大幅增加,最终导致了两个比率的下降。
(二)运营指标、盈利指标以及发展指标分析
从以上三大表格中,着重以2012年,2014年以及2015年这三个节点来描述吉利的发展状况,在并购之初的两三年内,发展还是比较乐观的,在2012年达到一个小高峰,进入了世界500的行列,随后在2014年由于吉利品牌转型,同时营销系统也在大规模重组,将全球鹰、帝豪以及英伦汽车精简整合为一个品牌,同时卢布贬值导致外汇汇兑出现亏损,尽管已经采取措施降低了在俄罗斯的部分财务风险,但是出口销量整体还是下滑,并且国内出台政策为了降低污染,减少拥堵,限制发放新车牌照,从而限制了用车需求,2014年可谓是冰雪交加的一年,而在2015年整体销售量上升,新车型普遍有良好反应,成立合营公司宁海知豆,收购吉润春晓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等行径展示了吉利公司强劲的实力,营收增长率和净利增长率均大幅增长,最终避过寒冬,迎来了久违的曙光。
三、并购意义及未来的展望
回顾这几年的概况,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历经艰辛,能在并购之初开局完美同时又能够在寒冬中幸存下来并且后劲十足的企业实在不是用“幸运”来阐释的,这期间一定蕴藏着李书福对吉利汽车极大的爱和千万倍的努力,所谓“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本例给我们提供了有关国外并购的无限遐想和学习的空间,在并购之初,以及当遇到各种突发状况时应当快速采取的战略调整等值的借鉴。
时至今日,2016年的中期报告显示仍然以强劲的姿态存活着,尽管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但其增速却超过了预期,同时透过吉利控股在哥德堡设立的全资附属公司CEVT还没有发挥出完全的价值,如何达到规模效益,进而保证吉利控股持续稳步发展是接下来要认真考虑得事情,机遇和挑战并存,最终实现“造每个人的精品车”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最后引用孙中山的一句话来表达我对它的期待,“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作者单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 刘美娇 吉利并购沃尔沃:开局很完美 2012(04)
[2] 刘良坤 企业并购财务绩效及风险分析——以吉利并购沃尔沃为例 2012(04)
[3] 任高菱子 企业并购财务绩效分析——以吉利并购沃尔沃为例[期刊论文]-会计之友 2013(28)
[4] 崔燕来;曾月明 企业并购财务绩效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市场 2010(44)
[5] 李井娟;陈旭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财务效应的实证分析—以吉利收购沃尔沃为例[期刊论文]-中国电子商务 2011(08)